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裏,太極宮中人人都為中秋的到來而忙碌不已。
楚寧一麵命人準備宴席,一麵也著手準備起學堂的設立。
翠荷頭一次辦這樣的大事,不但每日虛心向六局的女官們求教,更幾次出宮,到長安各大家族中供女眷們進學的家學中親眼看看,再將各家的優缺點一一記下,回到宮中匯報於楚寧,一同商討。
隻是,宮中緊湊有序又生機蓬勃的氣氛,到了百福殿,便都化作寂寥。
齊太後年事已高,如今齊家又已從朝堂中半隱退,再不幹涉軍國大事,麵對宮中的變化,她每日吃齋念佛,深居簡出,越發感到疲憊倦怠。
眼看連皇後也有了,她終於不願再留在太極宮,而是向帝後二人提出,要搬離太極宮,獨自住到興慶宮去。
興慶宮位於長安城東,形製自然比不上太極宮,然而內裏一應俱全,又因地勢優越,氣候十分宜人舒適。
蕭恪之與齊太後本就並非水火不容,如今更是界限分明,將其當作長輩奉養,對於此事,與朝臣們商議過後,自然便同意了。
於是,八月十二,興慶宮修整畢,齊太後便帶著身邊的宮人、內侍搬了過去,連中秋的宴席也推辭了。
蕭恪之與楚寧兩個親自相送,直到見她在興慶宮安頓下來,才重返太極宮。
三日後,便到八月十五,中秋。
這日,暑熱已過,天氣晴朗,上至皇帝與朝臣,下到平民百姓,沉浸在團圓佳節氣氛中的同時,皆十分期待皇後的冊封大典。
按照禮製,冊封大典當先在皇後娘家舉行。
楚寧的父母與近親都已不在了,蕭恪之便讓人去尋了京兆楚氏其他旁支中的長輩來,在太平坊的宅子外設下帷帳。
楚寧也於前一日離開太極宮,住進宅中,到這日清早便起來梳洗等待。
眼看時辰將至,禮官們手捧典冊、備品等,北向行拜禮後,進入宅中。
楚家的長輩當即迎出去,尚宮則領著女官們進入皇後閨房,服侍皇後梳洗更衣。
繡了五色雉雞紋樣的褘衣配上齊整的飾物,一下令原本溫柔端莊的楚寧更多了高貴華美,格外耀眼奪目,引人仰望。
尚宮站在銅鏡邊,笑著躬身行禮:“殿下容色妍麗,不論什麽樣的裝扮,都極襯。今日這一身褘衣,更顯氣度高華,端莊大氣。”
楚寧也看著鏡中的自己,聞言笑了笑,道:“亦有六局的功勞,將這身褘衣做得這般精美。”
不一會兒,時辰到了,女官們引她出屋,到庭院中,北向而拜。
庭中門戶敞開,除了正、副使和女官們外,還有楚氏族人與隨同而來的百官,就連門廳外的闊道上,也站滿了遠遠觀禮的百姓,十分熱鬧。
眾人一見皇後出來,原本的熱鬧聲頓時止住了,四下一片寂靜,隻等禮官們的指示。
焚香祭奠後,正使高聲宣讀冊文,再將典冊、寶綬交予她的手中。
楚寧伸出雙手,接過信物的那刻,便是正式冊封了。在場的官員們紛紛將道路讓開,在兩側行拜禮,女官們則走到前麵,迎皇後回宮。
大門外,專為皇後乘坐的重翟車早已準備停當,侍衛與宮人們紛紛退到兩邊,等著皇後登車。
楚寧在眾人的簇擁下步出宅邸,正要登車,街道的另一頭卻傳來一陣有條不紊的腳步聲與車馬聲。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本該等在太極宮中的皇帝,正乘車朝這邊靠近,看這架勢,是要親自來接皇後回宮。
楚寧驚訝不已,忙停住腳步,轉身迎上去,詫異道:“陛下怎麽來了?”
按規矩,皇帝斷沒有親自離宮來迎皇後的道理。
可蕭恪之卻從容笑著下車,衝她伸出手:“朕自然是來接皇後的。阿寧,咱們回家了。”
太極宮是他從小的家,如今也是她的家了。
已是黃昏,夕陽燦爛輝煌,照得他的輪廓間暈開一層瑰麗的光暈。
楚寧仰頭看進他亮閃閃的眼眸中,心口軟了軟,在眾人的驚歎與注視下伸出手放進他攤開在眼前的掌心裏。
“好,咱們回家。”
二人相攜著登上馬車,在夕陽的餘暉裏朝太極宮的方向行去。
……
太極宮外,千牛衛侍衛已將道路清出,承天門也大敞著。
帝後二人的馬車行在前麵,百官的馬兒則跟在後頭,一同從承天門進入,直到設中秋宴的兩儀殿外才停下。
宮人、內侍們將眾人迎入殿中,帝後二人到座上坐定,地下的百官便站到階下,依次而列,矮身跪下,再度行大禮,既慶中秋佳節,又賀皇後被冊。
楚寧與蕭恪之對視一眼,隨即抬手示意眾人起身落座,又捧起案上酒杯,與百官同飲,才算禮畢。
不一會兒,台上樂舞聲起,由莊嚴隆重逐漸過度到歡快活潑,令殿中的氣氛也逐漸放鬆下來。
席間,觥籌交錯,無數官員、使臣攜著家中女眷一同上前,向帝後二人敬酒祝賀。
楚寧也不大擅長飲酒,平日赴宴,多是淺嚐輒止,今日卻不同,凡有敬酒者,她來者不拒,一一飲下,不一會兒,臉上便浮起一層淡淡的紅暈,眼神也變得朦朧起來。
蕭恪之握住她還要舉杯的手,接過她的那杯酒,衝來人笑道:“皇後不勝酒力,這一杯,朕替她喝了吧,多謝好意了。”
說罷,仰頭一口飲下。
來人見天子親自飲了,自不敢多說,忙也跟著飲完杯中酒,又誠惶誠恐地躬身行禮,便轉身退下。
“阿寧,你大約有些醉了。”蕭恪之放下酒杯,轉頭望著楚寧緋紅的臉頰,忍不住伸手貼了貼,果然一片滾燙,“先下去歇一歇,換身衣服,可好?”
楚寧臉頰正熱,貼在他的手心裏忍不住蹭了蹭,聞言點頭:“好,我的確喝得快樂些,頭也發暈。”
蕭恪之難得見到她這副模樣,不禁輕笑出聲,一麵示意劉康去讓人送一碗醒酒湯來,一麵親自扶她站起身,看著她一步步走下台階,朝偏殿的方向行去,才重新收回視線。
離開主殿,歌舞聲與歡笑聲也遠了些。回廊上雖時不時有人經過,卻依舊顯得空曠不已。
秋日涼風穿堂而來,楚寧在廊邊站了站,閉眼靜一會兒,終於覺得腦海裏清醒不少。
“殿下可還能走?”翠荷見她不動,以為她醉得走不動了,忙想轉身去喚人來。
“別忙,我沒事。”楚寧擺手製止她,用帕子擦了擦額角,提步要繼續往前走,卻忽然見到不遠處的拐角,一道熟悉的身影。
“阿兄。”
她快走兩步,開口喚了一聲。
那道身影背對著她忽然停住,在燈下僵立片刻,慢慢轉過身來麵對她,果然是多日不見的趙彥周。
他低垂眼瞼,在忽明忽滅的燈影下慢慢躬身,衝她恭敬地行禮。
“今日是殿下的冊封大典,臣向殿下道一聲喜。”
楚寧沒說話,一步步走近,在他麵前停下,端詳他片刻,才低聲道:“多謝阿兄。這些時日,阿兄過得可好?”
不知為何,自從她進入太極宮後,便鮮少見到他。後來蕭煜被羈押下獄,真相大白時,她也曾想見他一麵,可派人去問,他卻推說偶感風寒,不宜靠近皇後,自己聽聞消息後,已往姑丈墓前祭奠過,想來姑丈在天之靈也能瞑目了。
她總覺得他像是有意躲避,才不肯見她。
“臣一切都好,多謝殿下關心。”趙彥周依舊垂著眼,麵對她溫柔熟悉的問候,眸光顫了顫,語調卻如往常一樣平靜而克製。
“聽陛下說,你即將外任到晉州,何時走?”
晉州位於河東道,離長安雖沒有萬裏之遙,一來一回卻也要數日,此去任職,定要過數年才會回來了。
“是,蒙聖上看重不棄,給了臣這樣的機會,臣明日便會啟程。”趙彥周衝她拱手作揖,接著,像明白她的擔心一般,下定決心似的慢慢抬起頭,認真地望著她,鄭重道,“恕臣無禮——阿寧,你別為我擔心,外任晉州,於我而言,是個大好的機會。我自小便以姑丈為楷模,立誌將來也要做個剛直實在、一心為民的人。晉州離長安雖遠,我要任的官職卻與百姓的日常息息相關,隻要兢兢業業,定能做出一番實績來。”
他的才能與抱負,楚寧自然明白,這兩三年的苦悶不得誌,她也都看在眼裏。
如今見他提起將來的仕途時,眼眸發光、滿是憧憬的模樣,她心中替他高興的同時,亦隱隱有幾分悵然與感慨。
到底經曆過巨變,不再是當初那個才華橫溢、名震一時的意氣少年了。
“阿兄如此想,我很高興。”她忍了忍眼底的濕意,笑著將他扶起來,“阿兄明日就要走,我怕是來不及好好給阿兄送行了,隻能在此祝阿兄,日後一切珍重,記得常回來……”
趙彥周隱忍的目光再度顫了顫,閃過無數翻湧的情緒,最後化作輕鬆而釋然的笑。
“好,如今雖然有聖上在,我再不必為阿寧擔心了,可身為兄長,自然會回來看看的。”
他是兄長,也隻是兄長,這輩子能看到她有好歸宿,便滿足了。
“時候不早了,殿下快去歇息吧。”
他觀她這副模樣,恐怕是要到偏殿去暫歇,便也不多逗留,再度恢複君臣之間的距離,在道邊拱手而行禮。
四下靜了靜,隨後,眼前那雙精致小巧的繡履便轉了過去,漸行漸遠。
秋風再度吹來,他慢慢站直身子,注視著她越來越小的背影,直到徹底消失在長廊盡頭,才恍然回神一般,轉身朝正殿的方向行去。
隻是,才走出幾步,卻驀然對上不知何時便出現在背後的蕭恪之。
“陛下!”他嚇了一跳,急忙行禮,生怕被誤會一般開口解釋,“臣方才偶遇殿下,殿下問起臣外任之事,這才多說了幾句——”
然而,話還未說完,肩上便被一隻有力的手掌意味深長地拍了拍:“好了,朕沒問你,你不必急。”
趙彥周的話戛然而止,原本緊繃的身子也慢慢鬆懈下來。
是了,如今的皇帝不是過去的蕭煜。生來睥睨眾生的天子,本就對阿寧極好,又如何會顧忌他這樣一個連“男人”也稱不上的人呢?
“是臣莽撞了。”
蕭恪之笑了笑,一手托著他的胳膊讓他起來:“趙卿既提起外任之事,朕便得多問一句,如此安排,卿心中可有怨言?”
趙彥周愣了下,立刻肅然搖頭:“陛下用心良苦,給臣施展抱負的機會,臣感激不盡,如何會有怨言?”
說著,他忍了忍眼底的黯然,低聲接著道:“況且,臣如此不堪,蒙陛下不棄,才能繼續在朝為官,已十分滿足了,哪裏還敢別有所求……”
他口中的“不堪”,自然是指蕭煜曾對他行宮刑之事。此事,即便楚寧未曾提過,他想,帝後二人應當也從蕭煜的供詞中知曉了。
身為堂堂男兒,如此遭遇,實在難以啟齒。
可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蕭恪之卻像沒聽懂他的意思一般,閉口不提此事,隻拍拍他的肩,語重心長道:“朕沒看錯,趙卿的確是個胸有大誌之人。朕知道你有抱負和才華,也看過你的文章,給你外任的機會,並非看在皇後的麵上,而是因為朕覺得你是個可造之材,隻需多家曆練,假以時日,也可成為當年的楚大相公一般的人物,成為朝中的中流砥柱。趙卿,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他話裏話外,透露著對趙彥周的認可與鼓勵,聽得趙彥周心頭震動,百感交集。
有過懷才不遇的時候,才明白被賞識有多重要。尤其是對方分明已知道你最狼狽不堪的一麵,卻依然選擇信賴。
“臣明白——絕不辜負陛下的信賴!”
趙彥周退後兩步,一絲不苟地向他行大禮。
“如此,朕等著你日後的作為。”蕭恪之沒再扶他,隻道,“起來吧,趁著明日離開前,好好在今日的宴上樂一樂。”
說著,也不再停留,衝他點頭致意後,便轉身離開,也朝偏殿的方向行去。
……
偏殿中,楚寧先換了身衣服,又擦了擦手和臉,接過翠荷遞來的醒酒湯慢慢飲下,這才覺得舒坦了不少。
翠荷朝她身後墊了個軟枕,又往她身上蓋了塊薄毯,問:“殿下可還要用些飯食?方才宴上,酒喝得多,食進得卻少。”
楚寧揉著又清明了些的額角,搖頭道:“不了,醒酒湯已喝飽了,我歇會兒就好。”
翠荷應了聲,正要坐到一邊守著,屋外卻傳來腳步聲,緊接著便有人喚:“陛下來了。”
屋門被從外頭推開,蕭恪之快步進來,直接走到榻邊,挨著楚寧坐下,握著她的手問:“醒酒湯用了沒?可好些了?”
“用過了,眼下頭已不暈了,隻是到底喝多了,有些累。”楚寧順勢靠在他的肩上,軟著聲回答,“陛下怎麽過來了?才開宴不到一個時辰,皇帝和皇後便都離席了,旁人可得議論了。”
“那便讓他們議論去。”蕭恪之臉上露出滿不在乎的笑,“今日是冊後大典,也算是咱們成婚的日子,早些離席,本就是人之常情。”
楚寧掩唇輕笑,沒料到他會將今日當作成婚之日,不禁道:“可若要成婚,寢殿也該布置一番。”
蕭恪之想了想,搖頭道:“寢殿倒不必布置,隻是,有一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是什麽?”楚寧好奇地抬頭望他,不知想起了什麽,臉頰慢慢泛紅。
“阿寧,你想什麽呢?”他看著她的模樣,促狹地摸摸她滾燙的臉頰,又忽然將她一把抱起,直接踏出偏殿,朝甘露殿的方向信步而去。
秋風習習,兩人依偎在一起,撇開所有人的視線。
他曾這樣抱著她在宮中穿行過許多次。從前,礙於身份的禁忌,她拚命掩飾自己,躲避別人窺視的目光,他也因此成為旁人口中“風流不羈”的年輕天子。
如今拋開束縛,勇敢地麵對所有人的議論,過去的一切便如雲霧一般被暖陽驅散。
路上經過的宮人內侍不再議論紛紛,而是麵帶微笑地立在道邊,一麵行禮,一麵說著祝賀的話。
的確像新婚日一般。
甘露殿近在眼前,蕭恪之抱著楚寧一步步踏上台階,步入殿中,將她在寬闊的床邊輕輕放下。
紅燭羅帳,明月清風。
他與她相對而坐,雙膝相抵,目光交纏。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阿寧,朕雖已為天子,這輩子卻仍希望如平常百姓一般,夫妻恩愛,互相扶持。”
楚寧眼神微動,默默取下發間的簪釵,一縷縷長發披散而下,露出緊束在其間的五彩纓繩。
夫脫婦纓,便是結發。
他慢慢伸手,鄭重而輕柔地解下那一根纓繩,放在掌心裏輕輕握住。
這輩子,便托付到他手中了。
楚寧一麵命人準備宴席,一麵也著手準備起學堂的設立。
翠荷頭一次辦這樣的大事,不但每日虛心向六局的女官們求教,更幾次出宮,到長安各大家族中供女眷們進學的家學中親眼看看,再將各家的優缺點一一記下,回到宮中匯報於楚寧,一同商討。
隻是,宮中緊湊有序又生機蓬勃的氣氛,到了百福殿,便都化作寂寥。
齊太後年事已高,如今齊家又已從朝堂中半隱退,再不幹涉軍國大事,麵對宮中的變化,她每日吃齋念佛,深居簡出,越發感到疲憊倦怠。
眼看連皇後也有了,她終於不願再留在太極宮,而是向帝後二人提出,要搬離太極宮,獨自住到興慶宮去。
興慶宮位於長安城東,形製自然比不上太極宮,然而內裏一應俱全,又因地勢優越,氣候十分宜人舒適。
蕭恪之與齊太後本就並非水火不容,如今更是界限分明,將其當作長輩奉養,對於此事,與朝臣們商議過後,自然便同意了。
於是,八月十二,興慶宮修整畢,齊太後便帶著身邊的宮人、內侍搬了過去,連中秋的宴席也推辭了。
蕭恪之與楚寧兩個親自相送,直到見她在興慶宮安頓下來,才重返太極宮。
三日後,便到八月十五,中秋。
這日,暑熱已過,天氣晴朗,上至皇帝與朝臣,下到平民百姓,沉浸在團圓佳節氣氛中的同時,皆十分期待皇後的冊封大典。
按照禮製,冊封大典當先在皇後娘家舉行。
楚寧的父母與近親都已不在了,蕭恪之便讓人去尋了京兆楚氏其他旁支中的長輩來,在太平坊的宅子外設下帷帳。
楚寧也於前一日離開太極宮,住進宅中,到這日清早便起來梳洗等待。
眼看時辰將至,禮官們手捧典冊、備品等,北向行拜禮後,進入宅中。
楚家的長輩當即迎出去,尚宮則領著女官們進入皇後閨房,服侍皇後梳洗更衣。
繡了五色雉雞紋樣的褘衣配上齊整的飾物,一下令原本溫柔端莊的楚寧更多了高貴華美,格外耀眼奪目,引人仰望。
尚宮站在銅鏡邊,笑著躬身行禮:“殿下容色妍麗,不論什麽樣的裝扮,都極襯。今日這一身褘衣,更顯氣度高華,端莊大氣。”
楚寧也看著鏡中的自己,聞言笑了笑,道:“亦有六局的功勞,將這身褘衣做得這般精美。”
不一會兒,時辰到了,女官們引她出屋,到庭院中,北向而拜。
庭中門戶敞開,除了正、副使和女官們外,還有楚氏族人與隨同而來的百官,就連門廳外的闊道上,也站滿了遠遠觀禮的百姓,十分熱鬧。
眾人一見皇後出來,原本的熱鬧聲頓時止住了,四下一片寂靜,隻等禮官們的指示。
焚香祭奠後,正使高聲宣讀冊文,再將典冊、寶綬交予她的手中。
楚寧伸出雙手,接過信物的那刻,便是正式冊封了。在場的官員們紛紛將道路讓開,在兩側行拜禮,女官們則走到前麵,迎皇後回宮。
大門外,專為皇後乘坐的重翟車早已準備停當,侍衛與宮人們紛紛退到兩邊,等著皇後登車。
楚寧在眾人的簇擁下步出宅邸,正要登車,街道的另一頭卻傳來一陣有條不紊的腳步聲與車馬聲。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本該等在太極宮中的皇帝,正乘車朝這邊靠近,看這架勢,是要親自來接皇後回宮。
楚寧驚訝不已,忙停住腳步,轉身迎上去,詫異道:“陛下怎麽來了?”
按規矩,皇帝斷沒有親自離宮來迎皇後的道理。
可蕭恪之卻從容笑著下車,衝她伸出手:“朕自然是來接皇後的。阿寧,咱們回家了。”
太極宮是他從小的家,如今也是她的家了。
已是黃昏,夕陽燦爛輝煌,照得他的輪廓間暈開一層瑰麗的光暈。
楚寧仰頭看進他亮閃閃的眼眸中,心口軟了軟,在眾人的驚歎與注視下伸出手放進他攤開在眼前的掌心裏。
“好,咱們回家。”
二人相攜著登上馬車,在夕陽的餘暉裏朝太極宮的方向行去。
……
太極宮外,千牛衛侍衛已將道路清出,承天門也大敞著。
帝後二人的馬車行在前麵,百官的馬兒則跟在後頭,一同從承天門進入,直到設中秋宴的兩儀殿外才停下。
宮人、內侍們將眾人迎入殿中,帝後二人到座上坐定,地下的百官便站到階下,依次而列,矮身跪下,再度行大禮,既慶中秋佳節,又賀皇後被冊。
楚寧與蕭恪之對視一眼,隨即抬手示意眾人起身落座,又捧起案上酒杯,與百官同飲,才算禮畢。
不一會兒,台上樂舞聲起,由莊嚴隆重逐漸過度到歡快活潑,令殿中的氣氛也逐漸放鬆下來。
席間,觥籌交錯,無數官員、使臣攜著家中女眷一同上前,向帝後二人敬酒祝賀。
楚寧也不大擅長飲酒,平日赴宴,多是淺嚐輒止,今日卻不同,凡有敬酒者,她來者不拒,一一飲下,不一會兒,臉上便浮起一層淡淡的紅暈,眼神也變得朦朧起來。
蕭恪之握住她還要舉杯的手,接過她的那杯酒,衝來人笑道:“皇後不勝酒力,這一杯,朕替她喝了吧,多謝好意了。”
說罷,仰頭一口飲下。
來人見天子親自飲了,自不敢多說,忙也跟著飲完杯中酒,又誠惶誠恐地躬身行禮,便轉身退下。
“阿寧,你大約有些醉了。”蕭恪之放下酒杯,轉頭望著楚寧緋紅的臉頰,忍不住伸手貼了貼,果然一片滾燙,“先下去歇一歇,換身衣服,可好?”
楚寧臉頰正熱,貼在他的手心裏忍不住蹭了蹭,聞言點頭:“好,我的確喝得快樂些,頭也發暈。”
蕭恪之難得見到她這副模樣,不禁輕笑出聲,一麵示意劉康去讓人送一碗醒酒湯來,一麵親自扶她站起身,看著她一步步走下台階,朝偏殿的方向行去,才重新收回視線。
離開主殿,歌舞聲與歡笑聲也遠了些。回廊上雖時不時有人經過,卻依舊顯得空曠不已。
秋日涼風穿堂而來,楚寧在廊邊站了站,閉眼靜一會兒,終於覺得腦海裏清醒不少。
“殿下可還能走?”翠荷見她不動,以為她醉得走不動了,忙想轉身去喚人來。
“別忙,我沒事。”楚寧擺手製止她,用帕子擦了擦額角,提步要繼續往前走,卻忽然見到不遠處的拐角,一道熟悉的身影。
“阿兄。”
她快走兩步,開口喚了一聲。
那道身影背對著她忽然停住,在燈下僵立片刻,慢慢轉過身來麵對她,果然是多日不見的趙彥周。
他低垂眼瞼,在忽明忽滅的燈影下慢慢躬身,衝她恭敬地行禮。
“今日是殿下的冊封大典,臣向殿下道一聲喜。”
楚寧沒說話,一步步走近,在他麵前停下,端詳他片刻,才低聲道:“多謝阿兄。這些時日,阿兄過得可好?”
不知為何,自從她進入太極宮後,便鮮少見到他。後來蕭煜被羈押下獄,真相大白時,她也曾想見他一麵,可派人去問,他卻推說偶感風寒,不宜靠近皇後,自己聽聞消息後,已往姑丈墓前祭奠過,想來姑丈在天之靈也能瞑目了。
她總覺得他像是有意躲避,才不肯見她。
“臣一切都好,多謝殿下關心。”趙彥周依舊垂著眼,麵對她溫柔熟悉的問候,眸光顫了顫,語調卻如往常一樣平靜而克製。
“聽陛下說,你即將外任到晉州,何時走?”
晉州位於河東道,離長安雖沒有萬裏之遙,一來一回卻也要數日,此去任職,定要過數年才會回來了。
“是,蒙聖上看重不棄,給了臣這樣的機會,臣明日便會啟程。”趙彥周衝她拱手作揖,接著,像明白她的擔心一般,下定決心似的慢慢抬起頭,認真地望著她,鄭重道,“恕臣無禮——阿寧,你別為我擔心,外任晉州,於我而言,是個大好的機會。我自小便以姑丈為楷模,立誌將來也要做個剛直實在、一心為民的人。晉州離長安雖遠,我要任的官職卻與百姓的日常息息相關,隻要兢兢業業,定能做出一番實績來。”
他的才能與抱負,楚寧自然明白,這兩三年的苦悶不得誌,她也都看在眼裏。
如今見他提起將來的仕途時,眼眸發光、滿是憧憬的模樣,她心中替他高興的同時,亦隱隱有幾分悵然與感慨。
到底經曆過巨變,不再是當初那個才華橫溢、名震一時的意氣少年了。
“阿兄如此想,我很高興。”她忍了忍眼底的濕意,笑著將他扶起來,“阿兄明日就要走,我怕是來不及好好給阿兄送行了,隻能在此祝阿兄,日後一切珍重,記得常回來……”
趙彥周隱忍的目光再度顫了顫,閃過無數翻湧的情緒,最後化作輕鬆而釋然的笑。
“好,如今雖然有聖上在,我再不必為阿寧擔心了,可身為兄長,自然會回來看看的。”
他是兄長,也隻是兄長,這輩子能看到她有好歸宿,便滿足了。
“時候不早了,殿下快去歇息吧。”
他觀她這副模樣,恐怕是要到偏殿去暫歇,便也不多逗留,再度恢複君臣之間的距離,在道邊拱手而行禮。
四下靜了靜,隨後,眼前那雙精致小巧的繡履便轉了過去,漸行漸遠。
秋風再度吹來,他慢慢站直身子,注視著她越來越小的背影,直到徹底消失在長廊盡頭,才恍然回神一般,轉身朝正殿的方向行去。
隻是,才走出幾步,卻驀然對上不知何時便出現在背後的蕭恪之。
“陛下!”他嚇了一跳,急忙行禮,生怕被誤會一般開口解釋,“臣方才偶遇殿下,殿下問起臣外任之事,這才多說了幾句——”
然而,話還未說完,肩上便被一隻有力的手掌意味深長地拍了拍:“好了,朕沒問你,你不必急。”
趙彥周的話戛然而止,原本緊繃的身子也慢慢鬆懈下來。
是了,如今的皇帝不是過去的蕭煜。生來睥睨眾生的天子,本就對阿寧極好,又如何會顧忌他這樣一個連“男人”也稱不上的人呢?
“是臣莽撞了。”
蕭恪之笑了笑,一手托著他的胳膊讓他起來:“趙卿既提起外任之事,朕便得多問一句,如此安排,卿心中可有怨言?”
趙彥周愣了下,立刻肅然搖頭:“陛下用心良苦,給臣施展抱負的機會,臣感激不盡,如何會有怨言?”
說著,他忍了忍眼底的黯然,低聲接著道:“況且,臣如此不堪,蒙陛下不棄,才能繼續在朝為官,已十分滿足了,哪裏還敢別有所求……”
他口中的“不堪”,自然是指蕭煜曾對他行宮刑之事。此事,即便楚寧未曾提過,他想,帝後二人應當也從蕭煜的供詞中知曉了。
身為堂堂男兒,如此遭遇,實在難以啟齒。
可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蕭恪之卻像沒聽懂他的意思一般,閉口不提此事,隻拍拍他的肩,語重心長道:“朕沒看錯,趙卿的確是個胸有大誌之人。朕知道你有抱負和才華,也看過你的文章,給你外任的機會,並非看在皇後的麵上,而是因為朕覺得你是個可造之材,隻需多家曆練,假以時日,也可成為當年的楚大相公一般的人物,成為朝中的中流砥柱。趙卿,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他話裏話外,透露著對趙彥周的認可與鼓勵,聽得趙彥周心頭震動,百感交集。
有過懷才不遇的時候,才明白被賞識有多重要。尤其是對方分明已知道你最狼狽不堪的一麵,卻依然選擇信賴。
“臣明白——絕不辜負陛下的信賴!”
趙彥周退後兩步,一絲不苟地向他行大禮。
“如此,朕等著你日後的作為。”蕭恪之沒再扶他,隻道,“起來吧,趁著明日離開前,好好在今日的宴上樂一樂。”
說著,也不再停留,衝他點頭致意後,便轉身離開,也朝偏殿的方向行去。
……
偏殿中,楚寧先換了身衣服,又擦了擦手和臉,接過翠荷遞來的醒酒湯慢慢飲下,這才覺得舒坦了不少。
翠荷朝她身後墊了個軟枕,又往她身上蓋了塊薄毯,問:“殿下可還要用些飯食?方才宴上,酒喝得多,食進得卻少。”
楚寧揉著又清明了些的額角,搖頭道:“不了,醒酒湯已喝飽了,我歇會兒就好。”
翠荷應了聲,正要坐到一邊守著,屋外卻傳來腳步聲,緊接著便有人喚:“陛下來了。”
屋門被從外頭推開,蕭恪之快步進來,直接走到榻邊,挨著楚寧坐下,握著她的手問:“醒酒湯用了沒?可好些了?”
“用過了,眼下頭已不暈了,隻是到底喝多了,有些累。”楚寧順勢靠在他的肩上,軟著聲回答,“陛下怎麽過來了?才開宴不到一個時辰,皇帝和皇後便都離席了,旁人可得議論了。”
“那便讓他們議論去。”蕭恪之臉上露出滿不在乎的笑,“今日是冊後大典,也算是咱們成婚的日子,早些離席,本就是人之常情。”
楚寧掩唇輕笑,沒料到他會將今日當作成婚之日,不禁道:“可若要成婚,寢殿也該布置一番。”
蕭恪之想了想,搖頭道:“寢殿倒不必布置,隻是,有一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是什麽?”楚寧好奇地抬頭望他,不知想起了什麽,臉頰慢慢泛紅。
“阿寧,你想什麽呢?”他看著她的模樣,促狹地摸摸她滾燙的臉頰,又忽然將她一把抱起,直接踏出偏殿,朝甘露殿的方向信步而去。
秋風習習,兩人依偎在一起,撇開所有人的視線。
他曾這樣抱著她在宮中穿行過許多次。從前,礙於身份的禁忌,她拚命掩飾自己,躲避別人窺視的目光,他也因此成為旁人口中“風流不羈”的年輕天子。
如今拋開束縛,勇敢地麵對所有人的議論,過去的一切便如雲霧一般被暖陽驅散。
路上經過的宮人內侍不再議論紛紛,而是麵帶微笑地立在道邊,一麵行禮,一麵說著祝賀的話。
的確像新婚日一般。
甘露殿近在眼前,蕭恪之抱著楚寧一步步踏上台階,步入殿中,將她在寬闊的床邊輕輕放下。
紅燭羅帳,明月清風。
他與她相對而坐,雙膝相抵,目光交纏。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阿寧,朕雖已為天子,這輩子卻仍希望如平常百姓一般,夫妻恩愛,互相扶持。”
楚寧眼神微動,默默取下發間的簪釵,一縷縷長發披散而下,露出緊束在其間的五彩纓繩。
夫脫婦纓,便是結發。
他慢慢伸手,鄭重而輕柔地解下那一根纓繩,放在掌心裏輕輕握住。
這輩子,便托付到他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