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好多農村都把農曆八月初一稱為“祭風節”,在這一天家家都在新辟的打穀場上祭“風神”。


    這個習俗是怎麽來的呢?傳說天上主管風的神仙是一位老婆婆,她是薑子牙的妻子馬氏。薑子牙名薑尚,又名呂望,殷商時人。他32歲上昆侖山拜師學道,師父為他取道號“飛熊”,到72歲奉命下山,去朝歌城南投奔了早年的結義兄長宋員外,在那裏娶了68歲的黃花女馬氏。由於妻子的威逼,新婚不久的薑子牙做起了生意,先後編過笊籬、賣過麵粉、經營過飯館、販過牛馬豬羊,結果幹啥都虧本。馬氏嫌他無能,不願跟他過窮日子,後來便離開了薑子牙另嫁他人。薑子牙混不下去了,也離開了朋友家,隱居在渭水河邊,終日以垂釣為業。


    時隔不久,西伯侯文王姬昌夜夢“飛熊”,到渭水河訪賢,將薑子牙請到西岐,從此便做了文王的軍師。時商紂王暴虐無道,民不聊生,怨聲沸騰,後又將文王囚於羑裏,文王次子武王姬發起兵討伐紂王,天下各路英雄響應,大兵直搗殷商京城朝歌。薑子牙輔佐武王推翻了商紂王,建立了西周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據說薑子牙打敗殷商王朝後,對雙方戰死的和活下來的將帥都封了神位,《封神演義》講的就是薑子牙斬將封神的故事。封神事畢,薑子牙的前妻馬氏聞訊匆匆趕來,對薑子牙說:“你把別人都封了神,念你我夫妻一回,也封我一個神仙位吧……”薑子牙一見馬氏,心中非常氣憤,便怒斥道:“你這瘋婆子……”話未說完,馬氏卻謝了恩——原來她把“瘋婆子”聽成了“風婆子”,以為薑子牙封她管“風”的神,風婆子就風婆子吧,反正也是神。於是馬氏就成了“風神”,人們都稱她“風婆”。


    馬氏雖然做了風神,但卻不知道該怎樣管風,該刮風的時候不刮,不該刮風的時候卻亂刮;需要風的地方不刮,不需要風的地方又大刮;該刮和風時又刮狂風……這樣,就時常給人間造成風災。進入農曆八月,五穀成熟,農家開始做打穀場,收割的莊稼運到場圃曬幹後,套上毛驢軋碌碡。再把軋好的糧穀用掃帚掃成堆,然後用木鍁逆風揚場,風兒吹走穀皮、沙土,剩下粒粒幹淨的糧穀再收倉入庫。打穀揚場主要靠風力,無風不能揚場,風大了又要把穀粒刮到了場外,無法收拾。“風婆”用風不當,給勞動一年的農民帶來嚴重的損失。


    為了祈求“風婆”刮適合揚場的風,每年秋天打場之前人們都要祭“風婆”。據說農曆八月初一是“風婆”馬氏的生日,而馬氏又喜歡吃黏米麵豆餡餑餑,所以每年八月初一這天家家都蒸黏豆餑餑,在新做的場圃燒上香,將黏豆餑餑擺上,供“風婆”享用。這樣,打場時就會刮好風,既吹走穀皮塵土又不至於刮走糧粒。於是,祭“風婆”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後來人們就將農曆八月初一稱為“風婆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