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公元1861—1941年),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自幼受家庭影響和印度宗教、哲學、文學及西方文化的熏陶,14歲開始發表詩歌。他以著名小說《戈拉》的發表,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作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不僅將世界的文學視野引向東方,也使東方傳統文化中的人倫美德和道德理想廣泛地播揚。


    泰戈爾有強烈的道德使命感,他常說:“我永遠把喚醒自己的同胞不要在道德墮落的道路上滑下去,看作自己的職責。”出於這種道德使命感,他對東方近代化過程中由於學習西方而形成的種種弊端,也作了深刻的揭露和嚴厲的批判;還出於這種道德使命感,他把印度文化傳統中合理的人倫美德加以發掘,使之發揚光大。


    泰戈爾執著的道德追求不僅表現在他的社會政治活動中,也表現在他的愛情、婚姻等家庭生活中。


    作為詩人,泰戈爾寫過無數的浪漫愛情故事,然而他自己的愛情婚姻生活卻是那樣的平淡無奇。他曾有過一段甜蜜的初戀,那是在他去英國留學的前夕,一個偶然的機會同一位有英國教養的姑娘相識,兩人很快步入愛河。但是,這位姑娘不是泰戈爾所讚美的那種東方傳統“母親型”的女子,而是甜甜蜜蜜“情人型”的女性。由於泰戈爾從小所受的是東方傳統道德教養,因此不可能和這樣的女性結合,他們很快分手。後來他由家庭包辦,依照傳統習俗在22歲時與一個11歲的同種姓姑娘結婚。當時風華正茂的青年詩人和一個年幼無知的女孩之間當然談不上什麽愛情,但是他並沒有把這樁婚事看作不幸,也沒有表露出內心的痛苦,而是像一般人那樣履行自己作為丈夫的職責。他常對人說,婚姻不以戀愛始而以恩愛終。他關心疼愛賢慧的妻子,他創作之餘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她,為她講述書中的故事。他們雖然沒有更多的浪漫情調,但他們都以相敬如賓而得到滿足。妻子逢人就說:“泰戈爾不僅是個大詩人,而且還是個忠實的丈夫。”


    不幸的是年輕的妻子患了重病臥床不起,泰戈爾心急如焚。他四處求醫尋藥,並親自煎藥送到妻子跟前。為了減輕她的痛苦,他整夜坐在床前為妻子扇扇子,一直護理到最後一天。妻子的早逝,使泰戈爾陷入極度悲痛之中,他把全部的愛都放在了失去母親的孩子身上。妻子去世後,他承擔起既做父親又做母親的雙重責任。他精心照料孩子們。一次女兒生病,他親自抬擔架送醫院,一走就是幾十裏。為了讓孩子們得到更多的父愛,他常和孩子們捉迷藏玩遊戲。也正是在對孩子的愛中,他發現了童心之美,寫出《新月集》中優美的兒童詩歌。


    【大視角】


    道德是與生俱來的法則。喚醒自己與大眾,決不僅僅隻是阻止墮落的勢頭,而是關涉生命與人類永恒的大計。無愧於道德、良知與正義,也就把握了人生、命運與藝術的真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育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教育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