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卿,如讓你率領十萬官兵平交趾,你會怎麽做?”趙頊問。


    其實王巨說得也不是很清楚,就是交趾地形複雜,煙瘴之地,大軍又是在天熱時出發聚集,容易傳到惡性瘧疾。至於如何治療惡性瘧疾,王巨無策了,隻能說有一些醫療能略略控製住病情加劇,然後那就看各人的抵抗能力了。


    或者說,不讓蚊子咬,那可能嗎?


    即便在京城,一個夏天下來,還得讓蚊子咬上好幾百口,甚至幾千口。


    然後幾乎就沒有說什麽了。


    其實說了管用嗎?


    趙頊問一下,無非就是有一個參考,再考究一下章楶的軍事知識。


    章楶答道:“陛下,若是讓臣率領,有兩種打法,一是快攻,二是慢攻。”


    “快攻何,慢攻何?”


    “如是快攻,臣會立即去廣南,就著原來劉彝訓練出來的邊軍與土兵,於前線修建堡砦,將防線先構建出來,預防交趾二次入侵。”


    “唉,唉,”趙頊歎了一口氣。不是王巨提醒,滿朝文武都沒有想到的,王巨提醒後,趙頊刻意翻了一下地圖,實際宋交邊界都是山區,隻要略加防備,交趾人就不會如此輕易得手了。至少蘇緘犯下了三川口之戰時範雍的錯誤。當年範雍也是好官哪,被稱為老範老子。可是愛民了,也是害民了。


    “臣再發荊湖南路與江南西路民夫,將糧食運到桂州。”


    “為何是桂州?”


    “桂州煙瘴不重,但再向南。煙瘴重了。又是夏天之時。就容易產生瘧疾。”


    趙頊又是苦笑。


    “同時臣再發民夫將幾個道路再行拓寬,以便後來的大軍能以最快速度抵達前線。然後用重金收買斥候,打探交趾虛實。到了秋後,讓朝廷發二十萬大軍過來,再組織人手船隻,利用水路的優勢,將糧草押行太平寨。那麽即便二十萬大軍南下,也不用二十萬民夫。頂多十萬足矣,甚至臣如果運用斥候得當,偵查到敵方何處城池有糧,都不用十萬民夫,一是就著手中提前準備的糧草,二是想辦法就著敵人的糧草,來維持這一戰的後勤供給。二十萬大軍九月初南下,那麽到達廣南大約到了十月半左右,這樣,就避過了瘧疾與煙瘴的高發期。進入交趾。那更到了冬月。然後兵分三路或四路,迅速殺向升龍城。”


    “需要二十萬兵馬嗎?”


    “交趾終是一個國家了。陛下。想當初慶州戰役,戰事不過蔓延了一半慶州境內,但就在這一半慶州境內,容納了四十萬兵馬的縱橫馳騁。二十萬大軍放在交趾一個國家裏,實際不算什麽。並且想要速戰速決,沒有這麽多兵馬,就無法對交趾構成致命的威脅。當然,這必須要臣提前掌握了交趾大部分情報,對交趾能做到勉強的知己知彼,否則又會有失敗的可能。如此,二月末前,便可拿下升龍城。”


    再拖到三月,煙瘴又正式上來了。


    “如果是慢攻呢?”


    “慢攻與前麵的布置一樣,必須要了解敵人的情報,先行做預防,防止交趾二次入侵,不過慢了,時間就不用那麽急了,能逐步籌集糧食,並且廣南因為開發,已經能提供部分稻米了。甚至都罕動用江南西路與荊湖南路的民夫,頂多抽調少量民夫,修一下道路,冬天時,押赴部分糧食入廣。這樣,民夫沾染瘧疾的機率會更小。然後臣在廣南訓練五萬以上的邊軍,雖然一年多時間不能讓他們成為一支精兵,不過放在交趾嶺南之地,五萬邊軍當抵十萬禁兵。那麽第二年朝廷派出十萬兵馬,再與五萬邊軍配合,便可拿下升龍城。這樣雖然朝廷須等待一年,然而犧牲會更少,用兵成本也會減少大半。”


    趙頊終於聽明白,反正兵力是不能少的,十萬兵馬都少了的。


    其次就是盡量想辦法繞過這個煙瘴期,象潘美那樣,將用兵時間放在十月末到二月初。


    然而現在章楶也不知道趙頊為何召他迅速進京,於是繼續說道:“不過陛下,若是讓臣來選擇,非是主戰,至少非是大戰,而是去廣南練出一支強大的邊軍,再修建邊防,然後對交趾展開局部性的報複,讓交趾膽寒即可,而非是想要平滅交趾。且看這一戰的結果,以臣的猜測,可能會出現幾個變化。”


    “什麽變化?”


    “交趾雖敗,卻讓我們若大的國家不能滅國而返,雖敗卻猶榮,交趾百姓凝固力得到加強,因此離我朝以後也越行越遠。”


    “此戰雖是勝利,但是慘勝,臣想,即便國庫漸有儲蓄也多因熙寧七年的大災,與去年的征南,而耗之一空,最少想發起第二場大型戰役,費用就會不足了。因此與契丹的談判就會更加落入下風。”


    “我朝傾如此大的力量,卻不能平滅交趾,傳揚開去,必被一些強大的蠻部所輕,若是有一個梟雄之輩,以後廣南西部地區又會動蕩。”


    “還有……”


    “還有什麽?”趙頊問。


    “恕臣鬥膽說一句,許多人以朝廷得五州而賀陛下,實際非然,那五州多在山區,本身就難以管理。我朝富良江勝利後,卻恍若失敗一般,倉皇撤退。這也能理解,畢竟那時軍中的瘧疾越來越嚴重了。可這同樣讓五州山區各蠻輕視。即便我朝不征賦稅,不征徭役,那麽也隻做到不作為罷了。然而那邊交趾可以威脅利誘。朝廷如何處理?臣再鬥膽預測,不過二十年,五州我朝不得不主動放棄。”


    也就是這一戰,花了無數錢帛,死了許多人。最後什麽好處也未得到。


    他說的這些後果。比王巨說的還要嚴重!


    章楶又說:“即便如臣剛才所言。然而還有呢。自從交趾入侵後,臣與王子安通過幾回書信。可惜臣匆匆進京未帶來,不然也可以給陛下看一看。王子安與臣的想法差不多,即便能得到升龍城,然而怕就怕那個小國主帶著大臣撤退到茫茫熱帶雨林中。到時候朝廷如何處理?丟掉了誠為可惜,若是置路置州治理,由他們帶著殘部負隅頑抗,可就不象巴蜀那樣好平滅了。反而弄不好。成了一個大漩渦,朝廷會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最後還會悲痛地撤軍回來。”


    章楶又重重地說了一句:“如果朝廷想開疆拓土,於其拓交趾,不如拓大理。”


    兩國力量差不多。


    大理雖然多是山區,也有熱帶叢林,但不是熱帶雨林,煙瘴的情況更比交趾輕微。


    不過大理嘛……趙頊也搖頭了。


    為什麽得交趾,交趾雖是熱帶雨林氣候,可有許多江河的衝積平原。而且隨著海船技術發達,它臨近海濱也是一個優勢。語言文化風俗也很相近。理論上有物產,也更好治理。


    可開拓大理有什麽用?多是山區,有了物資還運不出來,況且也不易治理。


    他問道:“如此,交趾不可平滅。”


    章楶也聽說了王巨打算接手交趾這個爛攤子,這是先抑後揚,正等著趙頊發問呢,於是答道:“也不是不能平滅,但至少臣不行。更不能怪郭公,臣隻是在事後分析。如果去年下詔讓臣去,說不定會敗得比郭公更慘。”


    這是謙虛的說法,趙頊也沒有當真,章楶繼續說道:“不過還是有一個人能做到的,那就是王子安。”


    “為何是王巨?”


    “交趾難纏非京城諸官員所能想像的,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奇思妙想。縱觀我朝,也隻有王子安一人能做到。”


    “你看。”趙頊將王巨的奏章遞給章楶看。


    章楶看後茫然,這個時間比章楶預料的更長,也確實,沒有這個時間準備,如何能戰勝敵人?


    不過僅憑兩廣的力量就想滅掉交趾?


    這個滅掉,不是指攻破敵人的都城,而是包括敵人逃到熱帶叢林裏,都要將他們捉住或擊斃。這可能嗎?


    而且他與王巨共同主持了慶州戰役,雖然王巨很不錯,更有許多奇思妙想,以及遠見,不過放在具體的指揮,依然也陸續有錯誤出現,好在他比較謙虛,不斷地校正,最後才產生了大捷。也就是王巨是人,非是神,至少不是李靖那樣的戰神。


    不過王巨可不是一個驕傲的人,沒有把握,他不會寫這個奏章的。


    如果這一戰打得好,年齡也差不多了,那麽王巨可能到了進入兩府之時。


    但王巨怎麽打交趾?


    “章卿,你意下如何?”


    “陛下,到了這份上,沒有苟且的餘地,隻有滅掉交趾,才能震懾南方。”章楶含糊地答道。


    “可現在交趾那個小國王獻上降書。”


    “降書可以受之,最少受之後,能給王巨一個緩衝的時間。否則他以兩廣之力平滅交趾,還是很困難的。”


    “受之後再征討,我朝豈不是失信乎?”


    “陛下,是不是失信,並不重要,且看西夏與遼國,我朝屈讓如此,他們有沒有守信?當年澶淵之盟,遼國大軍困於澶州城下,實際很危險的,因此雙方考慮了一下風險,於是搭成國盟。當年我朝與西夏盟約,同樣如此,我朝國力殘弊,西夏更是殘弊不堪,又有遼國威逼,於是與我朝搭成和議。一旦雙方力量失衡,這個和議不過是一張紙罷了。這才是真相。莫要用內治的辦法與這個信用捆綁住自己,那非是雄主之為,而是宋襄公之愚腐。陛下,唐太宗如何?”


    “千古一帝。”


    “唐初之時,國有大旱,國家又未平穩,頡利與突利來犯,唐太宗帶著一百餘騎進入其營,約為兄弟。玄武門事變後,突厥攻入關中,唐太宗設疑兵計,怒斥二汗背約,然後空府庫贈其金物,搭成渭水之盟,二汗由是撤軍。但隨後唐太宗是怎麽做的?頡利與突利二汗自相殘殺,派使求救。唐太宗說,我與頡利可汗有盟約,又與突利可汗結為兄弟,兄弟有難,不可不救,但不大好救,怎麽辦。杜如晦說,夷狄不講信義,我雖守約,但他們常背盟,今他內亂而擊,是他自討滅亡。由是不相救。後來突厥屬部薛延陀自稱可汗,派使來告。唐太宗立即抓住戰機,派李靖與薛延陀聯手,一舉將東突厥殲滅。還有薛延陀,也不過如此。試問如果唐太宗遵守盟約,何來的千古一帝的偉業?”


    “陛下,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句踐,比如晉文公的退避三舍……陛下,唐太宗能做,為何陛下不能做?還有遼國,亦是如此,遼國多少有些畏懼我朝,當初宋遼之戰,遼國並沒有占據絕對上風,如果遼國判斷他們能占據絕對上風,或者熙寧七年隻有我朝大災,遼國沒有受到災害波及,那就不是現在的勒索一點邊界,而是大軍浩浩蕩蕩南下了。”


    “甚是。”


    “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如此,就怕朝堂士大夫反對。”


    王巨去兩廣,經過這一戰,都知道交趾不是那麽好對付了。


    因此王巨無論怎麽搞,隻要不逼得兩廣百姓造反起義,或者他自己謀反,無論練兵或者其他,朝廷都不會有意見。這是不可能的,王巨在關愛百姓上,雖不及民間傳說的那種地步,但對百姓還算可以。更不會謀反,有這個謀反的條件嗎?


    同意了交趾的獻降,也給了王巨緩衝時間,他說了三到四年,最少前兩年是準備的,必須有一個和平的環境。


    可這樣,真到了出兵之時,又不知道會有多少士大夫反對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暗黑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暗黑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