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們也是基金會成員,都分別獲得過物理沃獎,其中也有幾位獲得諾獎。
他們看著全球各地投來的提名名單,挑選出心中滿意的人選,將名字寫出來然後放進信封裏,最後將所有信封放在一起,由奧斯納特博士一封封拆開讀出名字。
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樂趣,將沃獎提名評選扮成一場別有趣味的投票。
奧斯納特博士是基金會理事成員之一,也是特拉維夫大學物理係教授,為人德高望重,由他唱票合乎情理。
“吉爾斯布拉1票。”
“查爾斯貝特1票。”
“吉爾斯2票。明安……盛,1票。”奧斯納特博士搖頭說:“這名字真是拗口。”
他繼續說其他提名,最終呈現出來的數據是吉爾斯、查爾斯和盛明安三人分別獲得3票。
奧斯納特博士推了推眼鏡說:“看來明年將有三人共同分享我們的物理沃獎。”
沃獎最多同時三人,隻不過出於謹慎考慮,多數時候隻評選出兩人。
三人同時拿一個獎容易使這個獎變得廉價,一個人拿獎……要知道具備全球承認的權威性的物理獎項太少了,隻將榮譽頒發給一個人太浪費,所以兩個人的選擇最好不過。
往年不是沒有同時出現三人或四人以上勢均力敵的情況,這時候就突顯出他們這群評委的作用了。
“我認為吉爾斯和查爾斯共享物理沃獎,他與吉爾斯共同開發bb84量子加密係統,推動現在量子信息科學學科,他們的發現成就現在的量子秘鑰分布。很顯然,他們在量子信息理論啟動中發揮巨大作用,沃獎頒發給他們,我認為實至名歸。”
“然而盛明安的量子糾錯理論也是一項不俗的成就,它勢必推動未來量子信息、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領域。自量子糾錯理論被公開以來,諸多建立在這項理論的實驗成果陸續發布。毫無疑問,量子糾錯理論將是拉開量子時代的序幕。”
“但還是太稚嫩,這項理論我不認為已經足夠完善。”
“難道吉爾斯他們的理論就足夠完善?還不是經過十幾二十年的補充和完善才形成如今的量子信息科學學科!”
“那麽就讓盛明安再多等十幾二十年,等到世界因為他的量子糾錯理論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時候,我相信到那時,連諾獎也會主動找他。”
“物理理論不像化學、醫學,我們需要時間去證明科學家的理論。”
“而且盛明安才多少歲?他明年才二十二歲!物理沃獎沒有頒發給二十二歲的曆史!”
“原來學術獎項頒發不再單純看學術成就,而是看年齡?那麽幹脆將物理沃獎改成老年人嘉獎會算了。”
……
室內眾人爭吵不休,誰都不服誰。
一派認為bb84量子加密係統理論趨於成熟,當之無愧的沃獎得主。另一派認為量子糾錯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根據該理論發表出來後,量子領域激增的論文、成果和該理論引用量,也可以共享沃獎。
是的,另一派其實也認為發明bb84量子加密係統的吉爾斯和查爾斯堪當沃獎得主,他們隻是希望共享得主再添加一位罷了。
可惜反對派過於謹慎保守,他們不能確定盛明安的理論是否還具有缺陷,說不定今年剛頒發,明年就被推翻,那麽沃獎豈不成為一個笑話?
作為評選出沃獎的他們,專業能力和評選水平是否會被質疑?
這也是但凡舉足輕重的物理獎項都必須等很久才頒發給某個理論的主要原因。
就量子糾錯理論而言,誕生才兩年左右,雖然建立於該理論之上的成果斐然,但還是不夠保險。
“奧斯納特博士,您說該怎麽辦?”
爭辯不休之下,他們將決定權交給奧斯納特博士。
奧斯納特博士手拿圓珠筆戳了戳頭皮,抬起眼皮說:“bb84量子加密係統理論和量子糾錯理論都是令人驚豔的發現,他們都值得無上榮譽的嘉獎。”
“但是——如果量子糾錯理論錯誤——”
“你看過嗎?發現錯誤了嗎?”
“……沒有。”
“我們沒有發現錯誤不能說明理論完美無缺,但作為評委,我們已經盡到職能。因為自己不敢承擔學術錯誤的風險而阻止一名物理天才獲取他應得的榮耀,這是對的嗎?”奧斯納特博士說:“活了這麽久,難道承擔一次學術錯誤風險的勇氣都沒有?”
反對的一方語塞,他們聽出奧斯納特博士的意思。
“但是,他年紀輕輕就拿下對其他學者來說是‘終身成就’的沃獎,以後怎麽辦?”
“我看過他這兩年發表的論文,從量子糾錯理論到光刻機,還有最近發布的兩篇論文,關於石墨烯的論文。他的天賦不止於量子領域,或許他是個物理全才。”
“沃獎,不會是他的終點。”
“……”反對派無奈:“好吧。希望盛明安承擔得起這份榮耀,希望沃獎對他來說,隻是一個起點。”
***
當沉浸於某件事的時候就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石墨烯製備技術後續開發、專利授權,實驗室擴建,團隊擴張和管理,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建立等都不用盛明安考慮。
一切事宜統統交給第三方中介公司完成,盛明安隻需要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出現,帶上律師,確定無誤後簽名即可。
石墨烯製備技術授權予國外三家材料生產公司三年,一共拿下三億美金,國內企業授權不受海外合同限製。
張宏嶽征得盛明安同意後,將技術以合理的價格授權給國有企業,以及一家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私人企業。
盛明安留意這個新注冊沒多久就初具規模的私人企業,一是名字‘陳盛’,剛好是陳驚璆和他的姓氏。
二是代表該私人企業出麵談判的人正是丁總。
他曾好奇詢問丁總現任老板是誰,然而丁總說他也不知道,老板很神秘,隻知道似乎投資了很多項前景可觀的科技產業,資本雄厚。
盛明安也隻是有點好奇罷了,問不出來也不糾結。
他找張宏嶽幫忙,將‘涅槃科技’實驗室轉化為科技公司,有關部門打了招呼,統統賣他麵子,所以公司注冊和專利注冊證書辦得很順利,幾乎同時到手。
之後便是再買地、擴建實驗室,購買相關實驗器材,有了涅槃科技專利授權費和藍河科euv項目股份分紅分別到賬,再貴的實驗器材他都買得起。
除了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這種科學大工程,如泱泱大國也不過一個裝置,有錢也絕對買不到。
公司注冊、場地擴建、裝置裝備,接下來便是招攬團隊人才,這事兒還交給張家兄弟去辦,由陸音檢查通關。
麻煩的事情都分配完畢,盛明安無事可做,便又高高興興沉迷於科研,以及他是否喜歡陳驚璆的嚴肅問題中。
元旦放假三天,盛明安和陳驚璆非常具有默契的回津市見盛外公。
盛外公的老年生活依舊過得十分豐富,還學人自駕窮遊,去過西藏拜過布達拉宮,簽保險書保證書跑去玩蹦極,過得比他們這群年輕人還狂野。
不過玩得再瘋,盛外公也沒想過再找一個人安度晚年。
盛外公心裏隻有外婆一個人。
盛明安尊重、理解,他們盛家人認定一個人就是一輩子,生離死別也不能使他們變更心意。
元旦結束後,2018年到來。
1月13日,以色列沃獎官網公布今年沃獎名單,全球各國學者、媒體湧入官網蹲守結果。
時間一到,立刻刷新。
美國紐約時報、科學院報等媒體編輯刷新官網,不約而同發出詛咒:“shit!”
人數太多,官網卡住了。
此刻人人想爆菊,那朵慢悠悠轉的菊花太令人暴躁了。
紐約時報科學版編輯握著鼠標如是心想,各國不是有時差嗎?不嫌擠得慌?此刻百分之九十的瀏覽者肯定都是搞學術的工作者。
平時表現清高,結果到了這個時間比誰都著急。
編輯不無諷刺的想著,讓他猜一猜今年誰有可能獲獎?化學沃獎……洛杉磯分校的奧馬爾教授,他的論文被引用量列於最多那一行,將來很可能會拿到諾獎。
還有東京大學的藤田康太博士也是熱門人選。
至於物理沃獎,很可能是量子領域的教授。
說來也怪,物理沃獎偏愛量子領域,學術界內不少猜測今年可能還是量子領域獲獎。
刷新數次,網絡終於不再繁忙,順利進入官網,編輯點開名單一一看過去,首先是數學,數學沃獎就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毋庸置疑,它的分量最重。
弗拉基米爾……如他所料。
其次是化學、音樂和文學藝術……基本壓中,最後是物理沃獎,分別是查爾斯和吉爾斯。
他們獲獎理由是開發bb84量子加密係統,果然是量子領域!
紐約時報再一次壓中!
大概就是這些人了,編輯腦中浮現他們的資料,之前就收集了他們的個人資料,到時候編寫個人介紹的時候複製上去就行。
他應該怎麽寫、起什麽樣的標題?
答案在腦中一一浮現,編輯以為沒必要再看,正要關閉網頁,不慎滑動鼠標向下,驚訝的發現物理沃獎還有第三個人。
今年的物理沃獎不是雙黃蛋而是三黃蛋嗎?
是哪個人改變了那群評選物理沃獎的物理學家的頑固呆板?
他記得他們一向喜歡評選兩人,隻評選兩人,哪怕出現三個人僵持不下的情況,他們也會吹毛求疵刷掉第三人。
編輯定睛一看:“mingan sheng?來自華國……華國人?!1996年——天啊!一位二十二歲的華國物理沃獎?!!”
最年輕的物理沃獎得主!
不管來自於哪個國家,最年輕的物理沃獎得主足以震撼整個物理界,因為這代表他很可能成為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不滿二十五歲的物理沃獎得主,沃獎史上第一!
而且他還是一個華國人!
簡直不可思議。
國內某火鳳網小編百無聊賴的打開沃獎官網,對沃獎得主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反正華國人獲獎幾率小於百分之一。
他負責編纂沃獎和諾獎得主多年,每年在固定的時間打開官網看名單公布,從一開始進入行業對學術界的不了解,而產生過期待,到後來的失望、淡定接受,再到現在興致缺缺。
頁麵慢慢下滑,看著名單上的名字和他們所屬的國籍,果然沒有華國人。
小編看向數學獎得主,重重歎氣,遺憾他沒能在八年前負責這項工作,因為八年前的數學界最高獎,數學沃獎正是由華國人邱老先生所得。
那是華國數學界全體學者的高光時刻,可惜那份榮光他沒能參與其中。
頁麵再向下,一一掃過音樂、化學、農業和藝術,全都沒有華國人。然後是物理,來自美國霍普斯金大學的查爾斯博士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吉爾斯博士獲取。
“又是美國人啊!”小編感歎不已,眼尖瞥見下麵還有一個名字,不由嘟囔一聲:“今年物理沃獎居然有三個人嗎?”
“這是誰?這名字……艸!是拚音!”
拚音的名字?這代表什麽?
小編心緒起伏劇烈,又激動又怕失望,一字一句拚出那個名字:“mingming?anan?sheng——明暗?明安……盛明安?!臥槽!”
小編激動得從椅子上蹦起來,同事們投來詫異的目光。
他激動一陣後,怕自己看錯,小心翼翼確認一遍沒出錯,又登上外網,外網還沒有新聞出來,可是已經有人在討論了。
討論中出現‘華國’、‘物理天才盛明安’等字眼,佐證名單沒有出錯。
今年物理沃獎的第三人,他是華國人。
自1976年設立、1978年開始頒發第一屆沃獎,由華國人吳女士奪得物理沃獎至今四十餘年,終於有人承接輝煌,拿下華國的第二枚物理沃獎。
而最最重要的是,盛明安他不滿二十五歲。
一個不滿二十五歲的物理沃獎得主是什麽概念?
概念就是——他絕對可以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小編激動得雙眼放光,同事問他怎麽了,看他頁麵是沃獎官網便同情安慰:“好歹是僅次諾獎的世界級頒獎機製,全球那麽多人排隊等著,有些死了還不一定等得到,你也不用太失望。至少我們的丘老先生拿過數學沃獎、袁老先生拿過農業沃獎……”
“你不懂。”小編微笑。
同事:“??”刺激太大,瘋了?
他們看著全球各地投來的提名名單,挑選出心中滿意的人選,將名字寫出來然後放進信封裏,最後將所有信封放在一起,由奧斯納特博士一封封拆開讀出名字。
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樂趣,將沃獎提名評選扮成一場別有趣味的投票。
奧斯納特博士是基金會理事成員之一,也是特拉維夫大學物理係教授,為人德高望重,由他唱票合乎情理。
“吉爾斯布拉1票。”
“查爾斯貝特1票。”
“吉爾斯2票。明安……盛,1票。”奧斯納特博士搖頭說:“這名字真是拗口。”
他繼續說其他提名,最終呈現出來的數據是吉爾斯、查爾斯和盛明安三人分別獲得3票。
奧斯納特博士推了推眼鏡說:“看來明年將有三人共同分享我們的物理沃獎。”
沃獎最多同時三人,隻不過出於謹慎考慮,多數時候隻評選出兩人。
三人同時拿一個獎容易使這個獎變得廉價,一個人拿獎……要知道具備全球承認的權威性的物理獎項太少了,隻將榮譽頒發給一個人太浪費,所以兩個人的選擇最好不過。
往年不是沒有同時出現三人或四人以上勢均力敵的情況,這時候就突顯出他們這群評委的作用了。
“我認為吉爾斯和查爾斯共享物理沃獎,他與吉爾斯共同開發bb84量子加密係統,推動現在量子信息科學學科,他們的發現成就現在的量子秘鑰分布。很顯然,他們在量子信息理論啟動中發揮巨大作用,沃獎頒發給他們,我認為實至名歸。”
“然而盛明安的量子糾錯理論也是一項不俗的成就,它勢必推動未來量子信息、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領域。自量子糾錯理論被公開以來,諸多建立在這項理論的實驗成果陸續發布。毫無疑問,量子糾錯理論將是拉開量子時代的序幕。”
“但還是太稚嫩,這項理論我不認為已經足夠完善。”
“難道吉爾斯他們的理論就足夠完善?還不是經過十幾二十年的補充和完善才形成如今的量子信息科學學科!”
“那麽就讓盛明安再多等十幾二十年,等到世界因為他的量子糾錯理論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時候,我相信到那時,連諾獎也會主動找他。”
“物理理論不像化學、醫學,我們需要時間去證明科學家的理論。”
“而且盛明安才多少歲?他明年才二十二歲!物理沃獎沒有頒發給二十二歲的曆史!”
“原來學術獎項頒發不再單純看學術成就,而是看年齡?那麽幹脆將物理沃獎改成老年人嘉獎會算了。”
……
室內眾人爭吵不休,誰都不服誰。
一派認為bb84量子加密係統理論趨於成熟,當之無愧的沃獎得主。另一派認為量子糾錯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根據該理論發表出來後,量子領域激增的論文、成果和該理論引用量,也可以共享沃獎。
是的,另一派其實也認為發明bb84量子加密係統的吉爾斯和查爾斯堪當沃獎得主,他們隻是希望共享得主再添加一位罷了。
可惜反對派過於謹慎保守,他們不能確定盛明安的理論是否還具有缺陷,說不定今年剛頒發,明年就被推翻,那麽沃獎豈不成為一個笑話?
作為評選出沃獎的他們,專業能力和評選水平是否會被質疑?
這也是但凡舉足輕重的物理獎項都必須等很久才頒發給某個理論的主要原因。
就量子糾錯理論而言,誕生才兩年左右,雖然建立於該理論之上的成果斐然,但還是不夠保險。
“奧斯納特博士,您說該怎麽辦?”
爭辯不休之下,他們將決定權交給奧斯納特博士。
奧斯納特博士手拿圓珠筆戳了戳頭皮,抬起眼皮說:“bb84量子加密係統理論和量子糾錯理論都是令人驚豔的發現,他們都值得無上榮譽的嘉獎。”
“但是——如果量子糾錯理論錯誤——”
“你看過嗎?發現錯誤了嗎?”
“……沒有。”
“我們沒有發現錯誤不能說明理論完美無缺,但作為評委,我們已經盡到職能。因為自己不敢承擔學術錯誤的風險而阻止一名物理天才獲取他應得的榮耀,這是對的嗎?”奧斯納特博士說:“活了這麽久,難道承擔一次學術錯誤風險的勇氣都沒有?”
反對的一方語塞,他們聽出奧斯納特博士的意思。
“但是,他年紀輕輕就拿下對其他學者來說是‘終身成就’的沃獎,以後怎麽辦?”
“我看過他這兩年發表的論文,從量子糾錯理論到光刻機,還有最近發布的兩篇論文,關於石墨烯的論文。他的天賦不止於量子領域,或許他是個物理全才。”
“沃獎,不會是他的終點。”
“……”反對派無奈:“好吧。希望盛明安承擔得起這份榮耀,希望沃獎對他來說,隻是一個起點。”
***
當沉浸於某件事的時候就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石墨烯製備技術後續開發、專利授權,實驗室擴建,團隊擴張和管理,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建立等都不用盛明安考慮。
一切事宜統統交給第三方中介公司完成,盛明安隻需要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出現,帶上律師,確定無誤後簽名即可。
石墨烯製備技術授權予國外三家材料生產公司三年,一共拿下三億美金,國內企業授權不受海外合同限製。
張宏嶽征得盛明安同意後,將技術以合理的價格授權給國有企業,以及一家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私人企業。
盛明安留意這個新注冊沒多久就初具規模的私人企業,一是名字‘陳盛’,剛好是陳驚璆和他的姓氏。
二是代表該私人企業出麵談判的人正是丁總。
他曾好奇詢問丁總現任老板是誰,然而丁總說他也不知道,老板很神秘,隻知道似乎投資了很多項前景可觀的科技產業,資本雄厚。
盛明安也隻是有點好奇罷了,問不出來也不糾結。
他找張宏嶽幫忙,將‘涅槃科技’實驗室轉化為科技公司,有關部門打了招呼,統統賣他麵子,所以公司注冊和專利注冊證書辦得很順利,幾乎同時到手。
之後便是再買地、擴建實驗室,購買相關實驗器材,有了涅槃科技專利授權費和藍河科euv項目股份分紅分別到賬,再貴的實驗器材他都買得起。
除了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這種科學大工程,如泱泱大國也不過一個裝置,有錢也絕對買不到。
公司注冊、場地擴建、裝置裝備,接下來便是招攬團隊人才,這事兒還交給張家兄弟去辦,由陸音檢查通關。
麻煩的事情都分配完畢,盛明安無事可做,便又高高興興沉迷於科研,以及他是否喜歡陳驚璆的嚴肅問題中。
元旦放假三天,盛明安和陳驚璆非常具有默契的回津市見盛外公。
盛外公的老年生活依舊過得十分豐富,還學人自駕窮遊,去過西藏拜過布達拉宮,簽保險書保證書跑去玩蹦極,過得比他們這群年輕人還狂野。
不過玩得再瘋,盛外公也沒想過再找一個人安度晚年。
盛外公心裏隻有外婆一個人。
盛明安尊重、理解,他們盛家人認定一個人就是一輩子,生離死別也不能使他們變更心意。
元旦結束後,2018年到來。
1月13日,以色列沃獎官網公布今年沃獎名單,全球各國學者、媒體湧入官網蹲守結果。
時間一到,立刻刷新。
美國紐約時報、科學院報等媒體編輯刷新官網,不約而同發出詛咒:“shit!”
人數太多,官網卡住了。
此刻人人想爆菊,那朵慢悠悠轉的菊花太令人暴躁了。
紐約時報科學版編輯握著鼠標如是心想,各國不是有時差嗎?不嫌擠得慌?此刻百分之九十的瀏覽者肯定都是搞學術的工作者。
平時表現清高,結果到了這個時間比誰都著急。
編輯不無諷刺的想著,讓他猜一猜今年誰有可能獲獎?化學沃獎……洛杉磯分校的奧馬爾教授,他的論文被引用量列於最多那一行,將來很可能會拿到諾獎。
還有東京大學的藤田康太博士也是熱門人選。
至於物理沃獎,很可能是量子領域的教授。
說來也怪,物理沃獎偏愛量子領域,學術界內不少猜測今年可能還是量子領域獲獎。
刷新數次,網絡終於不再繁忙,順利進入官網,編輯點開名單一一看過去,首先是數學,數學沃獎就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毋庸置疑,它的分量最重。
弗拉基米爾……如他所料。
其次是化學、音樂和文學藝術……基本壓中,最後是物理沃獎,分別是查爾斯和吉爾斯。
他們獲獎理由是開發bb84量子加密係統,果然是量子領域!
紐約時報再一次壓中!
大概就是這些人了,編輯腦中浮現他們的資料,之前就收集了他們的個人資料,到時候編寫個人介紹的時候複製上去就行。
他應該怎麽寫、起什麽樣的標題?
答案在腦中一一浮現,編輯以為沒必要再看,正要關閉網頁,不慎滑動鼠標向下,驚訝的發現物理沃獎還有第三個人。
今年的物理沃獎不是雙黃蛋而是三黃蛋嗎?
是哪個人改變了那群評選物理沃獎的物理學家的頑固呆板?
他記得他們一向喜歡評選兩人,隻評選兩人,哪怕出現三個人僵持不下的情況,他們也會吹毛求疵刷掉第三人。
編輯定睛一看:“mingan sheng?來自華國……華國人?!1996年——天啊!一位二十二歲的華國物理沃獎?!!”
最年輕的物理沃獎得主!
不管來自於哪個國家,最年輕的物理沃獎得主足以震撼整個物理界,因為這代表他很可能成為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不滿二十五歲的物理沃獎得主,沃獎史上第一!
而且他還是一個華國人!
簡直不可思議。
國內某火鳳網小編百無聊賴的打開沃獎官網,對沃獎得主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反正華國人獲獎幾率小於百分之一。
他負責編纂沃獎和諾獎得主多年,每年在固定的時間打開官網看名單公布,從一開始進入行業對學術界的不了解,而產生過期待,到後來的失望、淡定接受,再到現在興致缺缺。
頁麵慢慢下滑,看著名單上的名字和他們所屬的國籍,果然沒有華國人。
小編看向數學獎得主,重重歎氣,遺憾他沒能在八年前負責這項工作,因為八年前的數學界最高獎,數學沃獎正是由華國人邱老先生所得。
那是華國數學界全體學者的高光時刻,可惜那份榮光他沒能參與其中。
頁麵再向下,一一掃過音樂、化學、農業和藝術,全都沒有華國人。然後是物理,來自美國霍普斯金大學的查爾斯博士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吉爾斯博士獲取。
“又是美國人啊!”小編感歎不已,眼尖瞥見下麵還有一個名字,不由嘟囔一聲:“今年物理沃獎居然有三個人嗎?”
“這是誰?這名字……艸!是拚音!”
拚音的名字?這代表什麽?
小編心緒起伏劇烈,又激動又怕失望,一字一句拚出那個名字:“mingming?anan?sheng——明暗?明安……盛明安?!臥槽!”
小編激動得從椅子上蹦起來,同事們投來詫異的目光。
他激動一陣後,怕自己看錯,小心翼翼確認一遍沒出錯,又登上外網,外網還沒有新聞出來,可是已經有人在討論了。
討論中出現‘華國’、‘物理天才盛明安’等字眼,佐證名單沒有出錯。
今年物理沃獎的第三人,他是華國人。
自1976年設立、1978年開始頒發第一屆沃獎,由華國人吳女士奪得物理沃獎至今四十餘年,終於有人承接輝煌,拿下華國的第二枚物理沃獎。
而最最重要的是,盛明安他不滿二十五歲。
一個不滿二十五歲的物理沃獎得主是什麽概念?
概念就是——他絕對可以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小編激動得雙眼放光,同事問他怎麽了,看他頁麵是沃獎官網便同情安慰:“好歹是僅次諾獎的世界級頒獎機製,全球那麽多人排隊等著,有些死了還不一定等得到,你也不用太失望。至少我們的丘老先生拿過數學沃獎、袁老先生拿過農業沃獎……”
“你不懂。”小編微笑。
同事:“??”刺激太大,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