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婦的故事</p>


    在民間故事中,巧媳婦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角色,她們淳樸善良、心靈手巧、聰明機智,用智慧化解了無數家庭矛盾與生活難題。本期為大家奉上一組巧媳婦的故事。</p>


    不說癩字</p>


    從前,有一戶人家,爹爹是個癩子,媳婦自從進門後,無論人前人後,說話從不提一個癩字,免得爹爹聽了心裏不舒服。癩爹爹逢人便誇自家的兒媳婦賢慧、孝順、會說話。</p>


    這天,村上三個促狹鬼商量,一定要讓癩爹爹的媳婦說出個癩字來。剛好,癩爹爹有事出門了,三個促狹鬼就來了,問癩爹爹的媳婦:“你家癩爹爹去哪兒了?”</p>


    媳婦說:“我家爹爹不在家,請問你們找他有什麽事?”</p>


    三個促狹鬼說:“有事是有事,就怕你說不清楚。”媳婦說:“我會說清楚的,你們請說吧!”</p>


    三個促狹鬼說:“你家癩爹爹回來後,你就告訴他,我們前莊的張癩子、後莊的李癩子、中莊的王癩子,三個癩子請你家爹爹臘月初八晚上打個燈籠、點支蠟燭,到癩和尚廟裏去吃臘八粥。”</p>


    媳婦說:“好的,你們放心,我一定和我家爹爹說清楚。”到了晚上,癩爹爹回來了,那三個促狹鬼便躲在門外,偷聽媳婦怎麽告訴癩爹爹,他們三個說的那一大串帶癩字的話。</p>


    隻聽得那媳婦說:“爹爹,今天你出去之後有人來找你。”</p>


    癩爹爹問:“來的哪些人?找我有什麽事?”</p>


    媳婦說:“來的是張生薑、李蒜頭,還有王家麻蘿卜,約你十二月初八晚上打個燈籠、點支紅燭,到一年四季戴帽子的和尚所在的那個廟裏去吃頓菜酸粥。”</p>


    從頭到尾,不曾提到一個癩字,癩爹爹聽得很舒心,三個促狹鬼聽得很佩服。</p>


    公牛生牛犢</p>


    張老漢家有個聰明能幹的兒媳婦,張老漢為此十分高興,就在大門上寫了幾個大字:萬事不求人。</p>


    知府老爺看見了,覺得張老漢不把他放在眼裏,就派人去把張老漢抓來,要張老漢在三天內辦成一件事:找出一頭公牛生的牛犢。</p>


    過了三天,知府來了,要張老漢出來拜見。兒媳婦走上前說:“稟大人,我公公沒在家。”</p>


    知府喝道:“他敢逃跑?”</p>


    兒媳婦道:“他沒有逃跑,是生孩子去了。”</p>


    知府奇怪地說:“世上隻有女人生孩子,哪有男人也生孩子的?”</p>


    兒媳婦馬上反駁:“ 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為什麽又要公牛生牛犢呢?”</p>


    知府聽了,無言以對,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p>


    分米</p>


    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婦,想在三個兒媳婦中挑選一位來當家。</p>


    老夫婦先將一年所需的米交給大兒媳,並囑咐道:“居家過日子可不容易啊,你得多動腦子多費心思!”</p>


    剛接手時,大兒媳婦歡天喜地;半年一過,便臉有憂色;到最後,簡直是焦頭爛額。幸虧老夫婦暗暗相助,才使大兒媳到最後勉強交差。</p>


    接著,輪到二兒媳“執掌家政”,她與大兒媳半斤八兩,先是“財大氣粗”,讓全家老少吃得飽嗝連連;漸漸地,家人的肚子受盡了委屈。老夫婦也隻得不住地提醒,並隔三岔五地給她解圍。</p>


    老夫婦見大兒媳與二兒媳皆不是管家的料,心中不免焦急起來。三兒媳看在眼裏,便對老夫婦說:“爸媽,你們別發愁呀,我自有辦法讓全家人每天吃得上飯,不至於餓肚子!”</p>


    於是,老夫婦把同樣多的米交給了三兒媳。聰明的三兒媳將米均分成三百六十五份,再從每份中取出少許儲存起來,作為應急之用。老夫婦一見,頓覺三兒媳與眾不同,知道有備無患這一生存之道。</p>


    一年下來,家中尚有餘糧。三兒媳憑著自己出色的持家本領,成了新當家!</p>


    回娘家</p>


    有一個老漢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兒媳。三個兒子常年外出打工,三個兒媳雖然孝順,但有時回了娘家,老漢不免覺得孤單。</p>


    這天,三個兒媳又要回娘家。老漢想了一個妙法,對三個兒媳說:“你們要回娘家不是不可以,不過得替我辦三件事。誰能辦到,不光這次可以回去,以後也可以隨時回去;誰要是辦不到,以後就不能隨便回去。”</p>


    三個兒媳齊問:“什麽事?您快說!”</p>


    老漢說:“第一件事,給我炒一盤‘永遠不熟的菜’;第二件事,從娘家回來,給我帶些‘骨包肉’和‘肉包骨’來;這第三件事,路過‘人從屋頂過,水從屋下流’那個村子時,到姓‘西北風’的那家,把我留在他家的‘包火筒’和‘招風紙’取回來。”</p>


    三個兒媳都感到新奇,沉思半天,大媳婦和二媳婦都說理解不了,想不出辦法。</p>


    聰明伶俐的三媳婦想了一會兒,說:“爹爹,我能辦得到。”說著,三媳婦轉身進了廚房,不一會兒端出一盤用“生菜”炒的菜來,放在老漢麵前說:“這是一盤用‘生菜’炒的菜,燒熟了也叫生菜,所以是‘永遠不熟的菜’。”</p>


    老漢點點頭說:“回到娘家還要辦好那兩件事,辦不到,今後便不許隨便回娘家。”</p>


    一周之後,三媳婦回來了,她走到公公麵前,拿出一包雞蛋說:“這是‘骨包肉’。”然後,又拿出一包紅棗說:“這是‘肉包骨’。”</p>


    老漢又問:“那第三件事呢?”</p>


    三媳婦又拿出一個包袱,一邊解一邊說:“我回來路過‘大橋村’就到姓‘冷’的這家,把你放在那兒的‘燈籠’和‘扇子’取回來了。”說著交給了老漢。</p>


    老漢萬萬沒有想到,三媳婦做的三件事,和他想的分毫不差。這樣,聰明的三媳婦就贏得了隨時回娘家的許可。 </p>


    待客</p>


    有一戶人家家徒四壁,十分貧窮。男人整天遊手好閑,在外和朋友喝酒。幸好媳婦勤勞能幹,靠做苦工維持生計。</p>


    這年冬天,媳婦對丈夫說:“孩他爹,你一天到晚在外混吃混喝,雖沒有顧及我們娘兒倆,但你也要顧及自己的麵子呀。人不能光將嘴巴伸到人家鍋裏,人家卻從來聽不到你家碗筷響,這人情講究有來有往啊。我這年底有了工錢,你看是不是把你的那些朋友請到家裏來聚聚,算是我們還人家一個人情啊?”</p>


    男人聽了,連連稱好:“好,我這就去請他們,明天到咱家吃飯。”說完,就出去了。</p>


    回來後,媳婦問他大概能有多少人來。男人說,估計人家不一定會賞光,最多也就一桌人。</p>


    第二天一大早,媳婦就起來準備酒菜。到了中午,丈夫突然跑進廚房說,沒想到人來得實在太多,一桌都坐不下了。</p>


    媳婦從廚房裏出來,一看把她嚇了一跳,屋裏坐著的站著的足足有十幾個人,細細一數,連丈夫總共十七人。這哪是一桌人呀,兩桌都坐不下,可她家裏隻有一張桌子呀。這可怎麽辦?</p>


    媳婦想了想,突然高聲招呼:“都來啦!靶謝你們看得起咱當家的,今天到家裏來少酒少菜不要見怪,家裏就這麽一張桌子,將就著坐吧。我來安排一下,上座桃園三結義,下坐五子登科來,八仙過海兩邊排,掛角將軍把酒篩。當家的,你站著篩酒。”</p>


    嘿,這媳婦真會安排,上席桃園結義坐三個,下席五子登科坐五個,左右八仙過海各坐四個,再加站著的掛角將軍一個,十七個人一桌就這麽圍下了。</p>


    要工錢</p>


    從前,有一個長工幫一個財主做工。快到年底了,長工去跟財主要他一年的工錢。財主說:“要錢可以,但是你必須給我辦三件事。如果你辦到了,我多給你一年的工錢;辦不到,我一天的工錢也不會給你。”</p>


    長工問:“是什麽樣的三件事?”</p>


    財主說:“第一,要你買來像山一樣重的一頭牛;第二,要你買來能夠遮住天的一匹布;第三嘛,要你買來像河裏的水一樣多的酒。”長工聽了,隻得歎著氣回家去了。</p>


    回家後,長工一聲不吭直歎氣,媳婦叫他吃飯,他也不吃。媳婦就問他:“你整天不說話,不吃飯,心裏有什麽事,說出來我們好好商量嘛!”長工就把心事說給媳婦聽。</p>


    媳婦笑笑說:“這有何難?你先吃飯吧。明天你拿一杆秤、一把尺和一個酒壺,要財主用這杆秤先稱這座山有多重,才能買來那麽重的牛;用這把尺先量這天有多大,才能買那麽寬的一匹布;用這個酒壺先量河裏的水有幾壺,才能買那麽多的酒。”</p>


    長工聽了很高興。第二天,他就拿著這三樣東西來到財主家,對財主說:“你要我買來像山一樣重的牛,可以,但是你得先用這杆秤去稱這座山有多重,我才能買來這樣重的牛。”</p>


    財主一聽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半天才說:“這件事就算免了,但還有兩件事呢?”</p>


    長工又拿出一把尺和一個酒壺對他說:“你得用這把尺先去量這天有多大,我才能買那麽寬的布;你得用這個酒壺先去量河裏的水有幾壺,我才好買那麽多的酒。”</p>


    財主一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得拿出兩年的工錢給了長工。</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