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天性聰穎,很善於為自己捕捉人生機會。78年恢複高考,他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次機會,他找來書本,找輔導教師,突擊補習三個月,一舉邁進大學校門,成為文革後中國第一屆大學生。大學畢業前,他不失時機地和係主任的女兒談上了對象,如願以償地留校。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商業大潮滾滾而來,他不甘寂寞,利用學生家長的關係,搞起了第二職業,煤碳、醫藥、鋼材、水泥,什麽緊俏賣什麽,當然賣的不是貨,是批條,因為緊俏市場買不到,所以批條就是錢。一張條子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出手後再把賺到的錢分給寫條子的人一部分。很快,他就成為先富裕起來的那部分人。回憶自己幾年來走過的路:他總結出自己的成功學:走捷徑。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


    家裏的存款超過6位數後,他索性辭去公職,把第二職業變成了第一職業,他要做全職商人,在商海裏大幹一番,因為在他看來,經商很簡單:商人就是分配錢的人,運用加減乘除,隻要把該給別人的錢分配好了,自己銀行裏的錢就會成倍增長。


    他不再僅僅滿足於倒賣批條,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賣批條的同時,他要投資做別的生意。經過多方考察,他和台灣一位客商簽訂協議,代理銷售中英文電子詞典快譯通。他招兵買馬,做廣告,跑客戶,一點一點推廣市場,經營了半年,市場有了一定進展,但他覺得太慢太辛苦,和賣批條相比,效益太低,不符合他的“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的“捷徑論”。所以他就放棄了,轉給別人經營。


    後來他又經營電腦,因為同樣的緣故,他又放棄轉給別人了,再後來他又經營電話機、傳真機,不久又轉給別人了。再後來,他又經營手機、傳呼機,又都同樣轉手了。再後來,市場放開了,商品過剩了,批條不好用了。而他當初轉給別人的經營項目經過別人之手的努力,現在都在為別人帶來一定的商業利潤,雖然這樣的利潤當年在他眼裏曾經不以為是,但是在今天市場經濟已經成熟的微利時代卻十分可觀。


    此時的他,終點又回到始點,隻好從頭再來,他在新建的電子城租了一個門麵,從別人手裏批發來手機、傳呼機,零售。從前賣一台手機賺一台,現在賣一台手機的利潤不足百元。因為微利,他不舍得雇用人,每天自己進貨,賣貨,跑客戶,十分辛苦。雖然並不心甘,但已別無選擇。(林夕)


    【大道理】:


    成功需要時間。


    在人生進程中,有些成本是上不能節約的。


    如果你總是期待走一條無需費力的捷徑而不是走努力工作這條自然的路取得成功的話,那代價將會是雙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哲理的小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有哲理的小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