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自董卓之亂開始,諸路軍閥在中原反覆廝殺,城鄉殘破,劫後餘生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遼東太守公孫度割據一方,保境安民,使遼東幸免於戰爭的蹂躪,成為當時的一塊和平樂土。中原人民紛紛渡海,前往遼東。管寧與幾個朋友也在其中。


    公孫度眼見皇帝為權臣所挾持,群雄無不興兵自立,漢家天下名存實亡,自己擁有一郡人馬,不甘雌伏;又看到預言式的讖書上寫“孫登當為天子”,自忖自己姓公孫,字升濟,姓與“孫”字相合,字合“登”字,認為自己可以稱王建業,以應上天的旨意。公孫度既有不臣之心,就留意招攬人才。他對管寧慕名已久,得到管寧將要不請自來的消息,非常高興,連忙騰出一座寬敞的館舍以待管寧。


    管寧到達郡治襄平縣城(今沈陽)後,禮節性地拜訪了公孫度。公孫度熱情接待,並誠惶誠恐地向管寧請教治國平天下的大計。管寧語不離三皇五典等儒家經典,絕口不提時局,避而不答公孫度的提問,公孫度聽了半天,也不得要領。


    管寧拒絕住在襄平城裏公孫度為他準備的那座大宅第中,執意出城進山居住。中原來的人,多數住在襄平以南的交通線上,希望隨時能得到中原的消息,一旦局勢平定,立即動身南返。獨獨管寧辭別公孫度後,出城北門,來到荒涼的北部山區,以山為室,伐荊築籬,隱居下來。越海來遼東避難的人,仰慕他的道德學問,紛紛追隨他,搬到他的附近居住,個把月的時間,這原本荒無人煙的地方,竟然成了一個有百十戶人家的大村莊。


    管寧雖然不做官,但對儒家學說與信條卻恪寧不移。他雖然喜歡清靜默守,但宣揚仁義道德卻不遺餘力。當他隱居處有了一些人家後,他就以《詩》、《書》等教授學生。山居雖然簡陋,教學與祭祀中的禮儀卻奉行不移。他為人師表,在教學時,身教言教並重,言則必遵儒說,行則必符儀禮。


    在平時他也極力以仁德去推行教化,用自己模範的行為去感化他人。村中隻有一口水井,村民們經常為打水的先後而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管寧就買了許多隻水桶,打滿水,放在井邊,讓擔水的人來了就能立即倒水。他總是在清晨、傍晚去打水,極力不讓人知道是他所為。村民們天天坐享其成,感到很奇怪。久而久之,才知道是他們最尊敬的幼安先生所為。感動之餘,凡是過去為打水爭吵過的人都爭先恐後地責備自己。


    有個村民,放牛時總是馬馬虎虎。好幾次,他的牛跑進別人田地吃莊稼,引起鄰裏的爭吵、失和。這一次,那人的牛溜進管寧的田裏吃莊稼。管寧把牛牽到樹蔭下,割來嫩草,打來清涼的井水,讓牛飽餐暢飲。然後,他又拿起水桶和刷子為牛衝洗、梳理。牛的主人聽鄰居說,牛跑進幼安先生田裏去了,慌忙趕來。他看到管寧對他的牛照顧得非常好,感動得熱淚盈眶,自己譴責自己放牛疏忽是犯了大罪,以後一定要痛加改正。


    在管寧的影響下,村中漸漸聽不見口角吵鬧之聲,守禮謙讓蔚然成風。


    管寧倡行的這種守禮謙讓的風氣,漸漸在遼東地區傳開。管寧在遼東百姓中,有極高的威望,被人們當作倫理規範的偶像。公孫度自封遼東侯,有意擴展勢力,進而稱王。但他十分敬重管寧,不願被他所譴責,因而安於遼東侯的現狀。其子公孫康嗣位後,稱王之心幾乎不可抑止。他卑躬屈節,招納人才,多次想請管寧出山,輔弼自己,登上遼東王大位,而始終沒敢對管寧說出口。結果,也終老於遼東侯之位。


    管寧看出天下大亂非朝夕可定,就不作南返之想,終老於遼東山區。


    【大視角】


    仁德之人,行仁德之事,影響無論遠近,必是顆顆人心。因此,亂世、虛名、重金之類,都不足以亂其方寸,動其魂魄,降其標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育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教育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