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了,王巨隻好想辦法。
有一個完顏阿骨打與沒有完顏阿骨打是兩回事的,就象宋軍伐夏,不能說那時宋軍就弱,現在宋軍就強。實際那時宋朝更強,當然了,經過這數場大捷的磨礪,現在陝西各路將士戰鬥力與戰鬥經驗也跟了上來。但一個是王韶指揮,一個是高遵裕指揮,馬上就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據吳楠帶來的情報,王巨估猜著甚至不用到明年秋天,遼國就能將這些叛變的女真完全鎮壓。
也不能怪陸輝,如果不是情況有變,就是今年遼東動亂,明年秋天遼國將叛亂鎮壓,時間也來得及。
但問題是……
難怪西夏敗到這份上,遼國也沒有於邊境派使傳書責問宋朝。
他想了許久,讓吳楠回遼東傳話,這個時間絲毫不能耽擱,現在時光就要進入九月,還要返回密州,然後再返回遼東。
返回遼東沒有多大難度,雖然蒸汽機技術還不完善,不過能推動一些小型船舶頂風航行了,但速度會很慢,稍稍耽擱,遼東那邊就進入了深冬臘月,大雪漫天之下,即便到了港口,也不能及時將命令傳給陸輝。
所以這一行必須得快。
見到陸輝後再傳三條命令。
第一條命令,就是於各部首領中選擇出一個有能力,特別有軍事能力的人,扶持他為諸族頭領。
蛇無頭不行,象這樣亂蓬蓬的一團,隻要逼得遼國調集重軍過來。一二三就鎮壓了。但有一個強力的首領。再加上生女真的強悍。即便遼國將他們鎮壓,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再讓陸輝囑咐這些女真部,不要盲目的擴大地盤,地盤越大,對管理要求越高,據吳楠帶來的消息,恐怕那邊還沒有這樣的人才。
如果遼國兵力多,也可以利用主場優勢。特別是遼東那邊的地廣人稀,大山黑水,進行遊擊戰術。
其實無論陸輝如何講解,那邊也未必有人掌握遊擊戰術的真諦,否則遼國四五年也未必將那邊鎮壓。
不過如果將遊擊戰術的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稍稍發揮出來那麽一點兒,也會將此次叛亂的時間拖得更長。
第二條命令便是扶持這個首領後,讓他喊出不納糧,不上貢的口號。
特別是這個上貢,將女真各部坑苦了。
一旦這個口號傳出。會有更多的部族加入叛亂隊伍。那麽就象李自成前期那樣,吸引了無數百姓自發地打開城門。迎接闖王。
當然,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權,是絕不可能喊出這種傻鱉般的口號。
就象***到了延安,立即頒發了一套成熟的貨幣稅賦體係,百團大戰後,倭國將重心放在了***這邊,還發明了蠶式圍剿,導致根據地縮水一半,於是延安稅賦立即提高了近一倍,然後王震開拓南泥灣……
但反過來說,這正是一個政權走向成熟的標誌。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朱元璋。
反例還是李自成,前期確實不納糧,不征稅,不過明朝晚期各大戶貪婪無比,每家每戶都囤積著大量的錢帛糧食,吃大戶就可以了,但到北京後則不同了,不納糧不征稅,無法養活那麽多士兵軍官,於是所謂的義軍大肆搶掠,所以人家清兵入關後,諸豪紳主動出來迎接……
但王巨也不是想扶持一個金國崛起,因此也無所謂了,隻要遼東反叛力量變得更強大,後麵的,誰去管?
於是王巨用了這種飲鴆止渴的辦法,去誤導遼東各部。
第三條命令則是於明年春天立即開始於鴨綠江畔修建船舶,這也是一條成熟地航道,當年兀惹起義,就是利用這條航道,派出使者覲見趙光義。
現在不是派出使者,而是為陸輝五千兵馬撤退做準備。
一旦發現前線節節不支,讓陸輝立即帶領著五千兵馬撤退下來。即便前線能支持住,明年夏末也要將這五千兵馬帶著撤退下來。但不是回宋朝,吳楠回來時,陸輝幫助鼓動下,叛亂的軍隊都達到了兩萬多人,相信到了明年春天,叛軍規模更大,遼國想要鎮壓,必然會調動周邊所有力量,包括鴨綠江畔的駐軍前去鎮壓。那麽陸輝到達這裏時,遼國的駐軍數量會變得很少,陸輝就可以帶著五千兵馬將這些城市軍砦一起催毀,餘部剿滅,隨後迅速潛入到高麗地界,利用高麗狹長的地形,以及兩國邊境東海岸那邊的山區地形,秘密到達東海岸,再用小船裝載著,登上大船,撤向宋朝。
不過這一條十分困難的,第一是速度必須要快,第二必須不能讓高麗人提前察覺,甚至圍堵上,那樣就不能載贓於高麗了。
這又要提前派人勘探詳細的道路,以及高麗於鴨綠江畔兵力的分配。
但隻要將遼國激怒,向高麗再度發兵,王巨高枕無憂了。
至於高麗人會迎來什麽報複,王巨不會管的。
他心中對東麵那兩個國家印象皆不好,但相比於棒子,倭國雖然殘忍,還有一些值得尊重的地方,至於棒子的猥瑣自大,王巨是十分痛恨的。
最好遼國能學習成吉思汗那般做法,將這群棒子殺光了,王巨才會拍手稱快呢。
可究竟如何,王巨也無法預判。
主要是隔得太遠,中間又隔著一個遼國,那怕是在密州,利用特腳遞,換人換馬,也足以在七八天之內,將消息從湟州送到密州了,但人在遼東,兩邊一個聯係,最少得半年以上的時間,因此王巨就無法及時做出變動,隻能靠陸輝在那邊憑借想像力大約發揮了。
王巨親自將吳楠送出湟州城。
這一行吳楠很辛苦,不過彼岸許多人都很辛苦。正是他們的打拚。彼岸規模才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
不過這個辛苦很值的,正是這些複雜的貿易、遷徙百姓的管理治理,以及一些戰爭,不斷地替彼岸磨礪出大量的人才。
可以說,彼岸有許多管理人才,放在宋朝,都足以擔任一個十分合格的知州知府了。
但宋朝可不會珍惜的。
王巨想到這裏,心中有些感慨。也許科舉用人,也達到了巔峰之時,快到了淘汰的時候。
吳楠施了一個禮,上馬走了。
王巨看著清澈的湟水,在北岸便是唐朝鼎鼎大名的鄯州城遺址,唐朝衰敗後,吐蕃正式進入河湟,鄯州城也被催毀了,如今隻剩下一點點斷壁殘垣,還能讓人浮想出唐朝的強盛。
城外又有許多百姓與戰俘運輸著糧草物資。到了湟州,正式進入青海高原了。冬天更冷,也來得快。
因此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將諸堡砦修建完善,糧草物資也要及時運過來。
還有一部分遷徙過來的弓箭手保捷軍同時也要安排下去。
到了冬天時,開始對這些邊軍就要進行整編集訓了。
對於這一點,朝廷還是有許多人支持的。
未來整個河湟將會駐紮四萬名左右的邊軍,也就是由弓箭手與保捷軍組織成的永久性鄉兵,再搭配兩萬名左右的禁兵。
沒有這麽多兵力,未來無法統治這裏。
但繼續沿用原來的輪戍製度,會使得許多官兵常年的妻離子散,特別遠在河湟,朝廷開支也更大。
不過現在有了王巨這個辦法,不僅加速了雙方的融合,甚至這些邊軍的開墾,無疑就在象各部吐蕃示範何謂先進的耕種技術。
鄉兵所產出的糧食,又能滿足了兩萬禁兵的糧食需要,從他們手中購買,一鬥糧食隻要幾十文錢,但從後方運過去,還不知道變成了幾百文錢。並且就是給鄉兵增加了五貫錢的高原駐邊費,一個鄉兵一年的薪酬不過二十貫出一點頭,還沒有豢養禁兵費用之高。那麽六萬兵馬,薪酬加上器甲以及其他物資的消耗,若沒有戰爭爆發,費用不過超過四百萬貫。
但得到了整個河湟,當真沒有收獲?
隻要治理妥當,河湟的各種稅賦,即便不征兩稅,也足以滿足官兵官員的費用了。
那樣,另外三項意義就浮現出來。
一是邊境再無邊患,二是可以得到大量戰馬,三就是可以得到大量強悍的蕃兵。
王巨看了一會,進了城,今年兩邊戰爭全部結束了。
阿裏骨與梁乙逋正在咬著牙舔傷口呢,相信宋軍不發軍,他們是巴不得的,不會主動再來挑釁宋朝。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從現在起,立即廣派斥候,搜集青唐城廓州那邊的情報,為明年的戰事打下基礎。
王巨在前線忙碌,司馬康繼續在京城訴冤。
他是司馬光的養子,但也是司馬光的侄子,生父是司馬光的大哥司馬旦。
訴冤無門後,司馬康又找到了範純仁,範純仁如今是二號首相,也就是當初王巨的地位。不過兩者手中權利是兩樣的,王巨明為二號首相,實際就是一號首相,範純仁是二號首相,則就是二號首相。
但不得不承認,司馬光家教十分嚴格,盡管司馬康是司馬光的義子,可在司馬康心中,司馬光就是他的父親。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千古以來男人的兩大恨事……雖未殺父,也差不多了,如今司馬光病重在床,奄奄一息,司馬康也不顧範純仁會不會拖下水,直接找上門來。
為什麽找到範純仁,範純仁的女兒正是嫁給了司馬旦的兒子,名義上司馬康的大哥,實際的親哥哥。範純仁女兒所生的女兒又嫁給了範祖禹的孫子範仲彪。
而且司馬光偽飾得比較好,比如他在洛陽修書時,居所“獨樂園”十分寒酸,據說是園卑小,不可與他園班。並且房屋低矮,空間狹小,夏天悶熱難耐。影響著書工作。冬天又舍不得生火爐。拜訪的客人都冷得受不了。為解決難題。司馬光想出好辦法,在房間裏挖了一個大深坑,修成一間冬暖夏涼的“地下室”。故而民間有了“王家鑽天,司馬入地”,鑽天就是王拱辰家的超級豪宅,入地就是司馬光這個地窖。
其實真相是司馬光的園雖小,裏麵卻載種了許多名貴的牡丹花,甚至向遊客收費。讓其觀賞。
這個地坑,確實是冬暖夏涼啊。
當然,與王拱辰相比,司馬光確實很樸素。
然後司馬光又做了一件事讓王巨更惡心的事,他妻子過世後,司馬光無錢下葬,隻好賣了洛陽三頃良田替妻子安葬。
想一想朝廷每年撥出多少款項給司馬光用於修書吧,就算司馬光很清廉,別要忘記了他身上帶著正三品的職官,非是蘇東坡“犯罪”貶到黃州那個“罪官”。靠賣紙袋渡日。
一年好幾千貫薪酬福利,還有司馬家族龐大的財富。難道下葬妻子都沒有安葬費?
麵對一部分人的質疑,司馬光給出的解釋,就是俺們將錢帛一起用於救濟貧寒親友與貧困百姓了。
好吧,大公無私到了這份上,比範仲淹焦裕祿雷鋒還要厲害,王巨還能說什麽?
所以司馬光很是迷惑了一部分人,難道王巨死抓住不放,責問司馬光,洛陽三頃良田,三百畝,得值多少錢哪,僅是下葬妻子,也不是下葬皇帝,得要一兩千貫錢帛嗎?葬一個死人就要花費一千多貫,這讓宋朝其他百姓怎麽過啊?
並且司馬光寫信給司馬康,信中說,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不過如果司馬光不是心機深沉,這種作風不管是真樸素,還是假樸素,至少在現在的宋朝,是值得推廣的。
因此在司馬康心中,司馬光乃是一個完美的父親。
那麽王巨這麽做,司馬康能不急嗎?
對於司馬康的做法,趙頊一直沒有過問。
司馬光不是一個好東東,但王巨這麽做,確實略有些過了。
不過隨著銅的到來,加上司馬康居然要蠱惑範純仁,趙頊改變了想法。
前線在王巨與章楶聯手下,節節推進,比泰山還要穩定。
而且兩人皆重視治理,前麵推進了,後麵種種治理措施也隨之落實,因此推進一塊,等於宋朝也正式占據一塊。
但是這種戰術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花費。
同樣的用兵,兩人的花費可能是王韶十倍以上。也不能說兩人這種打法不好,與王韶的用兵相比,雖然花費更高,但後麵的管理方便了,叛亂同樣減少,至少眼下沒有看到推進之處產生過一回叛亂。各蕃部羌部更加歸心了,也就是未來的種種隱患,從現在起就陸續被兩人化解。
再說,又找上哪兒再找一個王韶?
連番的大捷,可錢用得如同流水一般,用得趙頊都感到心痛。
因此彼岸這批銅的到來,也是一場及時雨,最少未來河湟與河西走廊的基建費用全部得以解決。
關健時候這三年的八百萬貫收益,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這才是大忠。
而且司馬康找到了範純仁,如果讓他說動了範純仁,範純仁作為中書宰執,一旦他重新站在司馬光一方,反對王巨,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趙頊在延和殿將司馬康召見,先問道:“聞聽你父親病重,你不在涑水服侍你父親,為何來到京城煽事?”
司馬康抬著頭答道:“陛下,家父之病乃是王相公,朝廷不懲罰王太保,家父病情不會好轉。”
“你是說整個大宋的國運,也不及你父親重要?”
“陛下,有功當賞,有過當罰,這樣功臣才不會持功而寵,持寵而驕。王太保做錯了,朝廷必須處罰。即便不宜處罰王太保,也要處罰那個韓韞。”
韓韞也不能處罰,他正在主持賀蘭石呢,那可是一件致命的武器!
“你所說的,無非就是王巨讓他手下的傔客指責你父親****、小人、豎子。”
“正是。”
不僅如此,還讓一群兵哥們大聲地羞侮,但這個問題有點說不清楚。朝廷在開邊。不能說這些將士是粗人野人吧。並且司馬光綏靖政策在眼下屢屢大捷之下,也沒有市場。
那麽能彈劾王巨的無非就是王巨讓韓韞對司馬光的指責了。
趙頊努了一下嘴,他旁邊的小黃門從後麵抱出一大疊司馬光在朝堂談話的記錄,以及他奏章的存擋,趙頊說道:“司馬康,你自己翻一翻,你父親僅是在這些記錄上,就攻擊了九十八次王子安****。小人,豎子,以及其他更難聽的稱呼,又用了四百餘次這些稱呼,攻擊其他大臣。”
這是有存檔的,實際次數可能是這個數字的兩倍三倍以上!
“沒有王介甫的變法,國家就無法彌補積欠,但讓你父親攻擊了近百次。”
“王韶替國家收複熙河,一度使大宋中興,也讓你父親攻擊了三十幾次。”
“隻要不附和你父親主張的重臣。幾乎每一個重臣都被你父親攻擊過。”
“至於文公,富公。韓公,那怕是蘇軾,隻要與你父親交好的,都是君子,都是正臣。”
“司馬康,朕問你,當真如此?”
這意味著什麽,司馬光在抗黨伐!司馬康哪裏敢回答?
“不同意你父親的就是****小人豎子,你父親用這些稱呼攻擊別人也可以,但別人用這些稱呼攻擊你父親則不行,馬上就要生病……是否意味著你父親所說的話必須要一言九鼎,所有人,包括對你父親厭惡的人,也必須對你父親尊重萬分……這是大宋的天下,還是你司馬家的天下!”
換句話說,是你父親是皇帝,還是朕是皇帝?
就是朕,大臣上書彈劾,朕也不會動怒,也不會馬上生病吧。
司馬康色變。
範純仁在下麵暗暗歎息。
其實司馬康進京,範純仁就暗中勸過司馬康,眼下朝廷收複湟州西夏,那是連滅兩個強大的國度,雖然王巨不能那麽做……在範純仁心中,他對王巨這個做法肯定十分地不滿意,不過得顧全大局,忍一忍吧。
可是司馬康不聽,於是事態越鬧越大,鬧大了就逼得皇上要表態了,要麽安撫司馬光等人,那可能嗎?要麽就要安撫王巨,那會有何下場?
下場來了。
趙頊又問:“司馬康,是誰派人刺殺王子安的?”
“陛下,與家父無關。”
“那麽小小案呢,那麽程頤遇刺案呢?”
“陛下,臣不知。”司馬康不能說可能就是王巨的苦肉計,證據呢?就象有些人懷疑是文彥博與司馬光是幕後人,但沒有證據,就無法處理文彥博與司馬光。
“你彈劾王子安,朕就來說一說王子安,熙寧初,西夏三十萬大軍入侵慶州,整個西北人心浮動,是誰替朕將三十萬夏軍擊敗?交趾無辜入侵,殺害我邕州十幾萬生民百姓,是誰替朕光複交趾,平滅大理,一舉解決了西南的邊患?是誰從海外返回京城,替朕闖下了小治之世?是誰替朕使得整個廣南西路變得富足?是誰又在替朕遠赴高原雪域?這樣的大臣,居然被你父親攻擊為****,小心,豎子,難道朕繼續象仁宗晚年那樣,用一群你父親嘴中所謂的君子,繼續積貧積弱下去!”
不但積貧,是超級積貧,欠了一億六千多萬內債!
但這大部分是趙曙積的德,趙頊不好再深說了。
“這件事到此為止吧,你替朕向你父親傳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他還將自己看成大宋的臣子,這兩年關係到大宋是否真正的中興,在這時候清靜一點吧。”
說完後,讓近衛將司馬康拖下去了。
沒有任何處理,但比任何處理都嚴重。
這也是一個風向標,隨後蔡確陸續地將前段時間上書的大臣貶職,或外放。
不過就是蔡確,也不敢處理文彥博了。他也鬱悶,這個老家夥都八十歲了,為什麽一直不死哉。
文彥博沒有死,但這一年冬天王安石死了。
司馬光聽到司馬康的稟報,更加氣極,導致病情加重,王安石死後不久,司馬光也病死了。
王安石死了,朝廷比較安靜,現在已經不是王安石的時代。
司馬光死了,朝廷同樣安靜,冷處理吧,不然又會引起許多爭議。
但人死了,就有很多文章可做了,文彥博在池州上書,說池州卑濕,老臣來到池州後,身體每況愈下,請求朝廷讓老臣致仕,也請朝廷容老臣安靜地苟殘餘生吧。
可能北方人到了南方是不大習慣,但池州多山,也不能算是卑濕之地哉。而且這個安靜地苟殘餘生,那頗有意味了,明是哀求,實際是指責朝廷不公,司馬光都被逼回到涑水老家了,王巨仍不放過,派了那麽多粗魯的大兵哥上門羞侮,但朝廷不但沒有懲處王巨,反而配合王巨再度羞侮司馬光。
這叫什麽回事啊?
不過王巨也到了京城。
年關近了,但北方傳來消息,說是遼國於邊境增駐了一些兵力,這讓朝堂十分擔心,正好前線都位於酷寒之地,最少到明年二三月才能再度用兵,於是朝廷以述職的名義將王巨召回來。
其實這也是必然,不但今年,就是明年可能還要將王巨召回來述職,因為有的在奏章裏寫不清楚,有的也不好在奏章裏寫,必須讓王巨回京,當麵陳述。
所以王巨京城那個宅子還沒有交給張貴之手,暫時還有用場。
王巨回到京城,趙頊未出來,章惇小聲地說:“太保,文公要求致仕。”
“嗯?”王巨淡然哼了一聲。
致仕了,朝廷就不能再啟用了?
不過相比於司馬光,文彥博所帶來的後果會小一點,至少他不會“賣國求榮”。
“不過文公在奏章上說了一句,請求朝廷給他安靜地苟殘餘生。”
“這些人喪心病狂,狄青死了也就死了,王韶死了就死了,介甫公死了也就死了,但富弼不能死,一死就是我的錯,朝廷的錯,陛下的錯,司馬光也不能死,否則還是我的錯,朝廷的錯,陛下的錯,難道朝廷請神仙來,讓他們長生不老?”
就算這些人都是氣死的,想公道可以,狄青是怎麽氣死了,歐陽修,文彥博等人不斷地潑汙水,活活將狄青氣得背疽發作而死,為什麽朝廷就當什麽也沒有發生?
範純仁在邊上嘴巴張了張,王巨眼尖,立即看到了,他說道:“範公,知道我為何派兵士上門責問司馬光嗎?”(未完待續。)
有一個完顏阿骨打與沒有完顏阿骨打是兩回事的,就象宋軍伐夏,不能說那時宋軍就弱,現在宋軍就強。實際那時宋朝更強,當然了,經過這數場大捷的磨礪,現在陝西各路將士戰鬥力與戰鬥經驗也跟了上來。但一個是王韶指揮,一個是高遵裕指揮,馬上就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據吳楠帶來的情報,王巨估猜著甚至不用到明年秋天,遼國就能將這些叛變的女真完全鎮壓。
也不能怪陸輝,如果不是情況有變,就是今年遼東動亂,明年秋天遼國將叛亂鎮壓,時間也來得及。
但問題是……
難怪西夏敗到這份上,遼國也沒有於邊境派使傳書責問宋朝。
他想了許久,讓吳楠回遼東傳話,這個時間絲毫不能耽擱,現在時光就要進入九月,還要返回密州,然後再返回遼東。
返回遼東沒有多大難度,雖然蒸汽機技術還不完善,不過能推動一些小型船舶頂風航行了,但速度會很慢,稍稍耽擱,遼東那邊就進入了深冬臘月,大雪漫天之下,即便到了港口,也不能及時將命令傳給陸輝。
所以這一行必須得快。
見到陸輝後再傳三條命令。
第一條命令,就是於各部首領中選擇出一個有能力,特別有軍事能力的人,扶持他為諸族頭領。
蛇無頭不行,象這樣亂蓬蓬的一團,隻要逼得遼國調集重軍過來。一二三就鎮壓了。但有一個強力的首領。再加上生女真的強悍。即便遼國將他們鎮壓,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再讓陸輝囑咐這些女真部,不要盲目的擴大地盤,地盤越大,對管理要求越高,據吳楠帶來的消息,恐怕那邊還沒有這樣的人才。
如果遼國兵力多,也可以利用主場優勢。特別是遼東那邊的地廣人稀,大山黑水,進行遊擊戰術。
其實無論陸輝如何講解,那邊也未必有人掌握遊擊戰術的真諦,否則遼國四五年也未必將那邊鎮壓。
不過如果將遊擊戰術的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稍稍發揮出來那麽一點兒,也會將此次叛亂的時間拖得更長。
第二條命令便是扶持這個首領後,讓他喊出不納糧,不上貢的口號。
特別是這個上貢,將女真各部坑苦了。
一旦這個口號傳出。會有更多的部族加入叛亂隊伍。那麽就象李自成前期那樣,吸引了無數百姓自發地打開城門。迎接闖王。
當然,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權,是絕不可能喊出這種傻鱉般的口號。
就象***到了延安,立即頒發了一套成熟的貨幣稅賦體係,百團大戰後,倭國將重心放在了***這邊,還發明了蠶式圍剿,導致根據地縮水一半,於是延安稅賦立即提高了近一倍,然後王震開拓南泥灣……
但反過來說,這正是一個政權走向成熟的標誌。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朱元璋。
反例還是李自成,前期確實不納糧,不征稅,不過明朝晚期各大戶貪婪無比,每家每戶都囤積著大量的錢帛糧食,吃大戶就可以了,但到北京後則不同了,不納糧不征稅,無法養活那麽多士兵軍官,於是所謂的義軍大肆搶掠,所以人家清兵入關後,諸豪紳主動出來迎接……
但王巨也不是想扶持一個金國崛起,因此也無所謂了,隻要遼東反叛力量變得更強大,後麵的,誰去管?
於是王巨用了這種飲鴆止渴的辦法,去誤導遼東各部。
第三條命令則是於明年春天立即開始於鴨綠江畔修建船舶,這也是一條成熟地航道,當年兀惹起義,就是利用這條航道,派出使者覲見趙光義。
現在不是派出使者,而是為陸輝五千兵馬撤退做準備。
一旦發現前線節節不支,讓陸輝立即帶領著五千兵馬撤退下來。即便前線能支持住,明年夏末也要將這五千兵馬帶著撤退下來。但不是回宋朝,吳楠回來時,陸輝幫助鼓動下,叛亂的軍隊都達到了兩萬多人,相信到了明年春天,叛軍規模更大,遼國想要鎮壓,必然會調動周邊所有力量,包括鴨綠江畔的駐軍前去鎮壓。那麽陸輝到達這裏時,遼國的駐軍數量會變得很少,陸輝就可以帶著五千兵馬將這些城市軍砦一起催毀,餘部剿滅,隨後迅速潛入到高麗地界,利用高麗狹長的地形,以及兩國邊境東海岸那邊的山區地形,秘密到達東海岸,再用小船裝載著,登上大船,撤向宋朝。
不過這一條十分困難的,第一是速度必須要快,第二必須不能讓高麗人提前察覺,甚至圍堵上,那樣就不能載贓於高麗了。
這又要提前派人勘探詳細的道路,以及高麗於鴨綠江畔兵力的分配。
但隻要將遼國激怒,向高麗再度發兵,王巨高枕無憂了。
至於高麗人會迎來什麽報複,王巨不會管的。
他心中對東麵那兩個國家印象皆不好,但相比於棒子,倭國雖然殘忍,還有一些值得尊重的地方,至於棒子的猥瑣自大,王巨是十分痛恨的。
最好遼國能學習成吉思汗那般做法,將這群棒子殺光了,王巨才會拍手稱快呢。
可究竟如何,王巨也無法預判。
主要是隔得太遠,中間又隔著一個遼國,那怕是在密州,利用特腳遞,換人換馬,也足以在七八天之內,將消息從湟州送到密州了,但人在遼東,兩邊一個聯係,最少得半年以上的時間,因此王巨就無法及時做出變動,隻能靠陸輝在那邊憑借想像力大約發揮了。
王巨親自將吳楠送出湟州城。
這一行吳楠很辛苦,不過彼岸許多人都很辛苦。正是他們的打拚。彼岸規模才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
不過這個辛苦很值的,正是這些複雜的貿易、遷徙百姓的管理治理,以及一些戰爭,不斷地替彼岸磨礪出大量的人才。
可以說,彼岸有許多管理人才,放在宋朝,都足以擔任一個十分合格的知州知府了。
但宋朝可不會珍惜的。
王巨想到這裏,心中有些感慨。也許科舉用人,也達到了巔峰之時,快到了淘汰的時候。
吳楠施了一個禮,上馬走了。
王巨看著清澈的湟水,在北岸便是唐朝鼎鼎大名的鄯州城遺址,唐朝衰敗後,吐蕃正式進入河湟,鄯州城也被催毀了,如今隻剩下一點點斷壁殘垣,還能讓人浮想出唐朝的強盛。
城外又有許多百姓與戰俘運輸著糧草物資。到了湟州,正式進入青海高原了。冬天更冷,也來得快。
因此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將諸堡砦修建完善,糧草物資也要及時運過來。
還有一部分遷徙過來的弓箭手保捷軍同時也要安排下去。
到了冬天時,開始對這些邊軍就要進行整編集訓了。
對於這一點,朝廷還是有許多人支持的。
未來整個河湟將會駐紮四萬名左右的邊軍,也就是由弓箭手與保捷軍組織成的永久性鄉兵,再搭配兩萬名左右的禁兵。
沒有這麽多兵力,未來無法統治這裏。
但繼續沿用原來的輪戍製度,會使得許多官兵常年的妻離子散,特別遠在河湟,朝廷開支也更大。
不過現在有了王巨這個辦法,不僅加速了雙方的融合,甚至這些邊軍的開墾,無疑就在象各部吐蕃示範何謂先進的耕種技術。
鄉兵所產出的糧食,又能滿足了兩萬禁兵的糧食需要,從他們手中購買,一鬥糧食隻要幾十文錢,但從後方運過去,還不知道變成了幾百文錢。並且就是給鄉兵增加了五貫錢的高原駐邊費,一個鄉兵一年的薪酬不過二十貫出一點頭,還沒有豢養禁兵費用之高。那麽六萬兵馬,薪酬加上器甲以及其他物資的消耗,若沒有戰爭爆發,費用不過超過四百萬貫。
但得到了整個河湟,當真沒有收獲?
隻要治理妥當,河湟的各種稅賦,即便不征兩稅,也足以滿足官兵官員的費用了。
那樣,另外三項意義就浮現出來。
一是邊境再無邊患,二是可以得到大量戰馬,三就是可以得到大量強悍的蕃兵。
王巨看了一會,進了城,今年兩邊戰爭全部結束了。
阿裏骨與梁乙逋正在咬著牙舔傷口呢,相信宋軍不發軍,他們是巴不得的,不會主動再來挑釁宋朝。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從現在起,立即廣派斥候,搜集青唐城廓州那邊的情報,為明年的戰事打下基礎。
王巨在前線忙碌,司馬康繼續在京城訴冤。
他是司馬光的養子,但也是司馬光的侄子,生父是司馬光的大哥司馬旦。
訴冤無門後,司馬康又找到了範純仁,範純仁如今是二號首相,也就是當初王巨的地位。不過兩者手中權利是兩樣的,王巨明為二號首相,實際就是一號首相,範純仁是二號首相,則就是二號首相。
但不得不承認,司馬光家教十分嚴格,盡管司馬康是司馬光的義子,可在司馬康心中,司馬光就是他的父親。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千古以來男人的兩大恨事……雖未殺父,也差不多了,如今司馬光病重在床,奄奄一息,司馬康也不顧範純仁會不會拖下水,直接找上門來。
為什麽找到範純仁,範純仁的女兒正是嫁給了司馬旦的兒子,名義上司馬康的大哥,實際的親哥哥。範純仁女兒所生的女兒又嫁給了範祖禹的孫子範仲彪。
而且司馬光偽飾得比較好,比如他在洛陽修書時,居所“獨樂園”十分寒酸,據說是園卑小,不可與他園班。並且房屋低矮,空間狹小,夏天悶熱難耐。影響著書工作。冬天又舍不得生火爐。拜訪的客人都冷得受不了。為解決難題。司馬光想出好辦法,在房間裏挖了一個大深坑,修成一間冬暖夏涼的“地下室”。故而民間有了“王家鑽天,司馬入地”,鑽天就是王拱辰家的超級豪宅,入地就是司馬光這個地窖。
其實真相是司馬光的園雖小,裏麵卻載種了許多名貴的牡丹花,甚至向遊客收費。讓其觀賞。
這個地坑,確實是冬暖夏涼啊。
當然,與王拱辰相比,司馬光確實很樸素。
然後司馬光又做了一件事讓王巨更惡心的事,他妻子過世後,司馬光無錢下葬,隻好賣了洛陽三頃良田替妻子安葬。
想一想朝廷每年撥出多少款項給司馬光用於修書吧,就算司馬光很清廉,別要忘記了他身上帶著正三品的職官,非是蘇東坡“犯罪”貶到黃州那個“罪官”。靠賣紙袋渡日。
一年好幾千貫薪酬福利,還有司馬家族龐大的財富。難道下葬妻子都沒有安葬費?
麵對一部分人的質疑,司馬光給出的解釋,就是俺們將錢帛一起用於救濟貧寒親友與貧困百姓了。
好吧,大公無私到了這份上,比範仲淹焦裕祿雷鋒還要厲害,王巨還能說什麽?
所以司馬光很是迷惑了一部分人,難道王巨死抓住不放,責問司馬光,洛陽三頃良田,三百畝,得值多少錢哪,僅是下葬妻子,也不是下葬皇帝,得要一兩千貫錢帛嗎?葬一個死人就要花費一千多貫,這讓宋朝其他百姓怎麽過啊?
並且司馬光寫信給司馬康,信中說,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不過如果司馬光不是心機深沉,這種作風不管是真樸素,還是假樸素,至少在現在的宋朝,是值得推廣的。
因此在司馬康心中,司馬光乃是一個完美的父親。
那麽王巨這麽做,司馬康能不急嗎?
對於司馬康的做法,趙頊一直沒有過問。
司馬光不是一個好東東,但王巨這麽做,確實略有些過了。
不過隨著銅的到來,加上司馬康居然要蠱惑範純仁,趙頊改變了想法。
前線在王巨與章楶聯手下,節節推進,比泰山還要穩定。
而且兩人皆重視治理,前麵推進了,後麵種種治理措施也隨之落實,因此推進一塊,等於宋朝也正式占據一塊。
但是這種戰術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花費。
同樣的用兵,兩人的花費可能是王韶十倍以上。也不能說兩人這種打法不好,與王韶的用兵相比,雖然花費更高,但後麵的管理方便了,叛亂同樣減少,至少眼下沒有看到推進之處產生過一回叛亂。各蕃部羌部更加歸心了,也就是未來的種種隱患,從現在起就陸續被兩人化解。
再說,又找上哪兒再找一個王韶?
連番的大捷,可錢用得如同流水一般,用得趙頊都感到心痛。
因此彼岸這批銅的到來,也是一場及時雨,最少未來河湟與河西走廊的基建費用全部得以解決。
關健時候這三年的八百萬貫收益,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這才是大忠。
而且司馬康找到了範純仁,如果讓他說動了範純仁,範純仁作為中書宰執,一旦他重新站在司馬光一方,反對王巨,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趙頊在延和殿將司馬康召見,先問道:“聞聽你父親病重,你不在涑水服侍你父親,為何來到京城煽事?”
司馬康抬著頭答道:“陛下,家父之病乃是王相公,朝廷不懲罰王太保,家父病情不會好轉。”
“你是說整個大宋的國運,也不及你父親重要?”
“陛下,有功當賞,有過當罰,這樣功臣才不會持功而寵,持寵而驕。王太保做錯了,朝廷必須處罰。即便不宜處罰王太保,也要處罰那個韓韞。”
韓韞也不能處罰,他正在主持賀蘭石呢,那可是一件致命的武器!
“你所說的,無非就是王巨讓他手下的傔客指責你父親****、小人、豎子。”
“正是。”
不僅如此,還讓一群兵哥們大聲地羞侮,但這個問題有點說不清楚。朝廷在開邊。不能說這些將士是粗人野人吧。並且司馬光綏靖政策在眼下屢屢大捷之下,也沒有市場。
那麽能彈劾王巨的無非就是王巨讓韓韞對司馬光的指責了。
趙頊努了一下嘴,他旁邊的小黃門從後麵抱出一大疊司馬光在朝堂談話的記錄,以及他奏章的存擋,趙頊說道:“司馬康,你自己翻一翻,你父親僅是在這些記錄上,就攻擊了九十八次王子安****。小人,豎子,以及其他更難聽的稱呼,又用了四百餘次這些稱呼,攻擊其他大臣。”
這是有存檔的,實際次數可能是這個數字的兩倍三倍以上!
“沒有王介甫的變法,國家就無法彌補積欠,但讓你父親攻擊了近百次。”
“王韶替國家收複熙河,一度使大宋中興,也讓你父親攻擊了三十幾次。”
“隻要不附和你父親主張的重臣。幾乎每一個重臣都被你父親攻擊過。”
“至於文公,富公。韓公,那怕是蘇軾,隻要與你父親交好的,都是君子,都是正臣。”
“司馬康,朕問你,當真如此?”
這意味著什麽,司馬光在抗黨伐!司馬康哪裏敢回答?
“不同意你父親的就是****小人豎子,你父親用這些稱呼攻擊別人也可以,但別人用這些稱呼攻擊你父親則不行,馬上就要生病……是否意味著你父親所說的話必須要一言九鼎,所有人,包括對你父親厭惡的人,也必須對你父親尊重萬分……這是大宋的天下,還是你司馬家的天下!”
換句話說,是你父親是皇帝,還是朕是皇帝?
就是朕,大臣上書彈劾,朕也不會動怒,也不會馬上生病吧。
司馬康色變。
範純仁在下麵暗暗歎息。
其實司馬康進京,範純仁就暗中勸過司馬康,眼下朝廷收複湟州西夏,那是連滅兩個強大的國度,雖然王巨不能那麽做……在範純仁心中,他對王巨這個做法肯定十分地不滿意,不過得顧全大局,忍一忍吧。
可是司馬康不聽,於是事態越鬧越大,鬧大了就逼得皇上要表態了,要麽安撫司馬光等人,那可能嗎?要麽就要安撫王巨,那會有何下場?
下場來了。
趙頊又問:“司馬康,是誰派人刺殺王子安的?”
“陛下,與家父無關。”
“那麽小小案呢,那麽程頤遇刺案呢?”
“陛下,臣不知。”司馬康不能說可能就是王巨的苦肉計,證據呢?就象有些人懷疑是文彥博與司馬光是幕後人,但沒有證據,就無法處理文彥博與司馬光。
“你彈劾王子安,朕就來說一說王子安,熙寧初,西夏三十萬大軍入侵慶州,整個西北人心浮動,是誰替朕將三十萬夏軍擊敗?交趾無辜入侵,殺害我邕州十幾萬生民百姓,是誰替朕光複交趾,平滅大理,一舉解決了西南的邊患?是誰從海外返回京城,替朕闖下了小治之世?是誰替朕使得整個廣南西路變得富足?是誰又在替朕遠赴高原雪域?這樣的大臣,居然被你父親攻擊為****,小心,豎子,難道朕繼續象仁宗晚年那樣,用一群你父親嘴中所謂的君子,繼續積貧積弱下去!”
不但積貧,是超級積貧,欠了一億六千多萬內債!
但這大部分是趙曙積的德,趙頊不好再深說了。
“這件事到此為止吧,你替朕向你父親傳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他還將自己看成大宋的臣子,這兩年關係到大宋是否真正的中興,在這時候清靜一點吧。”
說完後,讓近衛將司馬康拖下去了。
沒有任何處理,但比任何處理都嚴重。
這也是一個風向標,隨後蔡確陸續地將前段時間上書的大臣貶職,或外放。
不過就是蔡確,也不敢處理文彥博了。他也鬱悶,這個老家夥都八十歲了,為什麽一直不死哉。
文彥博沒有死,但這一年冬天王安石死了。
司馬光聽到司馬康的稟報,更加氣極,導致病情加重,王安石死後不久,司馬光也病死了。
王安石死了,朝廷比較安靜,現在已經不是王安石的時代。
司馬光死了,朝廷同樣安靜,冷處理吧,不然又會引起許多爭議。
但人死了,就有很多文章可做了,文彥博在池州上書,說池州卑濕,老臣來到池州後,身體每況愈下,請求朝廷讓老臣致仕,也請朝廷容老臣安靜地苟殘餘生吧。
可能北方人到了南方是不大習慣,但池州多山,也不能算是卑濕之地哉。而且這個安靜地苟殘餘生,那頗有意味了,明是哀求,實際是指責朝廷不公,司馬光都被逼回到涑水老家了,王巨仍不放過,派了那麽多粗魯的大兵哥上門羞侮,但朝廷不但沒有懲處王巨,反而配合王巨再度羞侮司馬光。
這叫什麽回事啊?
不過王巨也到了京城。
年關近了,但北方傳來消息,說是遼國於邊境增駐了一些兵力,這讓朝堂十分擔心,正好前線都位於酷寒之地,最少到明年二三月才能再度用兵,於是朝廷以述職的名義將王巨召回來。
其實這也是必然,不但今年,就是明年可能還要將王巨召回來述職,因為有的在奏章裏寫不清楚,有的也不好在奏章裏寫,必須讓王巨回京,當麵陳述。
所以王巨京城那個宅子還沒有交給張貴之手,暫時還有用場。
王巨回到京城,趙頊未出來,章惇小聲地說:“太保,文公要求致仕。”
“嗯?”王巨淡然哼了一聲。
致仕了,朝廷就不能再啟用了?
不過相比於司馬光,文彥博所帶來的後果會小一點,至少他不會“賣國求榮”。
“不過文公在奏章上說了一句,請求朝廷給他安靜地苟殘餘生。”
“這些人喪心病狂,狄青死了也就死了,王韶死了就死了,介甫公死了也就死了,但富弼不能死,一死就是我的錯,朝廷的錯,陛下的錯,司馬光也不能死,否則還是我的錯,朝廷的錯,陛下的錯,難道朝廷請神仙來,讓他們長生不老?”
就算這些人都是氣死的,想公道可以,狄青是怎麽氣死了,歐陽修,文彥博等人不斷地潑汙水,活活將狄青氣得背疽發作而死,為什麽朝廷就當什麽也沒有發生?
範純仁在邊上嘴巴張了張,王巨眼尖,立即看到了,他說道:“範公,知道我為何派兵士上門責問司馬光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