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秦始皇生母:</strong>乾隆的生母,清廷編纂的官書和清宮檔案均記載為孝聖皇後,鈕祜祿氏,四品典儀淩柱之女。但在野史和某些私人筆記中,關於乾隆帝的生母則有多種說法。


    孝聖憲皇後像陳世倌的夫人說。雍親王福晉和浙江海寧大學士陳世倌的夫人同時生了孩子,前者生的是女孩,後者生的是男孩。雍親王借口要看看陳家的孩子,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暗中調了包。雍親王福晉生的變成了男孩,即後來的乾隆帝。遂有後來乾隆帝六


    下江南到海寧探望父母之舉。


    承德一貧困家庭的女子說。據清人王闓運寫的《湘綺樓文集》載,乾隆帝的生母原是承德城中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子,六七歲時就能上街采買東西。13歲時進京,混進了選秀女的行列。選中秀女後,分在雍王府當侍妾。後來伺候有病的雍親王,懷孕生了乾隆帝。


    漢姓醜女說。雍親王在熱河打獵時,喝了壯陽的鹿血,不能自持,臨時找了李氏醜女幸之,遂有孕,生下了乾隆帝。


    南方人傻大姐說。此說最早出自一個“老宮役”之口,經民國時期的國務總理熊希齡和胡適的口、筆而廣泛流傳。


    雍正皇帝讀書像以上傳說均不可靠,閻崇年先生著《正說清朝十二帝》一書有詳盡的分析,可參閱。


    但乾隆帝的生母問題確實存在疑點。由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編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第一冊第36頁有這樣一條諭旨: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遵太後聖母諭旨:‘側福金年氏封為貴妃,側福金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裕嬪,格格耿氏封為懋嬪。’該部知道。”


    蕭奭著的史料價值很高的《永憲錄》中也記載了與上麵大致相同的內容,也說熹妃(也就是後來的熹貴妃)是錢氏。


    成書於乾隆六年(1741)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四卻這樣記載此事:


    (雍正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諭禮部:“奉皇太後聖母懿旨:‘側妃年氏封為貴妃,側妃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鈕祜魯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懋嬪,格格耿氏封為裕嬪。’爾部察例具奏。”


    《實錄》中的這段記載把被封為熹妃的錢氏換成了鈕祜魯氏。另一個重要變化是:將檔案中的宋氏封裕嬪、耿氏封懋嬪改為宋氏封懋嬪、耿氏封裕嬪。還有,在太後前加了一個“皇”字,將“福金”改為“妃”,將“該部知道”改為“爾部察例具奏”,將“諭旨”改為“懿旨”。通過這些變化,使這道諭旨更為順暢合理,符合當時的程式,顯然經過了當時文臣的潤色。通過查閱其他書籍可知,檔案中的記載,確實把裕嬪和懋嬪的姓氏搞錯了。以此推之,將熹妃的姓氏搞錯了也是有可能的。但“錢”與“鈕祜魯”在字形、字音上差別很大,毫無相似之處。另外雍正帝的其他妃嬪也無姓錢的,為什麽會無緣無故地出現了錢氏?以此看來,又不能輕易認為是筆誤。總之,這位熹妃究竟姓錢還是姓“鈕祜魯”,錢氏和鈕祜魯氏究竟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至今也還是一個不好回答的難題。但在沒有找到新的證據的前提下,我們也隻能相信《實錄》和《玉牒》的記載。就是說,我們目前隻能相信乾隆帝的生母就是這位鈕祜祿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乾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