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邵逸夫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香港以至東南亞的居民,雖然不一定都認識他,但誰也不敢說沒同他發生過"業務"上的往來。因為,邵氏電影公司的電影院遍布多處地方,總計達200家左右。每一天光顧這些電影院的觀眾就大約有100萬人!在過去半個世紀以至未來的歲月中,隻要你看電影,免不了遇到邵氏電影公司的影片!
邵逸夫從事電影事業長達半個多世紀,邵氏公司拍攝的影片已無法精確統計,單說他設在香港的邵氏電影製片廠,20多年來所攝製的影片就有1000餘部。邵逸夫真是名副其實的"電影皇帝"!
邵逸夫名列香港十大超級富豪之中,曾有記者問他到底有多少財產,邵逸夫自己都說不清楚。不過據知情人估計,他的財產總數當在90億港元以上。
電影皇帝邵逸夫的祖籍是浙江鎮海。他1907年出生在上海,是家裏的第六個孩子。他的父親邵玉軒是上海有名的染坊老板,生意經營得很好,家裏很有錢。邵玉軒好像就和電影有緣,有一次他與朋友出去遊玩,一塊看了場電影,立刻被電影吸引住了。當時電影剛剛進入中國,雖然還是無聲電影,也被老百姓看成神奇的玩藝,誰都弄不懂那麽一塊白布上,怎麽會憑空出現山水樹木、活人畜牲!但邵玉軒與眾不同,他在驚歎之餘,馬上去打聽電影的知識,把它當作一個有利可圖的行當!當別人還在為電影作口頭義務宣傳的時候,邵玉軒已經捷足先登,打起了電影的主意。1920年,上海"笑舞台"劇院的老板因為無力還債,隻好把"笑舞台"抵押出賣。邵玉軒便派當律師的長子邵醉翁接收了"笑舞台",不久就經營起電影片子的進出口生意,開創了邵氏家族電影事業的先河,充分體現了他作為精明商人的心計。
邵逸夫兄弟後來紛紛投身電影事業,無疑是父親的影響。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來就十分喜愛戲劇藝術,常常自己寫個劇本,讓家裏養著的演員排演。接觸到電影之後,他就開始籌拍電影。幾個小弟弟邵屯人、邵仁枚和邵逸夫更是高興地整天圍著他轉。後來邵醉翁創立"天一影片公司",幾個弟弟也都加入進去。
天一影片公司所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邵醉翁自己編排的戲劇。這部影片花了邵家2000大洋,但就是這白花花的2000大洋,像雪球一樣,滾出了邵家不可一世的電影事業!
邵逸夫進入"天一",哥哥並沒有讓他當小老板,而是把他當成普通員工,分配他去幹後勤。戲院的後勤很難搞,除了打掃衛生,管理演員的道具,還要隨時打雜。攝影師和演員總是派頭很大,把後勤人員支使得團團轉。有時為了借一件道具,邵逸夫要跑幾十裏路。弄得不好就要挨罵,還不敢向哥哥訴苦,因為哥哥不但不會袒護他,還會責備他:"誰叫你那樣笨?這點事情都做不好,還想幹大事業?"邵逸夫是個好強的人,每次後勤出了問題,他總是自己承擔責任,主動向演員、職員征求意見,取得演員的支持。半年以後,邵逸夫終於成了個好後勤!
後來,哥哥又把他派去放映組,專跑片源。兩年以後,邵逸夫幾乎於遍了天一公司的所有部門。正是這種全麵的基本訓練,使他後來主持電影公司時,什麽問題都難不倒他!
天一影片公司屬於小影片公司,這類公司當年過於追求商業利潤,拍起影片來粗製濫造,弄得整個電影業的名聲都不好,生意一落千丈,引起了其它影片公司的不滿。1927年,領導中國影業的"明星公司"老板周劍靈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和"華劇"6家大公司,聯手組成"六合影業公司",與南洋影片商集團訂合同,一致不買天一影片公司的影片。這就使邵家的天一公司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困境之中。
這時,邵逸夫的三哥邵仁枚接管了天一公司的營業經理職務。他比大哥更多些經營頭腦,首先想到的是為公司的產品找到銷路。他對著地圖苦苦思索,究竟該向什麽地方去謀求發展呢?邵逸夫在一邊笑話他說:"你的手已經劃到外國去了!"這句話反而提醒了邵仁枚。他說:"外國怎麽啦?外國人也要看電影的麽!"他認真分析說,東南亞一帶華人多,中華文化影響也大,久離祖國的華僑思念家鄉,也許那裏正是國產影片的好市場呢!大哥邵醉翁也動心了,當即一拍桌子,說:"去!我們就是要打到國外去!"
邵仁枚帶上幾部天一公司的影片,乘船去了新加坡。可是,新加坡的各個電影院卻像約好了一樣,都不接受他的影片,理由是從來沒聽說過這家公司。邵仁枚焦頭爛額地回到旅館,一籌莫展。幸虧後來有熱心人把原因告訴了他,原來新加坡的華僑多數是廣東、福建人,排斥其它地方的人。邵仁枚一聽有了辦法,他發現新加坡華英戲院老板孔先生是寧波口音,便與孔先生攀鄉親。孔先生終於答應把戲院租給邵仁枚放電影。為了打響第一炮,邵仁枚煞費苦心,在影片上映之前大造輿論,使當地華僑都知道要放中國電影了;同時票價特別低廉,這果然吸引了大量觀眾,電影院所有座位爆滿,還有人買"站票"進去。散場之後,這些人回去一宣傳,使更多的觀眾擁來,情況比邵仁枚預想的還要好!
邵仁枚忙得不可開交,隻得拍電報回國,要六弟邵逸夫來當幫手。
當時邵逸夫已中學畢業,見了電報,興奮得立即趕到了新加坡。邵仁枚對弟弟抓得很緊,不是要他到報社去登演出廣告,就是讓他到街上去貼海報,盡量擴大天一公司的影響,招徠觀眾。最使邵逸夫終生難忘的,是和哥哥一起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搞流動放映。他們像苦力一樣,扛著電影機和影片,在烈日下長途跋涉,深入到華僑眾多的農場去放露天電影。那時的放映設備還很落後,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搖片子,一場電影放下來,放映人都累得腰酸手痛。更要命的是蚊蟲叮咬,奇癢難過。邵逸夫隻好堅持一天兩次冷水浴,又用胡文虎的虎牌萬金油塗抹全身,總算走遍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大小鄉鎮。
兄弟倆越幹越有勁,在新加坡站穩了腳跟,掛牌成立了邵氏機構,先後買下了美芝路的新娛樂劇院和曼舞羅戲院,專門上映天一公司的新電影。在艱難的創業過程中,邵逸夫明顯地成熟了。於是,邵仁枚就把新加坡的事業完全交給了邵逸夫,自己又到馬來西亞去開辟新市場了!
1929年到1933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經濟蕭條。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受到衝擊,許多工廠、商店相繼破產倒閉,失業工人布滿街頭。人們連生活下去都感到困難,看電影的人自然大大減少了。有些電影院也不得不關門停業。邵氏機構同樣麵臨著停業還是維持的問題。在這重大的抉擇麵前,目光遠大的邵氏兄弟毅然決定堅持下去。他們認為,不管經濟怎樣困難,總還是有人要看電影的。他們一邊讓華英等戲院降低票價,吸引觀眾,一邊努力拍攝觀眾喜聞樂見的影片。
也就在這時,知難而進的邵逸夫,提出了拍攝有聲電影的建議。當時,西方已經有了有聲電影,但中國和東南亞還停留在"啞巴電影"的時代。他說:"現在大家都困難,舍不得拍有聲電影,我們正好乘虛而入,捷足先登!"三哥邵仁枚沉吟了片刻,鼓勵弟弟說:"那你就動手幹吧,我們會支持你的!"
然而真正動手幹,事情卻不是那麽簡單。有聲電影究竟是怎麽回事,邵逸夫頭腦中也是一片空白,他要的演員沒有,機器沒有,音響設備沒有,連資料都沒有,他所知道的隻有一點,就是這些東西在歐洲有、美國有。
邵逸夫決定去美國考察。沒有飛機可乘,他隻好坐輪船去,上了船就暈,吐得死去活來,差一點把命丟在太平洋上。到達舊金山時,他已經虛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進了一家黑人醫院。可是他第二天就從醫院裏溜走了。
美國之行使邵逸夫大開眼界。他親身體會到,美國確確實實是個富有的國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物資是美國生產出來的!這裏不但有有聲電影,還有富麗堂皇的電影院。想想東南亞那些一塊白布當銀幕、幾排板凳坐觀眾的簡陋影院,邵逸夫真是感慨萬千!他發狂似地買了大批器材設備,又是一個月的遠洋海輪,又是吐得昏天黑地。邵逸夫回到了新加坡,在他的電影院裏安上了有聲設備。
放映設備是有了,可有聲影片還沒拍出來。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來寫劇本。一寫半個月,可是連自己看了都不滿意。兩隻腿被蚊蟲咬得吃不消,他隻好打上一桶水,把腳泡在水裏。遇到了難題,連個請教的人都沒有,這方麵中國專家還不曾出現,"吃螃蟹"的他是第一個;外國專家身邊又沒有,要專門從西方請一個專家養起來,他又負擔不起!他隻好一邊繼續拍無聲片,一邊摸索有聲片的拍攝技術,訓練人員,包括他自己。
多年之後,邵逸夫談到他當時的心境時說,如果有聲電影最後搞不出來,他就要去跳太平洋了!
後來,邵逸夫回到祖國,與粵劇表演藝術家薛覺生合作,終於拍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有聲電影放映出來,聲情並茂,已經轟動一方;同時又能使許多買不起戲票的人能領略粵劇表演藝術家的風采,更是大受歡迎!臂眾對電影中的人說話都十分驚奇,隻要一有聲音出來,就大聲歡呼!據說有一次在泰國(時稱逞羅)放映時,觀眾硬是把留聲機砸開,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裏麵。害得邵逸夫以後每次放電影都要派專人保護留聲機。這部影片讓邵逸夫賺了大錢,僅在廣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是它全部拍攝成本的60倍。這一成功不僅使邵氏機構轉危為安,而且也開創了中國電影史上有聲電影的新紀元。
30年代中期,世界經濟開始複蘇,電影業的狀況也同樣有所好轉。邵氏兄弟趁機放手大幹,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建起了一家又一家電影院。同時,他們又向娛樂業發展,先後買下了新世界娛樂場、大世界娛樂場、快樂世界娛樂場等,而且越辦越紅火。邵氏三兄弟,大哥邵醉翁坐鎮上海,三哥邵仁枚坐鎮新加坡,六弟邵逸夫坐鎮香港,呼風喚雨,相互配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邵氏兄弟在東南亞一帶已經擁有139家電影院和9家娛樂場,成了聲名顯赫的大富豪。然而,殘酷的戰爭徹底毀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經營20多年創立的龐大產業。邵仁枚躲在一座古屋裏,還是被日本侵略軍找到,逼迫他到日軍把持的新加坡戲院去服務,使他倍受屈辱。邵逸夫被扣上了"拍攝反日電影"的罪名,抓進了日本憲兵隊,差點被殺害,幸虧他過去的幾個職員設法把他保了出來。
戰爭終於結束了。然而邵逸夫的兩位哥哥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恢複舊業的重擔幾乎全落到了邵逸夫的肩上。邵逸夫考察了澳洲和美國,迫切地感到,世界電影事業又上了一個新台階,邵氏的電影事業不應該隻是恢複舊業,而是要重新創立一個全新事業。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轉眼10年過去了。邵逸夫也已年過半百。邵氏機構雖然早已重整旗鼓,但邵逸夫並不滿意,他決心要尋找一個地方,實現他對電影事業的理想。
他最後選中了香港。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為了打好基礎,紮紮實實地推進他的事業,他決定先在香港建立自己的電影王國。他乘著汽車在香港轉了一整天,看中了清水灣附近一座半荒的山崗,於是投入巨資,將整個山崗買下來。緊接著,成隊的機械開到了山下,將整座山崗削成平地,在這平地上築起了一座電影城——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
拍電影少不了導演和演員。再好的設施,沒有好導演、好演員也是空的。邵逸夫深感自己最缺的還是人才。他在報紙上大登廣告,招聘人才。廣告中說:"本公司有感於當今電影水準之低,決心改良設備,引進新技術,發掘製片人。本公司已選址清水灣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製片、化妝、剪輯、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將與同仁並肩奮鬥,同甘共苦!"
盡避當時這類廣告並不少見,但是邵氏公司的廣告卻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萬蒼、嶽楓、羅臻、何夢華、嚴俊等名導演來了;林黛、李麗華、東蒂、張仲文、丁紅、丁寧、陳厚、趙雷、關山等名演員也來了。此外,邵氏公司還物色到一大批攝影、製片、化妝、剪輯等方麵的人才,不少劇作家也前來應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懷當他的《電影周刊》主編。《電影周刊》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特別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國際影壇消息"等欄目,使影迷們如醉如癡,緊緊盯住邵氏公司的新影片先睹為快。
就在這座電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後拍攝了1000多部電影,其中不少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打響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親自挑選劇本,從幾十部劇本中,最後選中了描寫貂蟬故事的《江山美人》,因為他預測古裝片會受觀眾歡迎。然而財務人員一做預算,便勸邵逸夫放棄這部片子,因為至少要花100萬港幣!財務人員想的是,萬一這部片子拍得不成功,邵氏公司就有癱瘓的可能。但邵逸夫想的卻是,大膽起用年僅30歲的李翰祥擔任導演。李翰祥果然沒有辜負邵逸夫的厚愛,《江山美人》一炮打響,創當時香港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並且囊括了第五屆亞洲電影節五項大獎。這部電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穩了腳跟,也使李翰祥一舉成名。
緊接著,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楊貴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銀幕。這兩部傾注著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後,在香港、台灣以至東南亞一帶掀起了一股中國片的狂潮,觀眾簡直為它著了魔。《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灣上映時,有位老太太居然連看了100多場。當時各種報刊爭相發表文章評論邵氏出品的電影,歐美人也紛紛前來訂購邵氏的影片。到70年代初,日本、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00多家邵氏影片的發行網點,專門放映邵氏公司拍攝的中國影片。用邵逸夫的話說,邵氏公司掛起了"太平洋銀幕"!
60年代,是邵逸夫開創電影王國的黃金時代,邵氏公司網羅了大量編、導、演人才,每年都能拍40多部故事片。從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攝的影片,在曆屆亞洲電影節中共得大小獎項46項,創下了中國電影史上的高紀錄。
有人說,邵逸夫是世界上拍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也是世界上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他每天都要看幾個小時的電影,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紀錄一天看9部影片。他投身電影事業長達60年,誰也沒法計算他一共看過多少影片。他不但看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也看別人的影片作為借鑒。有時他晚上有空,還會自己開了車到街頭的電影院去買票看電影,其實他不光為了看電影,還注意看觀眾的反應。好的電影和差的電影,他同樣注意看,因為他要了解,好電影究竟是怎樣好法,而差電影又差在哪裏。所以,他看每一部影片都是認認真真從頭看到尾,瞪大眼睛注意銀幕上的每一個細節。他在樣片室中看樣片時,不喜歡有人坐在他的前麵,也不喜歡有人來打攪。據說有一次他正在看樣片,有人從新加坡打長途電話來報告一說他的大兒子被綁架了,他也隻是問了一句:"有沒有受傷?能不能用錢解決?"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他就掛了電話,繼續看他心愛的電影了!
作為億萬富翁的邵逸夫,早已不把賺錢放在心上,但他對怎樣花錢卻很注意。有人說他是"不為賺錢為花錢",他每年捐出的款都很驚人。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創立了香港"邵氏基金",用於提高社會福利,援助需要援助的人。據統計,邵氏基金曆年來捐出的款項已超過8億港元。1985年以來,邵逸夫又多次捐款支援中國大陸興辦教育事業,到1992年初,他捐資興辦的教育項目已達84個,總額達5億多港元。
為了表彰邵逸夫多年來對中國內地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1990年6月,中國政府在香港舉行了"邵逸夫星"命名頒授儀式,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冠名為"邵逸夫星"。
這位電影皇帝,將隨著這顆行星的運轉名揚千古!
邵逸夫從事電影事業長達半個多世紀,邵氏公司拍攝的影片已無法精確統計,單說他設在香港的邵氏電影製片廠,20多年來所攝製的影片就有1000餘部。邵逸夫真是名副其實的"電影皇帝"!
邵逸夫名列香港十大超級富豪之中,曾有記者問他到底有多少財產,邵逸夫自己都說不清楚。不過據知情人估計,他的財產總數當在90億港元以上。
電影皇帝邵逸夫的祖籍是浙江鎮海。他1907年出生在上海,是家裏的第六個孩子。他的父親邵玉軒是上海有名的染坊老板,生意經營得很好,家裏很有錢。邵玉軒好像就和電影有緣,有一次他與朋友出去遊玩,一塊看了場電影,立刻被電影吸引住了。當時電影剛剛進入中國,雖然還是無聲電影,也被老百姓看成神奇的玩藝,誰都弄不懂那麽一塊白布上,怎麽會憑空出現山水樹木、活人畜牲!但邵玉軒與眾不同,他在驚歎之餘,馬上去打聽電影的知識,把它當作一個有利可圖的行當!當別人還在為電影作口頭義務宣傳的時候,邵玉軒已經捷足先登,打起了電影的主意。1920年,上海"笑舞台"劇院的老板因為無力還債,隻好把"笑舞台"抵押出賣。邵玉軒便派當律師的長子邵醉翁接收了"笑舞台",不久就經營起電影片子的進出口生意,開創了邵氏家族電影事業的先河,充分體現了他作為精明商人的心計。
邵逸夫兄弟後來紛紛投身電影事業,無疑是父親的影響。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來就十分喜愛戲劇藝術,常常自己寫個劇本,讓家裏養著的演員排演。接觸到電影之後,他就開始籌拍電影。幾個小弟弟邵屯人、邵仁枚和邵逸夫更是高興地整天圍著他轉。後來邵醉翁創立"天一影片公司",幾個弟弟也都加入進去。
天一影片公司所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邵醉翁自己編排的戲劇。這部影片花了邵家2000大洋,但就是這白花花的2000大洋,像雪球一樣,滾出了邵家不可一世的電影事業!
邵逸夫進入"天一",哥哥並沒有讓他當小老板,而是把他當成普通員工,分配他去幹後勤。戲院的後勤很難搞,除了打掃衛生,管理演員的道具,還要隨時打雜。攝影師和演員總是派頭很大,把後勤人員支使得團團轉。有時為了借一件道具,邵逸夫要跑幾十裏路。弄得不好就要挨罵,還不敢向哥哥訴苦,因為哥哥不但不會袒護他,還會責備他:"誰叫你那樣笨?這點事情都做不好,還想幹大事業?"邵逸夫是個好強的人,每次後勤出了問題,他總是自己承擔責任,主動向演員、職員征求意見,取得演員的支持。半年以後,邵逸夫終於成了個好後勤!
後來,哥哥又把他派去放映組,專跑片源。兩年以後,邵逸夫幾乎於遍了天一公司的所有部門。正是這種全麵的基本訓練,使他後來主持電影公司時,什麽問題都難不倒他!
天一影片公司屬於小影片公司,這類公司當年過於追求商業利潤,拍起影片來粗製濫造,弄得整個電影業的名聲都不好,生意一落千丈,引起了其它影片公司的不滿。1927年,領導中國影業的"明星公司"老板周劍靈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和"華劇"6家大公司,聯手組成"六合影業公司",與南洋影片商集團訂合同,一致不買天一影片公司的影片。這就使邵家的天一公司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困境之中。
這時,邵逸夫的三哥邵仁枚接管了天一公司的營業經理職務。他比大哥更多些經營頭腦,首先想到的是為公司的產品找到銷路。他對著地圖苦苦思索,究竟該向什麽地方去謀求發展呢?邵逸夫在一邊笑話他說:"你的手已經劃到外國去了!"這句話反而提醒了邵仁枚。他說:"外國怎麽啦?外國人也要看電影的麽!"他認真分析說,東南亞一帶華人多,中華文化影響也大,久離祖國的華僑思念家鄉,也許那裏正是國產影片的好市場呢!大哥邵醉翁也動心了,當即一拍桌子,說:"去!我們就是要打到國外去!"
邵仁枚帶上幾部天一公司的影片,乘船去了新加坡。可是,新加坡的各個電影院卻像約好了一樣,都不接受他的影片,理由是從來沒聽說過這家公司。邵仁枚焦頭爛額地回到旅館,一籌莫展。幸虧後來有熱心人把原因告訴了他,原來新加坡的華僑多數是廣東、福建人,排斥其它地方的人。邵仁枚一聽有了辦法,他發現新加坡華英戲院老板孔先生是寧波口音,便與孔先生攀鄉親。孔先生終於答應把戲院租給邵仁枚放電影。為了打響第一炮,邵仁枚煞費苦心,在影片上映之前大造輿論,使當地華僑都知道要放中國電影了;同時票價特別低廉,這果然吸引了大量觀眾,電影院所有座位爆滿,還有人買"站票"進去。散場之後,這些人回去一宣傳,使更多的觀眾擁來,情況比邵仁枚預想的還要好!
邵仁枚忙得不可開交,隻得拍電報回國,要六弟邵逸夫來當幫手。
當時邵逸夫已中學畢業,見了電報,興奮得立即趕到了新加坡。邵仁枚對弟弟抓得很緊,不是要他到報社去登演出廣告,就是讓他到街上去貼海報,盡量擴大天一公司的影響,招徠觀眾。最使邵逸夫終生難忘的,是和哥哥一起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搞流動放映。他們像苦力一樣,扛著電影機和影片,在烈日下長途跋涉,深入到華僑眾多的農場去放露天電影。那時的放映設備還很落後,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搖片子,一場電影放下來,放映人都累得腰酸手痛。更要命的是蚊蟲叮咬,奇癢難過。邵逸夫隻好堅持一天兩次冷水浴,又用胡文虎的虎牌萬金油塗抹全身,總算走遍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大小鄉鎮。
兄弟倆越幹越有勁,在新加坡站穩了腳跟,掛牌成立了邵氏機構,先後買下了美芝路的新娛樂劇院和曼舞羅戲院,專門上映天一公司的新電影。在艱難的創業過程中,邵逸夫明顯地成熟了。於是,邵仁枚就把新加坡的事業完全交給了邵逸夫,自己又到馬來西亞去開辟新市場了!
1929年到1933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經濟蕭條。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受到衝擊,許多工廠、商店相繼破產倒閉,失業工人布滿街頭。人們連生活下去都感到困難,看電影的人自然大大減少了。有些電影院也不得不關門停業。邵氏機構同樣麵臨著停業還是維持的問題。在這重大的抉擇麵前,目光遠大的邵氏兄弟毅然決定堅持下去。他們認為,不管經濟怎樣困難,總還是有人要看電影的。他們一邊讓華英等戲院降低票價,吸引觀眾,一邊努力拍攝觀眾喜聞樂見的影片。
也就在這時,知難而進的邵逸夫,提出了拍攝有聲電影的建議。當時,西方已經有了有聲電影,但中國和東南亞還停留在"啞巴電影"的時代。他說:"現在大家都困難,舍不得拍有聲電影,我們正好乘虛而入,捷足先登!"三哥邵仁枚沉吟了片刻,鼓勵弟弟說:"那你就動手幹吧,我們會支持你的!"
然而真正動手幹,事情卻不是那麽簡單。有聲電影究竟是怎麽回事,邵逸夫頭腦中也是一片空白,他要的演員沒有,機器沒有,音響設備沒有,連資料都沒有,他所知道的隻有一點,就是這些東西在歐洲有、美國有。
邵逸夫決定去美國考察。沒有飛機可乘,他隻好坐輪船去,上了船就暈,吐得死去活來,差一點把命丟在太平洋上。到達舊金山時,他已經虛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進了一家黑人醫院。可是他第二天就從醫院裏溜走了。
美國之行使邵逸夫大開眼界。他親身體會到,美國確確實實是個富有的國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物資是美國生產出來的!這裏不但有有聲電影,還有富麗堂皇的電影院。想想東南亞那些一塊白布當銀幕、幾排板凳坐觀眾的簡陋影院,邵逸夫真是感慨萬千!他發狂似地買了大批器材設備,又是一個月的遠洋海輪,又是吐得昏天黑地。邵逸夫回到了新加坡,在他的電影院裏安上了有聲設備。
放映設備是有了,可有聲影片還沒拍出來。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來寫劇本。一寫半個月,可是連自己看了都不滿意。兩隻腿被蚊蟲咬得吃不消,他隻好打上一桶水,把腳泡在水裏。遇到了難題,連個請教的人都沒有,這方麵中國專家還不曾出現,"吃螃蟹"的他是第一個;外國專家身邊又沒有,要專門從西方請一個專家養起來,他又負擔不起!他隻好一邊繼續拍無聲片,一邊摸索有聲片的拍攝技術,訓練人員,包括他自己。
多年之後,邵逸夫談到他當時的心境時說,如果有聲電影最後搞不出來,他就要去跳太平洋了!
後來,邵逸夫回到祖國,與粵劇表演藝術家薛覺生合作,終於拍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有聲電影放映出來,聲情並茂,已經轟動一方;同時又能使許多買不起戲票的人能領略粵劇表演藝術家的風采,更是大受歡迎!臂眾對電影中的人說話都十分驚奇,隻要一有聲音出來,就大聲歡呼!據說有一次在泰國(時稱逞羅)放映時,觀眾硬是把留聲機砸開,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裏麵。害得邵逸夫以後每次放電影都要派專人保護留聲機。這部影片讓邵逸夫賺了大錢,僅在廣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是它全部拍攝成本的60倍。這一成功不僅使邵氏機構轉危為安,而且也開創了中國電影史上有聲電影的新紀元。
30年代中期,世界經濟開始複蘇,電影業的狀況也同樣有所好轉。邵氏兄弟趁機放手大幹,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建起了一家又一家電影院。同時,他們又向娛樂業發展,先後買下了新世界娛樂場、大世界娛樂場、快樂世界娛樂場等,而且越辦越紅火。邵氏三兄弟,大哥邵醉翁坐鎮上海,三哥邵仁枚坐鎮新加坡,六弟邵逸夫坐鎮香港,呼風喚雨,相互配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邵氏兄弟在東南亞一帶已經擁有139家電影院和9家娛樂場,成了聲名顯赫的大富豪。然而,殘酷的戰爭徹底毀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經營20多年創立的龐大產業。邵仁枚躲在一座古屋裏,還是被日本侵略軍找到,逼迫他到日軍把持的新加坡戲院去服務,使他倍受屈辱。邵逸夫被扣上了"拍攝反日電影"的罪名,抓進了日本憲兵隊,差點被殺害,幸虧他過去的幾個職員設法把他保了出來。
戰爭終於結束了。然而邵逸夫的兩位哥哥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恢複舊業的重擔幾乎全落到了邵逸夫的肩上。邵逸夫考察了澳洲和美國,迫切地感到,世界電影事業又上了一個新台階,邵氏的電影事業不應該隻是恢複舊業,而是要重新創立一個全新事業。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轉眼10年過去了。邵逸夫也已年過半百。邵氏機構雖然早已重整旗鼓,但邵逸夫並不滿意,他決心要尋找一個地方,實現他對電影事業的理想。
他最後選中了香港。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為了打好基礎,紮紮實實地推進他的事業,他決定先在香港建立自己的電影王國。他乘著汽車在香港轉了一整天,看中了清水灣附近一座半荒的山崗,於是投入巨資,將整個山崗買下來。緊接著,成隊的機械開到了山下,將整座山崗削成平地,在這平地上築起了一座電影城——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
拍電影少不了導演和演員。再好的設施,沒有好導演、好演員也是空的。邵逸夫深感自己最缺的還是人才。他在報紙上大登廣告,招聘人才。廣告中說:"本公司有感於當今電影水準之低,決心改良設備,引進新技術,發掘製片人。本公司已選址清水灣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製片、化妝、剪輯、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將與同仁並肩奮鬥,同甘共苦!"
盡避當時這類廣告並不少見,但是邵氏公司的廣告卻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萬蒼、嶽楓、羅臻、何夢華、嚴俊等名導演來了;林黛、李麗華、東蒂、張仲文、丁紅、丁寧、陳厚、趙雷、關山等名演員也來了。此外,邵氏公司還物色到一大批攝影、製片、化妝、剪輯等方麵的人才,不少劇作家也前來應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懷當他的《電影周刊》主編。《電影周刊》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特別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國際影壇消息"等欄目,使影迷們如醉如癡,緊緊盯住邵氏公司的新影片先睹為快。
就在這座電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後拍攝了1000多部電影,其中不少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打響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親自挑選劇本,從幾十部劇本中,最後選中了描寫貂蟬故事的《江山美人》,因為他預測古裝片會受觀眾歡迎。然而財務人員一做預算,便勸邵逸夫放棄這部片子,因為至少要花100萬港幣!財務人員想的是,萬一這部片子拍得不成功,邵氏公司就有癱瘓的可能。但邵逸夫想的卻是,大膽起用年僅30歲的李翰祥擔任導演。李翰祥果然沒有辜負邵逸夫的厚愛,《江山美人》一炮打響,創當時香港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並且囊括了第五屆亞洲電影節五項大獎。這部電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穩了腳跟,也使李翰祥一舉成名。
緊接著,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楊貴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銀幕。這兩部傾注著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後,在香港、台灣以至東南亞一帶掀起了一股中國片的狂潮,觀眾簡直為它著了魔。《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灣上映時,有位老太太居然連看了100多場。當時各種報刊爭相發表文章評論邵氏出品的電影,歐美人也紛紛前來訂購邵氏的影片。到70年代初,日本、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00多家邵氏影片的發行網點,專門放映邵氏公司拍攝的中國影片。用邵逸夫的話說,邵氏公司掛起了"太平洋銀幕"!
60年代,是邵逸夫開創電影王國的黃金時代,邵氏公司網羅了大量編、導、演人才,每年都能拍40多部故事片。從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攝的影片,在曆屆亞洲電影節中共得大小獎項46項,創下了中國電影史上的高紀錄。
有人說,邵逸夫是世界上拍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也是世界上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他每天都要看幾個小時的電影,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紀錄一天看9部影片。他投身電影事業長達60年,誰也沒法計算他一共看過多少影片。他不但看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也看別人的影片作為借鑒。有時他晚上有空,還會自己開了車到街頭的電影院去買票看電影,其實他不光為了看電影,還注意看觀眾的反應。好的電影和差的電影,他同樣注意看,因為他要了解,好電影究竟是怎樣好法,而差電影又差在哪裏。所以,他看每一部影片都是認認真真從頭看到尾,瞪大眼睛注意銀幕上的每一個細節。他在樣片室中看樣片時,不喜歡有人坐在他的前麵,也不喜歡有人來打攪。據說有一次他正在看樣片,有人從新加坡打長途電話來報告一說他的大兒子被綁架了,他也隻是問了一句:"有沒有受傷?能不能用錢解決?"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他就掛了電話,繼續看他心愛的電影了!
作為億萬富翁的邵逸夫,早已不把賺錢放在心上,但他對怎樣花錢卻很注意。有人說他是"不為賺錢為花錢",他每年捐出的款都很驚人。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創立了香港"邵氏基金",用於提高社會福利,援助需要援助的人。據統計,邵氏基金曆年來捐出的款項已超過8億港元。1985年以來,邵逸夫又多次捐款支援中國大陸興辦教育事業,到1992年初,他捐資興辦的教育項目已達84個,總額達5億多港元。
為了表彰邵逸夫多年來對中國內地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1990年6月,中國政府在香港舉行了"邵逸夫星"命名頒授儀式,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冠名為"邵逸夫星"。
這位電影皇帝,將隨著這顆行星的運轉名揚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