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年11 月21 日上午11 點零5 分,美國總統座機“空軍一號”從安德魯空軍基地起飛,美國第35 任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一位總統約翰·肯尼迪離開首都華盛頓,開始了為期三天的得克薩斯之行。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已經開始走向自己的墳墓,這是他的死亡之旅。


    得克薩斯州是美國極右分子的中心,也是美國犯罪率最高的一個州。在得克薩斯州,又以達拉斯市的犯罪率為最高,在這裏,槍支買賣到處都是,持槍不需要得到批準。每月發生的凶殺案比英國全年的還多,而且72 %的凶殺案都是使用火器。總統的這次得克薩斯之行,就包括了達拉斯。


    肯尼迪並不想去那裏,在此之前,參議員威廉·富布賴特對他說:“達拉斯,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請求您別去那兒。”另外還有幾個人也都這樣勸他。可是,他不去怎麽行呢?他還想爭取下一屆連任總統,他需要得到得克薩斯州的選票。況且,此行是應副總統、得克薩斯人林登·約翰遜之邀,而他們倆的關係一直比較緊張,若不敢去那裏,便有失總統的麵子。肯尼迪認為自己應該做出一種姿態。


    11 月21 日晚,總統下榻在沃思堡的得克薩斯飯店。


    第二天下起了滂沱大雨。一清早,肯尼迪在飯店八樓看著他即將發表演說的那個停車場,對身邊的人說:“看看那個講台,周圍有這麽一些大樓,如果有人真的想謀害我,特工處是無法阻止的。”


    好在並沒有發生什麽,之後,他在大雨中向沃思堡的民主黨人發表了簡短的演說。早餐後回到飯店,這時他的心情已經變得比較輕鬆了。可是,當他閱讀了助手特地給他送來的那份《達拉斯晨報》後,臉色卻又陰沉下來。


    上麵有一整版廣告,醒目的標題是《歡迎光臨達拉斯,總統先生!》,四周圍以黑框,像死人的訃告。內容則是向總統提出12 個問題,都是指責性的。


    總統看後默默地將報紙交給妻子傑奎琳,不無擔憂地說:“今天,我們將要前往那個瘋狂的地方。”


    從沃思堡飛往達拉斯隻需八分鍾。當地時間上午11 點40 分,總統座機“空軍一號”飛抵達拉斯機場。隨機到達的還有得克薩斯州州長約翰·康納利夫婦。按照慣例,副總統約翰遜夫婦搭乘另一架飛機抵達。達拉斯天空明淨,難得這樣晴好。肯尼迪總統的心情又開始變得愉快起來。


    當總統夫人手持一束玫瑰花出現在機艙門口時,機場一群年輕小夥子齊聲對她喊:“嘿,傑基!”當總統出現時,又是一群年輕婚娘向他發出一片歡呼。總統夫婦用了十分鍾時間與歡迎他的人群握手致意,氣氛是夠熱烈的。


    沒有任何反對肯尼迪的跡象。


    22 日上午11 點55 分,身穿藍灰色西服、灰條紋白襯衫和藍色領帶的肯尼迪總統與身穿粉紅色衣眼、頭戴無邊帽的夫人傑奎琳一道,在州長康納利夫婦的陪同下,有說有笑、興致勃勃地坐進總統的敞篷汽車。隨即,總統車隊浩浩蕩蕩地向達拉斯市區進發。


    在達拉斯商業中心的街道上,起初人群稀稀落落,當總統車隊到達時,人很快就多起來,擁擠起來,形成人山人海,人們都以能親眼目睹總統夫婦的風采為快。見此情景,肯尼迪總統高高地站在敞篷車的右邊位置上,傑奎琳夫人站在靠左的位置上,他們麵帶微笑,不斷地向人們揮手致意。而夾道歡迎的群眾也被總統的瀟灑風度、第一夫人的年輕美貌所傾倒。人群中不時地發出陣陣歡呼聲和喝采聲。整個達拉斯商業中心的街道,變成了一片熱情的海洋。


    坐在總統汽車折疊椅上的康納利州長夫人內利轉身對肯尼迪總統說:“總統先生,你肯定不會說達拉斯不愛你。”


    被熱情的人群所感染的肯尼迪總統大聲地笑道:“不,不能!”


    肯尼迪沉浸在群眾的歡呼聲中,愈發信心十足。殊不知死神正在悄悄地向他靠攏。當總統車隊慢速駛過一條連接工業區的三角地帶,進入達拉斯的迪利廣場時,突然,從廣場敖近的教科書倉庫六樓傳來幾聲槍響。一瞬間,居高臨下的子彈擊中肯尼迪總統的頭部和頸部,特別是致命的一槍打在總統頭部的右側。康納利州長也受了傷。槍響以後,傑奎琳夫人轉身去看被擊中的丈夫,驚恐地發現他的腦殼碎片及腦漿灑向空中,她先是後縮,接著像是要從車後下車去尋找什麽東西,嘴裏大聲地喊道:“我的上帝,他們幹了什麽事?我的上帝,他們殺死了傑克,他們殺死了我的丈夫..傑克!傑克!”


    而負傷的康納利州長倒在他妻子的懷中,呼喊著:“天哪,他們想把我們全部殺死。”


    此時,迪利廣場被人群的叫喊聲以及尖銳的警笛聲所包圍。被槍聲嚇懵了的群眾一旦明白是怎麽回事,立刻像受了驚嚇的兔子,拚命地東奔西竄起來,整個迪利廣場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在保安人員的警車強行開道下,肯尼迪總統等人被急送到達拉斯帕克蘭紀念醫院。約一個半小時後,院方沉痛地向人們宣告:總統受傷過重,不治身亡,成為美國曆史上第四位遇刺而死的總統。前麵三位分別是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總統和威廉·麥金利總統。


    肯尼迪遇刺的消息傳來,立即震驚了美國,震驚了世界。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派高級官員到華盛頓參加葬禮。


    11 月25 日,在華盛頓舉行了隆重的肯尼迪總統的葬禮,並通過通信衛星,向全世界作廣播和電視報道。


    全世界的人都在思考:是誰殺死了肯尼迪總統?


    現在,我們再從謀殺案發生的那一刻說起。槍響以後,總統倒下了。緊握手槍的保鏢們環顧四周,力圖判斷槍聲來自何方。這時,一位電影攝影師正好抬起頭來,看見教科書倉庫大樓的一扇窗口有個拿著步槍的人,但那人瞬間即逝。


    四分鍾以後,三十名警察包圍了那座大樓。證人向警察描述了拿槍的那個人大致外貌特征:一個瘦削的白人男子,身高約1.75 米,年齡約30 歲,穿一件黑色高領絨線衫..警方從大樓的一名職員口中了解到,一分鍾以前,這個人在食堂開過一瓶檸檬水,後來就不知去向。倉庫主任立刻補充說。


    那人是他新雇來不久的工人,名字叫李·哈韋·奧斯華德。


    警方的無線電台開始不停地呼叫,命令搜尋這個年輕人。


    幾分鍾後,警察在五樓發現一支帶瞄準鏡的意大利產“卡爾卡諾38 ”型步槍,接著在六樓一個窗口發現了一些燒雞殘渣和三個子彈殼。警察們誰也不懷疑他們已經找到了罪證和罪犯的線索。


    這一切似乎太順利了!


    警察斷定這個奧斯華德是一名暗殺老手,但他卻裝做是個外行的樣子,他並不打算藏起來,也不像一般人估計的那樣,事先選好退路,然後開車溜走。而是大模大樣地走上大街,在拉馬街汽車站登上一輛公共汽車。在車上,還同其他乘客議論剛才總統被刺。


    奧斯華德坐了一站就下車,然後改乘出租車前往六公裏外的奧克一克利弗區的住所。他的舉止一點不像剛剛刺殺了總統。他向女房東問了好,走進自己的房間,換上一件灰色上衣,然後迅速走出公寓。


    13 點18 分,他出現在第十南街。


    這時,一個叫蒂皮特的巡警正坐在警車裏,收聽指揮中心反複播送的尋找凶手的通知,而奧斯華德這時正好進入他的視線。蒂皮特眼睛一亮:人行道上這個家夥很像廣播裏說的那個殺害總統的凶手!他把警車開到離奧斯華德兩步遠的地方停下,招手叫他過來。


    奧斯華德一聲不響,平靜地走近警車。隔著打開的車窗,他們交談了幾句。然後蒂皮特走下汽車,繞過車頭,逼近奧斯華德。不料,這個年輕人卻突然掏出手槍,一連三槍,將這名警察擊斃,隨後就消失在街角處。


    一個正在執勤的自動槍手聽到槍聲便奔向警車,發現蒂皮特已經死了,於是打開步話機,向指揮中心報告了這一情況。


    距蒂皮待犧牲的地方有七個街區的“得克薩斯”電影院正在上映《鬥爭的召喚》。電影院旁邊一家鞋店的老板布萊爾正被不斷廣播的通告和呼嘯而過的警車弄得心神不寧,無意中朝街上望了一眼,發現一個年輕人神色慌張,走近電影院的售票處,買了一張票,隨後走進電影院。他立刻將這一情況報告警察。


    幾分鍾後,警察將這家電影院包圍起來。鞋店老板布萊爾領著幾個警察走進電影院。燈亮了,布萊爾在觀眾中發現了那個年輕人。警察麥克唐納命令奧斯華德站起來,輕而易舉地逮捕了他。


    在達拉斯警察局的曆史上,從來沒有過這麽順利破案的記載,從案發到凶手被捕,並獲得確鑿證據,一共隻經曆了100 分鍾!如此神奇的破案速度令人懷疑,以致不禁要問: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名堂?


    經調查,這個叫奧斯華德的年輕人出生在新奧爾良,早年喪父,母親帶著他兄弟三個,生活十分艱難。十六歲時,他退學並試圖申請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因為年齡不到,被拒絕了。後來他的家遷居沃思堡,重新讀了幾個月書,到他十七歲生日過後,他終於參加了海軍陸戰隊。在日本的美軍基地呆了一年多,又調到加利福尼亞的聖安娜。在部隊裏,他時常表示對蘇聯和古巴有興趣。


    1959 年退役後,便想方設法繞道芬蘭去了莫斯科。但他並沒有能取得蘇聯國籍,隻在那裏居留了兩年多。他聲稱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蘇聯人卻並不歡迎他。


    1961 年5 月,他帶著他的蘇聯妻子和他們的女兒回到美國,仍住在沃思堡。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懷疑他是否卷入間諜活動,對他進行過兩次訊問。他不願說他去蘇聯的原因,也不承認參加間諜活動。不過,他答應,如果有蘇聯人跟他聯係,立刻通知聯邦調查局。


    盡避蘇聯人並沒有接受他,卻並沒有改變他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他鄙視美國的民主製度,自稱是“公平對待古巴委員會”主席,其實這個組織隻有他一個人。因為經常跟他的妻子發生口角,之後他離家出走,到達拉斯找工作,在一位熟人的幫助下,找到了教科書倉庫大樓管理員這份差事。


    已被捕的奧斯華德拒不承認自己與肯尼迪總統遇害有任何關聯,也不承認曾開槍打死警察蒂皮特。警方對他進行了十二個小時的審訊,奇怪的是,整個審訊過程竟沒有作一個字的記錄。


    奧斯華德被捕兩天後,警方要把他從市監獄轉到另一個監獄去。星期天一大早,聞風而至的記者們簇擁在市監獄外麵,架起了攝像機,準備拍攝這個全世界注目的罪犯形象。


    11 點20 分,當奧斯華德在一批刑警押送下,朝大門口的警車走來時,在電視攝像的弧扁燈照射下,從人群中突然鑽出一個人,手握一支科爾特手槍,對著奧斯華德的腹部就是一槍。犯人慘叫一聲撲倒在地,送到醫院一個多小時後死亡。


    開槍打死奧斯華德的那個人被當場抓獲,經審訊,此人是當地一個叫“旋轉木馬”夜總會的老板,名叫傑克·魯比。他宣稱,打死奧斯華德是出於對殺害肯尼迪總統凶手的無比憎恨,完全是受個人情緒的支配,與謀殺案毫無關係。


    經過聯邦調查局的嚴密調查,發現達拉斯市檢察院檢察長韋德和警察局長克裏在掌握奧斯華德的罪證方麵太不嚴肅,據他們說,在那支“卡爾卡諾”


    步槍上發現了凶手的指紋,還有一張繪有總統車隊行經路線的平麵圖,其實這都是他們編造的。也沒有證據說明打死警察蒂皮特的那個人就是奧斯華德。


    這樣一來,案情就變得複雜化了。


    繼任總統的林登·約翰遜借口聯邦調查局對此案偵破不力,下令成立一個七人調查委員會,由最高法院院長沃倫任主席來負責調查此案。人們稱此為“沃倫委員會”。


    1964 年9 月,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認為肯尼迪總統被刺係奧斯華德一人所為,並不牽涉他人。傑克·魯比槍殺奧斯華德是出於義憤,並非殺人滅口。調查報告還認為奧斯華德行刺的唯一動機是“痛恨權威”。


    但是,有些社會輿論並不同意“沃倫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認為肯尼迪被刺可能有幕後指使者,並提出以下的疑點:一是根據肯尼迪總統被刺時,警方對迪利廣場音響的錄音,發現槍響次數至少有四次,其中三次來自教科書倉庫,至少有一次來自廣場敖近的小山丘的方向。這就是說凶手可能有兩個,是一個有計劃、有組織的陰謀活動;二是夜總會老板傑克·魯比在警衛森嚴的達拉斯看守所中,能輕而易舉地開槍打死凶犯奧斯華德,這用出於義憤的原因是不能說明問題的;三是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為什麽在刺殺真相尚未清楚的情況下,就第一個提出“必須讓人們相信奧斯華德是唯一的凶手”的斷言?四是凶犯傑克·魯比為什麽直到1967 年1 月病死獄中也沒敢吐露一點有價值的材料?


    上述種種疑點,美國官方既未否認,也未加證實。因此,二十多年來,凡是牽涉到有關肯尼迪總統遇刺的內幕材料,美國輿論界從來沒有忽略過,對事件的原因有多種猜測。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與肯尼迪政府的古巴政策有關。1960 年4 月17 日至13 日,經肯尼迪總統秘密批準,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直接訓練和指揮的一支雇傭軍,約兩千人,在美國軍艦和飛機的掩護下,在古巴的拉斯維拉斯省的吉隆灘強行登陸,企圖以內外策應的方式,一舉推翻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政府,實現肯尼迪總統對外政策的第一個驚人之舉。但是,在古巴軍隊的英勇反擊下,入侵者成了甕中之鱉,被打死了114 人,俘虜1189 人。


    入侵古巴的失敗,並沒有使肯尼迪政府接受教訓,改弦易轍。相反,他們卻更加敵視古巴政府,恨不得置卡斯特羅等古巴領導人於死地而後快。1960 年夏,肯尼迪總統和他的司法部長弟弟羅伯特·肯尼迪再次製定了旨在顛覆古巴政權的代號為“獴行動”的計劃。其中包括對古巴的情報搜集、宣傳、破壞、遊擊戰和暗殺等手段。隨後,在中央情報局的直接領導下,由美國收買和訓練的情報人員對古巴領導人采取了投毒、暗殺和策反的陰謀活動。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雖然,肯尼迪總統對古巴的入侵和顛覆政策失敗了,但這一政策本身卻遭到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的譴責。這就會成為一些激進分子行刺肯尼迪總統的口實。而凶手奧斯華德自稱是“公平對待古巴委員會主席”,又似乎可以作為這種說法的佐證。


    另一種說法認為,肯尼迪是因為得罪了美國黑社會的犯罪集團。隨著肯尼迪古巴政策的失敗,美國上下對肯尼迪政府產生了一種懷疑和不信任的情緒。這就刺激年輕的肯尼迪總統和他的助手們要創造更大的驚人之舉。這就是總統弟弟、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上任以後所發動的美國有史以來空前廣泛、猛烈地打擊犯罪集團的運動。正如一位觀察家所說:“在肯尼迪以前。


    曆任司法部長都隻是口頭上向犯罪集團宣戰。羅伯特·肯尼迪是第一位付諸行動者。”


    空前廣泛、猛烈地打擊犯罪集團的運動到1961 年底已初見成效,同時也引起了犯罪分子的恐慌,增強了他們對肯尼迪兄弟的仇恨。特別使犯罪分子惱火的是,當初肯尼迪參加競選時,他的竟選班子曾私下接受某些黑社會組織的“捐贈”。在肯尼迪對古巴的“獴行動”中,黑社會的某些成員也出過力。可是肯尼迪兄弟並不對他們感恩戴德,反而恩將仇報,出賣了他們。因此,一些犯罪分子發誓要“搬掉這塊絆腳石”。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肯尼迪的冤家對頭、億萬富翁漢特所為。漢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既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商,也經營其它多種行業,是極右勢力的代表人物,他喜歡插手政治,但又是一個蒙昧無知的家夥。在得克薩斯,尤其在達拉斯,沒有人敢於違抗漢特的旨意,他不僅控製著市政委員會,也控製著警察。


    肯尼迪則是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也是百萬富翁。由於他年輕有為,在許多做法上與那些頑固的保守派形成衝突,使他成為一些人的眼中釘。眾所周知,早在肯尼迪競選總統的時候,漢特就花了不少錢與他對抗;漢特仇恨肯尼迪,其中部分原因是由於肯尼迪明確表示他將關心黑人的利益,而且他也是這樣做的。當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大選前在佐治亞州麵臨威脅時,肯尼迪不顧來自極右勢力的警告,公然為他辯護。在肯尼迪兄弟二人的努力下,金牧師獲得釋放。這一舉動贏得了黑人的好感和支持,卻得罪了南方的豪門權貴。肯尼迪當上總統,黑人的選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61 年1 月,肯尼迪宣誓就任,許多美國人注意到,肯尼迪的政策同偉大的亞伯拉罕·林肯的政策有某些相似之處,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同林肯一樣被刺的遭遇竟也會降臨到他的頭上。


    肯尼迪遇刺那天在《達拉斯晨報》上刊出那則加黑框的廣告幕後策劃人正是漢特的兒子納爾遜·漢恃,他為那則廣告支付了1645 美元。


    甚至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次暗殺幕後指使人就是約翰遜副總統,因為他原本就是肯尼迪的競選對手,敗在肯尼迪的手下,心裏很不平。總統一死,他就理所當然地當上了總統。


    但是,沃倫委員會對這些一概否認,一口咬定不存在什麽密謀,不過是1.9 億美國人中的兩個精神狀態不穩定者的單獨行動。而大多數美國人對沃倫委員會報告是持懷疑態度的。幾乎有一半美國人堅定地認為,沃倫委員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完全排除存在一個殺害肯尼迪總統的密謀集團。


    更令人驚恐不安的是,與暗殺肯尼迪總統事件有關的一些最重要的證人一個接一個地丟了性命。不是死於被暗殺,就是莫名其妙地自殺,要不就是飛來橫禍、性質可疑的心髒病發作等等。到1983 年,陸續死去的證人已達188 人。


    列在這個神秘死亡名單頭一個的是那個叫蒂皮特的警察。但後來有些目擊者說,打死蒂皮特的那人長相與奧斯華德毫無共同之處,倒與傑克·魯比非常相似。


    第二個死亡者就是凶手奧斯華德。當他在人群中發現傑克·魯比的時候,顯得異常恐懼。還沒來得及叫出聲,便死於夜總會老板的槍下。


    傑克·魯比本人幾年後也病死在獄中。臨死前說,有人人為地使他患上了癌症。


    還有一個是鐵路工人利·鮑爾斯。肯尼迪總統遇害時,他在附近鐵路路基後麵的停車場發現了幾輛他不熟悉的汽車。而在凶殺發生的時刻,他注意到有一群人在那裏顯得很忙亂,幾個軍人和一個手持報話器的人在說什麽。


    鮑爾斯向沃倫委員會報告了這些情況,不久,他就死於車禍。


    有兩位看見警察蒂皮特被打死的目擊者,一個叫哈羅德·拉塞爾;另一個叫瓦倫·雷諾茲,他們在接受聯邦調查局訊問時都說殺死蒂皮特的不是奧斯華德,而是另外一個人。事後,兩個人都遭到槍擊,拉塞爾死了;雷諾茲重傷,僥幸活了下來。在聯邦調查局再次訊問他的時候,他改口了,否認以前的證詞。


    一個謀害雷諾茲的嫌疑犯被捕了,但在傑克·魯比的夜總會工作過的一個女服務員貝蒂·麥克唐納作證說,這個人不在犯罪現場。嫌疑犯被釋放了。


    但此後不久,貝蒂卻不知為什麽自殺身亡。幾天以後,貝蒂的丈夫漢克·基拉姆在大街上被幾個陌生人切斷了喉嚨。基拉姆也是奧斯華德一個熟人的好友。


    女記者多茜西·卡爾戈倫曾有機會與開槍打死奧斯華德的夜總會老板傑克·魯比麵對麵地交談了一個多小時,她後來也莫名其妙地死去。


    在傑克·魯比打死奧斯華德後,記者傑克·亨特有機會察看過魯比的住所。不久,他幹脆在加利福尼亞州長灘警察局大樓內被警察的手槍“走火”


    送了命。


    《達拉斯時代先驅報》記者吉姆·利澤與亨特一起察看過魯比的住所,結果他在自己家中被槍殺。


    奧斯華德在向肯尼迪總統開槍後,曾搭乘過出租車司機威廉·韋利的車。


    韋利也死於車禍..在受害者名單上,最重要的一位是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1968 年,正當他在總統竟選中即將獲勝的時候,也被殺害了。原因很簡單:有人害怕肯尼迪的弟弟一旦入主白宮,就會大張旗鼓地清查肯尼迪總統遇害一案。於是搶先下了手。


    夠了,沒有必要再一一列舉那些無辜的死亡者,但是,正如一位著名的美國記者瓊斯所宣稱的那樣,無疑存在一個巨大的密謀集團,他們要從肉體上消滅所有的證人,這決不是黑社會和少數嗜殺的狂人所能做到的。


    近年,美國又爆出一個引起轟動的新聞,1988 年9 月12 日,一位叫愛絲達·馬斯的女士宣言不諱地說,她是當年行刺肯尼迪總統的主謀傑克·魯比的情婦,並向外界披露她目擊肯尼迪遇刺經過及凶手們策劃這一行動的事實情況。一時間,美國新聞界沸沸揚揚,各報刊紛紛以“刺客情婦揭開肯尼迪被刺的黑幕”為題大肆報道。其實,馬斯女士當時僅是個酒吧女招待,她所目擊的情況,隻是肯尼迪總統遇刺前一天晚上,傑克·魯比和奧斯華德以及另外五個身穿黑色西裝的男子在一起策劃刺殺行動。從中最多可以了解策劃的一些細節,以及確認傑克·魯比參與行凶活動。對於了解實質性的黑幕真相卻沒有多少意義。比如,那五名一直逍遙法外的黑衣男子到底是何許人?


    他們背後真正的主謀是誰?動機又是什麽?都不知道。


    至今,肯尼迪總統的遇刺仍是一個懸案,一個謎。並可能永遠是個不解之謎。


    達拉斯正興旺發達,不少旅遊者來到達拉斯都要到教科書倉庫大樓前攝影留念。


    在費爾公園裏,有一座蠟像博物館,陳列著與肯尼迪總統遇刺案件有關的人物蠟像,個個栩栩如生。


    奧斯華德的老母親仍然健在,她住在距達拉斯20 分鍾路程的福特一沃特。老太太手下有一名秘書,負責安排來訪者與女主人交談,每次收費100 美元。當然,她每次都強調說,她兒子沒有殺害總統。


    肯尼迪總統的遺體被安葬在華盛頓郊外的阿林頓公墓,這裏肅穆、淒涼。


    四根帶鏈條的小石柱圍著一塊墓地,墓前立著一個失去光澤的鍍金十字架,旁邊是燃燒的永不熄滅的長明火;一塊黑色大理石碑埋在地上,上麵鐫刻著: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1917—1963) (孫石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災難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災難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