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1950年之後,蘇聯終於可是緩緩的鬆一口氣了,過去的四年蘇聯上上下下可是過得緊巴巴的,因為社會主義盟友們紛紛向老大哥伸手,不是要這就是要那,著實是讓蘇聯有點不堪重負的意思。尤其是1947年之前的那兩年,天災人禍全部加一塊兒了,整個歐洲幾乎都休克了。
好在這段苦難的日子總算過去了,根據1949年的經濟數據,隨著新經濟改革措施在中東歐的實施,隨著極端嚴寒幹旱氣候的離去,農業開始恢複正常,這讓之前供應緊張的食品總算是緩解了。雖然大家夥還不能像戰前一樣“大吃大喝”,但總算是能夠吃飽肚子了。
而且隨著大量的基礎設施被修複,民眾的生活基本上恢複了70%。接下來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五年之內,就應該能夠恢複到戰前水平。應該說這是值得高興的,至少政.治局的其他委員們是大大的鬆了口氣,唯一隻有李曉峰還顯得那麽嚴肅。
對他來說用五年的時間恢複到戰前水平根本就沒有什麽值得高興的,因為美國在這十年可沒有閑著,人家還維持了比較高的發展速度,這麽比較的話等於是被美國遠遠的甩在了後麵,如果蘇聯沒興趣爭霸的話倒也沒什麽,可問題是美蘇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能調和的,你不去爭人家也會打上門來,這是沒得選擇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牙跟上。
所以李曉峰如此說道:“在恢複經濟方麵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逐步擺脫了最艱難的時刻,走出了困境。這是值得高興的,但是值得高興並不代表就可以放鬆,我們必須時刻提高警惕,帝國主義亡我之心是不會消亡的。必須要看到最主要的帝國主義敵人美國在近十年經濟飛速發展,我們已經遠遠的落後了,所以在未來五年,我們要做的不光是恢複還要發展,要全麵帶領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發展壯大……”
李曉峰一句話就給未來五年定下了調子,如果是斯維爾德洛夫時代,恐怕還沒有那麽簡單,畢竟小斯隻是一個偽核心,而李曉峰則不一樣,他是真核,說話的分量要重得多。
按照李曉峰定下的調子,政.治局初步審議通過了新的五年計劃,在未來五到十年年內爭取將經濟總量翻一個翻,不說趕上美國,但也決不能被美國甩開。
和小斯時代不同的是,李曉峰沒有再加強重工業方麵的投資,主要的投資領域是輕工業和農業,尤其是農業,投資將成倍的增加。因為過去五年中蘇聯的領導人們可是看到了吃不飽肚子帶來的一係列問題,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麽比讓老百姓吃飽吃好更重要的事情了。
在經濟方麵是力求發展,而在政治方麵李曉峰也開始完全貫徹他的意圖了,首先是擱置了所謂的世界大革命的全盤計劃,現在不是繼續開拓而是守成的時候,蘇聯需要的是消化和鞏固,繼續搞擴張隻有死路一條。
用李曉峰的話說就是蘇聯將在未來五年內轉入積極防禦,除了關鍵熱點區域盡量減少同美國的直接衝突。對於這個意見,政.治局內部也有一些不同意的聲音,有些人認為在之前同美國的鬥爭中蘇聯都沒有落下風,每每還能占便宜,這說明蘇聯的實力還在美國之上嘛,占據優勢的一方怎麽能向落後的一方低頭呢?
好在一類的人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並不多,大部分人都知道之前蘇聯的勝利並不是真實實力上的反應,而是技術和手腕上的勝利。四兩撥千斤贏個一次兩次是可能的,但是巧實力始終是不如硬實力的,一旦美國的硬實力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四兩撥千斤就是去找虐。
更何況現在蘇聯已經將該占的地盤都占了,也是時候坐下來調整了,其他的地方要麽是蘇聯沒有能力插手的,要麽就是蘇聯不感興趣的,讓美國人去攪和也沒關係。
很快美國也就察覺到了蘇聯的外交政策調整,他們發覺蘇聯的進取心變弱了,很多問題都不再顯得那麽咄咄逼人了。而這種變化讓美國人是開心不已。
在美國看來這就是蘇聯“衰弱”的最好證據,既然蘇聯衰弱了,那麽大美利堅就必須主動出擊收複失地。而美國人很快就親自出手了,首先是越南,之前越南因為美蘇之間的僵持陷入兩分的局麵,共產黨在北麵吳庭豔在南邊,雖然雙方的摩擦是家常便飯,但沒有幕後的主子撐腰,想要大打也是不可能的。
而察覺到蘇聯變化的美國決定首先在越南投石問路,為什麽是越南呢?不光是這裏有美國的代理人,更重要的是越南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較重要的,越南國土南北狹長,幾乎是沿著南海“一線排開”,以越南、泰國加菲律賓可以“環抱”南海,將共產主義勢力南下的出口堵上。如果再配合日本島鏈的的幫助,可以說不管是蘇聯還是華夏出口都是極其有限的。更何況拿下越南還可以威脅華夏的西南腹地,完全可以將那一片刮民黨的殘餘勢力利用起來****嘛!
所以美國人立刻就對越南有了別樣的興趣,先是跟吳庭豔政權簽訂了一個共同防禦條約,通過這個條約租借了金蘭灣作為海軍基地,第七艦隊的航母直接就開到了華夏的鼻子底下,出門就可以跟華夏麵前耀武揚威。
不光是派駐艦隊,美國人還大大加強了對吳庭豔的軍事援助,在1950年7月美國國會就批準了一批高達三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旨在幫助“越南建立民主自由的新秩序”。
也就是從1950年7開始,越南南北雙方的軍事摩擦陡然增加了十倍不止,原本的擦槍走火式的小摩擦變成了軍事分界線上的直接武裝對持,雙方整個營甚至是整個團的規模發生交火,鬧得是不可開交。
而這給了越共方麵極大的壓力,畢竟因為之前跟蘇聯鬧得比較僵,蘇聯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這讓越共南下統一全國的企圖破產,這使得越共的領導人是一肚子火氣,仿佛是蘇聯在使壞是蘇聯欠了他們一樣。
而李曉峰是什麽脾氣大家夥也清楚,這貨當年就是你跟他玩硬的他會比你更硬,尤其是本次大會他順利當選之後,發現越南方麵竟然隻是發了一封官八股式的簡短賀電連個特使都沒有派時,不高興是肯定的,要知道哪怕是跟蘇聯關係很糟糕的南斯拉夫都派人來了,而越南竟然一點表示都沒有,這是什麽態度?又是什麽意思?
既然越共不給他麵子,李曉峰也不會給越共麵子,所以在吳庭豔加強了軍事挑釁,顯得那麽蠢蠢欲動時,他也幹脆裝作看不見,有種你越共就不要來乞討,將骨氣發揚到家。
一開始越共還是慢慢等待,他們總覺得蘇聯不會對他們不聞不問,畢竟大家都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不能見死不救不是?誰想到當分界線上的軍事衝突一天比一天激烈之時,蘇聯方麵依然沒有任何表示,這就讓越南有些坐不住了。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讓大使去找蘇聯人,要求蘇聯給予援助。接待越共大使的是古比雪夫,作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他主要處理政務,當然,這不是說他什麽都能拍板,蘇聯的總理沒那麽大的權力,最後有決定權的僅僅是政.治局,沒有政.治局的同意他什麽都不能許諾。
而且古比雪夫也不傻,他可是很清楚李曉峰並不怎麽待見越南的階級同誌,對他們的感官並不是太好,所以麵對越南大使的求助,這位也是大打太極,什麽實質性的幫助一概沒有。
而當越共當局獲得這個消息之後,也是傻眼了,他們真心是沒有想到蘇聯和李曉峰會這麽記仇,這還顧不顧大局了?還講不講階級友誼了?
反正越共當局是又氣又急,但又偏偏沒啥辦法。隻能轉而找華夏去哭訴,說蘇聯老大哥太不仗義一點兒也不夠意思。對此太祖和周公也是一陣無語,首先之前他們就了解到某仙人不太欣賞越共的領導層,其次這一次人家當選的時候,越南也確實做得不夠大氣,你派個特使又能咋地,不說別的,沒有蘇聯之前的幫助,你們越南能有今天,就衝著老交情拍個特使也還像一回事。你們倒好,連人都不派,這不是抬杠和叫板麽?再說了,你有種這麽做那就要做好承擔後果的心理準備,現在人家一出手你們就慌了,這算什麽?
反正太祖和周公也是挺糟心的,不管吧都是曾經的同誌,管吧這個事兒又不太好弄。思來想去,太祖隻能派周公往蘇聯走一趟了。
對於周公的到來,李曉峰還是給了極高的禮遇,古比雪夫親自去機場迎接(李曉峰其實也想去,但是外交場合講究的是身份對等,周公作為政府首腦也隻能由政府首腦去接待,某仙人是國家元首不適合去,否則未來太祖訪蘇怎麽接待?)。而且周公在同古比雪夫進行會談之後第一時間就被李曉峰接見了,雙方在會談中也是開誠布公。
“不是蘇聯見死不救,也不是我記仇,而是蘇聯未來的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世界大革命的時機還不算成熟,而且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相關國家經濟壓力也比較大,現階段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恢複和發展,盡快的恢複和增強自身的實力。等實力成熟了再開展世界大革命。所以在越南問題上,蘇聯決定積極防守,隻要美國和吳庭豔不越過紅線,隻要他們不是圖消滅越共,蘇聯就不會主動幹涉……我認為越南的同誌現階段還是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方麵做好防禦的準備,一方麵也要盡快發展起來,而不是一味的向其他階級同誌求助,畢竟現在各國的情況都不是特別理想,越南的同誌也應該理解我們大家的難處!”
周公算是明白蘇聯和某仙人的態度了,意思很簡單,越共不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他是絕不會出手的。這一點是堅定不移不會改變的。
而越共方麵從周公那裏獲知了蘇聯的真實態度之後,不禁是一陣苦惱。其實這一次求助於華夏,也是對蘇聯的一種試探。越共一直對南下念念不忘,這一次吳庭豔主動生事,他們覺得是個機會,原以為蘇聯會針鋒相對的跟美國打對台,誰想到蘇聯竟然縮卵,這台讓他們失望了。
越共的美夢破滅了,可想而知未來除非他們的生存遭到威脅,蘇聯都將是不聞不問。這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做更長遠的打算了。
與此同時美國人的膽子倒是越來越大了,眼瞧著蘇聯沒有什麽反應,他們默認為蘇聯這是放棄了越南,既然蘇聯放棄了,自然的他們沒道理更進一步嘛!
於是乎在1950年8月,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出現在了北部灣附近,開始出動艦載機轟炸北越。緊接著第一批美國空軍駐紮在泰國的轟炸機也出現在了北越上空,雖說轟炸的規模並不是特別大,但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試探,就是要看看蘇聯的反應。
那蘇聯是什麽反應呢?李曉峰沒啥反應,因為他已經看穿了美國人的想法,楊基佬這就是想對北越下手準備威脅華夏的大西南,這是要轉入戰略進攻了。
說實話,美國人選擇在越南進行戰略進攻,李曉峰是樂見其成的,曆史上越南就是個泥潭,給美國人坑得夠嗆,而現在越南依然可以是泥潭。既然如此美國人願意挨打,蘇聯也願意坑人,這不是一拍即合麽。更何況還可以借此機會敲打一下有點不知所謂的越南人,可謂是一箭雙雕。
不過李曉峰也知道,這麽做必須要慎重,因為北越的安穩關係到華夏大西南的安全,在這個問題上蘇聯還是必須跟華夏商量一二……(未完待續。)
好在這段苦難的日子總算過去了,根據1949年的經濟數據,隨著新經濟改革措施在中東歐的實施,隨著極端嚴寒幹旱氣候的離去,農業開始恢複正常,這讓之前供應緊張的食品總算是緩解了。雖然大家夥還不能像戰前一樣“大吃大喝”,但總算是能夠吃飽肚子了。
而且隨著大量的基礎設施被修複,民眾的生活基本上恢複了70%。接下來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五年之內,就應該能夠恢複到戰前水平。應該說這是值得高興的,至少政.治局的其他委員們是大大的鬆了口氣,唯一隻有李曉峰還顯得那麽嚴肅。
對他來說用五年的時間恢複到戰前水平根本就沒有什麽值得高興的,因為美國在這十年可沒有閑著,人家還維持了比較高的發展速度,這麽比較的話等於是被美國遠遠的甩在了後麵,如果蘇聯沒興趣爭霸的話倒也沒什麽,可問題是美蘇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能調和的,你不去爭人家也會打上門來,這是沒得選擇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牙跟上。
所以李曉峰如此說道:“在恢複經濟方麵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逐步擺脫了最艱難的時刻,走出了困境。這是值得高興的,但是值得高興並不代表就可以放鬆,我們必須時刻提高警惕,帝國主義亡我之心是不會消亡的。必須要看到最主要的帝國主義敵人美國在近十年經濟飛速發展,我們已經遠遠的落後了,所以在未來五年,我們要做的不光是恢複還要發展,要全麵帶領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發展壯大……”
李曉峰一句話就給未來五年定下了調子,如果是斯維爾德洛夫時代,恐怕還沒有那麽簡單,畢竟小斯隻是一個偽核心,而李曉峰則不一樣,他是真核,說話的分量要重得多。
按照李曉峰定下的調子,政.治局初步審議通過了新的五年計劃,在未來五到十年年內爭取將經濟總量翻一個翻,不說趕上美國,但也決不能被美國甩開。
和小斯時代不同的是,李曉峰沒有再加強重工業方麵的投資,主要的投資領域是輕工業和農業,尤其是農業,投資將成倍的增加。因為過去五年中蘇聯的領導人們可是看到了吃不飽肚子帶來的一係列問題,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麽比讓老百姓吃飽吃好更重要的事情了。
在經濟方麵是力求發展,而在政治方麵李曉峰也開始完全貫徹他的意圖了,首先是擱置了所謂的世界大革命的全盤計劃,現在不是繼續開拓而是守成的時候,蘇聯需要的是消化和鞏固,繼續搞擴張隻有死路一條。
用李曉峰的話說就是蘇聯將在未來五年內轉入積極防禦,除了關鍵熱點區域盡量減少同美國的直接衝突。對於這個意見,政.治局內部也有一些不同意的聲音,有些人認為在之前同美國的鬥爭中蘇聯都沒有落下風,每每還能占便宜,這說明蘇聯的實力還在美國之上嘛,占據優勢的一方怎麽能向落後的一方低頭呢?
好在一類的人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並不多,大部分人都知道之前蘇聯的勝利並不是真實實力上的反應,而是技術和手腕上的勝利。四兩撥千斤贏個一次兩次是可能的,但是巧實力始終是不如硬實力的,一旦美國的硬實力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四兩撥千斤就是去找虐。
更何況現在蘇聯已經將該占的地盤都占了,也是時候坐下來調整了,其他的地方要麽是蘇聯沒有能力插手的,要麽就是蘇聯不感興趣的,讓美國人去攪和也沒關係。
很快美國也就察覺到了蘇聯的外交政策調整,他們發覺蘇聯的進取心變弱了,很多問題都不再顯得那麽咄咄逼人了。而這種變化讓美國人是開心不已。
在美國看來這就是蘇聯“衰弱”的最好證據,既然蘇聯衰弱了,那麽大美利堅就必須主動出擊收複失地。而美國人很快就親自出手了,首先是越南,之前越南因為美蘇之間的僵持陷入兩分的局麵,共產黨在北麵吳庭豔在南邊,雖然雙方的摩擦是家常便飯,但沒有幕後的主子撐腰,想要大打也是不可能的。
而察覺到蘇聯變化的美國決定首先在越南投石問路,為什麽是越南呢?不光是這裏有美國的代理人,更重要的是越南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較重要的,越南國土南北狹長,幾乎是沿著南海“一線排開”,以越南、泰國加菲律賓可以“環抱”南海,將共產主義勢力南下的出口堵上。如果再配合日本島鏈的的幫助,可以說不管是蘇聯還是華夏出口都是極其有限的。更何況拿下越南還可以威脅華夏的西南腹地,完全可以將那一片刮民黨的殘餘勢力利用起來****嘛!
所以美國人立刻就對越南有了別樣的興趣,先是跟吳庭豔政權簽訂了一個共同防禦條約,通過這個條約租借了金蘭灣作為海軍基地,第七艦隊的航母直接就開到了華夏的鼻子底下,出門就可以跟華夏麵前耀武揚威。
不光是派駐艦隊,美國人還大大加強了對吳庭豔的軍事援助,在1950年7月美國國會就批準了一批高達三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旨在幫助“越南建立民主自由的新秩序”。
也就是從1950年7開始,越南南北雙方的軍事摩擦陡然增加了十倍不止,原本的擦槍走火式的小摩擦變成了軍事分界線上的直接武裝對持,雙方整個營甚至是整個團的規模發生交火,鬧得是不可開交。
而這給了越共方麵極大的壓力,畢竟因為之前跟蘇聯鬧得比較僵,蘇聯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這讓越共南下統一全國的企圖破產,這使得越共的領導人是一肚子火氣,仿佛是蘇聯在使壞是蘇聯欠了他們一樣。
而李曉峰是什麽脾氣大家夥也清楚,這貨當年就是你跟他玩硬的他會比你更硬,尤其是本次大會他順利當選之後,發現越南方麵竟然隻是發了一封官八股式的簡短賀電連個特使都沒有派時,不高興是肯定的,要知道哪怕是跟蘇聯關係很糟糕的南斯拉夫都派人來了,而越南竟然一點表示都沒有,這是什麽態度?又是什麽意思?
既然越共不給他麵子,李曉峰也不會給越共麵子,所以在吳庭豔加強了軍事挑釁,顯得那麽蠢蠢欲動時,他也幹脆裝作看不見,有種你越共就不要來乞討,將骨氣發揚到家。
一開始越共還是慢慢等待,他們總覺得蘇聯不會對他們不聞不問,畢竟大家都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不能見死不救不是?誰想到當分界線上的軍事衝突一天比一天激烈之時,蘇聯方麵依然沒有任何表示,這就讓越南有些坐不住了。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讓大使去找蘇聯人,要求蘇聯給予援助。接待越共大使的是古比雪夫,作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他主要處理政務,當然,這不是說他什麽都能拍板,蘇聯的總理沒那麽大的權力,最後有決定權的僅僅是政.治局,沒有政.治局的同意他什麽都不能許諾。
而且古比雪夫也不傻,他可是很清楚李曉峰並不怎麽待見越南的階級同誌,對他們的感官並不是太好,所以麵對越南大使的求助,這位也是大打太極,什麽實質性的幫助一概沒有。
而當越共當局獲得這個消息之後,也是傻眼了,他們真心是沒有想到蘇聯和李曉峰會這麽記仇,這還顧不顧大局了?還講不講階級友誼了?
反正越共當局是又氣又急,但又偏偏沒啥辦法。隻能轉而找華夏去哭訴,說蘇聯老大哥太不仗義一點兒也不夠意思。對此太祖和周公也是一陣無語,首先之前他們就了解到某仙人不太欣賞越共的領導層,其次這一次人家當選的時候,越南也確實做得不夠大氣,你派個特使又能咋地,不說別的,沒有蘇聯之前的幫助,你們越南能有今天,就衝著老交情拍個特使也還像一回事。你們倒好,連人都不派,這不是抬杠和叫板麽?再說了,你有種這麽做那就要做好承擔後果的心理準備,現在人家一出手你們就慌了,這算什麽?
反正太祖和周公也是挺糟心的,不管吧都是曾經的同誌,管吧這個事兒又不太好弄。思來想去,太祖隻能派周公往蘇聯走一趟了。
對於周公的到來,李曉峰還是給了極高的禮遇,古比雪夫親自去機場迎接(李曉峰其實也想去,但是外交場合講究的是身份對等,周公作為政府首腦也隻能由政府首腦去接待,某仙人是國家元首不適合去,否則未來太祖訪蘇怎麽接待?)。而且周公在同古比雪夫進行會談之後第一時間就被李曉峰接見了,雙方在會談中也是開誠布公。
“不是蘇聯見死不救,也不是我記仇,而是蘇聯未來的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世界大革命的時機還不算成熟,而且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相關國家經濟壓力也比較大,現階段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恢複和發展,盡快的恢複和增強自身的實力。等實力成熟了再開展世界大革命。所以在越南問題上,蘇聯決定積極防守,隻要美國和吳庭豔不越過紅線,隻要他們不是圖消滅越共,蘇聯就不會主動幹涉……我認為越南的同誌現階段還是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方麵做好防禦的準備,一方麵也要盡快發展起來,而不是一味的向其他階級同誌求助,畢竟現在各國的情況都不是特別理想,越南的同誌也應該理解我們大家的難處!”
周公算是明白蘇聯和某仙人的態度了,意思很簡單,越共不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他是絕不會出手的。這一點是堅定不移不會改變的。
而越共方麵從周公那裏獲知了蘇聯的真實態度之後,不禁是一陣苦惱。其實這一次求助於華夏,也是對蘇聯的一種試探。越共一直對南下念念不忘,這一次吳庭豔主動生事,他們覺得是個機會,原以為蘇聯會針鋒相對的跟美國打對台,誰想到蘇聯竟然縮卵,這台讓他們失望了。
越共的美夢破滅了,可想而知未來除非他們的生存遭到威脅,蘇聯都將是不聞不問。這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做更長遠的打算了。
與此同時美國人的膽子倒是越來越大了,眼瞧著蘇聯沒有什麽反應,他們默認為蘇聯這是放棄了越南,既然蘇聯放棄了,自然的他們沒道理更進一步嘛!
於是乎在1950年8月,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出現在了北部灣附近,開始出動艦載機轟炸北越。緊接著第一批美國空軍駐紮在泰國的轟炸機也出現在了北越上空,雖說轟炸的規模並不是特別大,但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試探,就是要看看蘇聯的反應。
那蘇聯是什麽反應呢?李曉峰沒啥反應,因為他已經看穿了美國人的想法,楊基佬這就是想對北越下手準備威脅華夏的大西南,這是要轉入戰略進攻了。
說實話,美國人選擇在越南進行戰略進攻,李曉峰是樂見其成的,曆史上越南就是個泥潭,給美國人坑得夠嗆,而現在越南依然可以是泥潭。既然如此美國人願意挨打,蘇聯也願意坑人,這不是一拍即合麽。更何況還可以借此機會敲打一下有點不知所謂的越南人,可謂是一箭雙雕。
不過李曉峰也知道,這麽做必須要慎重,因為北越的安穩關係到華夏大西南的安全,在這個問題上蘇聯還是必須跟華夏商量一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