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郭沫若參加了北伐戰爭,先後在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擔任秘書長,代理主任等重要職務。在大革命洪流中,他親眼看到了工農群眾的偉大力量。共產黨員的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給了他巨大的鼓舞。
他參加了南昌八一起義,雖然未獲成功,但他由衷地感到,英勇頑強的共產黨人,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國革命的火種。在南昌起義軍南下的路上,由周恩來和李一氓同誌介紹,郭沫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郭沫若旅居日本,從事學術研究。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麵爆發。7月8日,黨中央通電全國,號召抗戰。海外赤子郭沫若心急如火,恨不能一下飛回祖國,響應黨的號召,參加抗戰。他不顧身邊的5個孩子和日籍妻子,獨自一人暗暗地進行著回國的準備。
7月25日,他給妻兒留下別言,悄悄離家去東京乘船回國。回國不乆,他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組織了文化界的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他參加了南昌八一起義,雖然未獲成功,但他由衷地感到,英勇頑強的共產黨人,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國革命的火種。在南昌起義軍南下的路上,由周恩來和李一氓同誌介紹,郭沫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郭沫若旅居日本,從事學術研究。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麵爆發。7月8日,黨中央通電全國,號召抗戰。海外赤子郭沫若心急如火,恨不能一下飛回祖國,響應黨的號召,參加抗戰。他不顧身邊的5個孩子和日籍妻子,獨自一人暗暗地進行著回國的準備。
7月25日,他給妻兒留下別言,悄悄離家去東京乘船回國。回國不乆,他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組織了文化界的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