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發揚孔子學說並使之光大於天下後世的“第一人”,在儒家被列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儒家學說以“仁、義、禮、樂”為中心,一方麵主張等級、名份,維護封建統治秩序;一方麵強調“民為邦本”,要求照顧人民思想。這種思想,一直支持著中國千餘年帝製社會的發展。創立儒家學說的孔子死了以後,儒學分為8個學派: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樂正氏之儒。但自偉大的文學家兼史學家司馬遷把孔子和孟子相提並論,後世便都以孔孟並稱。自宋代以後,帝國統治者為了適應自己的需要,特別抬出《孟子》一書,把它與孔子的《論語》一同列為士大夫必讀的“經典”。這樣就使孟子的思想在長達數世紀的時間裏,在中國被普遍接受。


    孟子,名柯,戰國時鄒人(今山東鄒縣)。他主要活動於舊中國時的梁惠王、齊宣王時代,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相傳他是魯國三桓孟孫氏的後人,曾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的門人,成為儒家子思學派的繼承者,並發展了這一學派。學成後,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他遊說諸侯,經曆鄒、任、齊、魯、宋、滕、梁(魏)等國。雖然他也曾受到黃金之禮,進位卿相之尊,但國君們並不真信用其道。孟子特別寄意於齊、魏這樣的萬乘大國,雖曾反複遊說進言於齊宣王、梁惠王,但終於未得任用。其中唯騰文公對孟子的遊說極感興趣,曾有意行使他的主張。但由於騰僅是一個“絕長補短,將五十裏”的小柄,孟子很難有所作為,大約由於不果其誌,後來便離去了。


    孟子生平很是自負,曾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但曆遊諸國所受的挫折,使他終於走上了與孔子著書立說,教授門徒,把自己的理想寄托於將來的同一條道路上。他停止政治活動以後,便和他的弟子們一起把他的學說——即政治主張、哲學理論、教育綱領等整理成書,傳於後世。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孟子》。


    孟子在秦漢以後的中國帝製社會上留下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繼承並發展了“仁”的思想,把本來側重於倫理原則的“仁”推及於社會政治,提出了以“仁義”為主導思想的學說,希望統治者能夠“正心、誠意、修身、齊家”,從而“治國平天下”。全部學說的內容包括“性善”、“道堯舜”、“民貴君輕”,頌揚“湯武”,反對“桀紂”,強調“仁政”,反對戰爭,排斥“揚朱”,批評“陳仲、許行、公孫衍、張儀……”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教育統治階級內部各階層人們,或向高級統治者建議,如何做到“得其民斯得天下”;從而表現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孟子的“民貴君輕”主張,也是作為全部學說的中心思想來體現的。他提出“民為貴,君為輕”的政治原理,並且說“得乎丘民”,(民眾)才得為“天子”;他認為殘害人民的“君”不應該被看待為“君”。這些道理,主要在於教育當時統治者要懂得“民貴君輕”的好處,通過實施“仁政”,使民心歸向,不要使自己像紂一樣成為“獨夫”。孟子教育“士”要關心人民疾苦,因此“士”就需要“仕”;但“仕”是為了“行道”,而不是為了自己能向上爬。


    孟子的思想也有其落後的一麵。他是以他的“君子存亡,庶民去之”的“性善論”來作為他的許多主張的理論根據的。孟子把他所代表的統治階級利益的道德觀點硬說是人類共同的道德觀點,把階級的偏見強加到其他階級的頭上;把當時統治階級製定的君臣父子的“人性”當做了全人類的“人性”,並且認為是“善”的;因此,當墨子為小私有者和手工業者提出某些政治要求時,就被孟子蠻橫地罵為“禽獸”。其次,孟子還發揮了儒家的天命論,他認為“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把曆史發展過程理解為循環式的運動,是過去事物的簡單重複。這種曆史循環論,旨在養成人們的永恒觀念,給當時和後來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定命論奠定了基礎。這種曆史循環論,在中國社會發展史上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名人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中國名人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