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在表揚了某仙人一番之後,忽然話鋒一轉又道:“但是,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如何在堅持原則性的同時,盡可能減輕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絕不能打腫臉充胖子,也不能罔顧民眾的不幸而不聞不問。這都是有悖於黨的最基本宗旨的!”
李曉峰心裏頭咯噔一跳,這可不是什麽好話頭,怎麽聽著導師大人這是給個甜棗然後打一棒子呢?
列寧是這個意思嗎?不完全是,不過他確實對當前的狀態不太滿意,不管是托洛茨基還是李曉峰都不能讓他滿意,所以他才破天荒的插嘴說話了,為的自然不是拉一派打一派,而是調和矛盾解決問題。
李曉峰想了想回答道:“在如何維護蘇聯人民的切身利益這一問題上,我的意見是要有遠見,要朝前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時的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不應該為了一時的小利,而放棄今後的長遠利益!”
李曉峰這也算是說出了心裏話,他明白列寧上麵那番話是什麽意思,無非是讓他對托洛茨基做出一定的讓步,不要將老托頂得下不來台,而且有些方麵的利益也確實可以讓一讓。但是李曉峰是怎麽回答的,說起來也算是堅持原則,那就是絕不接受托洛茨基現在的主張!
列寧歎了口氣,勸道:“我讚同堅持原則的做法,但是堅持原則不等於放棄靈活性,我們現在的情況很不好,很緊張,以小額的讓步換取一定的援助,這是不違反原則性的!”
李曉峰卻反駁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美國的援助是那麽好拿的?就沒有任何政治條件?這是短視的做法!”
列寧眉頭皺了起來,因為他發現現在的李曉峰比以前難對付多了。以前的某人恐怕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敢跟他這麽叫板的。而現在,在這個小問題上。某人都是寸步不讓,這說明了什麽?說明了某人已經羽翼豐滿,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主見,不是他這個導師大人隨便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了。
其實列寧從某人進門時的態度就看出了一些端倪,某人為什麽來得這麽低調,這麽給麵子,除了對他這個大導師的尊重外,恐怕言外之意也是很明顯的:“列寧同誌。我在場麵上可是已經給足了您麵子,可以說是將身段放到了最低。那麽接下來您多少也得給我一點麵子,在某些問題上不要逼得太緊啊!”
列寧還真沒辦法逼得太緊,不僅僅是因為某人很給他麵子,更重要的是這幾年某人成長得太快了。1935年列寧退休的時候,某人雖然終於成為了政治局委員,但是實話實說屬於政治局的小字輩,不要說托洛茨基這樣的二導師,就是麵對斯維爾德洛夫的時候也要低一頭。而現在呢?斯維爾德洛夫被某人逼得狼狽不堪,托洛茨基也一再的在某人那裏吃癟。可以說某人已經成為了政治局事實上的巨頭。哪怕是列寧也必須要尊重某人的意見了。
所以列寧還真不能逼得太緊,隻能徐徐途之,他又道:“那維持正常的商業活動總可以吧?”
李曉峰皺了皺眉頭。問道:“什麽商貿活動?”
列寧說道:“之前英國訂購的反潛巡邏艦,我看還是交付的好,這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不需要卡著不放吧?”
之前有說過,英國在蘇聯訂購了一批36型反潛護衛艦,不過因為在一些問題上鬧得很不愉快,這筆買賣算是黃了。在李曉峰的要求下,這批護衛艦被扣押了下來,並沒有交付給英國。而英國隻能轉而用《租借法案》從美國獲得一戰的老式驅逐艦湊數。
經過這一段的使用。英國對這批老式驅逐艦的性能並不滿意。畢竟是一戰的老艦,而且封存了十幾年。情況確實一般。最重要的是這批驅逐艦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反潛設計的,哪怕是經過緊急改裝。也並不是特別適合皇家海軍的要求。
所以,乘著日本偷襲東南亞之後,英蘇關係有解凍的跡象,老煙鬼是強烈的要求蘇聯繼續履行合約。畢竟36型護衛艦是專門為反潛設計的,而且還根據皇家海軍的要求進行了改進,這比美國的老式驅逐艦給力得多。
列寧帶著真誠看著李曉峰,導師大人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促成這筆交易,用他的話說:“這就是正常的商貿活動麽!”
李曉峰心中暗笑了一聲,他太了解導師大人的小手段了,1917年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就是被這些小手段弄得暈頭轉向,從而被導師大人當猴耍。他可不想被遛猴,所以立刻就回答道:“既然是正常的商貿活動,英美兩國就不應該限製我國進口鋁土礦、化工產品和精密機床。而現在的情況是,他們在這方麵設置了重重障礙,阻礙我國進一步提高工業能力,而這對我們打贏這場戰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著貿易公平的原則,他們是不是應該先有所表示呢?”
李曉峰一腳就把皮球踢回去了,導師大人你不是說正常貿易嗎?那總得有來有往,不能使英美可以隨便購買咱們蘇聯的武器裝備,而我們要點原材料和機器都百般阻擾吧?
列寧有些無語,他發現某人是越來越難纏了,而且他死死地咬住的這一點,還真讓他不好說什麽。良久之後,導師大人才說道:“信任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不過他還沒說完,李曉峰就打斷道:“那就先請英美展現誠意,畢竟我們正承受著軸心國最大的壓力,沒道理讓壓力大的先展現誠意吧?如果他們真的有心同蘇聯一起擊敗軸心國,那就請做在前麵,讓我們看到所謂的誠意!”
列寧要說的話自然是說不出口了,而且他也看出來了,某人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是無比的頑固。難怪托洛茨基拿某人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那就先恢複貿易談判吧!”列寧建議道。
這個李曉峰還真沒辦法阻止,但是他也有話說:“恢複貿易談判可以,但既然要談判那就得先把底線畫出來吧?我認為美國和英國恢複對我國供應鋁土礦、航空鋁材、發動機以及糧食和機床是必須爭取的。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那這所謂的貿易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列寧在心中又歎了口氣。很顯然某人已經把所有的漏洞都堵上了,如果不答應這些條件,某人絕對會死不鬆口。想了想,列寧覺得也隻能答應下來,否則這個問題就真的沒辦法繼續談了。
“這些條件是不是太苛刻了一點?”托洛茨基問道。
“如果你不能答應這些底線,那這個事就沒辦法談了!”列寧平靜地回答道。
說實話,導師大人其實也不太想參合這個事兒,就像他最開始跟李曉峰所說的。他欣賞有原則性的同誌。之前英美確實有些霸道了,這讓他也是很不爽的。可是經不住老托軟磨硬泡,而且為了打擊共同的敵人,這麽做也確實有利,所以他才答應下來。
列寧唯一估計錯誤的,就是低估了某仙人的難纏,隨著某人的成長,其已經完全具備了對他這個導師說不的能力。這讓列寧是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托洛茨基看了看列寧的表情,知道這已經是導師大人的極限了,他也不好再強求什麽。而且一直都是他在欠列寧人情,自然是沒辦法繼續張嘴了。
很快李曉峰的要求就擺在了丘吉爾和羅斯福的案頭上,丘吉爾還好。但是羅斯福卻有些為難了。立誌於要將美國變成世界性大國的他,很清楚平衡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現在的蘇聯已經過於強大了,如果再給蘇聯想要的一切,那簡直就是養虎為患。尤其是蘇聯提出要的精密機床,這個他是真心不想給。
良久之後,他建議道:“我國也在做戰爭準備,此時此刻實在沒有多餘的能力為蘇聯生產精密機床。這樣吧,我國可以承諾,蘇聯所需要的精密零件我國將優先加工。如何?”
說白了,這還是不願意授人以漁。擔心蘇聯利用美國機床再次升級工業能力。丘吉爾也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但是李曉峰卻很不爽。他立刻宣布暫停談判。
“這個家夥實在太難纏了,”丘吉爾感慨了一句,一番沉思之後,他向羅斯福建議道:“實在不行,隻能對蘇聯開放部分精密機床設備,反正以他們的學習能力,消化技術是需要時間的。而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再次進步,從而始終領先。”
不過羅斯福卻不滿意這個建議,因為對美國來說,並不需要蘇聯的產品,美國現在所做的一切可以說都是在支援英國,因為你們英國人我們就要付出這些代價,這也太沉重了吧?怎麽說也得讓我撈點好處不是!
這下丘吉爾就鬱悶了,因為他還真不知道該給美國人什麽好處。為什麽這麽說呢?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必須搞清楚一點,那就是當時世界上工業技術的最高端掌握在哪些國家手裏。
我們從曆史教科書上的印象似乎覺得美國和德國是很牛逼的,一般提起美國的工業能力那都得用驚人來形容,一般說道這一點是會說美國在二戰生產了多少軍艦、多少飛機、坦克和大炮,末了還得補充一句:“沒有美國這個民主國家兵工廠,蘇聯和英國都得完蛋。”
至於德國,更是有大票人驚呆其在二戰末期搞了多少黑科技,反正普通人會認為這兩家是最牛逼的。但是,為什麽要說但是呢?因為這個但是很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英國的存在,都認為英國在二戰中沒有多少拿得出的東西。
實際上這種認知是錯誤的,英國的武器在二戰中確實乏善可陳,但是武器不好並不代表技術不行。二戰中英國武器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國家經濟實力的問題。這麽說吧,因為窘迫的經濟狀況,直接導致英國沒有能力像美國那麽去爆裝備,也不能像德國那樣玩命的發展黑科技,他隻能用比較經濟的方式滿足戰爭的需求。
這麽說吧。在工業能力的最尖端上,當時的英國確實比美國強,舉個簡單的例子。p51的發動機,如果不是羅羅的梅林發動機。p51還是p51嗎?
不光是發動機,考驗金屬加工能力的坦克炮上,英國也超出美國一大截,英國的17磅坦克炮比美國同口徑的76強一截,甚至比黑豹的kwk40都要給力。至於英國20磅坦克炮,比美國的90毫米坦克炮更是強的沒話說,而且這門牛逼的20磅坦克炮還是後來大名鼎鼎的l7105坦克炮的親爹。而當時美國人在120毫米重型高射炮上發展出的120毫米坦克炮簡直是坑爹的存在(給英國人坑得不輕),這麽說吧。l7的威力竟然比美帝的120都大得多。
在電子工業上,英國人也一度很強,磁控管就是他們發明的。玩航母,英國人發明了斜角甲板、發明了光學助降設備。玩噴氣發動機,一度蘇聯和美帝都要從羅羅引進技術,哪怕是進入了21世紀,羅羅依然是動力這一塊最牛逼的巨頭之一。這麽說吧,如果不是英國輸出技術,美國還真是差點。英國人唯一的問題是,這個帝國運行和發展的支柱(殖民體係)被打斷了。喪失了給養和供血能力的大英帝國隻能忍痛放棄相當一部分高端技術(沒錢了,也養不起),這才一步步的落後。
但是在1942年。玩尖端的,美國還真不是英國的對手,那時候的美國跟現在的天朝很像,工業規模和潛力驚人,但是在最高端這一段確實落後於世界第一集團。如果不是利用好了二戰以及二戰勝利之後的大好局勢,美國想要追上去還真需要不菲的代價。
所以大家就該明白,羅斯福為什麽那麽糾結了,因為蘇聯要求獲得的精密機床可能對美國來說是第一流的,但是對英國來說卻不一定是最尖端的了。英國人還有很強的技術儲備。可以像丘吉爾說的,利用好時間差。重新跟蘇聯拉開差距。但是美國的技術儲備就沒那麽強了,很有可能就不能拉開足夠的技術差距。而這等於是間接的削弱了美國的優勢。美國人怎麽會沒有意見呢?
好吧,現在問題就來了,美國人不樂意了,這筆三方交易就做不成。對丘吉爾來說,就必須讓美國人滿意才行。那麽蘇聯有美國需要的東西嗎?
實話實說,還真沒有,論工業能力,就沒有什麽美國生產不出來的產品,雖然這些產品可能不是最高端的,但也絕對不是最低端的,總而言之是能夠滿足美國需求的。這就導致了美國人有些無欲無求。
而無欲無求的國家就最難搞了,思考了很久,丘吉爾在幾項產品上畫了圈圈。頭一個就是t-54坦克,根據軍情六處的報告,德國人對這種蘇聯重型坦克無比的畏懼,甚至已知的所有德國反坦克武器對這種坦克作用都不大。這樣恐怖的武器自然讓英美都充滿了興趣,如果能搞到t-54,如果美國人能成規模的生產t-54,想想這都可怕啊!
不過英國的要求第一時間就被蘇聯拒絕了,原因很簡單,t-54的版權並不在蘇聯手中,哈爾科夫的183廠是用生產許可證的方式生產t-54,其版權在北方工業的手中,按照北方工業和蘇聯政府達成的技術轉移協定,蘇聯政府對外出口t-54或者轉讓技術必須得到北方工業的同意。而很顯然,北方工業現在不同意。實際上北方工業連t-35都拒絕轉讓。
最後托洛茨基隻能無奈的告訴丘吉爾:“因為某些技術原因,我國沒有資格轉讓t-54的相關技術。我國能夠提供的隻有t-34、Вn-2坦克……”
丘吉爾其實對t-34和Вn-2沒有興趣,雖然這兩種坦克對德國人的震動也不小,但和t-54比起來就不算什麽了。但是在再三試探了蘇聯的口風,發現引進t-54確實沒戲之後,他隻能轉而忽悠羅斯福了:“t-34和Вn-2都屬於革命性的設計,根據軍情六處得到的情報看,德軍認為這兩種坦克全麵優於他們已知的所有坦克……”
羅斯福上當了嗎?應該說沒有,人家腿腳不好,又不是頭腦有問題,怎麽會不知道丘吉爾就是在忽悠。但是最後羅斯福接受了丘吉爾的建議,選擇了讓步,原因很簡單,他必須讓步,因為這段時間日本越來越囂張了,不排除自信心膨脹的小鬼子很快又要打其他的鬼主意了。
為了維持美英蘇三國的合作,為了真正將三國團結在一起,羅斯福選擇了讓步,他要求獲得Вn-2和t-34的全套圖紙及生產技術,另外蘇聯還必須提供300輛t-34和100輛Вn-2實物。除此之外,蘇聯還需要立刻將所有的36型護衛艦及相關圖紙和技術設備交付英國和他們。而美國付出的則是開放之前的對蘇禁運,以及同英國一同供應部分高端精密機床設備……(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奧芬、薩尤卡攻擊機、冰山上的駭客、豬瀟灑2和南方流浪者同誌!
李曉峰心裏頭咯噔一跳,這可不是什麽好話頭,怎麽聽著導師大人這是給個甜棗然後打一棒子呢?
列寧是這個意思嗎?不完全是,不過他確實對當前的狀態不太滿意,不管是托洛茨基還是李曉峰都不能讓他滿意,所以他才破天荒的插嘴說話了,為的自然不是拉一派打一派,而是調和矛盾解決問題。
李曉峰想了想回答道:“在如何維護蘇聯人民的切身利益這一問題上,我的意見是要有遠見,要朝前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時的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不應該為了一時的小利,而放棄今後的長遠利益!”
李曉峰這也算是說出了心裏話,他明白列寧上麵那番話是什麽意思,無非是讓他對托洛茨基做出一定的讓步,不要將老托頂得下不來台,而且有些方麵的利益也確實可以讓一讓。但是李曉峰是怎麽回答的,說起來也算是堅持原則,那就是絕不接受托洛茨基現在的主張!
列寧歎了口氣,勸道:“我讚同堅持原則的做法,但是堅持原則不等於放棄靈活性,我們現在的情況很不好,很緊張,以小額的讓步換取一定的援助,這是不違反原則性的!”
李曉峰卻反駁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美國的援助是那麽好拿的?就沒有任何政治條件?這是短視的做法!”
列寧眉頭皺了起來,因為他發現現在的李曉峰比以前難對付多了。以前的某人恐怕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敢跟他這麽叫板的。而現在,在這個小問題上。某人都是寸步不讓,這說明了什麽?說明了某人已經羽翼豐滿,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主見,不是他這個導師大人隨便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了。
其實列寧從某人進門時的態度就看出了一些端倪,某人為什麽來得這麽低調,這麽給麵子,除了對他這個大導師的尊重外,恐怕言外之意也是很明顯的:“列寧同誌。我在場麵上可是已經給足了您麵子,可以說是將身段放到了最低。那麽接下來您多少也得給我一點麵子,在某些問題上不要逼得太緊啊!”
列寧還真沒辦法逼得太緊,不僅僅是因為某人很給他麵子,更重要的是這幾年某人成長得太快了。1935年列寧退休的時候,某人雖然終於成為了政治局委員,但是實話實說屬於政治局的小字輩,不要說托洛茨基這樣的二導師,就是麵對斯維爾德洛夫的時候也要低一頭。而現在呢?斯維爾德洛夫被某人逼得狼狽不堪,托洛茨基也一再的在某人那裏吃癟。可以說某人已經成為了政治局事實上的巨頭。哪怕是列寧也必須要尊重某人的意見了。
所以列寧還真不能逼得太緊,隻能徐徐途之,他又道:“那維持正常的商業活動總可以吧?”
李曉峰皺了皺眉頭。問道:“什麽商貿活動?”
列寧說道:“之前英國訂購的反潛巡邏艦,我看還是交付的好,這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不需要卡著不放吧?”
之前有說過,英國在蘇聯訂購了一批36型反潛護衛艦,不過因為在一些問題上鬧得很不愉快,這筆買賣算是黃了。在李曉峰的要求下,這批護衛艦被扣押了下來,並沒有交付給英國。而英國隻能轉而用《租借法案》從美國獲得一戰的老式驅逐艦湊數。
經過這一段的使用。英國對這批老式驅逐艦的性能並不滿意。畢竟是一戰的老艦,而且封存了十幾年。情況確實一般。最重要的是這批驅逐艦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反潛設計的,哪怕是經過緊急改裝。也並不是特別適合皇家海軍的要求。
所以,乘著日本偷襲東南亞之後,英蘇關係有解凍的跡象,老煙鬼是強烈的要求蘇聯繼續履行合約。畢竟36型護衛艦是專門為反潛設計的,而且還根據皇家海軍的要求進行了改進,這比美國的老式驅逐艦給力得多。
列寧帶著真誠看著李曉峰,導師大人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促成這筆交易,用他的話說:“這就是正常的商貿活動麽!”
李曉峰心中暗笑了一聲,他太了解導師大人的小手段了,1917年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就是被這些小手段弄得暈頭轉向,從而被導師大人當猴耍。他可不想被遛猴,所以立刻就回答道:“既然是正常的商貿活動,英美兩國就不應該限製我國進口鋁土礦、化工產品和精密機床。而現在的情況是,他們在這方麵設置了重重障礙,阻礙我國進一步提高工業能力,而這對我們打贏這場戰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著貿易公平的原則,他們是不是應該先有所表示呢?”
李曉峰一腳就把皮球踢回去了,導師大人你不是說正常貿易嗎?那總得有來有往,不能使英美可以隨便購買咱們蘇聯的武器裝備,而我們要點原材料和機器都百般阻擾吧?
列寧有些無語,他發現某人是越來越難纏了,而且他死死地咬住的這一點,還真讓他不好說什麽。良久之後,導師大人才說道:“信任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不過他還沒說完,李曉峰就打斷道:“那就先請英美展現誠意,畢竟我們正承受著軸心國最大的壓力,沒道理讓壓力大的先展現誠意吧?如果他們真的有心同蘇聯一起擊敗軸心國,那就請做在前麵,讓我們看到所謂的誠意!”
列寧要說的話自然是說不出口了,而且他也看出來了,某人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是無比的頑固。難怪托洛茨基拿某人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那就先恢複貿易談判吧!”列寧建議道。
這個李曉峰還真沒辦法阻止,但是他也有話說:“恢複貿易談判可以,但既然要談判那就得先把底線畫出來吧?我認為美國和英國恢複對我國供應鋁土礦、航空鋁材、發動機以及糧食和機床是必須爭取的。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那這所謂的貿易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列寧在心中又歎了口氣。很顯然某人已經把所有的漏洞都堵上了,如果不答應這些條件,某人絕對會死不鬆口。想了想,列寧覺得也隻能答應下來,否則這個問題就真的沒辦法繼續談了。
“這些條件是不是太苛刻了一點?”托洛茨基問道。
“如果你不能答應這些底線,那這個事就沒辦法談了!”列寧平靜地回答道。
說實話,導師大人其實也不太想參合這個事兒,就像他最開始跟李曉峰所說的。他欣賞有原則性的同誌。之前英美確實有些霸道了,這讓他也是很不爽的。可是經不住老托軟磨硬泡,而且為了打擊共同的敵人,這麽做也確實有利,所以他才答應下來。
列寧唯一估計錯誤的,就是低估了某仙人的難纏,隨著某人的成長,其已經完全具備了對他這個導師說不的能力。這讓列寧是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托洛茨基看了看列寧的表情,知道這已經是導師大人的極限了,他也不好再強求什麽。而且一直都是他在欠列寧人情,自然是沒辦法繼續張嘴了。
很快李曉峰的要求就擺在了丘吉爾和羅斯福的案頭上,丘吉爾還好。但是羅斯福卻有些為難了。立誌於要將美國變成世界性大國的他,很清楚平衡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現在的蘇聯已經過於強大了,如果再給蘇聯想要的一切,那簡直就是養虎為患。尤其是蘇聯提出要的精密機床,這個他是真心不想給。
良久之後,他建議道:“我國也在做戰爭準備,此時此刻實在沒有多餘的能力為蘇聯生產精密機床。這樣吧,我國可以承諾,蘇聯所需要的精密零件我國將優先加工。如何?”
說白了,這還是不願意授人以漁。擔心蘇聯利用美國機床再次升級工業能力。丘吉爾也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但是李曉峰卻很不爽。他立刻宣布暫停談判。
“這個家夥實在太難纏了,”丘吉爾感慨了一句,一番沉思之後,他向羅斯福建議道:“實在不行,隻能對蘇聯開放部分精密機床設備,反正以他們的學習能力,消化技術是需要時間的。而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再次進步,從而始終領先。”
不過羅斯福卻不滿意這個建議,因為對美國來說,並不需要蘇聯的產品,美國現在所做的一切可以說都是在支援英國,因為你們英國人我們就要付出這些代價,這也太沉重了吧?怎麽說也得讓我撈點好處不是!
這下丘吉爾就鬱悶了,因為他還真不知道該給美國人什麽好處。為什麽這麽說呢?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必須搞清楚一點,那就是當時世界上工業技術的最高端掌握在哪些國家手裏。
我們從曆史教科書上的印象似乎覺得美國和德國是很牛逼的,一般提起美國的工業能力那都得用驚人來形容,一般說道這一點是會說美國在二戰生產了多少軍艦、多少飛機、坦克和大炮,末了還得補充一句:“沒有美國這個民主國家兵工廠,蘇聯和英國都得完蛋。”
至於德國,更是有大票人驚呆其在二戰末期搞了多少黑科技,反正普通人會認為這兩家是最牛逼的。但是,為什麽要說但是呢?因為這個但是很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英國的存在,都認為英國在二戰中沒有多少拿得出的東西。
實際上這種認知是錯誤的,英國的武器在二戰中確實乏善可陳,但是武器不好並不代表技術不行。二戰中英國武器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國家經濟實力的問題。這麽說吧,因為窘迫的經濟狀況,直接導致英國沒有能力像美國那麽去爆裝備,也不能像德國那樣玩命的發展黑科技,他隻能用比較經濟的方式滿足戰爭的需求。
這麽說吧。在工業能力的最尖端上,當時的英國確實比美國強,舉個簡單的例子。p51的發動機,如果不是羅羅的梅林發動機。p51還是p51嗎?
不光是發動機,考驗金屬加工能力的坦克炮上,英國也超出美國一大截,英國的17磅坦克炮比美國同口徑的76強一截,甚至比黑豹的kwk40都要給力。至於英國20磅坦克炮,比美國的90毫米坦克炮更是強的沒話說,而且這門牛逼的20磅坦克炮還是後來大名鼎鼎的l7105坦克炮的親爹。而當時美國人在120毫米重型高射炮上發展出的120毫米坦克炮簡直是坑爹的存在(給英國人坑得不輕),這麽說吧。l7的威力竟然比美帝的120都大得多。
在電子工業上,英國人也一度很強,磁控管就是他們發明的。玩航母,英國人發明了斜角甲板、發明了光學助降設備。玩噴氣發動機,一度蘇聯和美帝都要從羅羅引進技術,哪怕是進入了21世紀,羅羅依然是動力這一塊最牛逼的巨頭之一。這麽說吧,如果不是英國輸出技術,美國還真是差點。英國人唯一的問題是,這個帝國運行和發展的支柱(殖民體係)被打斷了。喪失了給養和供血能力的大英帝國隻能忍痛放棄相當一部分高端技術(沒錢了,也養不起),這才一步步的落後。
但是在1942年。玩尖端的,美國還真不是英國的對手,那時候的美國跟現在的天朝很像,工業規模和潛力驚人,但是在最高端這一段確實落後於世界第一集團。如果不是利用好了二戰以及二戰勝利之後的大好局勢,美國想要追上去還真需要不菲的代價。
所以大家就該明白,羅斯福為什麽那麽糾結了,因為蘇聯要求獲得的精密機床可能對美國來說是第一流的,但是對英國來說卻不一定是最尖端的了。英國人還有很強的技術儲備。可以像丘吉爾說的,利用好時間差。重新跟蘇聯拉開差距。但是美國的技術儲備就沒那麽強了,很有可能就不能拉開足夠的技術差距。而這等於是間接的削弱了美國的優勢。美國人怎麽會沒有意見呢?
好吧,現在問題就來了,美國人不樂意了,這筆三方交易就做不成。對丘吉爾來說,就必須讓美國人滿意才行。那麽蘇聯有美國需要的東西嗎?
實話實說,還真沒有,論工業能力,就沒有什麽美國生產不出來的產品,雖然這些產品可能不是最高端的,但也絕對不是最低端的,總而言之是能夠滿足美國需求的。這就導致了美國人有些無欲無求。
而無欲無求的國家就最難搞了,思考了很久,丘吉爾在幾項產品上畫了圈圈。頭一個就是t-54坦克,根據軍情六處的報告,德國人對這種蘇聯重型坦克無比的畏懼,甚至已知的所有德國反坦克武器對這種坦克作用都不大。這樣恐怖的武器自然讓英美都充滿了興趣,如果能搞到t-54,如果美國人能成規模的生產t-54,想想這都可怕啊!
不過英國的要求第一時間就被蘇聯拒絕了,原因很簡單,t-54的版權並不在蘇聯手中,哈爾科夫的183廠是用生產許可證的方式生產t-54,其版權在北方工業的手中,按照北方工業和蘇聯政府達成的技術轉移協定,蘇聯政府對外出口t-54或者轉讓技術必須得到北方工業的同意。而很顯然,北方工業現在不同意。實際上北方工業連t-35都拒絕轉讓。
最後托洛茨基隻能無奈的告訴丘吉爾:“因為某些技術原因,我國沒有資格轉讓t-54的相關技術。我國能夠提供的隻有t-34、Вn-2坦克……”
丘吉爾其實對t-34和Вn-2沒有興趣,雖然這兩種坦克對德國人的震動也不小,但和t-54比起來就不算什麽了。但是在再三試探了蘇聯的口風,發現引進t-54確實沒戲之後,他隻能轉而忽悠羅斯福了:“t-34和Вn-2都屬於革命性的設計,根據軍情六處得到的情報看,德軍認為這兩種坦克全麵優於他們已知的所有坦克……”
羅斯福上當了嗎?應該說沒有,人家腿腳不好,又不是頭腦有問題,怎麽會不知道丘吉爾就是在忽悠。但是最後羅斯福接受了丘吉爾的建議,選擇了讓步,原因很簡單,他必須讓步,因為這段時間日本越來越囂張了,不排除自信心膨脹的小鬼子很快又要打其他的鬼主意了。
為了維持美英蘇三國的合作,為了真正將三國團結在一起,羅斯福選擇了讓步,他要求獲得Вn-2和t-34的全套圖紙及生產技術,另外蘇聯還必須提供300輛t-34和100輛Вn-2實物。除此之外,蘇聯還需要立刻將所有的36型護衛艦及相關圖紙和技術設備交付英國和他們。而美國付出的則是開放之前的對蘇禁運,以及同英國一同供應部分高端精密機床設備……(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奧芬、薩尤卡攻擊機、冰山上的駭客、豬瀟灑2和南方流浪者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