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司馬光寫《通鑒》</strong>
王安石罷相以後,宋神宗還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維持了將近十年。公元!”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歲的太子趙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後臨朝。高太後是一向反對新法的。她一臨朝,就把反對新法最激烈的司馬光召到東京擔任宰相。
司馬光是當時最有名望的大臣,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他的名聲,從他幼小的時候已經開始傳開了。他七歲那年,就開始專心讀書。不論是大伏暑天, 或者數九寒冬,他總捧著書不放,有時候連吃飯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讀書用功,而且很機靈。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子裏玩耍。院子裏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 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裏。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一麵哭喊,一麵往外跑,找大人來救。司馬光不慌不忙,順 手從地上拾起一塊大石塊,使盡力氣朝水缸砸去。“砰”的一聲,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裏的小孩也得救了。
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宋神宗在位的時候,司馬光擔任翰林學士。司馬光和王安石本來是要好的朋友,後來王安石主張改革,司馬光思想保守,兩個人就談不到一塊兒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後,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馬光沒有一件不反對。有一次,司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時,以老朋友的資格,寫了一封信,責備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員的職權,惹是生非,搜刮財富,還拒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王安石寫了一封回信,對司馬光的四條責難針鋒相對地作了反駁。信裏說: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製,怎能說我侵犯別人職權;為國家辦事,怎能說我惹是生非;為天下理財,怎能說是搜刮財富;駁斥錯誤的言論,怎能說拒絕意見。
司馬光接到回信,氣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撐腰,也無可奈何。最後,他辭去朝廷職務,離開京城,到了洛陽,表示不願過問政事,關起門來寫書了。
原來,司馬光對曆史很有研究,他認為治理國家的人,一定要通曉從古以來的曆史,從曆史中吸取興盛、衰亡的經驗教訓。他又覺得,從上古到五代,曆史書 實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沒有那麽多時間看。於是,他很早就動手編寫一本從戰國到五代的史書。宋英宗在位的時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獻給朝廷。宋英宗覺得這本書對 鞏固王朝統治有好處,十分讚賞這項工作,專門為他設立一個編寫機構,叫他繼續編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後,司馬光又把編好的一部分獻給宋神宗。
宋神宗並不信司馬光的政治主張,但是對司馬光編書卻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輕時候收藏的二千四百卷書都送給司馬光,要他好好完成這部著作。還親自為這本書起了個書名,叫《資治通鑒》(“資治”就是能幫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馬光罷官回到洛陽之後,就專心寫《資治通鑒》,一共花了十九年時間,才把這部著作完成。這部書按曆史年代編寫,從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時期公元959年,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曆史。
為了寫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資料,除了采用曆代的正史之外,還參看各種曆史著作三百多種。據說,這部書寫成的 時候,原稿足足堆放了兩間屋子。由於它的材料豐富、剪裁恰當和考證嚴格,加上文字精練生動,所以成為我國史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著作之一。它對於後來的人研究 曆史,提供了比較完備的資料。
在整整十九年時間裏,司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這部著作上麵,每天工作到深夜。到《資治通鑒》完成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齒大多脫落了。由於他在史學方麵作出了貢獻,他被認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史學家。
司馬光在洛陽寫了十多年書,但是因為他反對新法出了名,一些保守的官員都很記掛他。他雖然口口聲聲說不談政治,但是許多人還把他當作“真宰相”看待,連普通百姓也知道洛陽住著一個司馬相公。
高太後臨朝執政,把司馬光召回朝廷,司馬光已經是又老又病了。但是,他反對王安石新法卻絲毫不肯放鬆。他一當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廢除新法。有人 勸阻他說,神宗剛剛去世,馬上把他的政治措施改掉,總不大好吧!司馬光氣呼呼地說:“先皇帝立的法度,好的自然不要去改動,像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卻是害民 的事,為什麽不能改?再說,現在高太後執政,高太後是神宗的母親,做母親的改動兒子的主張,有什麽不可以?”
就這樣,他不顧許多官員的反對,到了第二年(公元!”086年),就把王安石建立的新法一古腦兒廢除了。王安石聽到這個消息,當然十分生氣,不久就鬱鬱不樂地死去。而司馬光的病也越來越重,在同年九月咽了氣。
王安石罷相以後,宋神宗還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維持了將近十年。公元!”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歲的太子趙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後臨朝。高太後是一向反對新法的。她一臨朝,就把反對新法最激烈的司馬光召到東京擔任宰相。
司馬光是當時最有名望的大臣,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他的名聲,從他幼小的時候已經開始傳開了。他七歲那年,就開始專心讀書。不論是大伏暑天, 或者數九寒冬,他總捧著書不放,有時候連吃飯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讀書用功,而且很機靈。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子裏玩耍。院子裏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 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裏。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一麵哭喊,一麵往外跑,找大人來救。司馬光不慌不忙,順 手從地上拾起一塊大石塊,使盡力氣朝水缸砸去。“砰”的一聲,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裏的小孩也得救了。
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宋神宗在位的時候,司馬光擔任翰林學士。司馬光和王安石本來是要好的朋友,後來王安石主張改革,司馬光思想保守,兩個人就談不到一塊兒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後,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馬光沒有一件不反對。有一次,司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時,以老朋友的資格,寫了一封信,責備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員的職權,惹是生非,搜刮財富,還拒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王安石寫了一封回信,對司馬光的四條責難針鋒相對地作了反駁。信裏說: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製,怎能說我侵犯別人職權;為國家辦事,怎能說我惹是生非;為天下理財,怎能說是搜刮財富;駁斥錯誤的言論,怎能說拒絕意見。
司馬光接到回信,氣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撐腰,也無可奈何。最後,他辭去朝廷職務,離開京城,到了洛陽,表示不願過問政事,關起門來寫書了。
原來,司馬光對曆史很有研究,他認為治理國家的人,一定要通曉從古以來的曆史,從曆史中吸取興盛、衰亡的經驗教訓。他又覺得,從上古到五代,曆史書 實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沒有那麽多時間看。於是,他很早就動手編寫一本從戰國到五代的史書。宋英宗在位的時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獻給朝廷。宋英宗覺得這本書對 鞏固王朝統治有好處,十分讚賞這項工作,專門為他設立一個編寫機構,叫他繼續編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後,司馬光又把編好的一部分獻給宋神宗。
宋神宗並不信司馬光的政治主張,但是對司馬光編書卻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輕時候收藏的二千四百卷書都送給司馬光,要他好好完成這部著作。還親自為這本書起了個書名,叫《資治通鑒》(“資治”就是能幫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馬光罷官回到洛陽之後,就專心寫《資治通鑒》,一共花了十九年時間,才把這部著作完成。這部書按曆史年代編寫,從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時期公元959年,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曆史。
為了寫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資料,除了采用曆代的正史之外,還參看各種曆史著作三百多種。據說,這部書寫成的 時候,原稿足足堆放了兩間屋子。由於它的材料豐富、剪裁恰當和考證嚴格,加上文字精練生動,所以成為我國史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著作之一。它對於後來的人研究 曆史,提供了比較完備的資料。
在整整十九年時間裏,司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這部著作上麵,每天工作到深夜。到《資治通鑒》完成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齒大多脫落了。由於他在史學方麵作出了貢獻,他被認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史學家。
司馬光在洛陽寫了十多年書,但是因為他反對新法出了名,一些保守的官員都很記掛他。他雖然口口聲聲說不談政治,但是許多人還把他當作“真宰相”看待,連普通百姓也知道洛陽住著一個司馬相公。
高太後臨朝執政,把司馬光召回朝廷,司馬光已經是又老又病了。但是,他反對王安石新法卻絲毫不肯放鬆。他一當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廢除新法。有人 勸阻他說,神宗剛剛去世,馬上把他的政治措施改掉,總不大好吧!司馬光氣呼呼地說:“先皇帝立的法度,好的自然不要去改動,像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卻是害民 的事,為什麽不能改?再說,現在高太後執政,高太後是神宗的母親,做母親的改動兒子的主張,有什麽不可以?”
就這樣,他不顧許多官員的反對,到了第二年(公元!”086年),就把王安石建立的新法一古腦兒廢除了。王安石聽到這個消息,當然十分生氣,不久就鬱鬱不樂地死去。而司馬光的病也越來越重,在同年九月咽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