1647年7月10日,馬島須鯨港,大雪紛飛、巨浪湧動,“東岸主義”號戰列艦的航海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船隻安全開進了相對平靜的港灣內。【本書由】


    即便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操作這麽一艘巨艦在如此惡劣的海況下安全停靠在高緯度海港內,依然是一件很考驗人技術和勇氣的事情。“東岸主義”號的航海長雖然經受住了考驗,但依然汗濕衣背,後怕不已,他實在無法想象那些純粹風帆動力的船隻在進出須鯨港的時候需要多麽高超的技術以及多麽好的運氣。而對於那些在這些天內安然駛進須鯨港內避風的荷蘭捕鯨船隻,他隻能由衷地說一句佩服。


    此時小小的須鯨港內竟然停泊了二十多艘船隻,這在終年杳無人跡的馬島來說絕對是極為罕見的一件事。在這個隻有不到一千正式居民、並且隻有少量耐寒作物種植(土豆、黑麥),以畜牧業(駱馬、綿羊)為主的高寒港口內,一次出現這麽多船絕對是很令人驚訝。要知道在幾年前,須鯨港一般都隻有固定的東岸前往南非的船隻路過這裏進行補給,順便補給這裏,港口內你很難同時見到超過三艘以上的船隻,很多時候都隻有一艘船隻孤獨地停泊在港內等待出航的好天氣。


    不過在今天,剛剛入役的“東岸主義”戰列艦帶著南海漁業公司的4艘魷釣船、2艘鱈魚捕撈船、1艘捕鯨船,以及第一艦隊的2艘彈藥補給船、1艘運兵船(載了三百名瓜拉尼人、三百名克蘭迪人及部分煤炭)、1艘食水補給船、1艘運煤船,運載了大量人員、彈藥、燃煤、食品、醫療用品等物資來到了港口內。


    這些船隻中除了南海運輸公司的漁船外,其餘船隻都來自第一艦隊,她們一邊熟悉航線,一邊開始在須鯨港囤積人員和物資,意欲何為稍有點腦筋的人都猜得出來。雖然海軍主力仍未從歐洲歸來,但目前海軍第一艦隊仍擁有1艘戰列艦、3艘護衛炮艦以及6艘內河淺水炮艇留守國內,這樣的實力是西班牙秘魯艦隊所無法輕視的。


    駐泊在卡亞俄的西班牙王國海軍秘魯艦隊隻有5艘主力戰艦。擔負的任務卻相當繁重,根本不敢輕離智利到巴拿馬一線的海岸。這裏的海岸線在16世紀後半期就經常活躍著一些來自英格蘭、法國和荷蘭的海盜船隻,伺機襲擊西班牙人運輸補給品或銀條(從瓦爾迪維亞到卡亞俄)的船隻。


    而自從東岸人快速崛起後,這種襲擊就更為頻繁了。他們顯然在東岸人的港口內得到了充分的補給,以至於他們能夠在西班牙王國的太平洋沿海內停留更長的時間。比如荷蘭西印度公司,這家財務狀況一直不佳的公司在近十年內就一直堅持派遣海盜船前往智利、秘魯沿海進行劫掠活動,讓西班牙人憤怒不已。


    但他們也隻能憤怒一下了,畢竟東岸人從未擼起袖子親自前往太平洋幹起海盜行徑,頂多收購了一些從海盜們手裏流出來的贓物而已,從這點上來說他們無可指摘。再說了,秘魯艦隊近些年來的實力一直在下降,已經好多年沒有新船補充了,僅有的幾艘戰艦還要護衛廣大海岸線地區的安全。實在走不開。因此即便在兩國正式開戰後,西班牙秘魯艦隊都從未考慮過離開太平洋進入大西洋以襲擊東岸人的海上運輸線,非不願、實不能也!


    不過西班牙人不過來,可不代表東岸人不會過去!雖然文官們已經在集體謀求如何盡快結束戰爭,以消化勝利果實――新占領的土地、虜獲的錢財牲畜等。(..tw無彈窗廣告)但軍部勢力至少從目前來看仍然沒有任何結束戰爭的意思,他們的胃口顯然比文官們更大。他們就像那貪婪的蟒蛇,妄圖將肥沃的拉普拉塔一舉吞入腹中,甚至在劫掠了大量金銀牲畜後還不滿足,他們還想跨越麥哲倫海峽,前往富饒的智利、秘魯沿岸,肆意襲擊西班牙人的市鎮、劫掠他們的錢財。並打擊敵人的戰爭意誌。


    文官們雖然非常想要盡快結束戰爭,但要知道這事情單靠自己一方是行不通的,他們還需要西班牙人點頭同意才行。而為了說服西班牙人,必要的軍事行動確實是難以避免的、同時也是最有效的。因此,他們不得不繼續咬牙籌集戰爭物資以繼續配合軍部的行動,為此財政部的銀庫裏甚至連根老鼠毛都快看不見了。


    此番“東岸主義”號戰列艦帶著一溜船過來就是為了接下來的行動打前站的。考慮到這些船都剛入役沒多久。船隻需要磨合、船員們也缺乏經驗,因此就組織了這次遠航,一邊讓水手們熟悉這條航線,另外也順便在須鯨港內儲存一定數量的戰爭物資,以便於接下來穿越麥哲倫海峽西進的行動。


    當然了。跟隨海軍第一艦隊船隻而來的也不都是軍艦,南海漁業公司的7艘漁船(超配了兩倍人手)也屁顛屁顛地跟了過來。其中,4艘魷釣船之前還在南緯43度左右的海域釣滑柔魚呢,現在跟著海軍來到了馬島附近海域――這主要是他們聽在這裏捕鯨的荷蘭水手說須鯨港外海有魷魚(槍烏賊)的漁汛。


    至於你說這裏的風大浪高,小船不安全什麽的。大哥,拜托看看荷蘭人的捕鯨船,不過也才100噸、200噸的級別啊,東岸人的魷釣船也絕對不能算小了,君不見當年麥哲倫一百多噸的小船穿過麥哲倫海峽做環球航行麽?


    除了魷釣船外,其餘兩艘鱈魚捕撈船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們原本在巴塔哥尼亞大陸架附近海域捕撈無須鱈捕得不亦樂乎,每條船每月能捕一萬多條,但時間一長這漁獲量肯定也會有小幅度的下降,因此這次便也分了兩艘船到馬島附近海域來,捕釣這裏資源很豐富的非洲鱈魚,而另外兩艘鱈魚捕撈船則仍然留在巴塔哥尼亞附近海域巡回釣鱈魚,順便訓練水手。


    無論是槍烏賊、非洲鱈魚這種馬島極為豐富的魚類資源,還是滑柔魚、藍鱈魚之類的數量不多的少數魚類,都是能夠極大豐富東岸老百姓餐桌的好東西,因此就值得南海漁業公司派出船隻到此地來進行捕釣。


    除了這6艘船外,一艘功能齊全的捕鯨船――“獵殺者7號”也跟在船隊後麵,低調地駛進了須鯨港內,這使得在馬島附近海域作業的東岸捕鯨船的數量達到了8艘(包括一艘補給船)。


    如今這個季節正是捕鯨的大好季節。因為南半球此時天氣開始轉冷,原本在張雲海(威德爾海)內嬉戲生活的大量鯨因為海水結冰開始北上,尋找相對暖水海域以及豐富的食物來源地過冬,而馬島附近海域就是這些海上巨獸們的理想棲息地。


    在須鯨港以東海域,滿世界亂竄的捕鯨船水手們就經常會看見漂浮在海麵上緩慢遊動著的鯨魚。而每到這個時候,就是他們發財的機會了。那些勇敢的荷蘭捕鯨船水手們駕駛著十幾噸重的小艇,在風浪中靠近鯨魚,然後憑借著過人的勇氣與智慧收獲自己的獵物。


    以往荷蘭人在斯匹茨卑爾根島捕鯨,很多時候都隻是在海上現場割取鯨脂,其餘部分全部扔掉,這種方式實在是太浪費了,而且也會使得捕鯨船船員們的收益下降。而在聽說東岸人收購他們以往大量遺棄的鯨肉、鯨皮、鯨骨、鯨內髒等所有鯨魚身上物件後,再加上這裏的鯨魚資源確實很豐富,因此大量荷蘭捕鯨船蜂擁至此,開始為東岸人捕鯨。


    獵獲的鯨魚被送往須鯨島進行加工,目前活躍在附近海域的外國捕鯨船共有21艘,其中16艘來自荷蘭、3艘來自英格蘭、1艘來自丹麥、1艘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再加上東岸人的捕鯨船,一年平均下來每個月能獵獲15-18頭鯨。


    全部鯨都被須鯨港收購,加工處理後平均每個月出產約170噸鯨油、38噸鯨皮(鮮皮,非鹽藏皮)、410餘噸鯨肉(或130餘噸鯨肉幹)、50噸鯨骨粉(優質氮磷複合肥)、2.75噸魚肝油(富含維生素a、d,幼兒保健品),以及大量魚鰭(名菜)、鯨須(製衣)、魚腸(雨衣、套子)等有用物質,產值巨大,每月超十二萬元。這些無疑有力支援了國內的工農業建設,並且豐富了商品市場。


    以“東岸主義”號戰列艦為首的海軍第一艦隊船隻卸完物資後,稍稍在港口內停留了兩天,順便給船隊補給了一些新鮮淡水、蔬菜、醃鯨肉、麵粉等食水,然後便依次開出了港口,踏上了返程的旅途。而下一次他們到來的日期,相信不會太過遙遠。也許在8月,也許在9月,也許還帶著大量陸軍,總之會是西班牙人的噩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