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歡下棋,而且棋藝高超,很少碰到對手。


    左宗棠在西征新疆途中,有一次微服出巡,在蘭州街上看到一個擺棋陣的老人,其招牌上醒目地寫著幾個大字:“天下第一棋手”。他覺得老人實在是過於狂妄,於是立刻上前挑戰。沒有想到,老人不堪一擊,連連敗北,原來隻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


    左宗棠春風得意,命老人趕緊把那塊招牌砸了,不得再夜郎自大、丟人現眼了!


    光陰似箭。當左宗棠從新疆平亂回來的時候,看到老人依然如故,“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照舊懸在那裏,心裏很不高興,決心狠狠地教訓教訓不自量力的老頭子!


    左宗棠又跑去和老人下棋,但是出乎意料,這次自己竟被殺得落花流水,三戰三敗,難有招架之力。他不服,第二天又去再戰,然而敗得更慘。


    他很無奈,驚訝地問老人:“為什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你的棋藝竟能進步如此地快?”


    老人微笑著回答:“大人雖是微服出巡,但我已得知你是左公,而且即將出征,所以存心讓你贏,讓你信心百倍地去建立大功。如今你已凱旋歸來,我便無所顧忌,也就不必過於謙讓了。”


    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能人後麵有能人。左宗棠聽後,心服口服,深感慚愧。


    無獨有偶,曆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清朝乾隆皇帝酷愛下棋。一天,他率大軍出征邊關,路過聚賢鎮,見一宅院門楣上高懸“棋界大王”的金匾,心中不悅,遂令停輦傳宅主回話。


    一位七旬老翁到輦前跪下啟奏:“因喜對弈,村鎮未逢敵手,故村民以匾相贈,望萬歲海涵。”


    乾隆聽罷,對老翁說:“願同朕對弈嗎?”


    “小老兒豈敢同萬歲對弈。”


    乾隆說:“下棋本是益智之事,朕不怪就是。”於是,乾隆入宅同老者對弈起來。隻十幾步,乾隆就占了上風,不一會兒,便把老者殺得片甲不留。乾隆冷笑責道:“朕念你壽高,摘掉匾牌,不許再稱‘棋王’”。


    老者伏地叩頭請罪。


    乾隆剿滅入侵之敵,班師回朝,又路經聚賢鎮。見老者的牌匾重新油漆、書寫,金光閃閃,氣的七竅生煙,便傳旨縛老者來問罪。老者坦然跪在輦前。


    乾隆道:“大膽刁民,牌匾為何重新油漆、書寫!”


    老者說:“啟稟萬歲,小老兒自知欺君之罪,當滅九族。隻是上次與萬歲對弈輸棋,是因為沒有施展出真實本事,所以專候萬歲凱旋回朝,小老兒冒死相請,再賭輸贏。”


    乾隆雖心中不高興,但想到老者不服,也許真有絕技,不如再對弈。如果他輸了,那時再治罪也不遲。於是,乾隆又與老者入宅對弈。


    不過,這次是老者12歲的孫子與乾隆對弈。乾隆本想施絕技,速戰速決,置小孩子於死地。沒想到小孩出手不凡,隻十幾步就把乾隆殺的捉襟見肘。老者一邊觀看,一邊擔心孫子把皇帝“將”成死棋,不好下台。恰好此時一陣風把幾片落花吹到棋盤上,老者乘拾花之機偷掉孫兒的一個棋子。聰明的孫子領悟爺爺的用心,故意走出破綻,讓皇帝吃了二子,最後走成和棋。


    乾隆連連稱讚小孩的棋藝。當他得知小孩師從其爺之時,便道:“前次對弈,為何輸棋呢?”


    老者回答:“因萬歲親自出征,應每戰必捷。小老兒寧可敗棋,也要祝萬歲棋(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嗬!”


    乾隆暗歎:“聚賢鎮果然名不虛傳!山野之民,竟如此通曉大義。”於是令人取來文房四寶,禦筆親書“棋界聖手”四個大字,以示獎賞。


    老者的一番策劃,既讓乾隆暗悟“棋界大王”的厲害,又不傷及皇帝的體麵。世事如棋,可知其功力之深。


    一個人的才智,其實是個變數。謙虛使一個人的才智增值,自負使一個人的才智貶值;謙虛使一個人的才智增色,自負使一個人的才智遜色;謙虛使一個人的才智更具魅力,自負使一個人的才智產生斥力。(蔣光宇)


    【大道理】:


    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下下智。


    才智就像是寶石,如果用謙虛來鑲嵌,就會更加燦爛奪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哲理的小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有哲理的小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