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以前,曹州古今園有一個書生,姓趙名邦寧.自幼父母雙亡,家中隻有一個老者管家。邦寧天資聰明,喜愛花草,聽說那裏有奇花異草,不管路程多麽遠,也要尋來栽於園中。</p>


    這天,他來到東海邊的嶗山,想尋些好花帶回,但找遍山上山下,也沒有中意的。他失望地來到一條小河邊,突然發現河邊茅屋旁有一棵奇特的牡丹,正紫色的花朵,暗紫色的花莖,紫紅色的葉柄,綠紫色的花葉。隻有那花蕊是黃綠色的,曲曲彎彎,格外醒目,分明是一種稀有品種。隻是有點萎縮,葉子翻卷下垂,好象身著殘裝舊衣的少女。邦寧心想,這棵花得馬上澆水了,不然就會枯死。可是附近沒有人家,唯一的這座茅屋門還緊鎖著。哪裏去找提水工具呢? 邦寧無奈,隻好用雙手捧起河水.一滴一滴灑向那萎縮的牡丹。他一口氣捧了十幾趟,才剛剛把地皮澆濕。後來,他脫下自己的外衣、在河裏浸濕,再把水擰在牡丹花下。他跑了一趟又一趟,內衣都被汗濕透了,直到見那得了水的牡丹花,漸漸水靈起來,才肯坐下來歇息。</p>


    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茅屋的主人回來了。主人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漢。邦寧忙迎上去,二人一見如故,寒喧之後,便閑聊起來。原來這老漢年紀大了,又有病,被他女兒接去住些日子。因他時時惦念這棵牡丹,才趕回來看看。邦寧問起這牡丹的情況,老人說:“這棵牡丹從我記事起就有,不知多少年了,年年長得花繁葉茂,惹人喜愛。可惜我年紀大了,手腳又不靈便,也顧不上多照顧它了…”。老人望著牡丹,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邦寧聞聽,便向老人訴說自己如何愛花如命。表示願用身上所有的東西,換取這棵牡丹。老人見邦寧忠厚老實又是一個愛花的人,便將這棵心愛的牡丹,贈給了他。</p>


    邦寧高興極了,忙給老人叩頭。邦寧歸鄉心切,便向老人討了一個大花盆,把這棵牡丹連根帶土栽在盆裏,決定連夜趕回去。但路途遙遠,跋山涉水,怎麽運呢?用車拉吧,萬一道路不平,把盆震壞了咋辦? 用牲口馱吧?如果牲口不聽話,把盆甩落咋辦?邦寧犯起愁來,左思右想.覺得都不如抱著走保險。主意已定,便把行李往車上一捆,抱起花盆就上路了。</p>


    這天,邦寧為了多趕路,錯過了投宿之地。眼看天色已晚,前不著村,後不靠店,隻好硬著頭皮繼續趕路。又走了幾裏,後來實在累得支持不住了,兩眼一黑,“撲通”一聲跌倒在地,懷裏抱著的花盆摔得粉碎,邦寧爬起來,顧不得身上疼湧、急忙將牡丹捧起,頭上磕破的鮮血,滴滴落在花心裏。他還想往前走.可花盆沒了。為了保住這棵牡丹,他打算就地栽下;邦字用手往地上一摸,淑上濕撞施的。心想,真是花不該死有人救。邦寧甩手挖了個坑。把牡丹栽了進去。’他對著牡丹禱告著:“牡丹啊牡丹,你想在這兒住下嗎?那好吧。”邦寧就在牡丹旁邊搭個草庵,住了下來。</p>


    再說,邦寧的老管家等了一年沒見邦寧回來,很是著急。第二年春天;便委托邦寧的表弟帶著銀兩.趕車一路尋找。最後在這荒郊野外,’找到了邦寧的住址。’這種紫紅牡丹.已被他培育百餘棵了。可他卻為培育牡丹,操勞過度,去世一個多月了,表弟把這百餘棵牡丹,移栽盆裏.帶回家鄉曹州。當時曹州尚沒有這種花色,為了懷念趙邦寧,人們就把這種丹叫邦寧紫。</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