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儒家的君子,人們往往會聯想到溫文爾雅、謙恭禮讓、文弱書生形象。對作為儒家祖師的孔子,我們也容易印象成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先生。然而,查看古籍對孔子天資與外貌的描述,卻令人,大跌眼鏡。


    據《孔子家語》和《淮南子》的有關記載說,孔子長得寬額、獅鼻、闊口,大顱頂部微陷。身長(周製)九尺六寸。周製一尺,約現代二十到二十三厘米。也就是說,孔子當時的身高,至少在一米九二以上,可謂一標準的山東大漢。記載還說,孔子的智慧,超過周朝的萇弘,一位通曉天文、地理、人事的仕大夫。孔子的膽氣,壓倒當時著名的勇士孟賁。孔子挪步輕追,可足踩亡命竄逃中的野兔。孔子力擎雙臂,能托起城關落下的城門。然而,盡管孔子勇力過人,伎藝超群,卻深藏不露,很少有人知道。他隻是一心內修本來仁德,外宣先王仁道,終成一代素王,萬世聖師。所謂素王,古稱有帝王之德,無帝王之位的人,為素王。


    孔子所處的時代,當時隻有幾百萬人。但跟從孔子學習的弟子,卻有三千之多。他們都是各國來的精英人物,什麽樣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與人格魅力,加上眾弟子的輔佐,在當時,如想謀取一國權位,是不難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會的安定,大眾的幸福,如果沒有純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礎,文化教育沒有跟上,僅靠權謀勢力的支撐,是不會長久的。而且,在這種狀況下的安定與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寧可自己一生窮苦受累,寂寞淒涼,被人誤解不識時務,也要擔當起繼承發揚,傳統的優秀文化、優秀政治智慧的大任,為萬世開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孔子這種在任何環境下,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注重世人的德性培養,注重社會純正思想的引導,從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徑,這在當時,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個人道德修養較好的道家隱士,對此也頗有微詞。然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正是孔子,也是後來真正儒者們,過人之處。


    禪宗祖師達摩,來中土前,定中觀察到中土有大乘氣象,這與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無關係。所以,有禪師說,孔子如按佛家的標準衡量,當屬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轉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子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孔子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