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俄曆3月16日,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即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高爾基五歲時,做木匠的父親因病去世,於是他寄居在開染坊的外祖父家。幼年的高爾基常常陷入日漸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們凶狠的爭吵鬥毆中。後來,破產的外祖父把老房子賣掉,在卡那特街另買了一所房子。他在《童年》一書中曾描繪:“這是一條沒有鋪裝、長滿了草,然而卻很清潔而且安靜的街,它穿過兩排色彩斑斕的小屋,一直通到田野。新房子比從前那所漂亮、可愛;正麵塗著令人感覺溫暖恬靜的深紅的顏色;三個天藍色的窗扉和一扇帶柵欄的頂樓百葉窗鮮亮得耀眼;靠左邊的屋頂遮掩著榆樹和菩提樹的美麗的濃蔭。”


    在高爾基的童年,曾是織花邊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親近的人”。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在這所老木屋裏,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爐沿上,向外孫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強盜母親等故事。外祖母的疼愛和那些如現實生活一般不幸又閃爍著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話故事,使過早就飽嚐底層生活艱辛的高爾基獲得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正如高爾基後來回憶的,“我的頭腦裏充滿了外祖母的童話,就像蜂房裏充滿甜蜜一樣”。正是這些記憶給了高爾基最初的豐潤的滋養。


    高爾基後來被外祖父送回到莫斯科與母親、繼父一起生活。平日待他很冷淡的母親將他送進一所最下等的庫那之小學念書。由於家境貧寒、衣食無著,高爾基忍受著同學的嘲笑、侮辱以及個別老師的斥責、譏諷,他的內心深處深深厭惡這個“豬的學校”。家中繼父也經常打罵他與母親,最終不堪忍受侮辱的高爾基倔強地離家,開始了艱難的漂泊生活。他到一戶富人家做工,讀書讀得入了神,燒水時把茶壺燒壞了。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鬆木棍,不容分說就朝他身上打來,將他打得遍體鱗傷,不得不請醫生來看。醫生從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非常氣憤地支持高爾基去告發。


    女主人害怕了,生怕高爾基告她虐待,馬上換了一副可憐的麵孔說:“孩子!隻要你不去告發我,你提什麽條件我都答應。”高爾基正色言道:“隻要你允許我在幹完活後可以讀書,我就不去告發你。”女主人極不情願地答應了。高爾基以皮肉之苦的代價,換來了多餘時間讀書的權利。


    高爾基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曆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後來,他不僅成為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成了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


    [文海拾珠]


    高爾基旅遊時迷了路,晚上走到中國邊界一個小村莊裏,外麵漫天大雪,他冷得受不了了,便去敲農家的門要求住宿。一個老太太在屋裏大聲問:“你是誰啊?”高爾基說:“阿曆克賽·馬克希·莫維奇·彼什科夫!”“人太多了!”老太太“嘭”地把剛打開的門關上,幹脆地拒絕道。


    [智慧思索]


    高爾基根據自己的經曆創作了“自傳體三部曲”,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你知道這三部作品分別是什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爾基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高爾基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