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血肉磨坊(三)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獨麥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場上硝煙彌漫。
12磅炮開火完畢後,接下來發言的是恐怖的18磅長管重炮。當沉悶的轟鳴聲從炮筒內響起後,鏽跡斑斑的18磅實心鐵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別擊向了自己的目標。他們的目標不是清軍的火炮,而是在火炮後方列陣的清軍步騎。這些人離東岸城牆足足有千餘米,這個距離在他們的認知中是比較安全的了,因為很少有火炮能打到這裏,即便能打到,也是強弩之末了,對他們造不成太大的殺傷。而且他們也不敢離火炮陣地太遠列陣,因為萬一敵軍殺出城來他們可能會來不及保護炮兵。
不過城樓上兩門18磅火炮1400米的有效射程(最大射程2000米,在城牆上射擊還有距離加成)讓他們知道了這裏也不安全。呼嘯飛來的實心鐵球在清軍陣型內製造了恐怖的殺傷,雖然他們已經盡量將間隔擴大了,但斜穿過整個陣型的18磅鐵球在摧枯拉朽般撞倒了十餘人後,又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彈了幾次、連續擦碰了好幾人後才最終停了下來。
“中著立斃”、“粘著即死”,李文長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明末文人形容紅衣大炮的詞語。兩枚18磅炮彈足足造成了清軍三四十人的傷亡,或者說三四十人“死亡”更準確,因為被炮彈擦碰了即便不死也多半被帶走了胳膊、腿什麽的,在這個時代是很難活下來的。
18磅炮射擊完畢後,最先發射的兩門12磅火炮差不多又準備完畢了。幾名炮兵實習參謀在他們背後負責觀察落點、計算彈道,然後將需要修正的參數與炮長協商。炮長采納後立刻對火炮進行調整。然後再次開火。這次炮彈依舊落空了。但偏得不多,一發又打在了幹活的民夫人群裏,一發從清軍火炮炮位旁擦肩而過。
雖然四發炮彈都沒有擊中這個幸運的清軍炮位,但發發不離他們身周也讓清軍炮手們嚇得夠嗆,因此,他們的還擊也很快就到來了。六蓬黑煙在南方五百米外次第升起,六發炮彈呼嘯著飛過了護城河、飛越了鐵絲網,然後一頭栽在了城牆根下。
裝藥不夠。動能不足!李文長心裏暗笑,估計清軍火炮質量不咋地,平時應該時不時炸膛,因此他們都不敢裝很多發射藥,這也難怪他們的炮彈這麽軟弱無力了。
清軍射擊結束後,東岸人位於兩側突出部上的兩門12磅炮也怒吼著發言了。
這次東岸人終於有了斬獲!除了一發繼續偏到後方挖土的人群中外,另一發則擊中了一門紅衣大炮的炮架。該炮直接被擊散了架,沉重的炮身往旁邊一歪,直接壓倒了兩名清軍炮手,遠在城頭用望遠鏡觀察的李文長都為這兩個被壓扁的家夥默哀。死得也太憋屈了。
東岸人打到現在已經打了十發炮彈了,才取得命中一發的戰果。這個成績隻能說馬馬虎虎。要知道,城外的每一塊區域之前可都是精確測量過的,每門火炮也都對每個區域進行了大量的試射,試射取得的數據由參謀們用數學方法進行處理,然後得出了射表。這個射表已經將風速、溫度等很多影響測量的因素都考慮進去了,可以說理論上東岸人的火炮應該是指哪打哪的。但現在打了這麽多炮彈才命中一發,而且說不定還是運氣彈,這個成績真的算不得多好。
清軍火炮的裝填速度太慢了,而且他們看起來很緊張,因為黃衣賊軍的火炮出奇地準,雖然大部分都沒打中,但所有炮彈無一例外都在他們附近打轉。說不定哪一發炮彈啥時候就落在他們頭頂上了,這個精神壓力可不是一般地大,這自然也會導致他們動作走形,裝填工作變慢。
18磅火炮繼續射擊!這次一發炮彈打在清軍兩個步陣中間的間隙內,讓他們逃過一劫,但另一發炮彈可是結結實實地再次砸進了人群中,帶走了七八個人的性命。
雙方就這樣進行著炮戰,轟了大約十來分鍾,清軍終於繃不住了。隨著一聲號響,在紅衣大炮後列陣的清軍緩緩向後撤到了1500米處,不過這裏仍然籠罩在18磅長管加農炮的射程內。這種恐怖的火炮在城牆上有效射程可能達到了1500多米,最大射程更是達到了2100多米,雖然打到這裏時炮彈動能有些衰竭,但仍然能殺傷大量人員。以清軍此時的陣列密度,命中率達到七成以上的18磅重炮等閑一炮就能轟死六七個人,運氣好的話打死打傷十多人也不在話下。
不過清軍步陣顯然不能再往後撤了,再撤就起不到保護炮兵陣地的作用了。黃衣賊軍的馬隊隨時可能會殺過來,若是他們來不及馳援炮隊,那麽上頭怪罪下來他們這些新降之人可都吃罪不起。
剛才大約十五分鍾的炮擊中,清軍隻打了三輪射擊,18枚炮彈中更是隻有四枚擊中了煙台堡的城牆。不過這種用磚塊、條石砌成的厚實城牆顯然不是他們能輕易撼動的,幾發炮彈隻不過打掉了外層抹的水泥層而已,對城牆本體破壞有限。清軍若想真正轟破煙台堡城牆的話,他們最好再將火炮朝前移動個兩三百米,不過這對於笨重遲緩的紅衣大炮來說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十五分鍾裏東岸人的火炮以兩分鍾一發的恒定速率進行著猛烈射擊,不過依然隻有一發炮彈取得了命中,這發炮彈擊傷了幾名清軍炮手,但火炮本體未遭到破壞。
趁著清軍陣列後撤,東岸炮手們也抓緊時間對火炮進行冷卻。他們拿著大團濕冷的毛巾覆蓋在炮筒上,毛巾上頓時冒起了大團蒸騰的霧氣。這種冷卻方法嚴格來說對炮筒是有損害的,但此時是在交戰途中,為了使火炮快速冷卻以便盡快投入戰鬥,那麽便無可厚非了。
對麵的清軍似乎出動了馬隊。在付出了一兩百名不值錢的新附軍的死傷後,清軍終於舍得將寶貴的滿八旗、漢八旗馬隊調出來了,不過他們依舊駐兵在東岸人火炮射程之外,算是遠遠地威懾著東岸人的騎兵部隊。隻要他們一旦做出出城攻擊清軍炮隊的舉動,那麽他們就將以雷霆萬鈞之勢撲上來,將這股敵軍馬隊徹底消滅。
不過事實上他們很可能要失望了。剛剛來到城頭觀戰的莫茗對清軍火炮的射程、射速、精準度、破壞力都嗤之以鼻,認為他們在五百米的距離上對煙台堡造成的破壞相當有限。咱這可不是什麽內層夯土、外層包磚的城牆,咱這可是全部用大號城牆專用磚和條石砌成的堅固城牆,厚度就沒有低於3.5米的,最厚之處甚至達到了6米。你這些落後的火炮在五百多米外也想轟塌我的城牆,做夢呢你!因此,他壓根就沒打算派騎兵出城去襲擊清軍,就這麽用大炮對轟唄,看誰先撐不住!
仗打到現在,東岸人除了消耗了幾十發炮彈外,人員方麵是一根毛也沒傷著。反觀對麵清軍,那些以投降明軍為主的步陣已經被東岸火炮打死打傷了一百多人,火炮損毀一門、炮手也陣亡了五六個,更別提那些被火炮驚散的夫子勞役了。此時那些八旗包衣們正硬著頭皮、心裏發毛地上前,一邊乞求著炮彈不要落在自己頭上,一邊拿著刀槍惡狠狠地將那些夫子們逼到前方去,繼續修築那些尚未徹底完成的炮位。
炮戰繼續進行著。冷卻完畢的東岸火炮再次以兩分鍾一發的射速打出了幾輪火力急襲,在這幾輪炮擊中,清軍火炮終於又被擊毀了一門,那同樣是一門紅衣大炮,附帶著還報銷了兩名炮手。而清軍的反擊依舊是軟弱無力的,他們的射速極慢,好不容易打過來的炮彈落點也不一,在東岸人略帶折線的城牆上破壞力幾乎不值一提。照這種打法,清軍要猴年馬月才能打破煙台堡的城牆啊!
也許是看到自己的炮隊所起的作用有限,清軍主帥也不再要求將剩餘的火炮都調到前線了,因為去了也沒用。他們在派人與炮隊的指揮官溝通一番後,清軍火炮的威力立刻陡然增大了起來,看起來似乎是上頭特別要求他們加大了火藥裝填量。不過這麽做顯然是要悲劇的,清軍的火炮質量雖然比明軍強了太多了,但顯然也是有著極限的。在兩發炮彈狠狠擊中了煙台堡城牆,並打落了大片水泥、磚屑後,還未來得及高興的清軍炮隊樂極生悲,一門火炮突然炸膛,碎裂的炮身直飛起一米多高,附近的七八名炮手非死即傷,可謂慘烈至極。
至此,清軍的六門火炮已經被毀三門,其中一門徹底損毀、一門損壞嚴重,還有一門炮車散架,炮身也受了輕微損傷,短時間內也是無法再利用了。不過東岸人卻沒打算放過他們,除了兩門18磅炮依舊在一刻不停地尋找著射程範圍內的清軍士兵外,其餘四門遠程加農炮繼續用猛烈的炮火打擊著清軍的炮隊,而清軍的反擊間隔也越來越長,精準度也下降得厲害。(未完待續。。)
12磅炮開火完畢後,接下來發言的是恐怖的18磅長管重炮。當沉悶的轟鳴聲從炮筒內響起後,鏽跡斑斑的18磅實心鐵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別擊向了自己的目標。他們的目標不是清軍的火炮,而是在火炮後方列陣的清軍步騎。這些人離東岸城牆足足有千餘米,這個距離在他們的認知中是比較安全的了,因為很少有火炮能打到這裏,即便能打到,也是強弩之末了,對他們造不成太大的殺傷。而且他們也不敢離火炮陣地太遠列陣,因為萬一敵軍殺出城來他們可能會來不及保護炮兵。
不過城樓上兩門18磅火炮1400米的有效射程(最大射程2000米,在城牆上射擊還有距離加成)讓他們知道了這裏也不安全。呼嘯飛來的實心鐵球在清軍陣型內製造了恐怖的殺傷,雖然他們已經盡量將間隔擴大了,但斜穿過整個陣型的18磅鐵球在摧枯拉朽般撞倒了十餘人後,又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彈了幾次、連續擦碰了好幾人後才最終停了下來。
“中著立斃”、“粘著即死”,李文長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明末文人形容紅衣大炮的詞語。兩枚18磅炮彈足足造成了清軍三四十人的傷亡,或者說三四十人“死亡”更準確,因為被炮彈擦碰了即便不死也多半被帶走了胳膊、腿什麽的,在這個時代是很難活下來的。
18磅炮射擊完畢後,最先發射的兩門12磅火炮差不多又準備完畢了。幾名炮兵實習參謀在他們背後負責觀察落點、計算彈道,然後將需要修正的參數與炮長協商。炮長采納後立刻對火炮進行調整。然後再次開火。這次炮彈依舊落空了。但偏得不多,一發又打在了幹活的民夫人群裏,一發從清軍火炮炮位旁擦肩而過。
雖然四發炮彈都沒有擊中這個幸運的清軍炮位,但發發不離他們身周也讓清軍炮手們嚇得夠嗆,因此,他們的還擊也很快就到來了。六蓬黑煙在南方五百米外次第升起,六發炮彈呼嘯著飛過了護城河、飛越了鐵絲網,然後一頭栽在了城牆根下。
裝藥不夠。動能不足!李文長心裏暗笑,估計清軍火炮質量不咋地,平時應該時不時炸膛,因此他們都不敢裝很多發射藥,這也難怪他們的炮彈這麽軟弱無力了。
清軍射擊結束後,東岸人位於兩側突出部上的兩門12磅炮也怒吼著發言了。
這次東岸人終於有了斬獲!除了一發繼續偏到後方挖土的人群中外,另一發則擊中了一門紅衣大炮的炮架。該炮直接被擊散了架,沉重的炮身往旁邊一歪,直接壓倒了兩名清軍炮手,遠在城頭用望遠鏡觀察的李文長都為這兩個被壓扁的家夥默哀。死得也太憋屈了。
東岸人打到現在已經打了十發炮彈了,才取得命中一發的戰果。這個成績隻能說馬馬虎虎。要知道,城外的每一塊區域之前可都是精確測量過的,每門火炮也都對每個區域進行了大量的試射,試射取得的數據由參謀們用數學方法進行處理,然後得出了射表。這個射表已經將風速、溫度等很多影響測量的因素都考慮進去了,可以說理論上東岸人的火炮應該是指哪打哪的。但現在打了這麽多炮彈才命中一發,而且說不定還是運氣彈,這個成績真的算不得多好。
清軍火炮的裝填速度太慢了,而且他們看起來很緊張,因為黃衣賊軍的火炮出奇地準,雖然大部分都沒打中,但所有炮彈無一例外都在他們附近打轉。說不定哪一發炮彈啥時候就落在他們頭頂上了,這個精神壓力可不是一般地大,這自然也會導致他們動作走形,裝填工作變慢。
18磅火炮繼續射擊!這次一發炮彈打在清軍兩個步陣中間的間隙內,讓他們逃過一劫,但另一發炮彈可是結結實實地再次砸進了人群中,帶走了七八個人的性命。
雙方就這樣進行著炮戰,轟了大約十來分鍾,清軍終於繃不住了。隨著一聲號響,在紅衣大炮後列陣的清軍緩緩向後撤到了1500米處,不過這裏仍然籠罩在18磅長管加農炮的射程內。這種恐怖的火炮在城牆上有效射程可能達到了1500多米,最大射程更是達到了2100多米,雖然打到這裏時炮彈動能有些衰竭,但仍然能殺傷大量人員。以清軍此時的陣列密度,命中率達到七成以上的18磅重炮等閑一炮就能轟死六七個人,運氣好的話打死打傷十多人也不在話下。
不過清軍步陣顯然不能再往後撤了,再撤就起不到保護炮兵陣地的作用了。黃衣賊軍的馬隊隨時可能會殺過來,若是他們來不及馳援炮隊,那麽上頭怪罪下來他們這些新降之人可都吃罪不起。
剛才大約十五分鍾的炮擊中,清軍隻打了三輪射擊,18枚炮彈中更是隻有四枚擊中了煙台堡的城牆。不過這種用磚塊、條石砌成的厚實城牆顯然不是他們能輕易撼動的,幾發炮彈隻不過打掉了外層抹的水泥層而已,對城牆本體破壞有限。清軍若想真正轟破煙台堡城牆的話,他們最好再將火炮朝前移動個兩三百米,不過這對於笨重遲緩的紅衣大炮來說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十五分鍾裏東岸人的火炮以兩分鍾一發的恒定速率進行著猛烈射擊,不過依然隻有一發炮彈取得了命中,這發炮彈擊傷了幾名清軍炮手,但火炮本體未遭到破壞。
趁著清軍陣列後撤,東岸炮手們也抓緊時間對火炮進行冷卻。他們拿著大團濕冷的毛巾覆蓋在炮筒上,毛巾上頓時冒起了大團蒸騰的霧氣。這種冷卻方法嚴格來說對炮筒是有損害的,但此時是在交戰途中,為了使火炮快速冷卻以便盡快投入戰鬥,那麽便無可厚非了。
對麵的清軍似乎出動了馬隊。在付出了一兩百名不值錢的新附軍的死傷後,清軍終於舍得將寶貴的滿八旗、漢八旗馬隊調出來了,不過他們依舊駐兵在東岸人火炮射程之外,算是遠遠地威懾著東岸人的騎兵部隊。隻要他們一旦做出出城攻擊清軍炮隊的舉動,那麽他們就將以雷霆萬鈞之勢撲上來,將這股敵軍馬隊徹底消滅。
不過事實上他們很可能要失望了。剛剛來到城頭觀戰的莫茗對清軍火炮的射程、射速、精準度、破壞力都嗤之以鼻,認為他們在五百米的距離上對煙台堡造成的破壞相當有限。咱這可不是什麽內層夯土、外層包磚的城牆,咱這可是全部用大號城牆專用磚和條石砌成的堅固城牆,厚度就沒有低於3.5米的,最厚之處甚至達到了6米。你這些落後的火炮在五百多米外也想轟塌我的城牆,做夢呢你!因此,他壓根就沒打算派騎兵出城去襲擊清軍,就這麽用大炮對轟唄,看誰先撐不住!
仗打到現在,東岸人除了消耗了幾十發炮彈外,人員方麵是一根毛也沒傷著。反觀對麵清軍,那些以投降明軍為主的步陣已經被東岸火炮打死打傷了一百多人,火炮損毀一門、炮手也陣亡了五六個,更別提那些被火炮驚散的夫子勞役了。此時那些八旗包衣們正硬著頭皮、心裏發毛地上前,一邊乞求著炮彈不要落在自己頭上,一邊拿著刀槍惡狠狠地將那些夫子們逼到前方去,繼續修築那些尚未徹底完成的炮位。
炮戰繼續進行著。冷卻完畢的東岸火炮再次以兩分鍾一發的射速打出了幾輪火力急襲,在這幾輪炮擊中,清軍火炮終於又被擊毀了一門,那同樣是一門紅衣大炮,附帶著還報銷了兩名炮手。而清軍的反擊依舊是軟弱無力的,他們的射速極慢,好不容易打過來的炮彈落點也不一,在東岸人略帶折線的城牆上破壞力幾乎不值一提。照這種打法,清軍要猴年馬月才能打破煙台堡的城牆啊!
也許是看到自己的炮隊所起的作用有限,清軍主帥也不再要求將剩餘的火炮都調到前線了,因為去了也沒用。他們在派人與炮隊的指揮官溝通一番後,清軍火炮的威力立刻陡然增大了起來,看起來似乎是上頭特別要求他們加大了火藥裝填量。不過這麽做顯然是要悲劇的,清軍的火炮質量雖然比明軍強了太多了,但顯然也是有著極限的。在兩發炮彈狠狠擊中了煙台堡城牆,並打落了大片水泥、磚屑後,還未來得及高興的清軍炮隊樂極生悲,一門火炮突然炸膛,碎裂的炮身直飛起一米多高,附近的七八名炮手非死即傷,可謂慘烈至極。
至此,清軍的六門火炮已經被毀三門,其中一門徹底損毀、一門損壞嚴重,還有一門炮車散架,炮身也受了輕微損傷,短時間內也是無法再利用了。不過東岸人卻沒打算放過他們,除了兩門18磅炮依舊在一刻不停地尋找著射程範圍內的清軍士兵外,其餘四門遠程加農炮繼續用猛烈的炮火打擊著清軍的炮隊,而清軍的反擊間隔也越來越長,精準度也下降得厲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