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雲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冷雲,原名鄭誌民,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範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從事秘密抗日活動。1936年,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後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後經組織批準倆人結為革命伴侶,誌同道合,共同進行抗日鬥爭。冷雲先在軍部秘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後調到5軍婦女團擔任小隊長和指導。


    1938年夏,冷雲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5軍1師部隊西征,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戰鬥。10月上旬,該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千餘人遭遇。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婦女團的上述8名成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率領下,分成3個戰鬥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是她們卻被敵圍困於河邊。


    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麵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雲堅定地對大家說:“同誌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為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冷雲一家


    冷雲與吉乃臣一同到抗聯後,真的結為夫妻。1938年初夏,冷雲生下個女孩,丈夫卻已在戰鬥中犧牲。部隊西征前,她強忍悲痛,把僅兩個月的女兒送給依蘭縣土城子的一對朝鮮夫婦撫養。解放後,戰友們曾去尋找烈士遺孤,卻已不見那對夫婦,在戰亂的年代中也許已死,也許回到朝鮮,也許遷移他鄉了。今天如果那個女兒還 活著,也會是六十多歲的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國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愛國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