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11:23:00 來源: 澎湃新聞網(上海)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9時,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堪薩斯城舉行,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借《北京折疊》摘得中短篇小說獎。
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三體》獲獎之後,中國作家再次獲得雨果獎。
“人最終要走上一條由自我意誌推動的路。那種自我意誌你可能一時看不清,卻能感受到它和周圍磕磕絆絆的摩擦。摩擦越劇烈,人就越痛苦。而你越痛苦,就越說明周遭處境和你的意誌之間不匹配。於是你不得不改變你的處境。很多時候,是痛苦而不是欲望,推動著你在一個個處境之間跳來跳去,直到最終安定下來。”郝景芳曾說。
今年7月,澎湃新聞曾對她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h4>【專訪】郝景芳,她沒提《北京折疊》</h4>
6月,剛剛入圍第74屆雨果獎的科幻作家郝景芳發布新書《生於一九八四》。“外界冠以我的學霸女神之類,我是不能信的,我一旦信了,我就會被營造出來的盒子囚禁”,她說。<h4>關於創作</h4>
在巴黎讀書時,有一天我有點喝醉了,我打開文檔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想知道,到底有沒有一個想法是出於我自己的。
郝景芳回憶《生於一九八四》緣起於她在清華讀書時的焦慮:“一方麵焦慮自己和其他人的比較,覺得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別人,希望能夠跳出這樣的挫敗感和跟他們比 較一種評價體係;另一方麵我想找到自己可以依靠的東西,但是我總覺得我的頭腦其實可能空空如也,腦中的東西都是別人灌輸給我的,這種感覺就讓我更加難受。 然後那段時間我還會陷入其他的困惑,於是我就是不斷想要勸勸自己說,我這個人是很有價值的。”
“所以我想寫的是我自己的一些困惑、一些想法、一些焦慮的過程,實際上的緣起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然後我考慮每一個想法不能是一個人坐在書房裏麵想,需 要有一些人物和經曆為載體,後來我腦子裏就出現這樣一個女孩子的形象,她每一步是有哪些困惑,她自己做了怎樣的努力,怎樣解決,又有了新的困惑,慢慢的這 個女孩子的形象就會越來越清楚,然後我就把她寫了下來。”郝景芳說。
在讀《生於一九八四》時可以發現有一章是沒有標點的,全都是囈語一樣的碎碎念,她說:“這些其實就是我的一些胡思亂想的意識流,詞語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會有一些場景,然後就把場景裏麵涉及到的語言、詞匯寫進去。我主要想的是主人公一定有大量的信息在頭腦裏碰撞。”
郝景芳稱此書為“非自傳的自傳體”小說。她說:“其實書中女孩的所有經曆都跟我不相似,我隻是設想出來一個這樣的女孩的故事,再把自己代入進去以第一人稱寫。我自己其實是一直在上學、上學,直到博士畢業然後就工作了,我沒有經曆故事中女主人公所經曆的坎坷。”
“如果說這個我和主人公有什麽經曆上的相似的話,我覺得就是我在寫一種焦慮的心情,所以它其實是相當於一個內在的自傳。”<h4>關於“頭銜”</h4>
外界冠以我的“學霸女神”等這樣的東西,我是不能信的,我一旦信了,我就會被營造出來的盒子囚禁,然後我會更加在意別人的感受,也就因而更加觸碰不到我的內心。
在《生於一九八四》的發布會上,郝景芳介紹自己:“清華大學物理係本科畢業,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拿到了博士學位,2013年開始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工 作,2006年開始,寫一些科幻小說,後來又寫一些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然後最近新出的這本《生於一九八四》是一個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我的簡曆大概就是這 些。”她沒有提到被大家談論最多的《折疊北京》,這個作品曾獲得第七屆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提名。
專訪中,當澎湃新聞記者問起雨果獎提名對 其生活的影響時,郝景芳說:“有人關注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並不是這個事情讓我的寫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有這樣的一種假象,對於我將來的寫作生涯是 不利的,一個人的寫作必須是連續的。”她不太願意別人一再提及她的《折疊北京》,更不願意大家因此而界定她的寫作。
郝景芳認為外在的評價並不是她內在發展的軌跡,“對於我而言,我自己寫作方向道路,寫作計劃都沒有發生變化,這可能就是個熱潮,對我而言都一樣,我仍舊是按照我喜歡的路子來寫我喜歡的東西和我感興趣的話題。”
在 知乎上有一個聲稱是郝景芳的同學的回憶很有意思:“這姑娘是當年隔壁班的學神,新概念作文她拿的名次貌似是夠北大中文係免考的,然後她竟然考了清華物理 係,我當時還覺得這種學神是不是若幹年後出現在科研大牛名單裏,結果就看到她入圍雨果獎提名,真是智商碾壓無時無刻不在。”一個郝景芳的鄰居也跟著吐槽 說,從小就活在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裏。
郝景芳說之前有個關於她的報道是《她超越<三體2>入圍雨果獎,白天是清華金融女,晚上是宇宙學女神》,“這些會讓我更加在意別人的感受,會不斷地讓自己去滿足外在的盒子的要求,所以實際上是自己給自己的心造了一個囚籠。”<h4>關於生活</h4>
平淡的生活中保有許多波瀾起伏的想法,可能是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的人生。
《生於一九八四》有兩條線索,兩種敘事交叉著進行。一條是父親人生經曆,一條是寫女兒的成長與焦慮。在讀的時候就會發現,寫父親的那部分是很有張力的,跟當時 波詭雲譎的社會背景相聯係,彼時生活之艱難,人飄萍一樣的命運都鋪排在麵前。但是寫女兒時因為是要向內心走,女孩內心的掙紮和經曆其實都是我們成長都經曆 過的,就這一點來說,父親的線索因為有更多的“陌生化”的內容,而更加吸引人。
郝景芳說:“其實對於我來說掌握得不好的是衝突性的情節。如果寫一 個現實中非常複雜的情節,裏麵有很多的矛盾衝突,我覺得自己在操作這樣的內容時會有一些困難。女孩這條線索讀起來有點弱的原因可能是沒有那麽多的情節,是 一個女孩子的意識流。我的現實生活是特別平淡的,如果我要追求真實,要比這個女孩子的故事還要薄弱單純,這個過程中,女孩的經曆變化要是寫得太離奇曲折,又遠離我的初衷,我想寫的其實就是在這種平淡的人生中有很多波瀾起伏的想法,我自己也會覺得女兒這條線會有點淡弱,但是可能普通人的人生就是這樣的。”
對於選擇兩條線索交叉敘事的方式,她回應:“兩條線最後會有相互的映照和結合,我想寫兩代人不一樣的生活模式,不是避開衝突,而是想給這個女孩子的成長經曆更多背景上的東西,能對她的現狀有一個解釋。”
郝 景芳認為:“父親有他的困擾,父親的困擾和追索對於女兒是有影響的。父親在追索和逃避現實中的一些事情,女兒向父親求一些答案和指點,但是父親也沒有很明 確的想法,他自己也沒有真正得到答案,他的內心也在求索。女兒就處在母親這邊的現實壓力與父親那邊追索和無解,就特別掙紮和無所依存。”<h4>關於科幻</h4>
高三的時候我看科學和哲學,看愛因斯坦寫的散文集,以及薛定諤寫的宇宙真實性和個人自我意識的關係的文章,我感覺就像被閃電擊中了一樣。
郝景芳在2002年榮獲全國中學生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但是她並不像新概念的大部分作家那樣關注青春與疼痛,而是從一開始就關注科幻題材。
她說:“那時候我自己關注更大一點的問題,我關注宇宙、量子力學、人的自我意識,關注人是什麽,世界的真相假象;我也特別喜歡看哲學家們寫的關於人、自 我、人類意識等這一類的書。我的關注就導致我非常眼高手低,這中間巨大的差距是不可彌合的,我自己對校園愛情沒有特別大的興趣,我就想寫關於人和自我意識 這樣的書。”
專訪中,郝景芳告訴澎湃新聞:“我最開始根本就沒法兒寫,其實愛因斯坦寫文章的那種舉重若輕是建立在大量的人生經驗上,他對於某一個問題有著幾十年的思 考。而我過於強求,我一上來就想寫大命題,人不能假裝自己懂去談論一些東西,所以我後來就從一些比較輕巧的、小的東西開始寫,科幻裏麵假想一些東西,可能 都不像文學,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探索,後來慢慢加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感,這樣就不是談論一個終極命題,而是從生活中有小的困惑出發,這樣才能找到一 些我確實想寫的。”
郝景芳寫作時會假想一個世界,然後去推理,她一定要把邏輯推通了,再往下寫。
“我自己比較熱衷於寫社會製度,我喜歡假想一個不存在的國家類似於《鏡花緣》的。我以後還會寫別的製度,可能跟我們的現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和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映照和聯係。”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9時,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堪薩斯城舉行,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借《北京折疊》摘得中短篇小說獎。
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三體》獲獎之後,中國作家再次獲得雨果獎。
“人最終要走上一條由自我意誌推動的路。那種自我意誌你可能一時看不清,卻能感受到它和周圍磕磕絆絆的摩擦。摩擦越劇烈,人就越痛苦。而你越痛苦,就越說明周遭處境和你的意誌之間不匹配。於是你不得不改變你的處境。很多時候,是痛苦而不是欲望,推動著你在一個個處境之間跳來跳去,直到最終安定下來。”郝景芳曾說。
今年7月,澎湃新聞曾對她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h4>【專訪】郝景芳,她沒提《北京折疊》</h4>
6月,剛剛入圍第74屆雨果獎的科幻作家郝景芳發布新書《生於一九八四》。“外界冠以我的學霸女神之類,我是不能信的,我一旦信了,我就會被營造出來的盒子囚禁”,她說。<h4>關於創作</h4>
在巴黎讀書時,有一天我有點喝醉了,我打開文檔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想知道,到底有沒有一個想法是出於我自己的。
郝景芳回憶《生於一九八四》緣起於她在清華讀書時的焦慮:“一方麵焦慮自己和其他人的比較,覺得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別人,希望能夠跳出這樣的挫敗感和跟他們比 較一種評價體係;另一方麵我想找到自己可以依靠的東西,但是我總覺得我的頭腦其實可能空空如也,腦中的東西都是別人灌輸給我的,這種感覺就讓我更加難受。 然後那段時間我還會陷入其他的困惑,於是我就是不斷想要勸勸自己說,我這個人是很有價值的。”
“所以我想寫的是我自己的一些困惑、一些想法、一些焦慮的過程,實際上的緣起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然後我考慮每一個想法不能是一個人坐在書房裏麵想,需 要有一些人物和經曆為載體,後來我腦子裏就出現這樣一個女孩子的形象,她每一步是有哪些困惑,她自己做了怎樣的努力,怎樣解決,又有了新的困惑,慢慢的這 個女孩子的形象就會越來越清楚,然後我就把她寫了下來。”郝景芳說。
在讀《生於一九八四》時可以發現有一章是沒有標點的,全都是囈語一樣的碎碎念,她說:“這些其實就是我的一些胡思亂想的意識流,詞語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會有一些場景,然後就把場景裏麵涉及到的語言、詞匯寫進去。我主要想的是主人公一定有大量的信息在頭腦裏碰撞。”
郝景芳稱此書為“非自傳的自傳體”小說。她說:“其實書中女孩的所有經曆都跟我不相似,我隻是設想出來一個這樣的女孩的故事,再把自己代入進去以第一人稱寫。我自己其實是一直在上學、上學,直到博士畢業然後就工作了,我沒有經曆故事中女主人公所經曆的坎坷。”
“如果說這個我和主人公有什麽經曆上的相似的話,我覺得就是我在寫一種焦慮的心情,所以它其實是相當於一個內在的自傳。”<h4>關於“頭銜”</h4>
外界冠以我的“學霸女神”等這樣的東西,我是不能信的,我一旦信了,我就會被營造出來的盒子囚禁,然後我會更加在意別人的感受,也就因而更加觸碰不到我的內心。
在《生於一九八四》的發布會上,郝景芳介紹自己:“清華大學物理係本科畢業,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拿到了博士學位,2013年開始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工 作,2006年開始,寫一些科幻小說,後來又寫一些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然後最近新出的這本《生於一九八四》是一個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我的簡曆大概就是這 些。”她沒有提到被大家談論最多的《折疊北京》,這個作品曾獲得第七屆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提名。
專訪中,當澎湃新聞記者問起雨果獎提名對 其生活的影響時,郝景芳說:“有人關注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並不是這個事情讓我的寫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有這樣的一種假象,對於我將來的寫作生涯是 不利的,一個人的寫作必須是連續的。”她不太願意別人一再提及她的《折疊北京》,更不願意大家因此而界定她的寫作。
郝景芳認為外在的評價並不是她內在發展的軌跡,“對於我而言,我自己寫作方向道路,寫作計劃都沒有發生變化,這可能就是個熱潮,對我而言都一樣,我仍舊是按照我喜歡的路子來寫我喜歡的東西和我感興趣的話題。”
在 知乎上有一個聲稱是郝景芳的同學的回憶很有意思:“這姑娘是當年隔壁班的學神,新概念作文她拿的名次貌似是夠北大中文係免考的,然後她竟然考了清華物理 係,我當時還覺得這種學神是不是若幹年後出現在科研大牛名單裏,結果就看到她入圍雨果獎提名,真是智商碾壓無時無刻不在。”一個郝景芳的鄰居也跟著吐槽 說,從小就活在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裏。
郝景芳說之前有個關於她的報道是《她超越<三體2>入圍雨果獎,白天是清華金融女,晚上是宇宙學女神》,“這些會讓我更加在意別人的感受,會不斷地讓自己去滿足外在的盒子的要求,所以實際上是自己給自己的心造了一個囚籠。”<h4>關於生活</h4>
平淡的生活中保有許多波瀾起伏的想法,可能是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的人生。
《生於一九八四》有兩條線索,兩種敘事交叉著進行。一條是父親人生經曆,一條是寫女兒的成長與焦慮。在讀的時候就會發現,寫父親的那部分是很有張力的,跟當時 波詭雲譎的社會背景相聯係,彼時生活之艱難,人飄萍一樣的命運都鋪排在麵前。但是寫女兒時因為是要向內心走,女孩內心的掙紮和經曆其實都是我們成長都經曆 過的,就這一點來說,父親的線索因為有更多的“陌生化”的內容,而更加吸引人。
郝景芳說:“其實對於我來說掌握得不好的是衝突性的情節。如果寫一 個現實中非常複雜的情節,裏麵有很多的矛盾衝突,我覺得自己在操作這樣的內容時會有一些困難。女孩這條線索讀起來有點弱的原因可能是沒有那麽多的情節,是 一個女孩子的意識流。我的現實生活是特別平淡的,如果我要追求真實,要比這個女孩子的故事還要薄弱單純,這個過程中,女孩的經曆變化要是寫得太離奇曲折,又遠離我的初衷,我想寫的其實就是在這種平淡的人生中有很多波瀾起伏的想法,我自己也會覺得女兒這條線會有點淡弱,但是可能普通人的人生就是這樣的。”
對於選擇兩條線索交叉敘事的方式,她回應:“兩條線最後會有相互的映照和結合,我想寫兩代人不一樣的生活模式,不是避開衝突,而是想給這個女孩子的成長經曆更多背景上的東西,能對她的現狀有一個解釋。”
郝 景芳認為:“父親有他的困擾,父親的困擾和追索對於女兒是有影響的。父親在追索和逃避現實中的一些事情,女兒向父親求一些答案和指點,但是父親也沒有很明 確的想法,他自己也沒有真正得到答案,他的內心也在求索。女兒就處在母親這邊的現實壓力與父親那邊追索和無解,就特別掙紮和無所依存。”<h4>關於科幻</h4>
高三的時候我看科學和哲學,看愛因斯坦寫的散文集,以及薛定諤寫的宇宙真實性和個人自我意識的關係的文章,我感覺就像被閃電擊中了一樣。
郝景芳在2002年榮獲全國中學生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但是她並不像新概念的大部分作家那樣關注青春與疼痛,而是從一開始就關注科幻題材。
她說:“那時候我自己關注更大一點的問題,我關注宇宙、量子力學、人的自我意識,關注人是什麽,世界的真相假象;我也特別喜歡看哲學家們寫的關於人、自 我、人類意識等這一類的書。我的關注就導致我非常眼高手低,這中間巨大的差距是不可彌合的,我自己對校園愛情沒有特別大的興趣,我就想寫關於人和自我意識 這樣的書。”
專訪中,郝景芳告訴澎湃新聞:“我最開始根本就沒法兒寫,其實愛因斯坦寫文章的那種舉重若輕是建立在大量的人生經驗上,他對於某一個問題有著幾十年的思 考。而我過於強求,我一上來就想寫大命題,人不能假裝自己懂去談論一些東西,所以我後來就從一些比較輕巧的、小的東西開始寫,科幻裏麵假想一些東西,可能 都不像文學,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探索,後來慢慢加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感,這樣就不是談論一個終極命題,而是從生活中有小的困惑出發,這樣才能找到一 些我確實想寫的。”
郝景芳寫作時會假想一個世界,然後去推理,她一定要把邏輯推通了,再往下寫。
“我自己比較熱衷於寫社會製度,我喜歡假想一個不存在的國家類似於《鏡花緣》的。我以後還會寫別的製度,可能跟我們的現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和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映照和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