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稻盛和夫有“經營之聖”的美譽,他一生創辦了兩家企業,這兩家企業都進入到了世界500強。很多人都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稻盛和夫笑著道出了四個字:經營人心。
1959年4月,稻盛和夫帶著7個弟兄成立了一家從事電子工業用陶瓷材料生產的公司——京瓷株式會社。公司成立之初,沒有錢,沒有技術,沒有訂貨,唯一的資本就是年輕人的激情。稻盛和夫一頭紮進工作中,沒日沒夜,埋頭苦幹,希望帶領公司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然而,到了第三年五月發生的一件事,卻徹底顛覆了他的思想。
公司曾經招進了10名高學曆的員工,經過一年的磨煉已成生力軍,他們拿了按上了血指印的請求書找到稻盛和夫,要求說:“公司前景不明,令大家心裏不安,因此公司必須就定期增薪和發放獎金向大家做出保證,否則我們無法在這裏工作下去。”稻盛和夫無法接受他們的要求——在那個時候,公司連明天的事情都無法預料,更不用說保證一年後的事情了。艱苦的對話進行了三天三夜,稻盛和夫對他們說:“雖然無法接受你們的條件,但是我可以保證為了諸位的利益竭盡全力。如果你們有辭職的勇氣,那就把這種勇氣拿出來相信我一次!如果將來發現我欺騙了你們,那你們就殺了我吧!”這些年輕人相信了他的話,撤回了請求書。他們離開之後,稻盛和夫抱著頭陷入了沉思。為什麽自己一心一意為公司、為他們,卻得不到認可呢?這使他領悟到,公司並不是經營者個人追求夢想的地方,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公司永遠是保障員工的生活的地方,必須始終把公司作為一個社會公器來把握。
從此,稻盛和夫改變了經營理念,把經營人心作為經營企業的核心原則。日本企業實行“終身雇傭”,這是一種近似的說法——雇傭契約上沒有這樣的文字,隻是作為一種共識,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公司不輕易解雇員工。而在京瓷,“終身雇傭”卻是實實在在的“製度”——就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京瓷也不解雇員工。1974年石油危機,京瓷與絕大多數日本企業一樣,陷入了低迷。稻盛和夫沒有采取解雇甚至“一時解雇”的作法,他把從生產一線撤下來的員工編成了“預備部隊”,每天在公司裏打掃衛生、修理房子、整理花壇或者學習文化、操練技術,公司一朝恢複生產,員工馬上回到原崗位。日本企業的一大特色是“定期增薪”,而增薪的幅度,則於每年的三四月份由工會與資方的交涉——“春季鬥爭”來決定。但在京瓷,這樣的勞資交涉卻沒有必要,因為京瓷每年定期增薪的幅度,都要高於一般“春季鬥爭”勞方所要求的水平。而另一項更具意義的製度,則是“員工股份所有”——京瓷鼓勵員工們購買公司的股票。有時候,京瓷還把本公司的股票,獎勵給生產中的“功勞者”,或代替臨時獎金發給員工。1984年,在京瓷創立25周年紀念的時候,稻盛和夫把自己17億日元的股份贈予1。2萬名員工。稻盛和夫通過創立這些企業製度,把企業打造成了員工和經營者的命運共同體,公司員工與業主,不再是建立在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上,而是相互傾心的同誌,大家都是為了這個共同體而工作。
為了把自己的經營理念深入人心,稻盛和夫非常注意與員工的溝通,他的溝通方式很特別,那就是跟大家喝酒。稻盛和夫在京瓷經常搞“聚餐會”,歡迎新職工要聚餐,完成了生產任務要聚餐,新年辭舊迎新也要聚餐。而稻盛和夫,則是逢場必到,一會兒給這個斟酒,一會兒跟那個幹杯。每到這種時候,稻盛和夫總是不忘大談他的人生哲學和企業哲學。聚餐會總是這樣結束:稻盛和夫和大家互搭肩膀,高唱京瓷社歌。在公司創立不久的時候,稻盛和夫為了鼓勵技術革新,承諾要是獲了獎,就把獎金拿去喝光。後來京瓷搞的一項技術革新,還真獲了通產省頒發的一項大獎。稻盛和夫先是把獎狀複印,每個員工及家屬寄一份,然後把大筆獎金,分幾次同員工們一起喝了個精光。後來在通產省召開的各獲獎廠商的大會上,通產省辟員問大家,你們的獎金,都拿去幹什麽了。有人回答買新機器了,有人回答搞開發了,隻有稻盛和夫一本正經地答道:“同員工們一起喝光了。”
隨著企業日益壯大,員工發展到幾萬人,僅憑稻盛和夫一個人的溝通交流顯然已經不行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培養幹部上,讓更多幹部擁有同他一致的哲學思想,然後再讓他們去傳播給員工。稻盛和夫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教育培訓機構——盛和塾,對企業幹部進行係統化的培訓。別的企業非常關注技術、技巧、經營管理方麵的教育,但是他們卻拿出60%-70%的精力培訓京瓷哲學。
正是因為長期致力於經營人心的努力,京瓷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危難,即使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2008年,公司依然實現了贏利。稻盛和夫說:“京瓷公司並非是在龐大技術隊伍的支持下,開發出一個又一個劃時代產品的英雄傳說式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京瓷公司一步一個腳印走過的,是一條全體員工同心同德、誠實為本的路。”
在許多人的眼裏,人心是最難把握的,所謂“知人知麵難知心”、“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人心難測”等許多成語俗話都印證了這種說法,而稻盛和夫卻說:“人的心確實變得快,有時也靠不住,但反過來說,世界上也再沒有比人心的結更加牢固的東西。”將心比心,付出真心,讓善的理念生長,必然收獲精誠團結的回報。在京瓷,許多員工選擇身後葬於公司墓地,墓碑上寫著:為那些永生不願離開京瓷的人。有了人心的力量,世界上還有什麽不能征服呢?!
1959年4月,稻盛和夫帶著7個弟兄成立了一家從事電子工業用陶瓷材料生產的公司——京瓷株式會社。公司成立之初,沒有錢,沒有技術,沒有訂貨,唯一的資本就是年輕人的激情。稻盛和夫一頭紮進工作中,沒日沒夜,埋頭苦幹,希望帶領公司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然而,到了第三年五月發生的一件事,卻徹底顛覆了他的思想。
公司曾經招進了10名高學曆的員工,經過一年的磨煉已成生力軍,他們拿了按上了血指印的請求書找到稻盛和夫,要求說:“公司前景不明,令大家心裏不安,因此公司必須就定期增薪和發放獎金向大家做出保證,否則我們無法在這裏工作下去。”稻盛和夫無法接受他們的要求——在那個時候,公司連明天的事情都無法預料,更不用說保證一年後的事情了。艱苦的對話進行了三天三夜,稻盛和夫對他們說:“雖然無法接受你們的條件,但是我可以保證為了諸位的利益竭盡全力。如果你們有辭職的勇氣,那就把這種勇氣拿出來相信我一次!如果將來發現我欺騙了你們,那你們就殺了我吧!”這些年輕人相信了他的話,撤回了請求書。他們離開之後,稻盛和夫抱著頭陷入了沉思。為什麽自己一心一意為公司、為他們,卻得不到認可呢?這使他領悟到,公司並不是經營者個人追求夢想的地方,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公司永遠是保障員工的生活的地方,必須始終把公司作為一個社會公器來把握。
從此,稻盛和夫改變了經營理念,把經營人心作為經營企業的核心原則。日本企業實行“終身雇傭”,這是一種近似的說法——雇傭契約上沒有這樣的文字,隻是作為一種共識,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公司不輕易解雇員工。而在京瓷,“終身雇傭”卻是實實在在的“製度”——就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京瓷也不解雇員工。1974年石油危機,京瓷與絕大多數日本企業一樣,陷入了低迷。稻盛和夫沒有采取解雇甚至“一時解雇”的作法,他把從生產一線撤下來的員工編成了“預備部隊”,每天在公司裏打掃衛生、修理房子、整理花壇或者學習文化、操練技術,公司一朝恢複生產,員工馬上回到原崗位。日本企業的一大特色是“定期增薪”,而增薪的幅度,則於每年的三四月份由工會與資方的交涉——“春季鬥爭”來決定。但在京瓷,這樣的勞資交涉卻沒有必要,因為京瓷每年定期增薪的幅度,都要高於一般“春季鬥爭”勞方所要求的水平。而另一項更具意義的製度,則是“員工股份所有”——京瓷鼓勵員工們購買公司的股票。有時候,京瓷還把本公司的股票,獎勵給生產中的“功勞者”,或代替臨時獎金發給員工。1984年,在京瓷創立25周年紀念的時候,稻盛和夫把自己17億日元的股份贈予1。2萬名員工。稻盛和夫通過創立這些企業製度,把企業打造成了員工和經營者的命運共同體,公司員工與業主,不再是建立在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上,而是相互傾心的同誌,大家都是為了這個共同體而工作。
為了把自己的經營理念深入人心,稻盛和夫非常注意與員工的溝通,他的溝通方式很特別,那就是跟大家喝酒。稻盛和夫在京瓷經常搞“聚餐會”,歡迎新職工要聚餐,完成了生產任務要聚餐,新年辭舊迎新也要聚餐。而稻盛和夫,則是逢場必到,一會兒給這個斟酒,一會兒跟那個幹杯。每到這種時候,稻盛和夫總是不忘大談他的人生哲學和企業哲學。聚餐會總是這樣結束:稻盛和夫和大家互搭肩膀,高唱京瓷社歌。在公司創立不久的時候,稻盛和夫為了鼓勵技術革新,承諾要是獲了獎,就把獎金拿去喝光。後來京瓷搞的一項技術革新,還真獲了通產省頒發的一項大獎。稻盛和夫先是把獎狀複印,每個員工及家屬寄一份,然後把大筆獎金,分幾次同員工們一起喝了個精光。後來在通產省召開的各獲獎廠商的大會上,通產省辟員問大家,你們的獎金,都拿去幹什麽了。有人回答買新機器了,有人回答搞開發了,隻有稻盛和夫一本正經地答道:“同員工們一起喝光了。”
隨著企業日益壯大,員工發展到幾萬人,僅憑稻盛和夫一個人的溝通交流顯然已經不行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培養幹部上,讓更多幹部擁有同他一致的哲學思想,然後再讓他們去傳播給員工。稻盛和夫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教育培訓機構——盛和塾,對企業幹部進行係統化的培訓。別的企業非常關注技術、技巧、經營管理方麵的教育,但是他們卻拿出60%-70%的精力培訓京瓷哲學。
正是因為長期致力於經營人心的努力,京瓷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危難,即使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2008年,公司依然實現了贏利。稻盛和夫說:“京瓷公司並非是在龐大技術隊伍的支持下,開發出一個又一個劃時代產品的英雄傳說式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京瓷公司一步一個腳印走過的,是一條全體員工同心同德、誠實為本的路。”
在許多人的眼裏,人心是最難把握的,所謂“知人知麵難知心”、“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人心難測”等許多成語俗話都印證了這種說法,而稻盛和夫卻說:“人的心確實變得快,有時也靠不住,但反過來說,世界上也再沒有比人心的結更加牢固的東西。”將心比心,付出真心,讓善的理念生長,必然收獲精誠團結的回報。在京瓷,許多員工選擇身後葬於公司墓地,墓碑上寫著:為那些永生不願離開京瓷的人。有了人心的力量,世界上還有什麽不能征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