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口中一直津津樂道的北京老字號,是數百年商業和手工業競爭中留下的極品。在北京那些聞名遐邇的老店中,有為皇親國戚、朝廷文武百官製作朝靴的“中國布鞋第一家”內聯升,有應京城達官貴人穿戴講究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瑞蚨祥綢布店,有為迎合清末人們剪掉長辮後萌生有新式衣帽替換心理的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更有始於清朝康熙年間提供中醫秘方秘藥的同仁堂,等等。


    近年來,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可北京那些老字號一直穩紮穩打,似乎從不受市場影響。因此有人好奇:這些老字號有著怎樣的企業準則,才得以長久屹立不倒?


    內聯升製鞋技藝第四代傳承人何凱英,20歲出頭就到內聯升當學徒,現已逾60歲。何凱英介紹過千層底布鞋的製作技藝:千層底,並不是說它真有一千層,而是表示它用布比較多,是用一層一層純棉白布疊加起來的。千層底的實際層數是35層。可別小看這35層純棉白布做的鞋底,少一層則軟,多一層則硬。從切底、圈邊到納底、緝口、緔鞋,內聯升一雙鞋要經過90道工序,使用工具達40種。光是納鞋底,就需花費一個熟練工人3天左右的時間。工人納底時選用產自溫州的上等麻繩,針腳要密實勻稱,保證鞋底每平方寸81針。這樣的針腳不稀也不密,穿著舒適、柔軟有度,並且易吸汗、透氣性好。如此算來,一雙最普通的平針千層底需要納製2100針。


    如今,何凱英收有幾個徒弟。每次收徒,他給徒弟上的第一課內容,必是內聯升延續一百多年的“五為師訓”——工必為之純,品必為之精,業必為之勤,行必為之恭,信必為之誠。


    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加工製作一頂皮帽通常要經過幾十道工序處理。從皮帽裁製開始,道道工序都有講究,要求精益求精。配活兒要求毛的倒向要一致,毛的長短、粗細、密度要一致,毛的顏色、軟硬要一致。裁製皮毛時,工人要用到頂刀、人字刀、月牙刀、梯子刀、斜刀、弧形刀、直刀、魚鱗刀等,種種刀法千變萬化、應用靈活。在眾多工序中,對原料的合理分割最能顯示一個手藝人的水平,因為皮很值錢,比如貂皮,一張需要1000多元甚至數千元,如果切割不到位,造成哪怕很小的一塊皮毛無法使用,都是十分浪費。


    同仁堂在中藥炮製過程中也有一個重要理念——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意思是說,即使是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也不能幹違背良心的事。


    該是多少工序就做多少工序,每道工序要求怎麽做,就必須怎麽做。工序省不得,良心更是缺不得。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老字號得以一直存活,並且越活越旺盛,原因很簡單。他們一直在做的,其實隻有八個字——用心製作,良心經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功創業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成功創業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