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長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陳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十三歲那年,他出家做和尚,認真研究佛學。後來他到處拜師學習,精通佛教經典,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他發現原來翻譯過來的佛經錯誤很多,又聽說天竺地方有很多佛經,就決定到天竺去學習。


    公元629年,他從長安出發,到了涼州(今甘肅武威)。當時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在涼州被邊境兵士發現,叫他回長安去。他逃過邊防關卡,向西來到玉門關附近的瓜州(今甘肅安西)。


    玄奘在瓜州,打聽到玉門關外有五座堡壘,每座堡壘之間相隔一百裏,中間沒有水草,隻有堡壘旁有水源,並且由兵士把守。這時候,涼州的官員已經發現他偷越邊防,發出公文到瓜州通緝他。如果經過堡壘,一定會被兵士捉住。


    玄奘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碰到當地一個胡族人,名叫石槃陀,願意替他帶路。


    玄奘喜出望外,變賣了衣服,換了兩匹馬,連夜跟石槃陀一起出發,好不容易混出玉門關。他們在草叢裏睡了一覺,準備繼續西進。


    哪想到石槃陀走了一程,就不想再走了,甚至想謀殺玄奘。玄奘發現他不懷好意,就把他打發走了。


    打那以後,玄奘單人匹馬在關外的沙漠地帶摸索前進。約摸走了八十多裏,才到了第一堡邊。他怕被守兵發現,白天躲在沙溝裏,等天黑了才走近堡壘前的水源。他正想用皮袋盛水,忽然一支箭射來,幾乎射中他的膝蓋。玄奘知道躲不過,索性朝著堡壘喊道:“我是長安來的和尚,你們別射箭!”


    堡中的人停止射箭,打開堡門,把玄奘帶進堡壘。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問清楚玄奘的來曆後,不但不為難他,還派人幫他盛水,還送了一些餅,親自把他送到十幾裏外,指引他一條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聽說玄奘是從王祥那裏來的,也很熱情地接待他,並且告訴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叫他繞過第五堡,到野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長八百裏的大沙漠。


    玄奘離開第四堡,又走了一百多裏,迷了路,沒有找到野馬泉。他正要拿起隨帶的水袋喝水,哪知一失手,一皮袋的水都潑翻到沙土上了。沒有水,怎麽越過沙漠呢?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幾裏,忽然想起臨走的時候,他曾經立下誓言,不達到目的地,決不後退一步。現在怎麽能遇到困難就後退呢?想到這裏,他撥轉馬頭,繼續朝西前進。


    大沙漠裏白茫茫一片,上不見飛鳥,下不見走獸,有時一陣旋風,卷起滿天沙土,像暴雨一樣落下來。玄奘在沙漠裏接連走了四夜五天,沒有一點水喝,口渴得像火燒一樣,終於支不住昏倒在沙漠上。到了第五天半夜,天邊起了涼風,把玄奘吹得清醒過來。他站起來,牽著馬又走了十幾裏,才發現一片草地和一個池塘。有了水草,人和馬才擺脫絕境。又走了兩天,終於走出大沙漠,經過伊吾(今新疆哈密),到了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


    高昌王麹文泰也是信佛的,聽說玄奘是大唐來的高僧,十分敬重,請他講經,還懇切要他在高昌留下來。玄奘堅持不肯。麹文泰沒法挽留,就給玄奘準備好行裝,派了二十五人,隨帶三十匹馬護送;還寫信給沿路二十四國的國王,請他們保護玄奘過境。


    玄奘帶領人馬,越過雪山冰河,衝過暴風雪崩,經曆了千辛萬苦,到達碎葉城,受到西突厥可汗的接待。打那以後,一路順利,通過西域各國進入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發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跡。玄奘在天竺遊曆各地,朝拜聖跡,向高僧學經。有一次,他在乘船渡恒河的時候,碰到一群強盜。他們迷信妖神,每年秋天都要殺個人祭神。船中的強盜看中玄奘,要把他殺了祭神,玄奘再三向他們解釋也沒有用,隻好閉著眼睛念起經來。說也湊巧,這時正好卷起一陣狂風,河裏濁浪洶湧,差一點把船打翻。強盜害怕起來,趕快跪下懺悔,把玄奘放了。


    這件事很快傳開,當地的人都認為玄奘真有佛法保護。


    天竺摩揭陀國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爛陀寺。寺裏有個戒賢法師,是天竺的大學者。玄奘來到那爛陀寺,跟著戒賢法師,學了五年,把那裏的經全部學會了。


    摩揭陀國的戒日王是個篤信佛教的國王,聽到玄奘的名聲,在他的國都曲女城為玄奘開了一個隆重的講學大會。天竺十八個國的國王和三千多高僧到會。戒日王請玄奘在會上講學,還讓大家辯論。大會開了十八天,大家對玄奘的精彩演講十分佩服,沒有一個人提出不同意見。最後,戒日王派人舉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講學成功。


    戒日王接見玄奘的時候,說起他早就聽說中國有個英武的秦王。玄奘告訴他,秦王就是現在的大唐皇帝。


    玄奘的遊曆,不但在佛學上取得很大成功,而且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公元645年,他帶了六百多部佛經,回到闊別十多年的長安。


    玄奘和尚百折不撓的取經事跡,轟動了長安人民。正在洛陽的唐太宗,對玄奘的壯舉十分讚賞,在洛陽行宮接見玄奘。玄奘把他遊曆西域的經曆向太宗作了詳細匯報。


    在這以後,玄奘就定居下來,專心翻譯從天竺帶回來的佛經。他還和他的弟子一起,編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在這本書裏,他把親自到過的百十個國家和聽到過的二十八個國家的地理情況、風俗習慣記載下來,成為重要的曆史和地理著作。


    由於玄奘取經這件事本身帶有傳奇色彩,後來在民間流傳了許多關於唐僧取經的神話。到了明朝,小說家吳承恩根據民間傳說作了藝術加工,寫成優秀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大視角】


    有誌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因此,確定不移的目標,堅忍不拔的意誌,執著不餒的行動,已足以破除一切障礙,戰勝一切磨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育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教育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