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鬆聽到了齊北的話之後,心中更加認定,齊北肯定是早就看出來的。
很快,眾人下了玉皇山,然後各自開上了自己的車,朝著班大師家中趕去。
一路上,周永元也給齊北介紹了一下班大師的情況。
這個班大師,大家都不知道真實的姓名,隻知道班大師是一個古玩字畫鑒定宗師級別的人物,年輕的時候在京都為那些達官顯貴鑒定古玩字畫,年紀大了之後,便回到了家鄉山城,頤養天年。
班大師為人性格冷漠,喜好清靜,平時根本就不會參加這些淘友的聚會,但是遇到心情好的時候,也會對前去請教的一些淘友們一點指點。
很快,眾人就來到了一個獨立的小院子前麵,這裏環境幽靜,院子的四周都種著垂楊柳,現在還是初秋,還帶著幾分綠意。
此時不到七點,大家都停好車,下來了之後,走到了院子的前麵。
沈春來直接上前敲門。
不久,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走了出來,打開了院門,看到門口站著這麽多人,不由客氣的問道:“諸位有什麽事情嗎?”
“小哥,我們想見一見班大師。”沈春來直接開口說道。
“幾位沒有預約吧?”少年看著沈春來,然後笑著說道:“班大師一般不會在晚上約見客人的。諸位有什麽事情,請明天再來吧。”
“小哥,就麻煩你通融一下,我們找班大師是為了鑒定一個佛像,還希望小哥能夠行個方便。”說著話,沈春來從兜裏麵逃出來了幾張大洋,然後悄悄的塞在了少年的手中。
少年一看,不由咧嘴一笑,然後對著沈春來說道:“那我試一試吧,不過班大師未必會見你們,就看你們的運氣了。”
說著話,少年關上了院門,轉身離去。
沒過多久,腳步聲再次響起,然後就看到少年打開了院門,笑著對沈春來說道:“你們今天的運氣不錯,班大師的心情很好,讓你們都進去。”
“謝謝小哥,謝謝小哥!”沈春來聞言,趕緊開口致謝。
少年搖了搖頭,然後說道:“不過我奉勸各位一句,不該說的話不要亂說,否則下一次想要見班大師,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眾人聞言,都不由的多看了少年幾眼,這句話裏麵的含義很大啊。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多嘴的為好,否則下一次想要見到班大師,恐怕連門都進不去。
眾人隨著少年魚貫而入,然後少年帶著眾人來到了偏廳的會客室。
“諸位,請少坐片刻,班大師馬上就到。”少年說著話,然後轉身離開,又過了一會兒,拿過來了一壺茶水,給眾人倒上。
齊北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周圍的景色,發現班大師果然是一個懂得享受的人,院子裏麵的布置十分的精美。
又過了大概五六分鍾,外麵傳來了一陣輕輕的咳嗽之聲,然後就看到少年陪著一個年約六旬左右的老人,走了進來。
“班大師好!”所有人都站了起來,衝著班大師問好。
班大師的麵色紅暈,揮了揮手,對著眾人說道:“大家不用這麽客氣,都坐下來吧,上門就是客,你們這麽客氣,倒是讓我有些不適應了啊!”
齊北聞言,不由的一愣,心想班大師的表現和周永元說的不太一樣啊。
隨即,齊北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班大師喝了酒,而且好像還微微有些醉意。
或許,這就是不同的所在?
很顯然,眾人也感受到班大師的不一樣,不過沒有人去追究原因,倒是心裏麵都很高興。
沈春來趕緊走上前幾步,拿出了那尊佛像,然後對著班大師說道:“班大師,這是往晚輩今天晚上再淘友會上淘到的物件,想請班大師給指點一下。”
說著話,沈春來將佛像放在了桌子上,然後垂手,朝著後麵後退了幾步。
對於古玩玉器來說,在雙方交接的時候,是不能用手接著接遞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東西在交接的過程之中摔落損壞,從而造成糾紛。
畢竟,到了那個時候,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誰的責任了。
齊北不明白這個規矩,於是周永元在一旁低聲的講解了一下。
班大師接過少年遞過來的一副手套,戴在了手上,然後這才將佛像拿了起來,仔細的觀瞧。
單單是這一個動作,就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汗顏,除了王長鬆有這樣的習慣之外,其他人都沒有這樣的習慣。
看似簡單對於一個小動作,卻能夠體現出來一種習慣,更能夠體現出來班大師對於古玩玉器這一類物件的重視程度。
看著班大師仔細的觀看佛像,沈春來不由露出了緊張的神色。
過了大概有十幾分鍾,班大師將手中的佛像放在了桌子上麵。
然後,班大師看著沈春來,開口問道:“這尊佛像多少錢到手的?”
“四萬大洋。”沈春來趕緊說道。
班大師聞言,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隨口說道:“倒也不貴,以後就放在家裏,沒事的時候觀賞一下吧,這尊佛像造型古樸、精致,也不錯。”
眾人聞言,頓時就明白了班大師的話,這尊佛像是假的!
隻不過,班大師顧及了沈春來的麵子,所以沒有直說,而是使用了這樣委婉的托詞。
“謝謝,謝謝班大師。”沈春來有些失魂落魄的將佛像收起,他知道,班大師既然這麽說了,那這東西肯定就是假的了。
四萬大洋倒是小事兒,隻不過沈春來和周永元一直都是對頭,今天晚上被對方給嘲笑了一下,這讓沈春來的心中有些接受不了!
忽然,沈春來想到了一件事情,然後臉上再一次露出了笑意,對著班大師說道:“班大師,還有一件物件,想請班大師您給鑒別一下。”
說著話,沈春來對著齊北說道:“小兄弟,把你的那個瓷瓶拿出來吧!”
也不等齊北答應與否,沈春來就朝著齊北走了過去!(未完待續)
很快,眾人下了玉皇山,然後各自開上了自己的車,朝著班大師家中趕去。
一路上,周永元也給齊北介紹了一下班大師的情況。
這個班大師,大家都不知道真實的姓名,隻知道班大師是一個古玩字畫鑒定宗師級別的人物,年輕的時候在京都為那些達官顯貴鑒定古玩字畫,年紀大了之後,便回到了家鄉山城,頤養天年。
班大師為人性格冷漠,喜好清靜,平時根本就不會參加這些淘友的聚會,但是遇到心情好的時候,也會對前去請教的一些淘友們一點指點。
很快,眾人就來到了一個獨立的小院子前麵,這裏環境幽靜,院子的四周都種著垂楊柳,現在還是初秋,還帶著幾分綠意。
此時不到七點,大家都停好車,下來了之後,走到了院子的前麵。
沈春來直接上前敲門。
不久,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走了出來,打開了院門,看到門口站著這麽多人,不由客氣的問道:“諸位有什麽事情嗎?”
“小哥,我們想見一見班大師。”沈春來直接開口說道。
“幾位沒有預約吧?”少年看著沈春來,然後笑著說道:“班大師一般不會在晚上約見客人的。諸位有什麽事情,請明天再來吧。”
“小哥,就麻煩你通融一下,我們找班大師是為了鑒定一個佛像,還希望小哥能夠行個方便。”說著話,沈春來從兜裏麵逃出來了幾張大洋,然後悄悄的塞在了少年的手中。
少年一看,不由咧嘴一笑,然後對著沈春來說道:“那我試一試吧,不過班大師未必會見你們,就看你們的運氣了。”
說著話,少年關上了院門,轉身離去。
沒過多久,腳步聲再次響起,然後就看到少年打開了院門,笑著對沈春來說道:“你們今天的運氣不錯,班大師的心情很好,讓你們都進去。”
“謝謝小哥,謝謝小哥!”沈春來聞言,趕緊開口致謝。
少年搖了搖頭,然後說道:“不過我奉勸各位一句,不該說的話不要亂說,否則下一次想要見班大師,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眾人聞言,都不由的多看了少年幾眼,這句話裏麵的含義很大啊。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多嘴的為好,否則下一次想要見到班大師,恐怕連門都進不去。
眾人隨著少年魚貫而入,然後少年帶著眾人來到了偏廳的會客室。
“諸位,請少坐片刻,班大師馬上就到。”少年說著話,然後轉身離開,又過了一會兒,拿過來了一壺茶水,給眾人倒上。
齊北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周圍的景色,發現班大師果然是一個懂得享受的人,院子裏麵的布置十分的精美。
又過了大概五六分鍾,外麵傳來了一陣輕輕的咳嗽之聲,然後就看到少年陪著一個年約六旬左右的老人,走了進來。
“班大師好!”所有人都站了起來,衝著班大師問好。
班大師的麵色紅暈,揮了揮手,對著眾人說道:“大家不用這麽客氣,都坐下來吧,上門就是客,你們這麽客氣,倒是讓我有些不適應了啊!”
齊北聞言,不由的一愣,心想班大師的表現和周永元說的不太一樣啊。
隨即,齊北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班大師喝了酒,而且好像還微微有些醉意。
或許,這就是不同的所在?
很顯然,眾人也感受到班大師的不一樣,不過沒有人去追究原因,倒是心裏麵都很高興。
沈春來趕緊走上前幾步,拿出了那尊佛像,然後對著班大師說道:“班大師,這是往晚輩今天晚上再淘友會上淘到的物件,想請班大師給指點一下。”
說著話,沈春來將佛像放在了桌子上,然後垂手,朝著後麵後退了幾步。
對於古玩玉器來說,在雙方交接的時候,是不能用手接著接遞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東西在交接的過程之中摔落損壞,從而造成糾紛。
畢竟,到了那個時候,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誰的責任了。
齊北不明白這個規矩,於是周永元在一旁低聲的講解了一下。
班大師接過少年遞過來的一副手套,戴在了手上,然後這才將佛像拿了起來,仔細的觀瞧。
單單是這一個動作,就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汗顏,除了王長鬆有這樣的習慣之外,其他人都沒有這樣的習慣。
看似簡單對於一個小動作,卻能夠體現出來一種習慣,更能夠體現出來班大師對於古玩玉器這一類物件的重視程度。
看著班大師仔細的觀看佛像,沈春來不由露出了緊張的神色。
過了大概有十幾分鍾,班大師將手中的佛像放在了桌子上麵。
然後,班大師看著沈春來,開口問道:“這尊佛像多少錢到手的?”
“四萬大洋。”沈春來趕緊說道。
班大師聞言,輕輕的點了點頭,然後隨口說道:“倒也不貴,以後就放在家裏,沒事的時候觀賞一下吧,這尊佛像造型古樸、精致,也不錯。”
眾人聞言,頓時就明白了班大師的話,這尊佛像是假的!
隻不過,班大師顧及了沈春來的麵子,所以沒有直說,而是使用了這樣委婉的托詞。
“謝謝,謝謝班大師。”沈春來有些失魂落魄的將佛像收起,他知道,班大師既然這麽說了,那這東西肯定就是假的了。
四萬大洋倒是小事兒,隻不過沈春來和周永元一直都是對頭,今天晚上被對方給嘲笑了一下,這讓沈春來的心中有些接受不了!
忽然,沈春來想到了一件事情,然後臉上再一次露出了笑意,對著班大師說道:“班大師,還有一件物件,想請班大師您給鑒別一下。”
說著話,沈春來對著齊北說道:“小兄弟,把你的那個瓷瓶拿出來吧!”
也不等齊北答應與否,沈春來就朝著齊北走了過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