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間,一天,有個姓趙的小偷,偷了一個老太婆家的幾隻老母雞,被老太婆的兒子阿強逮住了,一路扭送至縣衙。


    近來,那一帶偷雞案頻頻發生,有人甚至睡在雞棚旁晝伏夜守,卻也難擋賊手。所以這一次,大家紛紛要求縣令殺一儆百。


    縣令聽完陳訴,又看了看跪在堂下的趙小偷,叫趙小偷抬起頭來,問道:“看樣子你也是個精明的人,為什麽會做這下三爛的事呢?”


    趙小偷想了想,狡辯道:“小人實在是因為生活所迫,萬不得已啊!”


    “哦,”縣令沉吟了一會,說:“如果確實為生活所迫,本官不妨為你指條生路。依本官之見,有個活兒很容易學會,掙的錢也不少,你可以去試試。”


    “什麽活兒?”


    “紡紗!”


    趙小偷“撲哧”一笑,可看到縣令一臉威嚴的樣子,忙掩住嘴:“謝老爺免罪,小的一定照辦!”


    縣令當即令人買來一斤棉花,著典吏教趙小偷紡紗,說:“你什麽時候學會了,我就什麽時候放你出去。”


    大家見縣令非但沒有治小偷的罪,反而指給他一條生路,都氣得不得了,可又不敢多話,隻得悻悻然離開縣衙。


    再說那個趙小偷,雖不走正路,人倒是很聰明的,很快就掌握紡紗的技巧,把那一斤棉花紡成了紗。縣令很滿意,又令人把紗拿到市場上去賣,然後將賣了的錢交給趙小偷,開導道:“買一斤棉花,我隻用了一百文錢,卻賣了五百多文錢。除去你吃飯的花費,還剩下三百來文錢。年輕人,你回去以後,可以將它作本錢,好好靠這門手藝生活了。”


    趙小偷雞啄米似的點頭,接過錢,給縣老爺磕了一個頭,然後飛也似的跑出了縣衙。


    然而沒想到,才過了三天,趙小偷就嫌紡紗活兒苦,舊技手癢,不巧,又被人生擒扭送縣衙。縣令本來還想樹個典型呢,這下很惱火,不過轉念一想,覺得再給趙小偷一次機會,於是就讓他在牢裏一麵紡紗,一麵反省,這樣足足關了一個月,等趙小偷出去時候,縣令再三叮囑,要他一定痛改前非,正經做人。


    這回總該收斂了吧,誰知,一個月後,這家夥又被人送來了,還是因為偷了人家的雞。縣令這回不客氣了,板著臉說:“你這是三進縣衙了,有句老話,叫事不過三,看樣子不給你點厲害,你還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


    說完,叫來兩個衙役,架起趙小偷就在堂上疾走,他自己則在一旁一、二、三數起步來。當數到一千時,他一聲令下:“停!”


    趙小偷頭都轉暈了,不知道這是哪門子刑,正詫異間,隻聽縣令叫典吏遞上一大碗熱醋,命令他當場喝光。趙小偷心想:這個縣令,怎麽盡出怪招啊!不過,醋這東西,喝點應該不是什麽問題的。想到此,他接過碗,“咕咚、咕咚”就喝起來。誰知剛喝了一半,突然有人從背後朝他猛擊一掌,他大吃一驚,嗆了一口醋,大聲咳嗽起來。


    也真奇了,打這以後,趙小偷這咳嗽就止不住了,而且一到晚上,隻要一想到行竊,就必定咳嗽。再要去做小偷,已不可能;後來又多方尋醫問藥,也總不見效。這樣,趙小偷就真的隻好靠紡紗度日了。


    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曾經猖獗一時的偷雞案竟然逐漸絕了跡。


    眾百姓紛紛拍手叫好,阿強還特地到縣衙感謝老爺,正好那天典吏也在,典吏問縣令:“這辦法,大人是從哪裏學來的?”


    縣令微微一笑:“你忘啦,我不僅遇惡必懲,也慣常見善必采。告訴你也不妨,我是從一個老郎中那裏聽來的,那次與他對飲,他無意中說了這個事兒,我就在姓趙的身上試試,果然一用就靈。嘿嘿,這個慣偷,靠打板子不能讓他斷了賊根,隻有用這個辦法了!”


    說罷,眾人大笑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