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博列維奇這是受到了美國人的刺激,這才覺得海軍有重大作用,才願意加強紅海軍建設。當然,這並不是說之前紅海軍的發展就不受重視,實際上這個年代的紅海軍已經比曆史上強大太多了,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強的海軍力量,但絕對還是處於第一集團之中的。


    紅海軍所麵臨的主要問題其實不是資源不夠用,雖然在戰爭時期其建設不可避免的受影響,但也不至於勒緊褲腰過日子。紅海軍當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這些寶貴的經費用在了錯誤的方向。


    這麽說吧,當時紅海軍的思路是有問題的。不像陸軍是旗幟鮮明的大縱深作戰,也不像空軍是遠程航空兵和前線航空兵涇渭分明。紅海軍的思路是沒有思路。相當一部分高級軍官的思維還停留在一戰,覺得主力艦才有用處。而另一部分布爾什維克上台之後的實用主義海軍軍官則認為空前快足以扼守國門,對潛艇、飛機更感興趣。當然還有最後那一批人是李曉峰帶出來的,是航母派。


    看上去這是有目標,不是有三大派係嗎?但實際上這三大派係依然很混亂,都沒有解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紅海軍到底是幹嘛用的?


    戰列艦那派人雖然大力主張發展戰列艦,時時刻刻瞄準著趕英超美,但是你讓這幫孫子去大洋上公然挑釁英美這樣的一流海軍,他們又沒底氣。普遍認為以蘇聯的國力暫時不可能做到這一點,而且也沒有必要這麽做,因為紅海軍不是帝國主義侵略的工具,始終是防禦性質的,是用來保家衛國的!


    實話實說,這尼瑪就是扯淡。數千萬一艘的戰列艦不出去海上決戰,留在家裏當存在艦隊,這完全不符合馬漢的理論。而且代價也太高了。如如僅僅滿足於近海防禦,空潛快反而更經濟實用。何必花費那麽大的代價去搞主力艦?


    所有有一段時間,除了斯.大林願意支持戰列艦那波人,其他的布爾什維克高層對這一套都興趣缺缺。不過這也不是說空潛快也沒有問題,實際上宣揚空潛快理論的這一票人目的性也成問題,因為他們有一個問題始終無法回避,那就是空潛快對付不了英美這樣的超強海軍,甚至對付日本這種二流海軍都夠嗆。空潛快根本做不到禦敵於國門之外,頂多隻能騷擾一下對手而已。


    也就是這樣的海軍雖然便宜。但是蘇聯真正同帝國主義爆發了生死之戰,用處是不大的。所以這幫人也有點蒙圈,努力地試圖製造一種足夠便宜但又能威脅敵人主力艦隊的海軍武器。可惜的是,暫時他們還沒找到。


    至於航母派,雖然他們有某仙人的支持,但實話實說他們也不比上麵那兩家高明多少,他們也試圖將航母表述成一種防禦性質的武器。但是航母用來防禦真的可行嗎?實話實說,似乎有點被動挨打的意思。


    總而言之,在整個三四十年代,紅海軍的思想很混亂。並沒有完全搞清楚他們的目的是什麽,是爭奪對海洋的控製權(對於沒有太多海外貿易而且資源豐富的蘇聯來說,這個吸引力真心不大)。還是甘當一種存在性的嚇唬人的“大殺器”,或者幹脆就在近海撲騰兩下算了。


    反正紅海軍的建設缺乏目的性,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喜歡胡亂跟風,今天英美日上馬了新式戰列艦,那紅海軍就會忽然對戰列艦拋媚眼,明天英美日又開始搞航母,那紅海軍也跟著搞航母,後天聽說潛艇才是王道。紅海軍立刻就又會投入潛艇的懷抱。


    紅海軍可以說是朝三暮四的代言詞,不過出現這種情況也很正常。首先是俄國海軍曆史上就是個拚盤似的大雜燴,就是靠直接從國外購買艦船、引進技術發展起來的。其海軍基礎很薄弱。所以在麵對新技術和新思潮的時候回混亂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尤其是還要看到俄國海軍在一戰前就被滅了一次,那一次的失敗太慘重了,以至於讓俄國人很不自信,總覺得自己是落後的一方,所以也願意盲目跟風。


    再加上某仙人的橫空出世,將海軍內部攪和成了一鍋粥,讓各種新思潮極端泛濫,從某種意義上加重了俄國人的這種不自信心理。所以在海軍建設問題上盲人摸象也就很正常了。


    不過進入衛國戰爭之後,紅海軍的混亂竟然有了極大的好轉,似乎紅海軍開始找到了目標。首先“清醒”過來的是搞空潛快的那批人,之前他們一直認為空潛快等同於防禦,而防禦永遠是被動挨打的,尤其是用空潛快對付英美這種大海軍時,將沒有任何優勢。


    這是他們的最開始的想法,但是隨著二戰的爆發,尤其是德國人再一次祭出了無限製潛艇戰這個大殺器之後,空潛快的支持者一下子就沸騰了。堂堂世界第一的皇家海軍竟然被一群潛艇逼得差點生活不能自理,這說明了什麽?說明了空潛快並不僅僅是防禦性質的,完全可以用於攻擊嘛!


    用潛艇禦敵於國門之外,這個設想似乎已經被德國人證實了!所以空潛快的支持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既然德國人用少量的潛艇就能做這麽大的事兒。那沒道理比德國水下部隊強大得多的紅海軍潛艇部隊也做不到哈!


    從1939年到1941年,空潛快這一波人是空前的活躍,不斷地叫囂著修改紅海軍的戰術理論,明確潛艇的核心地位,要求向德國海軍學習,利用潛艇進行海上破交作戰,徹底地摧毀對資本主義世界極其重要的海上生命線。


    眾所周知,李曉峰是航母派,他對發展潛艇沒有意見,但是潛艇這個配角出來搶戲搶主角地位那他就不能同意了。所以在那兩年他是竭力地鎮壓空潛快的喧囂,在他的支持下,航母派也終於找到了作戰目標。


    航母派認為。潛艇用來破交確實有非凡的作用,但是破交隻能對英國這種資源高度依賴殖民地的島國有重大作用。碰上了美國管用嗎?恐怕是不管用的,他們認為德國潛艇部隊取得的戰果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尤其認為潛艇部隊並不能夠有效的摧毀敵人的主力艦隊,而不摧毀敵人的主力艦隊自然也就談不上完全解除了敵人的威脅。


    所以航母派認為。在未來紅海軍應該利用潛艇進行破交作戰,不過潛艇的任務是削弱敵人的實力,為較為弱小的紅海軍水麵艦艇編隊同敵人主力最後決戰創造良好條件。


    說白了,航母派認為潛艇就是一種騷擾手段,削弱敵人之後,再由他們出場解決問題。


    應該說航母派的這種理論確實談不上先進,因為紅海軍的主導思想依然不是控製海洋,而僅僅是避免海洋被敵人控製。也就是說紅海軍對製海權依然沒有太大的興趣。依然僅僅是一個破壞者。


    實話實說,這很落後。畢竟海洋占地球麵積的四分之三,海洋裏才有人類的未來。而紅海軍卻對海洋沒有一絲一毫的興趣,僅僅樂於當一個破壞者,真心是沒啥追求。


    當然,對落後的紅海軍也不能要求太高,誰讓蘇聯的國土太廣袤資源太豐富了,這讓北極熊僅僅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感興趣也就很正常了。


    而且從進步的角度說,紅海軍航母派從最開始的純粹的防禦性質海軍建設思想轉入進攻和破壞,這也算是有進步了。一口氣吃不成胖子。得一步步來不是?


    並且,紅海軍航母派的這一套理論很取巧,不像之前的戰列艦派和空潛快派那麽排他。不是那麽非此即彼。航母派承認了潛艇的重要意義,也不排斥發展潛艇,這就沒有那麽強的對立性。哪怕是空潛快最如日中天的時段,也不敢說一棍子給航母派打死。


    所以在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航母和潛艇的發展都是比較快的。先說潛艇吧,為什麽呢?原因很簡單,在同英美結盟之後,在英美的一再強烈要求下,紅海軍終於同意加強太平艦隊的實力。那怎麽增強呢?就是增派潛艇和部分水麵艦艇前往海參崴。


    其中潛艇可是占據大頭,從北方艦隊一口氣將抽調近30艘潛艇。這個數量說實話是比較驚人的。而這三十艘艦艇當中一大半都是所謂的巡洋艦潛艇。


    所謂的巡洋潛艇其實就是紅海軍的大型遠洋潛艇,而其他的就是中小型近海潛艇。說起開蘇聯或者說俄國對遠洋潛艇是相當的熱衷。早在1910年。俄國工程師祖拉維耶夫就提出建造一種排水量高達四千噸的巡洋型潛艇(這個噸位在今天的常規潛艇當中都算是體量最大的那一批)。


    祖拉維耶夫設計的這種巡洋潛艇安裝有36具魚雷發射管(前後各18具),還可以攜帶120枚水雷,並安裝有五門120毫米火炮。說實話,這種異想天開似的大型潛艇完全超越了實際,也超出了當年俄國的工業能力。實際上也隻有毛子那種最大的才是最好的設計思維才能搞出這種怪物。


    好在當年沙皇的海軍部並沒有抽風,拒絕了祖拉維耶夫的設計,而是要求先建造一種由巴爾德設計的1250噸的大型潛艇,看看效果好不好,如果好再上馬祖拉維耶夫的設計。


    當然,隨著一戰日益殘酷,以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這些大型潛艇計劃都不了了之。但是俄國人始終沒有放棄這個想法,到了1930年國家經濟開始有起色了之後,大型潛艇又回來了。


    這就是iv批巡洋潛艇,也就是真.理級巡洋潛艇。不過實話實說,真.理級真心是個垃圾。為了使真.理級潛艇達到較高的水麵航速,阿薩福夫將其設計得很像驅逐艦。眾所周知,驅逐艦那種體態是絕對不適合水下航行的,最開始真.理級潛艇的儲備浮力高達92%,後來經過修改也達到了75%左右。


    大儲備浮力雖說有利於改善潛艇的水麵適航性,但這樣一來,其水下排量自然是水漲船高,難以做到快速下潛或者上浮。同時高幹舷設計也使該級潛艇容易遭到水麵炮火的打擊。


    總而言之。真.理級就是一個奇葩(比如其莫名其妙的魚雷裝填艙口設計,通過這個艙口裝填魚雷需要一個半小時,而直接從魚雷發射管口裝填僅需要二十分鍾。不知道蘇聯人為啥要搞這麽一個莫名其妙的設計)。其極限下潛深度僅有45米(改進後勉強達到70米)。反正真.理級用紅海軍官兵的話說:“那就是一坨狗屎!”


    幸虧紅海軍也沒打算讓真.理級上戰場,這種1936年服役的“先進”潛艇。一共也就建造了三艘,П-1真.理號1939年就改為訓練潛艇,戰爭爆發之後承擔運輸任務時在芬蘭灣沉沒。П-2紅星號、П-3火花號也在1939年改為訓練艇。


    而這一次紅海軍派往海參崴的是更先進的k級潛艇,也就是所謂的“喀秋莎”級。這種第xiv批潛艇水麵排水量1487噸,水下排水量2102噸,儲備浮力20%(總算沒有真.理級那麽奇葩了)。其水麵最大航速22節水下最大航速10.3節(必須要說明的是,儲備浮力小的喀秋莎竟然比真.理級水麵航速還要快。至於續航力,喀秋莎也三倍於真.理級。水麵9節狀態下,喀秋莎續航力為16500海裏,水下3節時175海裏,而真.理級的兩項數據為5535海裏和96海裏)。


    這一次轉調到海參崴的喀秋莎級潛艇一共11艘,分別以k打頭加數字命名。其中比較值得一提有故事的是k-21號,這艘1940年12月21日服役的新式潛艇在曆史上的1942年7月5日曾經遭遇到提爾皮茨、舍爾海軍上將號在內的德國艦隊。該艇在因格島附近從2850米的距離上連發四條魚雷,宣稱重創了提爾皮茨號並擊沉了一艘驅逐艦。


    為什麽要用宣稱呢?因為後來大家夥都知道,提爾皮茨號屁事沒有,而且也沒有任何一艘德國驅逐艦在那個時間段被擊沉。所以,俄國人的戰績全是水分。


    有意思的是。紅海軍卻信以為真,k-21號在三個月後被授予了紅旗勳章,而該艇艇長盧寧也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和金星勳章。一直到1966年。蘇聯官方才承認1942年這次攻擊沒有任何戰果,但是蘇聯官方並沒有收回k-21號和盧寧的榮譽稱號。甚至k-21號在1983年被修複一新之後陳列在北莫爾斯克。


    除了這十一艘k級潛艇外,其餘的大部分都是中型“狗魚”級潛艇,也就是所謂的Щ級中型潛艇。這其實也是個傳奇,分為第iii批、第v批、第v6nc、第v6nc2批和第x6nc批狗魚。而這一次調往遠東都是狗魚中比較先進的第v6nc2批,共計19艘。


    除了大量的潛艇之外,紅海軍還從波羅的海艦隊和白海艦隊抽調了相當一批驅逐艦和護衛艦。包括33型驅逐艦,36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一共20艘。


    用官方的說法是,這五十艘艦船極大的增強了紅旗太平洋艦隊的作戰實力。對未來消滅日本法西斯具有重大意義。但是私底下不管是英美還是蘇聯都認為這僅僅具有象征性意義,不管是潛艇還是驅逐艦和護衛艦都屬於中小型艦艇。相對於日本聯合艦隊來說,真心是不值得一提。尤其是要注意。這一批調往遠東的艦艇中竟然沒有一艘巡洋艦以上的艦船,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說白了紅軍暫時還不想參合到太平海戰中去,僅僅派遣象征性的力量做樣子而已。反正西方史學家在戰後對此是冷嘲熱諷了一番,認為蘇聯就是沒種。


    那麽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的。如果蘇聯僅僅是做樣子,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都有理由不高興,但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英國和美國,尤其是後者並沒有絲毫不滿。相反美國人對蘇聯加強遠東的海軍力量高度讚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而這就讓後來的一批史學家莫名其妙了,這種疑惑一直持續到了1950年,在李曉峰上台之後,解密了一批二戰中的機密文件,而這批文件就牽涉到了蘇聯增強遠東海軍力量。


    在最早解密的一批文件中,蘇聯官方稱:為美國海軍用於襲擊日本海上交通線的潛艇部隊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包括開放海參崴等港口停泊懸掛蘇聯國旗的美國海軍潛艇,以及直接提供潛艇補給艦為美國海軍潛艇提供海上補給,此外還提供了大量關於日本海軍的情報……(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醉酒無楓、lzc880210、川流華桂、風飄影動、光輝的憲章、最強大的陸軍、補刀王和尤文圖斯同誌!另外祝大家新春快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兵在191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口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口鐵並收藏天兵在191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