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不管遇上天大困難的事兒,都會表現出神情自若、笑容可掬、不以為然的樣子。但為人仗義,愛抱打不平,辦事雷厲風行,果斷幹脆。在不露聲色中把事兒辦完。知情人知他幹事虎虎大度,心中有數。因而,人們給他送了個綽號——笑麵虎朱富。他會應酬事兒,怎麽還會被逼上梁山呢?</p>


    宣和五年春,天大旱,已三年沒落過透雨了,莊稼種不上。沂水一帶人們十有八戶斷頓,有的逃荒東北,有的經商外地。笑麵虎朱富到江南經商,已三月不在家了。城裏農村朱富的朋友,心急火燎。天災不可拒,可是沂水縣又來了個貪知縣,他不顧百姓死活,一個勁想法加稅派捐,當了二年知縣,已搜刮了二三萬兩銀子。人們都想找朱富想想辦法,如何度荒,怎麽樣懲治一下貪知縣。</p>


    三月十五日,朱富回到家中,一夥朋友愁眉苦臉地找到他家裏。有的一見朱富訴苦道:"天災不可怕,人禍如何處。沂水知縣來了二年,他貪、占、嫖,五毒俱全。兩年他搜刮白銀二三萬兩;可是咱們窮苦百姓,家無隔夜糧,老鼠餓得啃床幫。這還怎麽活啊!"也有的說:"朝廷昏,奸臣當道,從上到下的官,還有不貪的?咱沂水地皮已讓張知縣刮了三尺!"又有的說:"張知縣又貼出告示,每人再送五十斤建城糧,不送就抓人。""真是個贓知縣啊!"</p>


    朱富聽了笑眯眯地說:"大家不用急,我這裏有些銀兩,每人十吊,暫買些糧。常言道:車到山前自有路,大家想想辦法,如何把贓官銀子摳出來,讓大家解決目前困難。你們先回去,明天我找諸位。"大家紛紛離去。</p>


    當晚三更天,朱富換上夜行衣,紮了個頭緊腳緊,穿上黑衣,隻露兩隻眼,準備好用的一切東西。施展輕功,輕輕落到縣衙內。看了看縣衙布防,銀庫在哪裏,站在一角觀望。見兩個衙役從銀庫出來,他們轉了一圈,一個說:"讓咱看好銀庫,後天老爺要送到東京一萬兩,給蔡京、高俅,可把他的官提升一級!"男一個說:"他搜刮百姓血汗,染紅他的頂子!"先說的那個又說:"現在哪有清官,讓貪誰不貪,誰能治這些貪官呀!老百姓罵咱是''狗'',你說虧不虧!"另一個說:"明天知縣大人要清點,咱先把送的一萬兩搬到了門內。端人家碗,服人家管。你說憋氣不憋氣!"朱富聽後,點點頭有了主意。</p>


    第二天中午,朱富對幾個朋友安排一遍,又到街上買了數張白紙,割成一張張方塊。關門在房內寫開了,將寫完的放好,又走出了大門。下午回家,吃些東西就睡了。</p>


    天到三更,又把昨晚穿的夜行衣穿上,一切準備好。不走自己的大門,而是越牆沿房行走。來到縣衙,見安排的幾個人,已在牆外等候。返到庫房外,點上熏香,向看庫房的衙役吹去。不一會兒,衙役們一個個被熏倒。朱富人內取下鑰匙,打開庫門,將數壇銀子裝入幾大袋內,又將石塊填入壇內,押上寫好的紙條。出庫分十次把銀兩遞到牆外。然後鎖好庫門,把鑰匙原樣送到衙役身上。看看一切和原來一樣,輕輕走出,越牆返回家中。第三天,張知縣派了數名心腹,將一萬兩銀子送往蔡太師和高俅府上,隨帶去親書兩封,也分別送上。蔡京、高俅十分高興,收下銀兩,又親自修書一封。到第九天,送銀兩的返回沂水縣衙。張知縣看到蔡京、高俅回書,心裏那個樂呀,就別提了。一高興哼起了小曲:"會當官啊要撈錢,錢能通神能買官;"這個門兒不知道,瞎活在世枉為官,枉為官呀!"哈哈大笑起來。</p>


    半月後,張知縣為再給蔡京、高俅送銀兩,好早早升遷,派下的衙役到鄉下催要,一個個卻垂頭喪氣回衙。敘說村村人口氣很硬,回稟道:"要糧沒有,要命有一條,他們為何這樣齊心?眾怒不可犯呀!"張知縣怒道:"明天再去催,不交者抓到縣衙!"氣得他在大堂轉圈。第二天剛要派衙役催糧抓人,一衙役跟頭流水跑人大堂:"稟老爺,京城聖旨到。"張知縣心裏那個恣呀別提啦,笑得兩眼合成一條縫。下堂跪下接旨,傳旨官道:"沂水知縣接旨!"張知縣行了大禮。傳旨官念道:"皇帝詔日:大宋盛世,太祖創業,國泰民安,萬民感恩。近查沂水縣令,貪贓枉法,激怒百姓。沂水張得利身為知縣,任職兩年,搜刮民財合銀三萬兩,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於國法所不容。念其初犯,將其削職為民,永不錄用……"</p>


    以下聖旨說的什麽,他一概不知,死死跪在那裏,無力再起來了。</p>


    這消息像閃電,飛速在城鄉傳開。朱富眼觀自己寫的紙條,笑眯眯點頭。正在此時,突然闖進一人。大喝一聲:"好你個朱富,你幹的好事,案子犯啦!"朱富一驚,那人卻哈哈大笑,朱富一喜,向前迎接:"好你個鼓上蚤,你怎知道的!"</p>


    時遷笑道:"全沂水縣誰不知貪官被罷官,你盜銀偷梁換柱的事,還能瞞過我,那天我看得分明,這麽鬥貪官,高,高呀!"他倆一陣大笑。時遷接著言道:"奉宋公明哥哥之命,搬你上山入夥,你兄朱貴在山上開店了!你盜的那一萬兩銀子現在何處?"</p>


    朱富笑道:"早已救濟了沂水縣的百姓了,要不然,村民會那樣齊心抗糧!"民謠讚道:</p>


    沂水有個貪知縣,刮地三尺搜銀錢。</p>


    朱富巧用調包計,為民除害齊稱讚。</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