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約五公裏處,南依驪山,北臨渭水。</p>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陵園城東門外.距陵墓一公裏半。大廳裏陳列著許多和真人真馬同樣大小的陶人和陶馬。說起秦俑來,還有一段傳說哩。</p>


    據說,在秦以前,關中人不使用瓦盆瓦罐,當時也沒有陶製器物。秦始皇二十二歲正式執政後,就下令大規模地修建他的陵墓。他察看過許多地方,最後看中了驪山。驪山風光秀麗,加上山陰產玉,山陽多金,金玉雙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把墓地定在驪山北麓。他不僅從全國調來七十多萬“刑徒”,還從山東、河南等地征發來大量民夫。修建期間,秦始皇還下詔書叫李斯提前征集數千對童男童女準備為他殉葬。李斯看了詔書,嚇得目瞪口呆。他想,要征集這麽多童男童女殉葬,必然會遭到百姓反對,人們一旦起來造反,秦朝江山就會垮台。但是如果不辦,皇帝降罪下來,自己就活不了。想來想去,隻得上書秦始皇說:“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人殉,必引騷亂,不如陶殉,江山平安。”秦始皇見了,覺得有道理。他還想,如讓活人殉葬,在陰間不聽調遣,死後也不得安寧。於是改變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國能工巧匠,燒成規模龐大的出巡儀仗隊,要求把陶人、陶馬製得和真人真馬一樣大小。</p>


    九天過去,李斯從民夫中抽調出數百名燒製磚瓦的工匠,向他們宣讀了聖旨,命令他們按期燒好陶人、陶馬。</p>


    但是,抽調來的工匠誰也沒做過陶人陶馬,隻會燒磚瓦。他們試燒多次都燒壞了,有一百多名工匠被砍了頭。就在這批被殺的工匠中,有個老工匠想出個法兒,他在臨死前告訴他的兒子,要他單窯分段燒製。兒子含淚埋了父親,按照父親生前囑咐,單窯單俑分段燒,燒成後再組合。經過幾次試燒,終於燒成了。</p>


    這個方法試驗成功後,工匠們齊心協力,經過日以繼夜的苦幹,幾千件陶人、陶馬終於按期如數燒製好了,並按照李斯的要求,把陶俑排成整齊的隊形。</p>


    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繼承了帝位。他怕修建工匠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靈柩運入墓中,然後下令叫所有參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齊到墓中看戲,並領賞賜。可憐那些流血流汗、為修建秦始皇陵墓賣過大力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當。他們剛剛走進陵墓,便被封閉在墓中,成了殉葬品。傳說隻有一個人逃了出來,這人就是第一個製成陶俑的青年小夥子。原來,秦始皇陵墓裏的水道是他修砌的。他見事情不妙,便鑽進水道,等到天黑才逃了出來。後來他流浪關中,給人們燒製瓦盆、瓦罐和瓦甕為生。</p>


    直到如今,這些陶製品還很受關中人們的歡迎哩。</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