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元月,伊朗國內矛盾更加激化,一直親西方的巴列維君主製王朝,隨著國王的出走很快解體。同年2 月,一直住在國外的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


    伊斯蘭宗教領袖霍梅尼執政後,奉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的外交政策,美國被視為“魔鬼撒旦”。


    1979 年11 月4 日,伊朗激進分子衝進美國大使館,要求美國引渡巴列維國王回國接受審判,並抓走幾十名使館工作人員作為人質。美伊關係驟然緊張起來。


    兩天後,美國召開特別會議,研究營救人質計劃。


    各種建議都有。有人主張交出巴列維國王接受審判,甚至還有人建議向伊朗首都德黑蘭投擲一顆炸彈..有的建議盡避滑稽荒唐,卡特總統卻一一仔細聽著。結果決定,為避免流血,盡可能不采取軍事行動,分別通過外交途徑和經濟製裁等辦法,以求得解決。


    但是,各種辦法都沒有效果,直到1980 年4 月,卡特總統才最後作出決定:派遣飛機,武裝潛入伊朗營救人質。行動計劃製定得詳盡而周密。參加行動的特種部隊的代號是“藍光”,全名為德爾塔部隊。總部設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布雷登堡。


    4 月24 日,格林尼治時間22 時。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防部五角大樓的指揮室裏,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瓊斯將軍指揮的“藍光”秘密軍事行動開始了。


    在伊朗的海岸附近,8 架綽號叫“快活的綠色巨人”的武裝直升飛機,從“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載著90 名經過長期嚴格訓練的突擊隊員,配備最先進的武器和各種使人軟弱無力的的毒氣,朝著伊朗南部飛去。


    三小時之後,直升飛機到達第一個停留的地點波什特巴達姆。這是距德黑蘭東南300 公裏的塔巴斯城的沙漠地區,即行動方案中的“一號沙漠”。


    在那裏,這些直升飛機同幾小時之前由中東一個基地起飛的特遣部隊匯合。這支部隊包括滿載汽油、化學藥品和裝備的6 架c—130 運輸機,以及90 名美國誌願軍人。


    按原定計劃,會師後,直升飛機將從運輸機上補充汽油,然後飛往德黑蘭郊外的預先選好的第二個基地降落。淩晨4 點隱藏在深山之中。第二天夜晚,改乘特工人員開來的卡車潛入德黑蘭市內,在預定時間裏進入外交部大樓和使館大院,製服看守人員,釋放人質;然後,直升飛機根據無線電指令,在上述兩處救出人質,以飛快的速度趕往德黑蘭以東的第三個基地——一個廢棄的簡易機場,由兩架c—141 飛機將所有的人質送到安全地帶,直升飛機則扔在伊朗。


    但是,這個秘密行動一開始就出了毛病。8 架直升飛機到達伊朗海岸不久,其中有一架直升飛機的液壓係統發生故障,被迫降落。機組人員隻好由另一架直升飛機運走。


    不久,第二架直升飛機遇上了沙暴,迷失方向兩個小時,最後不得不返回“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按原計劃規定,必須有6 架直升飛機參加行動,現在已到了最低數字。


    在到達目的地時,第三架直升飛機“快活的綠色巨人”又發生故障,水管功能失靈而降落,這時飛機隻剩下5架了。整個行動計劃遭到破壞。


    瓊斯將軍立即向卡特總統報告一連串發生的意外情況,建議中止這次行動。卡特總統一籌莫展,隻好批準。


    “藍光”行動就這樣流了產。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美軍準備撤離時,突然一輛伊朗公共汽車進入軍隊的集結地點。公共汽車上的人猶如突然見到了外星人一樣,正驚詫得不知所措時,這支美國特遣部隊持槍將50名乘客全部扣留了。乘客隻好乖乖地坐在車上,念叨著古蘭經,祈求真主保佑。有人要下車小便,被全副武裝的美國哨兵用槍逼回車內。


    “的的——”接著又開來一輛卡車。嗬!後麵還跟著一輛轎車。卡車被持槍的美軍攔住,被迫停下了。機靈的卡車司機見情況不妙,乘人不注意,鑽進後麵轎車裏,對轎車司機說:“快跑!前麵是些美國佬!”


    轎車司機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連忙打轉方向盤,將車開進茫茫的戈壁灘中。這裏的戈壁土質堅硬,司機加大油門,開了一程之後才問道:“你不是說胡話吧?”卡車司機說:“是美國佬,還有直升飛機呢!”


    美軍見小轎車消失在夜色之中,後悔不已,因怕被當局發現,不敢開槍射擊,隻好眼巴巴望著它開走了。這就意味著,這次行動徹底暴露了,美軍隻好慌忙撤退。


    更不幸的是,當準備起飛時,一架直升飛機在塵埃彌漫中與一架c—130運輸機相撞,發生猛烈的爆炸。當場8名機組人員喪生,4人燒傷。


    炸死的8具屍體隻好留在燒毀的飛機上,4名傷員被撤運出來。


    營救人質以失敗告終。


    武裝營救在伊朗人質的未遂事件,在美國國內和世界各地引起強烈反響。


    卡特總統在電視廣播講話中直言不諱地承認說,是他決定采取這次營救活動的,也是他決定取消的,責任完全在他。萬斯國務卿由於對卡特總統營救人質的決定“不能給予公開的支持”,故在營救行動前4天呈請辭職。4月28 日,卡特總統接受了萬斯的辭呈。


    美國國內和它的盟國,對此事件反應不一。有的表示可以理解,有的表示同情或支持;但多數人表示吃驚,或表示不安,或表示反對,或對這次行動可能產生的後果表示憂慮。許多亞非國家則認為,這是侵犯伊朗領土主權。


    世界輿論熱切希望,美伊雙方采取明智和克製態度,尊重國際關係準則,通過和平手段,妥善解決兩國間的爭端。


    卡特總統費盡心機,不惜一切代價營救人質,本想借此行動挽回美國的榮譽,滿足部分公眾殷切的要求,為他連任總統的競選掃清障礙,結果反而加速了他政治生涯的結束。


    直到卸任前第四天,卡特總統還為爭取人質獲釋作最後努力。


    1981年1月16日,美國終於同伊朗達成釋放人質的原則條件——發還伊朗在美國的財產。


    但是,由於電傳往返上的技術性延誤,直到1981年1月20日,新總統裏根就職典禮舉行了33分鍾時,被扣押的52名人質才登上飛機返回美國。


    曆時444天的人質事件,隻有半小時之差沒有能在卡特總統任期內解決,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使他遺憾終身的事,他不得不含恨離開了白宮。


    (賀景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災難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災難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