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贛榆縣城的老街上,住的全是富戶。在老街上過日子,講的是頭腦,玩的是手段。一個店麵,頭天開張,明兒關門,這不稀奇,你看老街上富麗堂皇的大家院落,哪個沒換過幾個姓?沒點本事還想住老街?一邊涼快去吧!</p>


    就拿街東頭的“李記爐冶坊”來說吧,先前是個賣古董字畫的鋪子,鋪主姓張,姓張的折騰了幾年,最終還是落到了姓李的手裏。</p>


    事情是這樣的:靠倒騰古董字畫為生的張掌櫃,被幾張假字畫給蒙了,愣是把鋪子給賠了進去,官司沒打贏,人也氣死了。算計他的人姓李,李掌櫃來收鋪子的那天,張掌櫃的兒子抱著李掌櫃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求他,竟被李掌櫃一腳甩到了門外。李掌櫃把這個鋪子改成了“爐冶坊”,給人打些個煙袋、湯罐、香爐、農具啥的,也打金銀物件兒,遇到個不計較的主兒,摻點假,或是短他個幾兩幾錢的,這都是李掌櫃的拿手絕活兒。</p>


    這年初冬,打河西岸來了一個大胡子壯漢,頭戴破皮帽,身穿破夾襖。漢子高大威猛,步子有力,遠看不過拇指大的影兒,低頭續一口煙,再抬頭,人已經到了跟前。</p>


    漢子的破襖上沒有扣子,用草繩係著,兩手插在袖筒裏,露出點紅銅色的皮膚。坊裏的夥計問他打啥器具,漢子一伸手,扔了一個白花花、硬邦邦的東西在台子上,那手瞬間就籠回了袖筒,那敏捷勁兒,就像不是他扔的,而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漢子甕聲甕氣地說:“不買東西,賣東西。”</p>


    李掌櫃聽罷,叼著煙袋,走過來瞅了一眼,然後麵無表情地問:“賣多少?”漢子說:“二百錢。”</p>


    李掌櫃磕了磕煙鍋,說:“不過是個錫塊而已,一百錢。”漢子點了點頭,算是成交了。</p>


    漢子前腳一走,李掌櫃立刻顛著小步把錫塊拿回裏屋。其實呀,這哪是什麽錫塊啊,這是一塊碎銀錠,大約有十兩!那時候,窮人一輩子也就用過幾個銅板,上哪見過這玩意兒?所以李掌櫃說是“錫塊”,漢子就信了。</p>


    過了幾天,漢子又來了,竟帶了一個更大號的“錫塊”來!</p>


    交易過後,李掌櫃不緊不慢地說:“這種錫質地不錯,我女兒出嫁要做一錫奩,如果還有,一定記得再賣給我。”漢子又點了點頭。</p>


    如此,又交易了兩回。一天,李掌櫃旁敲側擊地問錫塊哪兒來的,漢子和他耳語道:“蘆葦蕩裏撿的,家裏還有幾麻袋,每一袋都比老母豬還重。”</p>


    李掌櫃眼睛一亮,故作鎮定地說:“你一趟趟地跑多麻煩,幹脆一次都賣給我,我給你翻個價!”</p>


    漢子微微一笑,說:“那今晚你在河東岸的大樹底下等著我,把錢帶足了,我就全賣給你。”</p>


    李掌櫃暗喜,轉身回屋,把家底兒掏了出來,用麻袋把錢裝好,夜幕降臨的時候,就駕著馬車,一路趕去。</p>


    李掌櫃到了河邊,一看,漢子已經到了,李掌櫃指著麻袋說:“錢在這兒了,你的錫呢?”漢子打了一個響哨,四處的大樹上立刻跳下六個人來,個個手持大刀,也不說話,衝上來就塞住了李掌櫃的嘴巴,又把他綁在了樹上。隨後,這一夥人帶上錢,揚長而去。</p>


    與此同時,在河東岸,有個船家已經等候多時了。一會兒,幾個人影走了過來,來者正是漢子他們。</p>


    夜黑霧大,小船能裝的東西又有限,船家告訴漢子,這時候過河,一次帶那麽多人和重物,很危險,得分批過河。夜長夢多,漢子覺得此地不可久留,就和眾賊商議,由他帶著錢先過河,眾賊答應了。</p>


    船行過半,已瞧不見東岸燈影,聽不到人聲狗叫。船家趁漢子沒防備,一槳把漢子擊翻在河裏。</p>


    當時正值初冬的深夜,河寬水冷,水性再好的人掉進去也休想出來。漢子不習水性,他想呼救,可一張嘴就嗆了一肚子冰水,隻好在河裏瞎撲騰。</p>


    船家點起煙袋,對著水裏的漢子笑道:“你頭一回過河時,我就看出你是個土匪。也難怪,老街有錢人多,容易被賊人惦記。傍晚你要租船帶人過河,我猜你一準兒踩好點兒要辦誰家的事兒了,好幾年了,我就指望這一回翻身了!”漢子聽罷,氣得在水裏挺了幾下,就沉了下去。</p>


    岸上的賊人等了一夜都沒等到,以為漢子殺了船家帶錢跑了,因為按照他們原先的計劃,就是登岸之後,殺掉船家,以絕後患的。於是個個咬牙切齒,將漢子的祖宗十八代罵了一千遍一萬遍,卻無計可施。他們哪知道,這時候,船家正在家裏數錢呢。</p>


    這船家不是別人,他的父親,就是以前被“爐冶坊”李掌櫃蒙騙了,後來氣死的那個掌櫃,姓張。</p>


    當夜,被綁在樹上的李掌櫃差點凍死,直到天亮,才被人發現。回來後,他又氣又恨,關門歇業,不久,也就病死在家中。</p>


    李掌櫃死後不久,那個姓張的船家便上了岸,買回了曾經屬於他們老張家的那個鋪子。據說,開張那天,一掛鞭炮從街頭放到了街尾。可是,誰又能想到,許多年後,鋪子又成了老李家的了,張家再次敗落……這,又是以後的故事了。</p>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不容易啊,誰讓你在老街混呢!</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