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時空,未來章楶下手更狠,他幹掉的夏軍隻比這次多,不會比這次少。
對於西夏人來說,一旦折損了三十萬兵馬,那等於會引發空前危機了。於是遼國派使者將小梁氏毒死,瘋狂的梁氏死了,西夏安定了。
但為什麽遼國隻派了一個使者過來便能將西夏的太後毒死?其實幕後是西夏權貴看不下去梁氏的瘋狂,可他們是臣子,不好公開下手,因此派人去了遼國央請遼國出手,然後遼使過來,無人敢過來阻攔,讓遼國使臣將梁氏嘴掰開,強行將毒藥灌下。
遼國出手可能也是不想西夏滅亡,有西夏緩衝,對遼國同樣也有利。
不過也未必,遼國現在這個皇帝乃是史上最大的宋粉,極其仰慕漢家文明,曾說過一句,願來生為中國人。寧肯做宋朝的一個老百姓,都不願做天下第一強國的皇帝……
所以毒死小梁氏後,遼國對西夏人說,速與宋朝和好吧,不要再打了。
梁氏一死,屢屢大敗,國內困窘,於是西夏派使向宋朝低三下四的求和,西夏求和了,宋朝那麽多熱愛和平人士呢,況且皇宮又出了巫蠱案,那就議和吧。西夏終於喘過那口元氣。
這段曆史九成是不可能再發生了。
不過可以借鑒。
當然還有些不同的,那時候西夏與宋朝打了很久,國家經濟無比的困難,並且蘭州等地也被宋朝占去,宋軍久戰,將士比現在更能打,因此西夏形勢比現在更惡劣。
但其他的可以以此推理。
沒有宋吉,大梁氏怎麽辦?
她九成是不會殺掉梁乙埋的,但也不是沒有解救辦法。麵臨著這場危機,她隻有一個辦法,主動讓權。不讓權她的地位就不穩定了。相信這點智慧梁氏還有的。
讓權後,主和派大臣占據上風。至於梁氏本人,可能就化成了東晉那些太後,有其名份,無其實權。然而兩國和平就可能真來到了。
這個結局。司馬光等人肯定很喜歡的,但是王巨會不會喜歡?
如果真的和平到來了,那就和吧,然而那不是和平,而是給西夏恢複元氣的機會。而且北宋也快進入倒計時了……
因此得讓梁氏主要掌政。繼續瘋,那麽一次次地抽打著宋朝的臉,國內才能支持對西夏用兵。
王巨放下情報,對王紫川說道:“你去萌門三岔對趙普與郭成將軍傳令,讓他們揀出一些精騎,向青崗峽、折羌會、萌井、樂山方向移動,裝作打探地形的樣子,但切記,如遇到敵人攔截,切不可與之糾纏。”
這才是真正的故弄玄虛。
馬上幾萬保捷軍也要撤退了。董氈與仁多零丁之戰不會持續太久了,董氈好處弄到不好少,仁多零丁又不大好啃,看到西夏援兵到達後,頂多僵持一段時間,董氈便會撤回湟州。
那麽西夏如果再次集結軍隊,自己手中的兵力在減少,而且戰線拉得又長,有的將士得看押戰俘,有的將士甚至親自勞動。還有的將士維護秩序。到時候不僅青鹽會無法運回去,甚至連修建堡砦都不能進行。
這是王巨一直擔心的,而且梁氏很瘋狂的。
再說往後去,春天同樣也正式來到慶州。那麽軍中的蕃人與強人、自發參加的民兵,有地耕種的緣邊弓箭手與保捷,同樣一起要送回去。那麽兵力會越來越少。
當然,危機也沒有那麽重,董氈入侵後,西夏必分兵駐守河西。況且還有一個蔡挺也不是好惹的,可惜趙卨與韓絳撕逼,否則他現在進攻土門,西夏還不得不分兵於北橫山,那樣王巨壓力就會輕鬆許多了。
所以王巨有了這個安排。
不能向北活動,趙卨連土門都不進攻,那可能與王巨合夥圖謀西夏的洪州?
因此向西活動,做出對兜嶺感興趣的樣子,隻要大批遊騎不斷地出現,必會讓西夏人產生一種錯覺,王巨將會與蔡挺繼續聯手,趁著大勝之勢,拿下兜嶺,正好與王巨奪下的這段橫山相聯,若那樣,宋朝不僅得到蕭關以南肥沃的蕭川,而且對西夏將會產生嚴重的威脅。
隻要這個錯覺產生了,西夏必然派重兵駐紮於賞移口、清邊軍與天都山一帶。
然而現在西夏兵力剩得不多,那麽這次危機也就自然而然消除了。
王巨又說道:“傳完令後,你再回慶州,對章通判說,讓他在後方緊急搜集榔頭、鐵鋤、大鐵錘,以便加快采鹽速度。同時也讓後方的百姓參與進來吧,不過為了防止擁擠,從後方運來一些石灰,撒於路中間,來回各於石灰線的右側行走,以免堵塞。”
鹽在鹽州不值錢,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得迅速運回後方。
王紫川立即騎馬下去。
王巨則看著東方,心想,他寫的奏報與戰功名冊,大約也到了京城吧。
不僅前方讓他擔心,後方也讓他擔著心。
…………
其實是敗得太多,宋朝人對宋朝軍隊就象後來天朝對國足一樣,那怕亞洲杯能出個線,個個就喜得不行。
實際這幾年宋軍已呈上升之勢,就是許多磚家一再攻擊的羅兀城,可事實是夏軍的傷亡遠超過了宋朝,無論這個時空,還是另一個時空,雖然羅兀城之戰給陝西與部分河東路百姓帶來了壓力,不過羅兀城哪裏同樣生生打成了焦土。
這是無奈之策,在宋軍戰力不占據絕對優勢下,隻能互拚血值!即便王巨也是如此,隻是王巨付出一兩成血值,就能換回十成西夏的血值。比較上算罷了。
至於民生,又想打仗又想顧及民生,那可能?或者買安,關健西夏買不了安!這才是關健。
但是這樣的大捷,自宋朝開國以來,卻是罕有過的。
而且這一戰,王巨利用了一些物事,那個滑板也就算了,宋朝有飽讀詩書的人,包括歐陽修聽說了後。也想起了自己修新唐書時的記載。
煙花用了一回,並且還真管用了,不過它隻能用一回,主要還是用來賺錢的。而且多了一項產業,就可以多養活很多人,當然,這個道理,在宋朝能明白的人很少。
主要還是那個千裏眼與飛天。無論滑翔飛天,還是登氣球飛天,在這時代都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並且也傳揚出去了,這三樣物事,使是這一戰披上了一層神話色彩。
於是迅速在民間迅速流傳。
神奇的大捷,消息傳開,傳到哪一處,哪一處便有人放起鞭炮。
至於朝堂,也非是王巨所想的那麽黑暗。可能有一些極不喜歡王巨的人,心思複雜。但大多數中立派,還是很讚成的,至少是大勝了,比大敗強吧。
雖然王巨也動用了附近各小路的兵力,也不過是就近動用,還不是全部動用。兵力懸差到一比三,卻勝得如此暢快淋漓,還能不滿足嗎?
因此幾個大佬當中,王安石、王珪是讚揚態度的。吳充略有些讚揚,馮京與文彥博默不作聲。
此時這些人正在延和殿,看著王巨寫的奏疏,以及這些立功名冊。
這一戰宋軍傷亡同樣慘重。包括重傷者在內,傷亡者達到了兩萬九千多人,輕傷的不算。包括王巨帶來的八十六營保捷,整整四萬三千人,現在卻不足四萬人了。
不過沒有人在這上麵糾纏,至少現在不會有人在上麵做文章。因為敵人傷亡數量更大。王巨報上來能準確核實的數字是十九萬四千餘人,而非是韓絳所寫的二十萬人。這個戰功當中還包括鎮壓的環州叛亂的蕃人,以及極少數橫山反抗的各族百姓。真正的夏軍,抓俘與擊斃的數字隻有十八萬來人,並且這個還包括鹽州的戰績。
但王巨也寫了,可能西夏實際傷亡數字比這個還要高兩萬,比如諸砦防禦戰時,那個傷亡便無法統計,還有一些逃兵逃到各山林死掉了,也無法統計。
無法核實,王巨便不會向朝廷報功。
這個大夥也相信,包括他在知華池縣時,所報戰功,寧願縮小一點,也不願意誇大,以求準確。
況且這一戰戰功足矣了,少了這兩萬數量也無所謂。然而這個數字當中,有多少戰俘,王巨一個字都沒有寫。但大家都懂的……
但這個請功名冊,卻很有意思。
功勞最大的是章楶,王巨還刻意說明了原因,一半謀劃之功,他在寧州迷惑敵人,幾乎全是章楶在指揮,現在王巨帶著大軍去了鹽州,又是章楶在後方負責後勤,以及返回百姓的安置,慶州的政務,因此在這一戰中,章楶幾乎在扮演著張良與蕭何兩人的角色。
其次無疑是王君萬。
這一戰中他表現太亮眼了。
第三則是趙忠,也就是李三狗,於柔遠寨生生與十萬夏軍血戰了十幾天,生生將梁乙埋拖在哪裏。否則換在華池川,可能延慶川,最後會戰難度無疑會提高了數倍。
次之高敏,不僅有安疆堡戰功,而且築起了冰堡,並且在那麽勞累的情況下,麵對著數倍敵軍,還將其守住了。正是這道大門關上,才使得戰場局麵變得有利起來。
然後是魏慶宗,死者為大。
接下來是大家想不到的,非是其他諸將,而是燕達,如果不是燕達,休想將仁多零丁主力軍隊拖在淮安鎮城下,若不是這一拖,宋軍局麵將會變得很糟糕,盡管燕達在會戰前幾乎沒有與夏軍交戰過。
接下來才是竇舜卿、高永能、劉昌祚、苗授、姚麟、劉闃、周永清、林廣、劉紹能、種誼、種古、趙普、楊文廣、姚兕。
看到姚兕排得這麽靠後,這些重臣同樣不大理解。
王巨在奏報裏未說多少,可是韓絳寫得詳細哪。
其實這是王巨對姚兕那些發善心的冷處理,將功折錯了。在姚兕後麵則是秦渤、郭慶、楊培、顧永平、景思立、趙餘慶、姚雄、曲珍、趙隆、郭成、歸娘浪埋、李克忠、狄詠。
姚雄、曲珍與趙隆排得有些委屈,但他們歲數太小了,又非是主將之身份,這樣排也能說得過去。楊文廣、和斌、郭成來得晚,景思立打完了立即返回保安軍,因此也排得略靠後。但放在慶州戰役,這樣評功也算是公平。
李克忠也冷處理了,後麵整個會戰幾乎與他無關。
狄詠後來醒悟,配合著章楶做了不少事,王巨心軟了軟,也替他請了功,但將他放在諸將最後麵。
除了這些主將外,還有三十幾個表現出色的副將與指使,王巨也刻意挑出來,替他們請了戰功。
餘下的三軍將士,則是由各自的主將評價戰功。
其實這份排名,甚至可以說它就能成為以後朝廷用將的一個重要參考,畢竟整個陝西路能打的一半將領就在這個名單上了。
另外朝廷也要根據這個名冊升官、獎勵、撫恤。
至於如何獎勵,如何撫恤,還有那些將領升官,這個就與王巨無關了。
而且這麽長的名單核實下去,也會花很長時間的。
不過這個名冊上少了兩個重要人物。
一是韓絳,韓絳是以首相下去主持陝西局麵的,王巨沒資格替他排名。
二就是他本人,是功是過,讓朝中大佬發話吧。
不過他與韓絳沒有排進去,卻讓很多人歪想了。
這個現在全部放在一邊,大家隻是看著王巨奏報上的另外幾句話,也就是王巨所說的三個選擇。
這一刻,趙頊呼著粗氣。
王巨說滅夏乃是上策啊,也就是現在最好的選擇,是滅掉西夏!這能不讓趙頊想入非非?(未完待續。)r1052
對於西夏人來說,一旦折損了三十萬兵馬,那等於會引發空前危機了。於是遼國派使者將小梁氏毒死,瘋狂的梁氏死了,西夏安定了。
但為什麽遼國隻派了一個使者過來便能將西夏的太後毒死?其實幕後是西夏權貴看不下去梁氏的瘋狂,可他們是臣子,不好公開下手,因此派人去了遼國央請遼國出手,然後遼使過來,無人敢過來阻攔,讓遼國使臣將梁氏嘴掰開,強行將毒藥灌下。
遼國出手可能也是不想西夏滅亡,有西夏緩衝,對遼國同樣也有利。
不過也未必,遼國現在這個皇帝乃是史上最大的宋粉,極其仰慕漢家文明,曾說過一句,願來生為中國人。寧肯做宋朝的一個老百姓,都不願做天下第一強國的皇帝……
所以毒死小梁氏後,遼國對西夏人說,速與宋朝和好吧,不要再打了。
梁氏一死,屢屢大敗,國內困窘,於是西夏派使向宋朝低三下四的求和,西夏求和了,宋朝那麽多熱愛和平人士呢,況且皇宮又出了巫蠱案,那就議和吧。西夏終於喘過那口元氣。
這段曆史九成是不可能再發生了。
不過可以借鑒。
當然還有些不同的,那時候西夏與宋朝打了很久,國家經濟無比的困難,並且蘭州等地也被宋朝占去,宋軍久戰,將士比現在更能打,因此西夏形勢比現在更惡劣。
但其他的可以以此推理。
沒有宋吉,大梁氏怎麽辦?
她九成是不會殺掉梁乙埋的,但也不是沒有解救辦法。麵臨著這場危機,她隻有一個辦法,主動讓權。不讓權她的地位就不穩定了。相信這點智慧梁氏還有的。
讓權後,主和派大臣占據上風。至於梁氏本人,可能就化成了東晉那些太後,有其名份,無其實權。然而兩國和平就可能真來到了。
這個結局。司馬光等人肯定很喜歡的,但是王巨會不會喜歡?
如果真的和平到來了,那就和吧,然而那不是和平,而是給西夏恢複元氣的機會。而且北宋也快進入倒計時了……
因此得讓梁氏主要掌政。繼續瘋,那麽一次次地抽打著宋朝的臉,國內才能支持對西夏用兵。
王巨放下情報,對王紫川說道:“你去萌門三岔對趙普與郭成將軍傳令,讓他們揀出一些精騎,向青崗峽、折羌會、萌井、樂山方向移動,裝作打探地形的樣子,但切記,如遇到敵人攔截,切不可與之糾纏。”
這才是真正的故弄玄虛。
馬上幾萬保捷軍也要撤退了。董氈與仁多零丁之戰不會持續太久了,董氈好處弄到不好少,仁多零丁又不大好啃,看到西夏援兵到達後,頂多僵持一段時間,董氈便會撤回湟州。
那麽西夏如果再次集結軍隊,自己手中的兵力在減少,而且戰線拉得又長,有的將士得看押戰俘,有的將士甚至親自勞動。還有的將士維護秩序。到時候不僅青鹽會無法運回去,甚至連修建堡砦都不能進行。
這是王巨一直擔心的,而且梁氏很瘋狂的。
再說往後去,春天同樣也正式來到慶州。那麽軍中的蕃人與強人、自發參加的民兵,有地耕種的緣邊弓箭手與保捷,同樣一起要送回去。那麽兵力會越來越少。
當然,危機也沒有那麽重,董氈入侵後,西夏必分兵駐守河西。況且還有一個蔡挺也不是好惹的,可惜趙卨與韓絳撕逼,否則他現在進攻土門,西夏還不得不分兵於北橫山,那樣王巨壓力就會輕鬆許多了。
所以王巨有了這個安排。
不能向北活動,趙卨連土門都不進攻,那可能與王巨合夥圖謀西夏的洪州?
因此向西活動,做出對兜嶺感興趣的樣子,隻要大批遊騎不斷地出現,必會讓西夏人產生一種錯覺,王巨將會與蔡挺繼續聯手,趁著大勝之勢,拿下兜嶺,正好與王巨奪下的這段橫山相聯,若那樣,宋朝不僅得到蕭關以南肥沃的蕭川,而且對西夏將會產生嚴重的威脅。
隻要這個錯覺產生了,西夏必然派重兵駐紮於賞移口、清邊軍與天都山一帶。
然而現在西夏兵力剩得不多,那麽這次危機也就自然而然消除了。
王巨又說道:“傳完令後,你再回慶州,對章通判說,讓他在後方緊急搜集榔頭、鐵鋤、大鐵錘,以便加快采鹽速度。同時也讓後方的百姓參與進來吧,不過為了防止擁擠,從後方運來一些石灰,撒於路中間,來回各於石灰線的右側行走,以免堵塞。”
鹽在鹽州不值錢,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得迅速運回後方。
王紫川立即騎馬下去。
王巨則看著東方,心想,他寫的奏報與戰功名冊,大約也到了京城吧。
不僅前方讓他擔心,後方也讓他擔著心。
…………
其實是敗得太多,宋朝人對宋朝軍隊就象後來天朝對國足一樣,那怕亞洲杯能出個線,個個就喜得不行。
實際這幾年宋軍已呈上升之勢,就是許多磚家一再攻擊的羅兀城,可事實是夏軍的傷亡遠超過了宋朝,無論這個時空,還是另一個時空,雖然羅兀城之戰給陝西與部分河東路百姓帶來了壓力,不過羅兀城哪裏同樣生生打成了焦土。
這是無奈之策,在宋軍戰力不占據絕對優勢下,隻能互拚血值!即便王巨也是如此,隻是王巨付出一兩成血值,就能換回十成西夏的血值。比較上算罷了。
至於民生,又想打仗又想顧及民生,那可能?或者買安,關健西夏買不了安!這才是關健。
但是這樣的大捷,自宋朝開國以來,卻是罕有過的。
而且這一戰,王巨利用了一些物事,那個滑板也就算了,宋朝有飽讀詩書的人,包括歐陽修聽說了後。也想起了自己修新唐書時的記載。
煙花用了一回,並且還真管用了,不過它隻能用一回,主要還是用來賺錢的。而且多了一項產業,就可以多養活很多人,當然,這個道理,在宋朝能明白的人很少。
主要還是那個千裏眼與飛天。無論滑翔飛天,還是登氣球飛天,在這時代都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並且也傳揚出去了,這三樣物事,使是這一戰披上了一層神話色彩。
於是迅速在民間迅速流傳。
神奇的大捷,消息傳開,傳到哪一處,哪一處便有人放起鞭炮。
至於朝堂,也非是王巨所想的那麽黑暗。可能有一些極不喜歡王巨的人,心思複雜。但大多數中立派,還是很讚成的,至少是大勝了,比大敗強吧。
雖然王巨也動用了附近各小路的兵力,也不過是就近動用,還不是全部動用。兵力懸差到一比三,卻勝得如此暢快淋漓,還能不滿足嗎?
因此幾個大佬當中,王安石、王珪是讚揚態度的。吳充略有些讚揚,馮京與文彥博默不作聲。
此時這些人正在延和殿,看著王巨寫的奏疏,以及這些立功名冊。
這一戰宋軍傷亡同樣慘重。包括重傷者在內,傷亡者達到了兩萬九千多人,輕傷的不算。包括王巨帶來的八十六營保捷,整整四萬三千人,現在卻不足四萬人了。
不過沒有人在這上麵糾纏,至少現在不會有人在上麵做文章。因為敵人傷亡數量更大。王巨報上來能準確核實的數字是十九萬四千餘人,而非是韓絳所寫的二十萬人。這個戰功當中還包括鎮壓的環州叛亂的蕃人,以及極少數橫山反抗的各族百姓。真正的夏軍,抓俘與擊斃的數字隻有十八萬來人,並且這個還包括鹽州的戰績。
但王巨也寫了,可能西夏實際傷亡數字比這個還要高兩萬,比如諸砦防禦戰時,那個傷亡便無法統計,還有一些逃兵逃到各山林死掉了,也無法統計。
無法核實,王巨便不會向朝廷報功。
這個大夥也相信,包括他在知華池縣時,所報戰功,寧願縮小一點,也不願意誇大,以求準確。
況且這一戰戰功足矣了,少了這兩萬數量也無所謂。然而這個數字當中,有多少戰俘,王巨一個字都沒有寫。但大家都懂的……
但這個請功名冊,卻很有意思。
功勞最大的是章楶,王巨還刻意說明了原因,一半謀劃之功,他在寧州迷惑敵人,幾乎全是章楶在指揮,現在王巨帶著大軍去了鹽州,又是章楶在後方負責後勤,以及返回百姓的安置,慶州的政務,因此在這一戰中,章楶幾乎在扮演著張良與蕭何兩人的角色。
其次無疑是王君萬。
這一戰中他表現太亮眼了。
第三則是趙忠,也就是李三狗,於柔遠寨生生與十萬夏軍血戰了十幾天,生生將梁乙埋拖在哪裏。否則換在華池川,可能延慶川,最後會戰難度無疑會提高了數倍。
次之高敏,不僅有安疆堡戰功,而且築起了冰堡,並且在那麽勞累的情況下,麵對著數倍敵軍,還將其守住了。正是這道大門關上,才使得戰場局麵變得有利起來。
然後是魏慶宗,死者為大。
接下來是大家想不到的,非是其他諸將,而是燕達,如果不是燕達,休想將仁多零丁主力軍隊拖在淮安鎮城下,若不是這一拖,宋軍局麵將會變得很糟糕,盡管燕達在會戰前幾乎沒有與夏軍交戰過。
接下來才是竇舜卿、高永能、劉昌祚、苗授、姚麟、劉闃、周永清、林廣、劉紹能、種誼、種古、趙普、楊文廣、姚兕。
看到姚兕排得這麽靠後,這些重臣同樣不大理解。
王巨在奏報裏未說多少,可是韓絳寫得詳細哪。
其實這是王巨對姚兕那些發善心的冷處理,將功折錯了。在姚兕後麵則是秦渤、郭慶、楊培、顧永平、景思立、趙餘慶、姚雄、曲珍、趙隆、郭成、歸娘浪埋、李克忠、狄詠。
姚雄、曲珍與趙隆排得有些委屈,但他們歲數太小了,又非是主將之身份,這樣排也能說得過去。楊文廣、和斌、郭成來得晚,景思立打完了立即返回保安軍,因此也排得略靠後。但放在慶州戰役,這樣評功也算是公平。
李克忠也冷處理了,後麵整個會戰幾乎與他無關。
狄詠後來醒悟,配合著章楶做了不少事,王巨心軟了軟,也替他請了功,但將他放在諸將最後麵。
除了這些主將外,還有三十幾個表現出色的副將與指使,王巨也刻意挑出來,替他們請了戰功。
餘下的三軍將士,則是由各自的主將評價戰功。
其實這份排名,甚至可以說它就能成為以後朝廷用將的一個重要參考,畢竟整個陝西路能打的一半將領就在這個名單上了。
另外朝廷也要根據這個名冊升官、獎勵、撫恤。
至於如何獎勵,如何撫恤,還有那些將領升官,這個就與王巨無關了。
而且這麽長的名單核實下去,也會花很長時間的。
不過這個名冊上少了兩個重要人物。
一是韓絳,韓絳是以首相下去主持陝西局麵的,王巨沒資格替他排名。
二就是他本人,是功是過,讓朝中大佬發話吧。
不過他與韓絳沒有排進去,卻讓很多人歪想了。
這個現在全部放在一邊,大家隻是看著王巨奏報上的另外幾句話,也就是王巨所說的三個選擇。
這一刻,趙頊呼著粗氣。
王巨說滅夏乃是上策啊,也就是現在最好的選擇,是滅掉西夏!這能不讓趙頊想入非非?(未完待續。)r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