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商人,他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是父親的寵兒,父親想把自己的全部財產都留給他。


    母親很可憐小兒子,她請求丈夫先不要宣布分財產的事。她總想想個辦法讓兩個兒子分得平均一點。


    有一次,母親坐在窗前哭泣,一位過路人看見了,就走上前來,問她為什麽哭。


    “我怎麽能不哭呢?對我來說,兩個兒子都一樣親,可是他們的父親卻想把全部財產留給一個兒子,而另一個什麽也得不到。在我還沒想出幫助小兒子的辦法以前,我請求丈夫先不要向兒子們宣布他的決定。但是我自己沒有錢,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解決這煩惱。”她說。


    過路人說:“你的煩惱很容易解決。你隻管向兩個兒子宣布,大兒子將得到全部財產,小兒子什麽也得不到。但以後他們將各得其所的。”


    小兒子一聽說自己將一無所得,就離開家到外地去了。他在那裏學會了手藝,增長了知識。而大兒子依賴父親生活,什麽也不學,因為他知道,他將是富有的。


    父親死後,大兒子什麽都不會幹,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花光了。而小兒子卻在外兒會了掙錢的本事,變得富裕起來。


    <strong>寓言啟示:</strong>


    遺產總是一定的,而知識和技藝是活的,無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哲理的小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有哲理的小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