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2月1日,駐守熱蘭遮堡的荷蘭人,被鄭成功圍城9個月後投降。不論從火力優勢或其他觀點來判斷,荷蘭成功的幾率其實相當高,為什麽荷蘭人沒有與鄭成功決一死戰呢?這得從經濟上來分析。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voc進入亞洲的主要目的,是看上日本的白銀與中國的絲綢。但要拿什麽東西去換日本的白銀,再拿白銀去換中國的絲綢,賣回給日本賺一筆呢?台灣正好提供兩種日本需要的東西:鹿皮和糖。有這麽好的貿易機會,為什麽中國大陸、台灣地區、日本島不自己做生意,反而要讓荷蘭人來做呢?主要原因是17世紀上半葉的中日都在鎖國狀態,明朝政府對海岸線外領土興趣不大,台灣就成為中日走私者的貿易點。荷蘭人來台之後建立熱蘭遮堡,1633年建立和福建的貿易關係,拉起中國大陸、台灣地區、日本島的三角貿易網。


    台灣的地理位置,對荷蘭人是個良好的戰略點:一可當做儲存貨物的倉庫;二可當做船隊的補給與休息站;三是北上日本、西向福建、南向呂宋、往馬六甲海峽,印度尼西亞群島的地理中心;四還 可用鹿皮、糖換到日本的銀子。這是荷蘭在遠東的貿易布局。voc在生意最旺的1641年—1654年間,平均有26艘船在遠東海域內東買西賣,單是台灣與日本間的航線,每年有9艘專用船南來北往。在這鼎盛的10年間,對日貿易的利潤平均有100%。從台灣運糖賣給日本的利潤約25%,賣給波斯的利潤約96%。


    為什麽1654年之後,voc在遠東的貿易就走下坡呢?關鍵在中國的生絲市場,被孟加拉國用低價搶走了。1641年—1654年間,voc賣到日本的商品總價值約有1280萬荷蘭盾,其中700萬盾(約54%)是生絲和絲綢。但到了17世紀50年代中期,孟加拉國的生絲價格,從1651年每磅5.89佛洛林,暴跌到1659年的每磅2.68佛洛林。相對地,中國生絲的價格,從每磅2.38佛洛林漲到4.97佛洛林,市場優勢完全顛倒過來。在這種情況下,1650年—1659年間在中國海域航行的荷蘭船,從頂峰時期的26艘減為20艘。


    更糟的是,遠東航線的利潤竟然減到30%左右。對voc來說,如果利潤低於60%,就不值得出海做這筆生意。接下來就是可以預見的惡性循環:把遠東航線的船再減為13艘,到了17世紀60年代末期,隻剩4艘。


    voc的董事和巴達維亞的總督很快就有共識:不再派船到中國海。那麽如何取得中國的貨物呢?替代性的方案很簡單:讓中國商船進入巴達維亞,荷蘭人不必派船出海,就能得到所需的各種貨物,可以省去船隻、水手的沉重成本。17世紀90年代,荷蘭完全放棄遠東,退守印度尼西亞群島。這個廣大的海域從此拱手讓給乘虛而入的英國人,做起鴉片和茶葉的生意。


    鄭成功確實打敗過安平古堡(即熱蘭遮堡)的荷蘭人,這一點不必爭論。問題是荷蘭人為什麽不調集炮艦回擊呢?因為以經商賺錢為主旨的voc從商業的觀點評估,這個島已不值得投入炮艦,不值得在台灣大打一場了。換句話說,荷蘭人本來就想走了,正好碰上鄭成功的攻擊,就堅決離去了。政治史其實也是經濟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國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愛國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