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舉兵
南陽舂陵縣住著漢朝的一個遠房宗室叫劉欽。他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劉縯[yǎn],老二叫劉仲,老三叫劉秀。他們一直痛恨王莽,老想恢複劉家漢朝的天下。大哥劉縯性情剛強;小兄弟劉秀生性謹慎,態度沉著。劉縯老諷刺劉秀,笑他沒有多大出息。劉秀聽了也無所謂。他覺得要成大事,非得跟那些當官的結交一下。他就到了長安,進了太學,拜了老師,結識了一些名人。後來從太學回來,就做起糧食買賣,成了個大商人。
有一天,劉秀運著一些穀子到宛縣[在南陽市]去賣,在街上碰到了好朋友李通和李軼[yi]。李通和李軼把劉秀請到家裏,跟他說:“現在四方亂糟糟的,王莽眼看著不行了,咱們南陽地方就數你們哥倆最能幹,你們又是宗室,何不趁此機會,召集人馬,奪取天下,也好恢複漢室。”劉秀一聽,正合了自己的心願。三個人談得挺對勁兒,就約定在南陽發兵。李通在宛縣很有勢力,他一發動,召集幾百個人並不困難。李軼就叫李通留在宛縣,自己跟著劉秀到舂陵去見劉縯。
劉縯有了李通和李軼兩人做助手,就召集了一百來個豪強,對他們說:“王莽暴虐,老百姓都起兵了。這是上天叫新朝滅亡的時候,也是我們平定天下,恢複高帝事業的時候了。”大夥兒都很讚成,馬上分頭到附近的各縣去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一同起兵。
劉縯在舂陵公開號召南陽豪強們起兵反抗王莽。有幾家害怕了,有的幹脆躲著他,還說:“造反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跟著劉縯莽裏莽撞地出去,豁出一條命還是小事,弄不好了還得滅門呐!”後來他們瞧見那個一向小心謹慎的劉秀也穿上軍裝,拿著刀,不由得改變了主意,一下子就來了七八千人,就等著李通那一邊到這兒來會齊了。
等了幾天,李通那邊還沒有人來,劉縯隻好派人去打聽。派去的那個人到了宛縣城裏,在大街上就聽見有人嘁嘁喳喳地議論。他擠在中間探問了一下,才知道李通還沒發動,就給官府發覺了。李通逃了,李家一門來不及逃的全都給抓了去,一共死了六十四個人。
李通那一頭吹了。劉縯這兒隻有七八千人,成不了大事。正好新市兵和平林兵已經到了南陽。劉縯就派人去見新市兵的首領王鳳和平林兵的首領陳牧,勸他們共同去進攻長聚,他們同意了。三路人馬聯合起來往西打去,這第一仗,旗開得勝,長聚打下來了。接著又打下了棘陽[在河南省新野縣東北],就把軍隊駐紮下來。
劉縯又打算進攻宛縣,半道上碰上了王莽的大將甄阜[zhēn—fu]和梁邱賜的大軍。劉縯他們都是步兵,連刀槍也不齊全,簡直沒法對打。這第二仗,南陽兵敗了,還敗得挺慘,隻得退到棘陽,守在那兒。甄阜和梁邱賜不肯放鬆,他們把糧食和軍用物資留在蘭鄉[在泌陽縣],率領著十萬大軍過了沘水[即泌陽河],把橋都毀了,放出話來說,不消滅“綠林盜賊”決不回頭。
新市兵和平林兵的兩個首領來見劉縯和劉秀。他們說:“甄阜和梁邱賜有十萬兵馬,叫我們怎麽抵擋得了?還不如扔了棘陽,暫時退到別處去吧!”劉縯嘴上叫他們不要怕,心裏可也挺著急的。正在為難的時候,忽然進來一個人,說:“下江兵到了宜秋[在河南省唐河縣西南]。我們聯合起來,一定能夠打敗敵人。”劉縯哥兒倆一看,原來是李通。劉秀高興地說:“這就好了!你怎麽到了這兒?”李通說:“我從家裏逃出來,四處奔波。聽說你們在這兒很為難,棘陽也許守不住,剛巧下江兵到了宜秋,我才趕來報信。下江兵的首領王常挺了不起,你們去請他幫助,他準肯出力。”劉縯馬上帶著劉秀和李通親自跑到宜秋去見王常。劉縯跟他說明兩路人馬聯合起來的好處。王常挺痛快地說:“王莽暴虐,失了民心。現在你們起來,我願意做個助手。”劉縯說:“如果大事成功,難道我劉家獨享富貴嗎?”劉縯跟王常當下就訂了盟約。
王常送走了劉縯他們,回來就把這件事跟另外兩個首領成丹和張卬[áng]說了一遍。成丹和張卬不大同意,說:“大丈夫起兵,就該自己作主,何必去依靠別人,受人家的節製?”可是,他們一向佩服王常,最後還是聽了他的話。打這兒起,農民起義軍跟地主武裝就混合在一起了。
王常、成丹、張卬他們帶著下江兵趕到棘陽,跟南陽兵、新市兵、平林兵合在一起,準備跟甄阜他們幹一下子。劉縯跟各路將士訂了盟約,大擺酒席,休息三天。到了十二月三十那天,劉縯提出他的作戰計劃。就在當天晚上先去襲擊蘭鄉,斷了官兵的糧草。
把守蘭鄉的官兵怎麽也不會想到蘭鄉會遭到襲擊,他們大吃大喝地過除夕,大夥兒都醉了,睡得死死的。半夜裏人家已經偷偷地到了跟前,他們還沒醒,怎麽還能抵抗呐?四路起義人馬殺散了蘭鄉的士兵,把甄阜、梁邱賜留在那兒的糧草能搬的都搬到棘陽去,來不及搬的,放一把火,全都燒了。第二天就是元旦,起義軍進攻沘水。沘水那邊,甄阜和梁邱賜聽說丟了蘭鄉,早就慌了神,想不到起義軍已經到了跟前。大夥兒手忙腳亂地抵擋了一陣,死的死,逃的逃,甄阜和梁邱賜都給殺了,士兵死傷了兩萬多。王莽另一路大軍趕來教授,也給打得一敗塗地。起義軍趁勢把宛縣團團圍住。這時候,四路人馬合起來已經有十多萬人了,該有個最高首領,才能夠統一號令。四路起義軍的首領們這就商量開了。貴族、地主出身的一些將士利用農民的正統觀念,提出了一個口號,叫“人心思漢”。他們說:“人心思漢,已經不是一天了。必須立個姓劉的人做皇帝,才符合人們的願望。”可是軍隊裏姓劉的人多著呐,立哪一個好呐?南陽兵和下江兵的首領王常主張立劉縯。新市兵和平林兵的首領怕劉縯的勢力大,主張立沒有實權的劉玄,連下江兵的張卬也同意。最後,立劉玄這一派占了多數。
劉縯不服氣,可他的兵力不夠,隻好繞著彎兒反對。他說:“諸君要立漢朝的後代,我們劉家的子孫萬分感激。現在赤眉軍也有十多萬人在青州和徐州,要是他們聽到南陽立了個宗室做皇帝,他們也立個宗室做皇帝,那怎麽辦呐?王莽還沒消滅,宗室跟宗室倒先對立起來,叫天下人懷疑,又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咱們不如先立個王。有了王,也可以統一號令了。如果赤眉立了個賢明的天子,咱們就去歸附他,他決不會廢去咱們的爵位。要是他們沒立,咱們先消滅了王莽,再回到東邊去收服赤眉。到那時候再立天子,也不晚呐。”
別人誰也不說話。張卬撥出寶劍來往地下一剁,大聲地說:“三心二意的,不能成大事。今天已經這麽決定了,不應該再有第二句話!”劉縯不敢再反對。這麽著,當時就決定立劉玄為皇帝。
公元23
年二月初一日,在清水[就是河南省白河]舉行了皇帝登基儀式,改元為“更始”。劉玄拜王匡、王鳳為“上公”,朱鮪[wěi]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就是以前的太尉、丞相、禦史大夫,總稱“三公”,三公之上還有個名位更高、沒有實權的“上公”]。劉秀為“太常偏將軍”,其餘的將士各有各的職位。打這兒起,綠林起義軍稱為“漢軍”。漢軍的大權掌握在新市和平林將士們的手裏,舂陵的劉家軍很失望,表麵上不說什麽,心裏已另作打算了。
南陽舂陵縣住著漢朝的一個遠房宗室叫劉欽。他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劉縯[yǎn],老二叫劉仲,老三叫劉秀。他們一直痛恨王莽,老想恢複劉家漢朝的天下。大哥劉縯性情剛強;小兄弟劉秀生性謹慎,態度沉著。劉縯老諷刺劉秀,笑他沒有多大出息。劉秀聽了也無所謂。他覺得要成大事,非得跟那些當官的結交一下。他就到了長安,進了太學,拜了老師,結識了一些名人。後來從太學回來,就做起糧食買賣,成了個大商人。
有一天,劉秀運著一些穀子到宛縣[在南陽市]去賣,在街上碰到了好朋友李通和李軼[yi]。李通和李軼把劉秀請到家裏,跟他說:“現在四方亂糟糟的,王莽眼看著不行了,咱們南陽地方就數你們哥倆最能幹,你們又是宗室,何不趁此機會,召集人馬,奪取天下,也好恢複漢室。”劉秀一聽,正合了自己的心願。三個人談得挺對勁兒,就約定在南陽發兵。李通在宛縣很有勢力,他一發動,召集幾百個人並不困難。李軼就叫李通留在宛縣,自己跟著劉秀到舂陵去見劉縯。
劉縯有了李通和李軼兩人做助手,就召集了一百來個豪強,對他們說:“王莽暴虐,老百姓都起兵了。這是上天叫新朝滅亡的時候,也是我們平定天下,恢複高帝事業的時候了。”大夥兒都很讚成,馬上分頭到附近的各縣去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一同起兵。
劉縯在舂陵公開號召南陽豪強們起兵反抗王莽。有幾家害怕了,有的幹脆躲著他,還說:“造反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跟著劉縯莽裏莽撞地出去,豁出一條命還是小事,弄不好了還得滅門呐!”後來他們瞧見那個一向小心謹慎的劉秀也穿上軍裝,拿著刀,不由得改變了主意,一下子就來了七八千人,就等著李通那一邊到這兒來會齊了。
等了幾天,李通那邊還沒有人來,劉縯隻好派人去打聽。派去的那個人到了宛縣城裏,在大街上就聽見有人嘁嘁喳喳地議論。他擠在中間探問了一下,才知道李通還沒發動,就給官府發覺了。李通逃了,李家一門來不及逃的全都給抓了去,一共死了六十四個人。
李通那一頭吹了。劉縯這兒隻有七八千人,成不了大事。正好新市兵和平林兵已經到了南陽。劉縯就派人去見新市兵的首領王鳳和平林兵的首領陳牧,勸他們共同去進攻長聚,他們同意了。三路人馬聯合起來往西打去,這第一仗,旗開得勝,長聚打下來了。接著又打下了棘陽[在河南省新野縣東北],就把軍隊駐紮下來。
劉縯又打算進攻宛縣,半道上碰上了王莽的大將甄阜[zhēn—fu]和梁邱賜的大軍。劉縯他們都是步兵,連刀槍也不齊全,簡直沒法對打。這第二仗,南陽兵敗了,還敗得挺慘,隻得退到棘陽,守在那兒。甄阜和梁邱賜不肯放鬆,他們把糧食和軍用物資留在蘭鄉[在泌陽縣],率領著十萬大軍過了沘水[即泌陽河],把橋都毀了,放出話來說,不消滅“綠林盜賊”決不回頭。
新市兵和平林兵的兩個首領來見劉縯和劉秀。他們說:“甄阜和梁邱賜有十萬兵馬,叫我們怎麽抵擋得了?還不如扔了棘陽,暫時退到別處去吧!”劉縯嘴上叫他們不要怕,心裏可也挺著急的。正在為難的時候,忽然進來一個人,說:“下江兵到了宜秋[在河南省唐河縣西南]。我們聯合起來,一定能夠打敗敵人。”劉縯哥兒倆一看,原來是李通。劉秀高興地說:“這就好了!你怎麽到了這兒?”李通說:“我從家裏逃出來,四處奔波。聽說你們在這兒很為難,棘陽也許守不住,剛巧下江兵到了宜秋,我才趕來報信。下江兵的首領王常挺了不起,你們去請他幫助,他準肯出力。”劉縯馬上帶著劉秀和李通親自跑到宜秋去見王常。劉縯跟他說明兩路人馬聯合起來的好處。王常挺痛快地說:“王莽暴虐,失了民心。現在你們起來,我願意做個助手。”劉縯說:“如果大事成功,難道我劉家獨享富貴嗎?”劉縯跟王常當下就訂了盟約。
王常送走了劉縯他們,回來就把這件事跟另外兩個首領成丹和張卬[áng]說了一遍。成丹和張卬不大同意,說:“大丈夫起兵,就該自己作主,何必去依靠別人,受人家的節製?”可是,他們一向佩服王常,最後還是聽了他的話。打這兒起,農民起義軍跟地主武裝就混合在一起了。
王常、成丹、張卬他們帶著下江兵趕到棘陽,跟南陽兵、新市兵、平林兵合在一起,準備跟甄阜他們幹一下子。劉縯跟各路將士訂了盟約,大擺酒席,休息三天。到了十二月三十那天,劉縯提出他的作戰計劃。就在當天晚上先去襲擊蘭鄉,斷了官兵的糧草。
把守蘭鄉的官兵怎麽也不會想到蘭鄉會遭到襲擊,他們大吃大喝地過除夕,大夥兒都醉了,睡得死死的。半夜裏人家已經偷偷地到了跟前,他們還沒醒,怎麽還能抵抗呐?四路起義人馬殺散了蘭鄉的士兵,把甄阜、梁邱賜留在那兒的糧草能搬的都搬到棘陽去,來不及搬的,放一把火,全都燒了。第二天就是元旦,起義軍進攻沘水。沘水那邊,甄阜和梁邱賜聽說丟了蘭鄉,早就慌了神,想不到起義軍已經到了跟前。大夥兒手忙腳亂地抵擋了一陣,死的死,逃的逃,甄阜和梁邱賜都給殺了,士兵死傷了兩萬多。王莽另一路大軍趕來教授,也給打得一敗塗地。起義軍趁勢把宛縣團團圍住。這時候,四路人馬合起來已經有十多萬人了,該有個最高首領,才能夠統一號令。四路起義軍的首領們這就商量開了。貴族、地主出身的一些將士利用農民的正統觀念,提出了一個口號,叫“人心思漢”。他們說:“人心思漢,已經不是一天了。必須立個姓劉的人做皇帝,才符合人們的願望。”可是軍隊裏姓劉的人多著呐,立哪一個好呐?南陽兵和下江兵的首領王常主張立劉縯。新市兵和平林兵的首領怕劉縯的勢力大,主張立沒有實權的劉玄,連下江兵的張卬也同意。最後,立劉玄這一派占了多數。
劉縯不服氣,可他的兵力不夠,隻好繞著彎兒反對。他說:“諸君要立漢朝的後代,我們劉家的子孫萬分感激。現在赤眉軍也有十多萬人在青州和徐州,要是他們聽到南陽立了個宗室做皇帝,他們也立個宗室做皇帝,那怎麽辦呐?王莽還沒消滅,宗室跟宗室倒先對立起來,叫天下人懷疑,又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咱們不如先立個王。有了王,也可以統一號令了。如果赤眉立了個賢明的天子,咱們就去歸附他,他決不會廢去咱們的爵位。要是他們沒立,咱們先消滅了王莽,再回到東邊去收服赤眉。到那時候再立天子,也不晚呐。”
別人誰也不說話。張卬撥出寶劍來往地下一剁,大聲地說:“三心二意的,不能成大事。今天已經這麽決定了,不應該再有第二句話!”劉縯不敢再反對。這麽著,當時就決定立劉玄為皇帝。
公元23
年二月初一日,在清水[就是河南省白河]舉行了皇帝登基儀式,改元為“更始”。劉玄拜王匡、王鳳為“上公”,朱鮪[wěi]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就是以前的太尉、丞相、禦史大夫,總稱“三公”,三公之上還有個名位更高、沒有實權的“上公”]。劉秀為“太常偏將軍”,其餘的將士各有各的職位。打這兒起,綠林起義軍稱為“漢軍”。漢軍的大權掌握在新市和平林將士們的手裏,舂陵的劉家軍很失望,表麵上不說什麽,心裏已另作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