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名鄉村報童終成擁有30億美元家產的超級富豪,美國新一代石油大亨邦尼一生的經曆是具有傳奇色彩的。
邦尼1928年出生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荷頓威爾鎮。他的整個童年時期都在這個偏僻的鄉村小鎮上度過,普普通通,誰也不會想到這孩子以後會有一番了不得的作為。從12歲起,他像大多數美國少年一樣,開始靠打零工來賺取零用錢,他給人送報,並給報社做鍾點工。每天天不亮,他就要起床到報社領取當天的報紙,送上長途汽車。然後,他再挨家挨戶地送報,每份報紙賺1分錢。
1940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激烈進行的時候,邦尼每天送報,也看報,他知道美國也難免卷入戰爭。有時候,報紙還沒印出來,他就站在電訊機旁看電訊新聞稿。他最崇拜的英雄是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
邦尼的父親坦瑪斯以前是個律師,因為工資微薄,不能養家,便辭去工作,做了一名油田的經紀人,專門打聽何處油田將要出租或出售,然後介紹給石油公司收購,以此賺取傭金。父親的職業,對兒子以後的道路選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20世紀40年代,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夢想當歌星,因為這既省力,又不要巨額投資,一旦唱紅了,便財源滾滾,腰纏萬貫。許多做父母的都鼓勵兒女學唱歌、跳舞,或者學打球,當一名球星也很不錯。
在當地,確實也有年紀輕輕就成"星"的,在小鎮上十分光耀。邦尼的父母當然也希望兒子將來成為一顆"星",他們給他買了一管直蕭,強迫他每天練習。無奈邦尼對此毫無興趣,竟把蕭送給了鄰居的孩子。這件事讓他的母親痛心不已。
邦尼自己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籃球明星,他非常羨慕那些被球迷們包圍著的球星,給球迷簽名留念,與他們一起合影,受他們的擁戴,那是何等美妙!他參加各種球類運動一也喜歡閱讀體育雜誌。到1943年,念初中的邦尼籃球已經打得相當出色,隻是因為身高不夠標準,參加不了著名球隊。
1944年,他們全家遷往得克薩斯州的阿馬裏路市,邦尼也轉入阿馬裏路中學。他仍舊是那麽熱愛籃球。在新的環境裏,教練精心指導,他自己也刻苦訓練,技術進步很快。中學畢業後,他考人得克薩斯州大學,希望憑著自己的實力進入校籃球隊,但最終還是因為個頭不夠,被巨人雲集的球隊拒之門外。
邦尼的籃球明星夢破滅了。
1949年,邦尼轉入俄克拉何馬大學,主修地質學,並於1951年以優秀的成績順利畢業。他沒有成為地質學家,他的教授介紹他到菲納斯石油公司當了一名職員,月薪才290美元。
從此,邦尼開始與石油打交道。
這家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法蘭·菲納斯原來是個理發師,因為夢想飛黃騰達,改行做了證券經紀人,推銷債券,賺了錢就往石油開發上投資。他最早是在俄克拉何馬州的巴圖斯威爾鎮鑽油井,由於缺乏經驗,估計錯誤,最初開掘的油井全是幹井,沒有打上來一滴油。他曾經瀕臨破產,但雄心不死,錢用光了,借貸繼續幹。終於有一天,命運對他微笑了,下一口決定他成敗關鍵的井不但出了油,而且是一口產油豐富的井。菲納斯避免了重操理發剪的命運,賺了一大筆錢。10年間,他的事業穩步發展,一共開發了84口油井。1917年,他創辦了菲納斯石油公司,職工有2萬人,成為美國最大的20家企業之一。菲納斯的發跡史對邦尼啟發很大。
公司的工作倒是挺清閑,作為一個小職員,日子過得蠻舒服。但邦尼是個有理想的人,這種處境不能使他滿足。
不久之後,邦尼被調往得克薩斯州南部的高伯斯鎮,在那甲的菲納斯b公司正式幹起地質學家的工作。應該說他是得到提拔了。他每天起早摸黑,風塵仆仆地開著公司配備給他的車子巡察各地的油田。由於工作出色,一年以後,他再次得到提拔,調往火奴魯魯,任探測部門主管。
1953年,他又調回家鄉阿馬裏路。回到家鄉後,他大病一場,一到晚上,全身骨頭都痛,白天也很容易疲倦。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一名主治醫生甚至暗示他將不久於人世。邦尼萬念俱灰,從前的雄心和抱負都將付之流水。但他心有不甘,向公司請了假,到達拉斯市治病。這裏的專科醫生在了解他小時候的脾髒病史後,給他做了脾髒手術。他的病竟奇跡般地好了。
1954年,出院後,邦尼又被公司派往俄克拉何馬州,與泛美石油公司的專家合作,探測那裏的油田。但是,邦尼已經厭倦了這種四處奔波、居無定處的生活。他要自己打天下。於是,他向公司提出辭職。公司竭力挽留他,答應給他加薪。但他去意已定,什麽也不能使他改變了。
邦尼對他的家鄉荷頓威爾小鎮一直懷著深厚的感情,盡避那個小鎮很小,他讀書的那個中學隻有200名學生,可是那裏有他熟悉的街道、球場和朋友,還有日夜掛念他的老祖母。他常常回憶起祖母慈祥的麵孔,夢想與她重新生活在一起。搬到阿馬裏路市後,盡避這個石油城比自己的家鄉大許多倍,生活條件也比那裏好,但他總覺得不習慣。祖母的那些簡單樸實的生活哲理對邦尼一生的影響很大,比如,她常說:"不幹到底隻有等死。"當她發現孫子有時過分地依賴別人,就說:"你必須學習讓自己的屁股坐下來。"有一個周末,邦尼拿著自己掙來的5毛錢,想理個發,買一袋爆米花,然後舒舒服服看場電影。祖母卻對他說:"你給我永遠記住,隻有愚蠢的人才把到手的錢立刻花掉。"祖母對邦尼雖然有時很嚴厲,但她講過的那些話卻不知不覺地影響著邦尼,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邦尼準備努力去奮鬥一番,做一個獨立的石油人。
在廣闊的得克薩斯州西部,資源豐富,人煙稀少,發財機會很多。隻要身體好,肯吃苦,有幹勁,再有一點資金,開創一片自己的天地並不難。
邦尼先找到一位獨立的石油商愛德華,尋找合作機會。愛德華很喜歡這個年輕又聰明的地質學家,有意要幫助他。
邦尼開始起步了,他用自己的銀行儲蓄,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買下一輛福特牌客貨兩用車。白天,車廂作為私人辦公室,晚上就成了他的宿舍。每天一早他開著車出去工作,到處接洽生意。餓了,買塊漢堡包,就著汽水當飯;困了,伏在方向盤上打個盹。這種勞累,遠遠超過他在菲納斯公司工作時的幾倍。
邦尼不雇幫手,一人身兼數職,連文件往來和打字這樣的事也得自己動手。他的公司成本低、周轉快,收費當然也便宜。而且辦事又迅速又可靠,因此,獲得同行們的信任和讚賞,營業額逐日增加,很多大公司都委托邦尼代辦合約轉讓事宜。他介紹的買賣,平均每宗就可以賺1000美元,業務發展大大超過預定目標,原定隻鑽3口油井,實際卻一口氣鑽了7口。雖然當年美國石油業最不景氣,受中東廉價銷售石油的影響,每桶油僅值3美元,邦尼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賺了1萬多美元。比他在菲納斯公司工作一年的工資還多幾千美元。
首戰告捷,邦尼對自己的事業更加充滿了信心。
隨著業務的增加,工作量也大幅度地往上升,邦尼感覺自己再也無力應付這日益繁忙的工作,他既是老板,又是秘書;既做信息員、推銷員、經紀人,又得抽空繪製油井地圖,尋找合適的鑽探目標,以便找人投資。他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夠用。於是,邦尼決定擴大他的一人公司規模,邀請誌同道合者參加進來,將生意企業化。
1956年9月,邦尼和麥卡特、約翰·奧伯恩組成一個新公司——石油發展機構。
麥卡特本來是就鑽井問題來訪問邦尼的。他的家庭擁有好幾家超級市場,可以說很富裕了。可他本人卻對生產石油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很想在這上麵發筆大財。但由於他在地質方麵一竅不通,打出來的井全是一滴油也擠不出來的幹井,損失慘重。因此才來請邦尼當他的地質探測顧問。
邦尼卻對他大談開發油井的困難,轉而勸說他與自己合作組成公司經營石油,雙方各擁有一半的股份。麥卡特再拿出一部分現金借給公司周轉,盈利時分紅。麥卡特見有利可圖,同意這樣辦。約翰·奧伯恩也加入合作。
石油發展機構的資金由邦尼投資一半,麥卡特和約翰·奧伯恩各占投資額的1/34。此外,他倆還借給公司10萬美元,言明由邦尼在5年內連本帶利一並歸還,否則公司由這兩位股東接管。
公司開業後,邦尼任董事經理。第一年,他雇了兩名優秀的助手,一個是初任公司秘書的施拉芙小姐,後來被提升為經理,她協助邦尼達30年之久;另一個是後來任加拿大卡加裏分公司經理的羅頓。這兩個人對石油業這一行都非常熟悉,有著豐富的經驗。
有了強有力的助手,邦尼終於可以擺脫壓在身上的那些繁瑣細碎的工作,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石油業這個誘人的行當中,大大地施展他的才能了。他廣開財路,大力宣傳,以種種優惠的條件,吸引各界大亨投資鑽井。他向他們保證:1.三年內就能收回成本;2.以個別油井為單位,賺錢即可分紅;3.優先償還投資款項。這些條件使得各路投資者興趣大增。
1958年3月,公司提出開發16口油井的計劃,立即就有51名投資者參加,集資達50萬美元。經過精心、艱苦的探測、打鑽,一年以後,除7口井是幹井外,8口井開始生產石油氣,1口井可供開采石油。這一年的生產總值達225萬美元,超過投資基金的4倍。公司和投資者都盈利了。
有了一次成功,公司的形象也隨之樹立起來,贏得更多的信任。於是他們趁熱打鐵,同一年年底又推出馬沙利斯計劃,以醫生馬沙利斯為主,準備開發13口油井,集資47.5萬美元。結果,又一次大獲全勝,13口油井中僅有4口幹井,全年生產總值達300萬美元。
邦尼的事業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完全一帆風順,再順利的人也難免會遇到挫折,邦尼也不例外。
前兩次的巨大成功使邦尼野心大增,他覺得是自己時來運轉的時候了。1959年,一項新的開采計劃又匆匆上馬。由於判斷失誤,公司在得克薩斯州曆時4個月所鑽的油井全部是幹井,整整損失了50萬美元。這次失敗也充分地說明石油行業難以把握和帶有較大冒險性的特點。
從此以後,公司業務開始跌入低穀,不得不大量削減人員,最少的時候隻剩下3個人。可是,邦尼並沒氣餒,他繼續在美國和加拿大之間不停地奔波,積極尋找機會,尋找理想的采油點。他要像當年法蘭·菲納斯一樣奮鬥,爭取東山再起。
可是,幸運似乎已經成為過去,他的努力一次次宣告失敗,在整整3年中,看不見一點起色,邦尼幾乎要絕望了。這時候,一個機會姍姍而來。1962年,邦尼在得克薩斯州夏誌郡發現了一塊滿意的油田,可鑽98口油井,每天可保證產油60桶。這時,公司財務狀況已經非常糟糕,無力直接經營了,隻好以每口井4萬美元的價格批給投資者。盡避這樣,還是賺了75萬美元,還清了債務又增加了職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股東麥卡特知道公司起死回生,賺了錢,就想把公司接管到自己手中來。他假稱自己患了癌症,將不久於人世,要求退股和還清他的債務,否則便要接管全盤生意。
邦尼識破了麥卡特的詭計,在羅頓的幫助下,與他討價還價,最後決定以分期付款、每期5萬美元的形式來還清他索取的35萬美元高價,條件是讓麥卡特退出公司。麥卡特同意了。
邦尼決定把"石油發展機構"改名為"麥沙石油公司",開始向華爾街進軍。
1964年2月,他采取了更大膽的行動,上市集資發行42萬股新股,第一年營業額就達到150萬美元,純利43萬美元。然後,又開展收購活動,收購了吉爾遜石油公司。
1967年,麥沙石油公司的股票每股價值35美元,而在3年前,每股的價格僅為6美元。最大的受益者是邦尼妻子的叔叔約翰·奧伯恩,他1956年僅投資1250美元,到現在已經擁有了700萬美元的股份。與之相比,麥卡特1963年用詭計獲得的35萬美元就簡直算不了什麽了。
麥沙石油公司的成就也引起華爾街的注意,人們普遍認為這支石油股票有增值潛力,值得買進。
1969年,邦尼又開始另一項收購活動:收購目標是得克薩斯州的赫高頓石油公司。麥沙石油公司發行每股價值約8美元的新股來交換赫高頓股票,同時向願意交換者贈送認購憑證,在未來的5年內可認購麥沙股票。這一著棋走得漂亮,年內收購任務順利地完成了。
邦尼在華爾街的風雲變幻中打了大勝仗。1971年,他的私人財產大約有1000萬美元。
邦尼結婚很早,他的妻子是他的中學同學,叫蓮·奧伯恩。他們結婚時,大學都還沒畢業。婚後,他們一起轉入俄克拉何馬大學就讀。也就在這一年年底,他們的第一個女兒狄波拉出世了。邦尼的父母雖然比較開通,對他們過早地結婚仍是不滿意的。夫妻倆都沒有收入,靠父母支持,日子終究是不太好過。大學畢業後,邦尼不過是個小職員,工資不高,直到他調往高伯斯鎮後,生活條件才有所改善。
邦尼是個很看重自己家庭生活的人,旦然他一天忙到晚,一有空閑,他總盡量和妻子、女兒們在一起,盡一切力量讓她們快樂。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邦尼慢慢地發現自己與妻子相互間的了解並不深,他們的興趣完全不同。邦尼全心全意從事石油事業,而妻子對此則是毫無興趣,不聞不問,從來不參加他的活動。兩人在一起沒有什麽話說。
雖然事業蒸蒸日上,生活也安定,再也不用為生計擔憂,但夫妻倆都很苦惱。同床異夢的生活並不幸福,但作為4個孩子的父母,他們都竭力避免談到"離婚"這個字眼,為的是孩子,不想給他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邦尼加倍努力地工作,企圖以事業的成就感來填補家庭生活中的不足。然而,他最後還是意識到感情生活的空虛無法填補,夫妻倆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矛盾到了無法調解的地步。1971年,邦尼終於和他的妻子離婚了。
1972年4月,邦尼又結了婚,第二任妻子是他大學時的老同學員亞。他們婚後生活相當和諧,夫妻倆興趣相投,他們到加拿大卡加裏的一個農莊定居,因為兩人的名字都是b字開頭,貝亞將這個農莊叫做"2b"。貝亞與邦尼前任妻子不同,她非常支持邦尼的工作,是他的賢內助。
邦尼不僅在華爾街施展他的才能,也積極進行其它方麵的投資。辦牧場是美國比較穩當的投資項目。1969年,他購入一個養牛2.5萬頭的牧場,由於經營有方,受益匪淺。稍後,他又買了一座養牛5萬頭的牧場。牧場發展很快,到了1972年,兩座牧場輩有牛16萬頭。1973年又增加了5000頭。
不過,邦尼的主要事業仍舊在石油上麵。從1973年起,阿拉伯世界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油價逐漸上漲,每桶石油從3美元漲到13美元,1979年漲到35美元,1981年則高達40美元。表沙石油公司的利潤也扶搖直上,日漸看好,成了美國最大的獨立石油公司,資產總額達20億美元。
隨著財源的滾滾而來,邦尼的收購活動也一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
1982年12月,邦尼一生中最大的收購開始了,目標是當時美國排名第六的海灣石油公司。這家公司的生產基地在墨西哥海灣,當阿拉伯石油禁運時,也曾獲得巨額利潤。但1981年後,油價又暴跌,每桶從40美元滑回15美元,雖然它擁有200億美元的總資產,年營業額高達300億美元,但這個打擊對它這種擁有4萬職工的龐大公司來說,還是特別嚴重,難以承受。
收購行動曆時半年,成交價132億美元,約40萬股票持有人,可在收購中獲利65億美元。1984年6月15日,雙方達成協議:麥沙石油公司以80美元一股的價格收購海灣石油公司。
在獲利股票持有人中,最大的股東是美國政府,獲利20億美元;另一家控股公司獲利7.6億美元。"麥沙"除發行新股外,由銀行組成財團貸款。邦尼得到華爾街的支持後,又收購了當年他在那裏做過小職員的菲納斯石油公司。
邦尼的成功達到了頂點。
在美國,石油大亨不少,不過,像邦尼這樣白手起家的卻不多。像尤金吉提、高特兄弟都是繼承家族的財產,依賴父蔭成為巨富。邦尼的家庭沒有給他任何幫助,他的一切成功,全是他自己努力創造的。
如果他安於現狀,害怕失敗,不敢冒險,憑他的能力,在菲納斯石油公司也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但他選擇了自我奮鬥的道路。他遇到過許多挫折,也曾幾乎瀕臨絕境,但終於都被他闖過來了。現在,他前麵的道路已經變得平坦寬闊,盡避還不能說未來沒有一點風險,但他已經是一個成功者,這是不容置疑的。
邦尼1928年出生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荷頓威爾鎮。他的整個童年時期都在這個偏僻的鄉村小鎮上度過,普普通通,誰也不會想到這孩子以後會有一番了不得的作為。從12歲起,他像大多數美國少年一樣,開始靠打零工來賺取零用錢,他給人送報,並給報社做鍾點工。每天天不亮,他就要起床到報社領取當天的報紙,送上長途汽車。然後,他再挨家挨戶地送報,每份報紙賺1分錢。
1940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激烈進行的時候,邦尼每天送報,也看報,他知道美國也難免卷入戰爭。有時候,報紙還沒印出來,他就站在電訊機旁看電訊新聞稿。他最崇拜的英雄是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
邦尼的父親坦瑪斯以前是個律師,因為工資微薄,不能養家,便辭去工作,做了一名油田的經紀人,專門打聽何處油田將要出租或出售,然後介紹給石油公司收購,以此賺取傭金。父親的職業,對兒子以後的道路選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20世紀40年代,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夢想當歌星,因為這既省力,又不要巨額投資,一旦唱紅了,便財源滾滾,腰纏萬貫。許多做父母的都鼓勵兒女學唱歌、跳舞,或者學打球,當一名球星也很不錯。
在當地,確實也有年紀輕輕就成"星"的,在小鎮上十分光耀。邦尼的父母當然也希望兒子將來成為一顆"星",他們給他買了一管直蕭,強迫他每天練習。無奈邦尼對此毫無興趣,竟把蕭送給了鄰居的孩子。這件事讓他的母親痛心不已。
邦尼自己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籃球明星,他非常羨慕那些被球迷們包圍著的球星,給球迷簽名留念,與他們一起合影,受他們的擁戴,那是何等美妙!他參加各種球類運動一也喜歡閱讀體育雜誌。到1943年,念初中的邦尼籃球已經打得相當出色,隻是因為身高不夠標準,參加不了著名球隊。
1944年,他們全家遷往得克薩斯州的阿馬裏路市,邦尼也轉入阿馬裏路中學。他仍舊是那麽熱愛籃球。在新的環境裏,教練精心指導,他自己也刻苦訓練,技術進步很快。中學畢業後,他考人得克薩斯州大學,希望憑著自己的實力進入校籃球隊,但最終還是因為個頭不夠,被巨人雲集的球隊拒之門外。
邦尼的籃球明星夢破滅了。
1949年,邦尼轉入俄克拉何馬大學,主修地質學,並於1951年以優秀的成績順利畢業。他沒有成為地質學家,他的教授介紹他到菲納斯石油公司當了一名職員,月薪才290美元。
從此,邦尼開始與石油打交道。
這家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法蘭·菲納斯原來是個理發師,因為夢想飛黃騰達,改行做了證券經紀人,推銷債券,賺了錢就往石油開發上投資。他最早是在俄克拉何馬州的巴圖斯威爾鎮鑽油井,由於缺乏經驗,估計錯誤,最初開掘的油井全是幹井,沒有打上來一滴油。他曾經瀕臨破產,但雄心不死,錢用光了,借貸繼續幹。終於有一天,命運對他微笑了,下一口決定他成敗關鍵的井不但出了油,而且是一口產油豐富的井。菲納斯避免了重操理發剪的命運,賺了一大筆錢。10年間,他的事業穩步發展,一共開發了84口油井。1917年,他創辦了菲納斯石油公司,職工有2萬人,成為美國最大的20家企業之一。菲納斯的發跡史對邦尼啟發很大。
公司的工作倒是挺清閑,作為一個小職員,日子過得蠻舒服。但邦尼是個有理想的人,這種處境不能使他滿足。
不久之後,邦尼被調往得克薩斯州南部的高伯斯鎮,在那甲的菲納斯b公司正式幹起地質學家的工作。應該說他是得到提拔了。他每天起早摸黑,風塵仆仆地開著公司配備給他的車子巡察各地的油田。由於工作出色,一年以後,他再次得到提拔,調往火奴魯魯,任探測部門主管。
1953年,他又調回家鄉阿馬裏路。回到家鄉後,他大病一場,一到晚上,全身骨頭都痛,白天也很容易疲倦。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一名主治醫生甚至暗示他將不久於人世。邦尼萬念俱灰,從前的雄心和抱負都將付之流水。但他心有不甘,向公司請了假,到達拉斯市治病。這裏的專科醫生在了解他小時候的脾髒病史後,給他做了脾髒手術。他的病竟奇跡般地好了。
1954年,出院後,邦尼又被公司派往俄克拉何馬州,與泛美石油公司的專家合作,探測那裏的油田。但是,邦尼已經厭倦了這種四處奔波、居無定處的生活。他要自己打天下。於是,他向公司提出辭職。公司竭力挽留他,答應給他加薪。但他去意已定,什麽也不能使他改變了。
邦尼對他的家鄉荷頓威爾小鎮一直懷著深厚的感情,盡避那個小鎮很小,他讀書的那個中學隻有200名學生,可是那裏有他熟悉的街道、球場和朋友,還有日夜掛念他的老祖母。他常常回憶起祖母慈祥的麵孔,夢想與她重新生活在一起。搬到阿馬裏路市後,盡避這個石油城比自己的家鄉大許多倍,生活條件也比那裏好,但他總覺得不習慣。祖母的那些簡單樸實的生活哲理對邦尼一生的影響很大,比如,她常說:"不幹到底隻有等死。"當她發現孫子有時過分地依賴別人,就說:"你必須學習讓自己的屁股坐下來。"有一個周末,邦尼拿著自己掙來的5毛錢,想理個發,買一袋爆米花,然後舒舒服服看場電影。祖母卻對他說:"你給我永遠記住,隻有愚蠢的人才把到手的錢立刻花掉。"祖母對邦尼雖然有時很嚴厲,但她講過的那些話卻不知不覺地影響著邦尼,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邦尼準備努力去奮鬥一番,做一個獨立的石油人。
在廣闊的得克薩斯州西部,資源豐富,人煙稀少,發財機會很多。隻要身體好,肯吃苦,有幹勁,再有一點資金,開創一片自己的天地並不難。
邦尼先找到一位獨立的石油商愛德華,尋找合作機會。愛德華很喜歡這個年輕又聰明的地質學家,有意要幫助他。
邦尼開始起步了,他用自己的銀行儲蓄,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買下一輛福特牌客貨兩用車。白天,車廂作為私人辦公室,晚上就成了他的宿舍。每天一早他開著車出去工作,到處接洽生意。餓了,買塊漢堡包,就著汽水當飯;困了,伏在方向盤上打個盹。這種勞累,遠遠超過他在菲納斯公司工作時的幾倍。
邦尼不雇幫手,一人身兼數職,連文件往來和打字這樣的事也得自己動手。他的公司成本低、周轉快,收費當然也便宜。而且辦事又迅速又可靠,因此,獲得同行們的信任和讚賞,營業額逐日增加,很多大公司都委托邦尼代辦合約轉讓事宜。他介紹的買賣,平均每宗就可以賺1000美元,業務發展大大超過預定目標,原定隻鑽3口油井,實際卻一口氣鑽了7口。雖然當年美國石油業最不景氣,受中東廉價銷售石油的影響,每桶油僅值3美元,邦尼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賺了1萬多美元。比他在菲納斯公司工作一年的工資還多幾千美元。
首戰告捷,邦尼對自己的事業更加充滿了信心。
隨著業務的增加,工作量也大幅度地往上升,邦尼感覺自己再也無力應付這日益繁忙的工作,他既是老板,又是秘書;既做信息員、推銷員、經紀人,又得抽空繪製油井地圖,尋找合適的鑽探目標,以便找人投資。他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夠用。於是,邦尼決定擴大他的一人公司規模,邀請誌同道合者參加進來,將生意企業化。
1956年9月,邦尼和麥卡特、約翰·奧伯恩組成一個新公司——石油發展機構。
麥卡特本來是就鑽井問題來訪問邦尼的。他的家庭擁有好幾家超級市場,可以說很富裕了。可他本人卻對生產石油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很想在這上麵發筆大財。但由於他在地質方麵一竅不通,打出來的井全是一滴油也擠不出來的幹井,損失慘重。因此才來請邦尼當他的地質探測顧問。
邦尼卻對他大談開發油井的困難,轉而勸說他與自己合作組成公司經營石油,雙方各擁有一半的股份。麥卡特再拿出一部分現金借給公司周轉,盈利時分紅。麥卡特見有利可圖,同意這樣辦。約翰·奧伯恩也加入合作。
石油發展機構的資金由邦尼投資一半,麥卡特和約翰·奧伯恩各占投資額的1/34。此外,他倆還借給公司10萬美元,言明由邦尼在5年內連本帶利一並歸還,否則公司由這兩位股東接管。
公司開業後,邦尼任董事經理。第一年,他雇了兩名優秀的助手,一個是初任公司秘書的施拉芙小姐,後來被提升為經理,她協助邦尼達30年之久;另一個是後來任加拿大卡加裏分公司經理的羅頓。這兩個人對石油業這一行都非常熟悉,有著豐富的經驗。
有了強有力的助手,邦尼終於可以擺脫壓在身上的那些繁瑣細碎的工作,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石油業這個誘人的行當中,大大地施展他的才能了。他廣開財路,大力宣傳,以種種優惠的條件,吸引各界大亨投資鑽井。他向他們保證:1.三年內就能收回成本;2.以個別油井為單位,賺錢即可分紅;3.優先償還投資款項。這些條件使得各路投資者興趣大增。
1958年3月,公司提出開發16口油井的計劃,立即就有51名投資者參加,集資達50萬美元。經過精心、艱苦的探測、打鑽,一年以後,除7口井是幹井外,8口井開始生產石油氣,1口井可供開采石油。這一年的生產總值達225萬美元,超過投資基金的4倍。公司和投資者都盈利了。
有了一次成功,公司的形象也隨之樹立起來,贏得更多的信任。於是他們趁熱打鐵,同一年年底又推出馬沙利斯計劃,以醫生馬沙利斯為主,準備開發13口油井,集資47.5萬美元。結果,又一次大獲全勝,13口油井中僅有4口幹井,全年生產總值達300萬美元。
邦尼的事業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完全一帆風順,再順利的人也難免會遇到挫折,邦尼也不例外。
前兩次的巨大成功使邦尼野心大增,他覺得是自己時來運轉的時候了。1959年,一項新的開采計劃又匆匆上馬。由於判斷失誤,公司在得克薩斯州曆時4個月所鑽的油井全部是幹井,整整損失了50萬美元。這次失敗也充分地說明石油行業難以把握和帶有較大冒險性的特點。
從此以後,公司業務開始跌入低穀,不得不大量削減人員,最少的時候隻剩下3個人。可是,邦尼並沒氣餒,他繼續在美國和加拿大之間不停地奔波,積極尋找機會,尋找理想的采油點。他要像當年法蘭·菲納斯一樣奮鬥,爭取東山再起。
可是,幸運似乎已經成為過去,他的努力一次次宣告失敗,在整整3年中,看不見一點起色,邦尼幾乎要絕望了。這時候,一個機會姍姍而來。1962年,邦尼在得克薩斯州夏誌郡發現了一塊滿意的油田,可鑽98口油井,每天可保證產油60桶。這時,公司財務狀況已經非常糟糕,無力直接經營了,隻好以每口井4萬美元的價格批給投資者。盡避這樣,還是賺了75萬美元,還清了債務又增加了職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股東麥卡特知道公司起死回生,賺了錢,就想把公司接管到自己手中來。他假稱自己患了癌症,將不久於人世,要求退股和還清他的債務,否則便要接管全盤生意。
邦尼識破了麥卡特的詭計,在羅頓的幫助下,與他討價還價,最後決定以分期付款、每期5萬美元的形式來還清他索取的35萬美元高價,條件是讓麥卡特退出公司。麥卡特同意了。
邦尼決定把"石油發展機構"改名為"麥沙石油公司",開始向華爾街進軍。
1964年2月,他采取了更大膽的行動,上市集資發行42萬股新股,第一年營業額就達到150萬美元,純利43萬美元。然後,又開展收購活動,收購了吉爾遜石油公司。
1967年,麥沙石油公司的股票每股價值35美元,而在3年前,每股的價格僅為6美元。最大的受益者是邦尼妻子的叔叔約翰·奧伯恩,他1956年僅投資1250美元,到現在已經擁有了700萬美元的股份。與之相比,麥卡特1963年用詭計獲得的35萬美元就簡直算不了什麽了。
麥沙石油公司的成就也引起華爾街的注意,人們普遍認為這支石油股票有增值潛力,值得買進。
1969年,邦尼又開始另一項收購活動:收購目標是得克薩斯州的赫高頓石油公司。麥沙石油公司發行每股價值約8美元的新股來交換赫高頓股票,同時向願意交換者贈送認購憑證,在未來的5年內可認購麥沙股票。這一著棋走得漂亮,年內收購任務順利地完成了。
邦尼在華爾街的風雲變幻中打了大勝仗。1971年,他的私人財產大約有1000萬美元。
邦尼結婚很早,他的妻子是他的中學同學,叫蓮·奧伯恩。他們結婚時,大學都還沒畢業。婚後,他們一起轉入俄克拉何馬大學就讀。也就在這一年年底,他們的第一個女兒狄波拉出世了。邦尼的父母雖然比較開通,對他們過早地結婚仍是不滿意的。夫妻倆都沒有收入,靠父母支持,日子終究是不太好過。大學畢業後,邦尼不過是個小職員,工資不高,直到他調往高伯斯鎮後,生活條件才有所改善。
邦尼是個很看重自己家庭生活的人,旦然他一天忙到晚,一有空閑,他總盡量和妻子、女兒們在一起,盡一切力量讓她們快樂。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邦尼慢慢地發現自己與妻子相互間的了解並不深,他們的興趣完全不同。邦尼全心全意從事石油事業,而妻子對此則是毫無興趣,不聞不問,從來不參加他的活動。兩人在一起沒有什麽話說。
雖然事業蒸蒸日上,生活也安定,再也不用為生計擔憂,但夫妻倆都很苦惱。同床異夢的生活並不幸福,但作為4個孩子的父母,他們都竭力避免談到"離婚"這個字眼,為的是孩子,不想給他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邦尼加倍努力地工作,企圖以事業的成就感來填補家庭生活中的不足。然而,他最後還是意識到感情生活的空虛無法填補,夫妻倆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矛盾到了無法調解的地步。1971年,邦尼終於和他的妻子離婚了。
1972年4月,邦尼又結了婚,第二任妻子是他大學時的老同學員亞。他們婚後生活相當和諧,夫妻倆興趣相投,他們到加拿大卡加裏的一個農莊定居,因為兩人的名字都是b字開頭,貝亞將這個農莊叫做"2b"。貝亞與邦尼前任妻子不同,她非常支持邦尼的工作,是他的賢內助。
邦尼不僅在華爾街施展他的才能,也積極進行其它方麵的投資。辦牧場是美國比較穩當的投資項目。1969年,他購入一個養牛2.5萬頭的牧場,由於經營有方,受益匪淺。稍後,他又買了一座養牛5萬頭的牧場。牧場發展很快,到了1972年,兩座牧場輩有牛16萬頭。1973年又增加了5000頭。
不過,邦尼的主要事業仍舊在石油上麵。從1973年起,阿拉伯世界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油價逐漸上漲,每桶石油從3美元漲到13美元,1979年漲到35美元,1981年則高達40美元。表沙石油公司的利潤也扶搖直上,日漸看好,成了美國最大的獨立石油公司,資產總額達20億美元。
隨著財源的滾滾而來,邦尼的收購活動也一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
1982年12月,邦尼一生中最大的收購開始了,目標是當時美國排名第六的海灣石油公司。這家公司的生產基地在墨西哥海灣,當阿拉伯石油禁運時,也曾獲得巨額利潤。但1981年後,油價又暴跌,每桶從40美元滑回15美元,雖然它擁有200億美元的總資產,年營業額高達300億美元,但這個打擊對它這種擁有4萬職工的龐大公司來說,還是特別嚴重,難以承受。
收購行動曆時半年,成交價132億美元,約40萬股票持有人,可在收購中獲利65億美元。1984年6月15日,雙方達成協議:麥沙石油公司以80美元一股的價格收購海灣石油公司。
在獲利股票持有人中,最大的股東是美國政府,獲利20億美元;另一家控股公司獲利7.6億美元。"麥沙"除發行新股外,由銀行組成財團貸款。邦尼得到華爾街的支持後,又收購了當年他在那裏做過小職員的菲納斯石油公司。
邦尼的成功達到了頂點。
在美國,石油大亨不少,不過,像邦尼這樣白手起家的卻不多。像尤金吉提、高特兄弟都是繼承家族的財產,依賴父蔭成為巨富。邦尼的家庭沒有給他任何幫助,他的一切成功,全是他自己努力創造的。
如果他安於現狀,害怕失敗,不敢冒險,憑他的能力,在菲納斯石油公司也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但他選擇了自我奮鬥的道路。他遇到過許多挫折,也曾幾乎瀕臨絕境,但終於都被他闖過來了。現在,他前麵的道路已經變得平坦寬闊,盡避還不能說未來沒有一點風險,但他已經是一個成功者,這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