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字伯溫)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說他“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在民間傳奇和文學作品裏,劉伯溫則更是一個傳奇,比張良、諸葛亮還要神通廣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風喚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稱為“帝師”、“王佐”,有“前知八百載,後知五百春”之譽。預言之作《燒餅歌》相傳就是他寫的。
曆史上真實的劉基當然不是神仙,不過按今天的頭銜,可算是哲學家、謀略家、文學家、軍事理論家、易學家、天文學家等,其著述也廣泛涉及到了這些方麵,“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為一代之宗。”他寫的《鬱離子》想象詭異,寓意深遠,有如《莊子》,《百戰奇略》更是兵書寶典(後人對是否他所作尚有爭議),天文曆法方麵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麵有《觀象玩占》傳世,此外還著有曆書《玉洞金書》一卷,《注靈棋經》二卷,《解皇極經世稽覽圖》十八卷。頗為奇特的是,和羽扇綸巾、談笑自若的傳統學士名臣不同,劉基身著布衣,威猛剛烈,全然一副梁山好漢的模樣。
劉基是浙江青田人,23歲中進士,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等官職,曾受命參與鎮壓方國珍部,任處州路總管府判。因不與兵事,憤而棄官還鄉,在48歲那年棄官歸隱,後來遇到朱元璋,再次出山。
被朱元璋聘至應天(南京)充任謀臣後,劉伯溫針對當時形勢陳時務18策,提供了好幾著關鍵性的軍事策略,如先滅陳友諒,與張士誠、方國珍暫時妥協,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的建策,為朱元璋采納。朱元璋先後攻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勢力多按劉基的計策行事。公元24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劉基為太史令。公元27年,升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又為朱元璋謀劃製定北伐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其間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誠意伯。
按運籌帷幄的功績,劉伯溫理當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為李善長、徐達、常茂、李文忠、馮勝和鄧愈。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隨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戰疆場的“兄弟”,盡避朱元璋對劉伯溫很恭敬,把他比作張良。但那是有所請教,是一種姿態而已。可能是出於一種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對文化人有一種內心的反感,盡避他們對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絲毫不亞於廝殺戰場的武將。
當然,補償還是有的,為安撫劉伯溫,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賦稅,“令伯溫鄉裏世世為美談也。”後來又“累欲進基爵,基固辭不受。”(《明史·列傳16》)
不過,劉伯溫雖才華蓋世,胸有韜略,卻不是政治家。如果他專注於學問,成就必定會不遜於任何一代宗師。但他是性情中人,決不會為逃避亂世紛爭,躲起來一門心思做個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誠,性格正直剛烈,嫉惡如仇,天下太平之後,也根本不適合混跡於官場,這一點他自己也明白。熟讀曆史的他也知道,伴君如伴虎,對開國功臣來說尤其如此。他早就知道,朱元璋是一個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所以,當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為丞相時,劉伯溫以不適合做官為由力辭,可惜,一入侯門深如海,已沒有了退出的餘地了。
即帝位後的朱元璋,心態開始發生變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所有帝王的一貫思維,隻不過在朱元璋身上更變本加厲,更刻薄毖情。本來第一個要收拾的是獨攬大權的丞相李善長,因為李嫉恨劉伯溫,朱元璋就選擇劉伯溫充當殺手。他心裏應該明白,讓他出來收拾李善長,既是利用,也是試探他的忠誠度。他一旦受命或可減輕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則齒寒,此例一開,以後朱元璋對待開國功臣元老就會換另外一副麵孔,此等不義之舉,按劉伯溫的個性是絕不可為的。正因為如此,第二年他就請退,告老還鄉了。
劉伯溫雖歸老於鄉,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強,人不在身邊反覺難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後快。劉伯溫也知道朱元璋對他不會就此放心的,所以他把兒子留京為官,算是人質。而且朱元璋每年歲暮都將退休的劉基之子璉、宋濂之子允載、葉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機等召去京師,接見於便殿,噓寒問暖,“親加訓誨,燕語如家人。”實則是要暗中控製。故此,退隱後的劉伯溫異常低調,即便如此,最終還是未逃脫朱元璋的算計。
朝廷方麵,李善長為朱元璋所忌,已經自動退休,胡惟庸與李善長同鄉,因李的舉薦而成為丞相。其實,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長外另一丞相人選問題征詢過劉伯溫的意見,劉就不看好胡惟庸,胡惟庸因此對劉伯溫懷恨在心。後來終於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報複的機會。
當時甌、閩間有一條狹長的地域叫談洋,該地區是鹽販、盜賊聚集的地方,方國珍便是從這起兵反叛的。劉基委托兒子劉璉上奏,建議應在該地區設立巡檢司以控製管轄該地,使那裏的刁民無機可乘,不能互相勾結或脅迫戍邊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書吳雲彈頦劉基,反指淡洋踞山臨海,有君王之氣,劉基想要謀取作為自己的墓地,當地百姓不答應,便想要在那裏設置巡檢司為難當地民眾,才導致該地區形勢迅速惡化。
曆史上真實的劉基當然不是神仙,不過按今天的頭銜,可算是哲學家、謀略家、文學家、軍事理論家、易學家、天文學家等,其著述也廣泛涉及到了這些方麵,“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為一代之宗。”他寫的《鬱離子》想象詭異,寓意深遠,有如《莊子》,《百戰奇略》更是兵書寶典(後人對是否他所作尚有爭議),天文曆法方麵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麵有《觀象玩占》傳世,此外還著有曆書《玉洞金書》一卷,《注靈棋經》二卷,《解皇極經世稽覽圖》十八卷。頗為奇特的是,和羽扇綸巾、談笑自若的傳統學士名臣不同,劉基身著布衣,威猛剛烈,全然一副梁山好漢的模樣。
劉基是浙江青田人,23歲中進士,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等官職,曾受命參與鎮壓方國珍部,任處州路總管府判。因不與兵事,憤而棄官還鄉,在48歲那年棄官歸隱,後來遇到朱元璋,再次出山。
被朱元璋聘至應天(南京)充任謀臣後,劉伯溫針對當時形勢陳時務18策,提供了好幾著關鍵性的軍事策略,如先滅陳友諒,與張士誠、方國珍暫時妥協,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的建策,為朱元璋采納。朱元璋先後攻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勢力多按劉基的計策行事。公元24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劉基為太史令。公元27年,升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又為朱元璋謀劃製定北伐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其間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誠意伯。
按運籌帷幄的功績,劉伯溫理當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為李善長、徐達、常茂、李文忠、馮勝和鄧愈。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隨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戰疆場的“兄弟”,盡避朱元璋對劉伯溫很恭敬,把他比作張良。但那是有所請教,是一種姿態而已。可能是出於一種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對文化人有一種內心的反感,盡避他們對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絲毫不亞於廝殺戰場的武將。
當然,補償還是有的,為安撫劉伯溫,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賦稅,“令伯溫鄉裏世世為美談也。”後來又“累欲進基爵,基固辭不受。”(《明史·列傳16》)
不過,劉伯溫雖才華蓋世,胸有韜略,卻不是政治家。如果他專注於學問,成就必定會不遜於任何一代宗師。但他是性情中人,決不會為逃避亂世紛爭,躲起來一門心思做個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誠,性格正直剛烈,嫉惡如仇,天下太平之後,也根本不適合混跡於官場,這一點他自己也明白。熟讀曆史的他也知道,伴君如伴虎,對開國功臣來說尤其如此。他早就知道,朱元璋是一個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所以,當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為丞相時,劉伯溫以不適合做官為由力辭,可惜,一入侯門深如海,已沒有了退出的餘地了。
即帝位後的朱元璋,心態開始發生變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所有帝王的一貫思維,隻不過在朱元璋身上更變本加厲,更刻薄毖情。本來第一個要收拾的是獨攬大權的丞相李善長,因為李嫉恨劉伯溫,朱元璋就選擇劉伯溫充當殺手。他心裏應該明白,讓他出來收拾李善長,既是利用,也是試探他的忠誠度。他一旦受命或可減輕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則齒寒,此例一開,以後朱元璋對待開國功臣元老就會換另外一副麵孔,此等不義之舉,按劉伯溫的個性是絕不可為的。正因為如此,第二年他就請退,告老還鄉了。
劉伯溫雖歸老於鄉,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強,人不在身邊反覺難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後快。劉伯溫也知道朱元璋對他不會就此放心的,所以他把兒子留京為官,算是人質。而且朱元璋每年歲暮都將退休的劉基之子璉、宋濂之子允載、葉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機等召去京師,接見於便殿,噓寒問暖,“親加訓誨,燕語如家人。”實則是要暗中控製。故此,退隱後的劉伯溫異常低調,即便如此,最終還是未逃脫朱元璋的算計。
朝廷方麵,李善長為朱元璋所忌,已經自動退休,胡惟庸與李善長同鄉,因李的舉薦而成為丞相。其實,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長外另一丞相人選問題征詢過劉伯溫的意見,劉就不看好胡惟庸,胡惟庸因此對劉伯溫懷恨在心。後來終於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報複的機會。
當時甌、閩間有一條狹長的地域叫談洋,該地區是鹽販、盜賊聚集的地方,方國珍便是從這起兵反叛的。劉基委托兒子劉璉上奏,建議應在該地區設立巡檢司以控製管轄該地,使那裏的刁民無機可乘,不能互相勾結或脅迫戍邊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書吳雲彈頦劉基,反指淡洋踞山臨海,有君王之氣,劉基想要謀取作為自己的墓地,當地百姓不答應,便想要在那裏設置巡檢司為難當地民眾,才導致該地區形勢迅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