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中國古代十大天才級別名將排行:</strong>
<strong>1、項羽</strong>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與“謀戰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製,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自刎。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霸王”一詞源自項羽。
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裏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
項羽劇照
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巴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
身高:身高1.89米。出生地:下相(今江蘇宿遷市)
故都:徐州(古稱彭城)年少生長以及起兵地:會稽郡吳中(今蘇州)
妻子:宋凝父親:項超母親:龍氏
愛姬:虞姬兒子:項隆(此人物存有爭議,在《項氏族譜》老版本裏,項隆是項莊之孫、項明的次子,而不是項羽之子,更沒有項還、項迪這兩個人)。
鴻門宴劇照
坐騎:踢雲烏騅(青白色帶黑毛的駿馬)兵器:楚戟(演義為虎頭盤龍戟,一或天龍破城戟)鎧甲:烏金甲(在鍛造中加入烏金強化堅固性,烏金甲為黑色)、虎皮紅戰袍特征:中國史書上記載項羽目有重瞳。
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為王卻失盡人心。更為突出的表現是在用人方麵。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盡發揮其所長,而項羽卻連一個範增都不能用,項羽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來三國時代的東吳被滅也從側麵說明當天下大定隻剩江東的時候,江東是無法抵擋的。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就是項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敗,無法遮掩項羽在軍事上的才華。22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歲自刎烏江。
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在中國曆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但如項羽這樣鐵血柔情的漢子卻很少。萬軍包圍,四麵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麵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像項羽這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受後人敬仰。
<strong>2、霍去病 </strong>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與李世民同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是一位少年將軍。多次以少勝多,立下赫赫功勞。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裏赴利,斬捕首虜過當”,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於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製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霍去病劇照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貝加爾湖或呼倫湖,也有人稱是杭愛山音譯)。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僅24歲(虛歲)。陪葬茂陵。
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璧。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strong>3、衛青</strong>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紅根正者
但考慮到其戰績有不盡完美之處,列於外甥之後
衛青,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係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幼為家奴,飽嚐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穀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
衛青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萬騎出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境)反擊匈奴,斬獲數千。二年春,與將軍李息等領兵出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闕(今內蒙古臨河西北),再折向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斬獲數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開辟其後出擊匈奴單於本部的基地,受封長平侯。五年春,率騎兵3萬出高闕六七百裏,夜襲右賢王,俘獲1.5萬人,拜大將軍,統領眾將。六年春、夏,兩次率六將軍、十餘萬騎出定襄(今和林格爾西北)擊漠南單於大本營,殲萬餘人(見河南漠南之戰)。
衛青劇照
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將軍、5萬騎出定襄奔襲匈奴,擊潰單於本部,追至掣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麵支脈)趙信城,燒匈奴積粟而還。是役斬獲近兩萬人,給匈奴以沉重打擊(見漠北之戰)。因功與霍去病並為大司馬。衛青一生七次率兵擊匈奴。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處世謹慎,奉法守職。漠北大戰後未再出征。
衛青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霍去病的舅舅,二者並稱“帝國雙璧”。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反敗為勝的新篇章,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曆代兵家所敬仰。雖然衛青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對士卒體恤較多,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衛青病逝,漢武帝為紀念他的彪炳戰功,嘉其陪葬茂陵東北,“起塚像盧山(陰山)”。諡號為“烈”。《諡法》雲: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衛青不愧是西漢傑出將領,司馬光評他“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是很恰當的。他的戰略戰術的成就,可以歸納為:善於在沙漠草原組織騎兵集團的進攻戰役;善於發揮騎兵的特長,實行遠程奔襲,捕捉戰機和包圍殲敵。在此之前,漢族名將中沒有人在沙漠草原地帶指揮過規模如此巨大而又獲得成功的戰役。衛青的戰略戰術運用,是極其有創造性的。
<strong>4、班超</strong>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以戰養戰的行家裏手;
以夷製夷政策的鼻祖;
恐怕是新疆分離主義者最痛恨的曆史人物。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鹹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於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於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
從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陸續平定莎車、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姑墨、焉耆等國,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抵達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還,十四年回到洛陽,拜射聲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動長達31年之久,平定內亂,外禦強敵,保護了西域的安全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
班超雕像
班氏三父子
班彪、班固、班超是班氏三父子,他們建功立業,青史載殊勳,炎黃子孫銘記於心。班彪,字叔皮,東漢史學家。東漢初任徐令,因病免官。他專力從事史學,以《史記》所記史實,止於漢武帝太初年間,乃收集史料,作《後傳》六十餘篇,為其子班固修《漢書》,奠定了基礎;班彪寫賦、論、書、記、奏,也頗有成就,功名傳千秋。
還原班超出使西域
班固,字孟堅,東漢史學家和文學家。初繼續完成其父所著《史記後傳》,後私撰漢史,漢明帝閱其稿,讚許有加,授予典校秘書。奉詔完成其父所著,曆20餘年,修成《漢書》。《漢書》中國曆史上第一部斷代史,無論在史學上還是文學上都有很高的價值。班固善作賦,其《兩都賦》,文辭淵雅,膾炙人口,古今傳誦。
班超,字仲升,班固之弟,東漢名將。班超從小不喜好文墨,嚐投筆歎曰:“大丈夫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乎?”東漢明章兩帝時,班超出使西域,屢立戰功,封定遠侯,青史載功勳。
<strong>5、孫臏</strong>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後裔。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
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穀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後逃往齊國,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給齊威王。時威王正圖與魏相爭,為此廣攬賢才,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任之為軍師。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趙攻魏屬國衛而命龐涓率軍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次年,趙求救於齊,齊出兵8萬救趙。孫臏以己初至齊國,尚無威望,且防龐涓警覺,僅以軍師身分坐鎮指揮。
孫臏
針對魏強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防務空虛,采取"批亢搗虛"、攻其必救的戰法,率軍先攻平陵(今山東定陶東北),示敵以弱,爾後直奔大梁,逼使龐涓倉促回救,而在其回軍必經之途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截擊,大敗魏軍,擒(一說"擒"為製服、戰勝)龐涓(見桂陵之戰)。二十七年,魏又因韓聯絡齊、宋,不赴逢澤(今開封南)之會而攻韓,韓求救於齊。齊再度以田?(一說田忌)、孫臏率軍救韓,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撲魏都大梁,待龐涓撤圍,即還師回齊。
孫臏劇照
然魏軍欲全殲齊軍而緊追不舍,孫臏因勢利導,以逐日減灶之法迷惑龐涓,誘其棄主力步兵,僅以輕車銳卒追趕,齊軍則以逸待勞,連車為壘,伏於馬陵(今範縣西南),大敗魏軍,殺龐涓(一說自殺),擄魏太子申(見馬陵之戰)。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反映了孫臏的軍事思想。認為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依據一定條件占據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強調攻城;認為隻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的運用、陣法的研究和將領的必備條件等均有闡述。
孫臏是軍事家孫武後代,曾與龐涓為同窗師從鬼穀子學習兵法,深諳《孫子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因嫉賢妒能,恐孫臏取代他的位置,騙孫臏到魏使用奸計,孫臏被處以髕刑。齊欣賞其兵法韜略後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被田忌善而客待。後通過田忌賽馬被引薦與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打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部分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漢墓中挖掘出土有《孫臏兵法》殘簡,現藏於臨沂金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其書有一萬一千餘字。
<strong>6、韋睿</strong>
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韋睿
韋睿(公元442-520年),字懷文,南朝梁武帝時的名將。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
韋睿畫像
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韋睿督軍北伐,攻拔北魏小峴城(今合肥東),隨即進軍合肥。魏將楊靈胤率眾5萬來,梁軍懼不敵,請求增兵。韋睿認為,兵貴齊心不在眾,應速與戰。遂列陣,待敵臨近,指揮猛衝,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戰艦圍攻,強弩齊發,魏軍大潰,梁軍入城,斬俘萬餘人。
毛澤東讀《韋睿傳》
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軍數十萬圍鍾離,韋睿與右衛將軍曹景宗奉命往救,率軍進屯邵陽州。隨即在敵營前,通宵達旦築成營壘,又激戰一整天,數次挫敗魏軍進攻。時值淮水暴漲,他遣將以小船載草,灌上膏油,焚燒敵橋,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鬥。在梁軍總攻下,魏軍大敗,溺死、被殺者各10多萬,被擒5萬。韋睿因功進爵為侯,任右衛將軍。
毛澤東在讀李延壽著《南史》卷五十八《韋睿傳》的批語中說:"(韋睿)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讚揚他會打仗,善於調查研究;讚揚他豁達大度,能團結幹部;讚揚他作風好,謙虛樸素,廉潔克己,等等,認為"我黨幹部應學韋睿作風"。
<strong>7、周瑜</strong>
年輕、能幹、人又帥,風流倜儻,萬人迷一個
其戰績與韋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
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翻開正史我們可以發現本傳中的周瑜好象毫無缺點,確實是個完美之人。周瑜除了符合我上麵說的三點外,從另一個角度說他的完美,可說他是一個有德;有才;又有風度和朝氣的人。
周瑜
先說德:他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性度恢弘眾將誠服。如說諸葛亮是高風亮節的話,周瑜在人品道德上也是無可挑剔的。
次說才:他弱冠征伐為東吳開國立下汗馬功勞;赤壁又力挽狂瀾立下頭功;後又親冒矢石為東吳開拓荊州,豐功偉績不去多提,單說當時人對他的評價吧,他的文武全才在時人眼中已萬眾矚目了。“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這些就是時人對周瑜才智的評價,而且說這些話的都是當時第一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認沒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說風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將,其雅量高至又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謠言流傳,非比那些凶凶武夫,是一個風雅超群的人物。隻一句“遙想公瑾當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麽心馳神往了。
周瑜
最後說說他的朝氣,周瑜如果僅具德,才,風度,和諸葛亮也就沒什麽區別了。(諸葛是名士風度)但他又獨具一種朝氣,一種銳意進取自信豪邁的英霸之氣。對自己人他是謙遜有禮的,但對敵人和挑戰他又表現出蔑視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劉備和周瑜在赤壁戰前相會時,當劉備說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的回答是多麽有氣勢,而劉備的拖延在後相比又是多麽的猥瑣。
周瑜的謀略也無不透出這種先發製人,銳意果敢的氣質,這就是我最羨慕的“英才天縱”了。但周瑜的豪邁和關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質區別,因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謀劃基礎上的,非比關羽之流無謂的狂傲換來的隻是身敗名裂,正因為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這種氣質和孫策相象,但孫策又是輕佻和嗜殺的,周瑜卻是從容嫻雅的,就象有人說的他的氣質是孫策和諸葛亮的結合,在周瑜身上剛和柔就這麽恰到好處的結合了。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讚歎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他稱不上完美又有誰能稱得上呢?用一句話形容周瑜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可謂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塊完美無瑕的美玉啊!
<strong>8、徐達</strong>
明初第一名將
嶽飛的異世知己,可惜直搗黃龍還是沒成功,敗陣而回,還落了個嶽武穆的下場,悲矣!
徐達(1332~1385)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農民起義軍,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克集慶(今南京)。繼又率部攻占鎮江(今屬江蘇)等地,為開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貢獻,授淮興翼統軍元帥。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身先諸將,衝鋒陷陣,擊敗陳友諒軍前鋒。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國。
二十五年,以大將軍率師出征,先占淮東,繼平浙西,連戰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蘇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同年十月,以征虜大將軍率師25萬北上,先取山東,旋師河南,然後揮軍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軍遠征漠北等地,戍守邊疆,被朱元璋譽為"萬裏長城"(《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一)。徐達長於謀略,治軍嚴整,戰功顯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徐達墓
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人。出生於一個世代種田的農民家庭,小時曾和朱元璋一起放過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濟世之誌”(《明太祖實錄》卷171)。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在郭子興起義軍中當小軍官的朱元璋回鄉招兵,他“仗劍往從”,從此開始了戎馬倥傯的軍事生涯。
投奔朱元璋後,徐達不僅作戰勇敢,而且“時時以王霸之略進”(李贄:《續藏書》卷3,《開國功臣徐公傳》),協助朱元璋收編了定遠的幾支地主武裝,攻占滁、和等地,被朱元璋授為鎮撫,“位諸宿將上”。此時,朱元璋隻不過是郭子興手下的一名首領,“諸將多太祖等夷,莫肯為下”,而徐達與湯和等人則“奉約束甚謹”(《鳳陽府誌》卷18,《人物誌》),幫助他逐步樹立威信。
徐達畫像
不久,郭子興與另一首領孫德崖發生衝突,拘捕了孫德崖,而孫之部眾則扣留了朱元璋。徐達挺身而出,到孫德崖軍中去做人質,換回朱元璋。直到郭子興釋放孫德崖後,他才被放出來。朱元璋因此對他非常感激,也更加信任。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執掌全軍大權,揮師南渡長江,攻占采石、太平,謀攻集慶(今江蘇南京),徐達“與常遇春皆冠軍,而達獨參與進止”(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卷8上,《徐達》),成為朱元璋最倚重的一員戰將。
此後,他統兵“廓江漢,清淮楚”,擊滅陳友諒勢力,升任總兵官、大將軍;又“電掃西浙”,攻占平江(今江蘇蘇州),消滅張士誠勢力;後受命為征虜大將軍,率師北伐,“席卷中原”,克複大都(今北京),“聲威所震,直達塞外”(《明太祖實錄》卷171),完成了推翻元朝、統一北方的重任。
盡避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慎有加,但仍然未能免除朱元璋對他的懷疑和猜忌。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徐達畢竟在政治上忠誠不二,經濟上不貪不占,生活上十分檢點,沒有任何把柄可抓,從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運。流傳極廣的所謂朱元璋賜蒸鵝而害死徐達的說法,正如趙翼所說的是“傳聞無稽之談”,“其時功臣多不保全,如達、基之令終已屬僅事”(《廿二史劄記》卷31,《明史立傳多存大體》),徐達和劉基是洪武朝少數得以獲終天年的大臣。
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逝,享年54歲。朱元璋追封他為中山王,賜諡“武寧”,賜葬於南京鍾山之陰,並親為之撰寫神道碑,讚揚他“忠誌無疵,昭明乎日月”。後複命“配享太廟,塑像祭於功臣廟,位皆第一”。
<strong>9、郭子儀</strong>
再造唐朝者
中國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理論實踐者
郭子儀(697-781),中唐名將,漢族,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累遷至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後,任朔方節度使,率軍收複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又平定仆固懷恩叛亂,並說服回紇酋長,共破吐蕃,朝廷賴以為安。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年八十五壽終,賜諡忠武,配饗代宗廟廷。
郭子儀塑像
郭子儀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六尺有餘,也就是現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亂爆發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任副元帥率唐軍及回紇等援軍收複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仆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采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
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忠勇愛國,寬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極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儀同為唐朝著名將領。他們曾經同在朔方鎮當將軍。可是兩個人的關係並不太好,互不服氣。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提升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儀刁難他,曾想調到別的方鎮去。這時朝廷要郭子儀挑選一位得力的大將,去平定河北。郭子儀出以公心,推薦了李光弼。李光弼卻認為郭子儀是借刀殺人,讓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從。臨行前對郭子儀說:“我赴死心甘,隻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兒女好嗎?”郭子儀聽到他冤枉自己的話後,流著熱淚對他說:“現在國難當頭,我器重將軍,才點你的將,願與你共赴疆場討伐叛賊,哪裏還記著什麽私忿呢?”李光弼聽了非常感動。兩人手扶手相對跪拜,前嫌盡釋。
郭子儀畫像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可是盜賊卻沒有抓到。人們懷疑是朝中宦官魚朝恩指使人幹的,魚朝恩一向嫉妒郭子儀,並向皇上屢進讒言,一再阻撓皇上任用郭子儀。郭子儀對於祖墓被毀的原因心裏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時,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儀哭奏道:“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賊,軍士摧毀別人墳墓的事,也是有的。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譴責,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滿朝的公卿大臣原來都很憂慮,怕郭子儀鬧出事端,聽了他的回奏後,都對他無限欽佩。郭子儀想到的是國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穩遠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儀功德越高,人們越尊重他。吐蕃、回紇稱他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將也很尊重他,因為他曾施恩於很多人。安慶緒的驍將田承嗣占據魏州後,蠻橫無理,飛揚跋扈。郭子儀派遣自己的—個部將去見他。田承嗣倒很規矩,還向郭子儀所在的方向遙望叩拜,指著自己的膝蓋對使者說:“我這雙膝蓋,不向別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現在要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將軍數十人,都是王侯顯貴,郭子儀頤指他們進退,他們就像奴仆一樣,聽從他的安排和指揮。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7月9日),郭子儀以85歲的高齡辭世。德宗沉痛悲悼,廢朝5日,下詔書高度評價和追念他。按律令規定一品官墳墓高1丈8尺,特下詔給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還到安福門臨哭送行。生前死後,哀榮始終。
<strong>10、李牧</strong>
戰國四大將之首;
又一位隻敗在自己人手裏的名將;
其對後世戍邊製度有重大影響。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曆史舞台的。
-約在趙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為一位富有韜略的邊將。他常居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根據實戰需要,他設置官吏僚屬,當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為軍費。他厚待戰士,每天宰殺數頭牛犒勞士卒;他注意提高戰鬥能力,每天教練士卒騎射;他有嚴格的防守措施,挑選派出人員偵探敵情、隨時發出報警信號。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這樣堅持數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精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李牧畫像
但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中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取代他。
新將領守邊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出戰多數失利,損失傷亡很重,邊民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趙王隻好再請李牧出守,李牧謝絕,堅稱有病,閉門不出。趙王再三勉強,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應允,於是李牧再度到了邊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數年一無所得。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請求一戰。於是李牧精選戰車1300乘,精騎1.3萬匹,勇士五萬人,射手10萬人,加緊演習戰術。同時放縱邊民畜牧,使民眾布滿原野,誘使匈奴人侵。
李牧
匈奴小鄙人馬侵入時,趙軍假裝敗走,並拋下數千民眾給敵人。匈奴單於貪得民眾財物,便率大軍入侵,李牧常設奇陣,用兩側包抄,痛擊敵人,大破匈奴10餘萬騎。接連又滅掉(衤詹)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於落荒而逃,以後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並戰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鬥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持在內。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優秀的將領。他的無辜被害,使後人無不扼腕歎恨。胡三省注《通鑒》時曾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係在一起:"趙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讚》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批判趙王遷而遷怒其母,未必妥當,但他的義憤填膺,與讀者的心是相通的。
<strong>1、項羽</strong>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與“謀戰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製,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自刎。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霸王”一詞源自項羽。
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裏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
項羽劇照
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巴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
身高:身高1.89米。出生地:下相(今江蘇宿遷市)
故都:徐州(古稱彭城)年少生長以及起兵地:會稽郡吳中(今蘇州)
妻子:宋凝父親:項超母親:龍氏
愛姬:虞姬兒子:項隆(此人物存有爭議,在《項氏族譜》老版本裏,項隆是項莊之孫、項明的次子,而不是項羽之子,更沒有項還、項迪這兩個人)。
鴻門宴劇照
坐騎:踢雲烏騅(青白色帶黑毛的駿馬)兵器:楚戟(演義為虎頭盤龍戟,一或天龍破城戟)鎧甲:烏金甲(在鍛造中加入烏金強化堅固性,烏金甲為黑色)、虎皮紅戰袍特征:中國史書上記載項羽目有重瞳。
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為王卻失盡人心。更為突出的表現是在用人方麵。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盡發揮其所長,而項羽卻連一個範增都不能用,項羽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來三國時代的東吳被滅也從側麵說明當天下大定隻剩江東的時候,江東是無法抵擋的。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就是項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敗,無法遮掩項羽在軍事上的才華。22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歲自刎烏江。
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在中國曆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但如項羽這樣鐵血柔情的漢子卻很少。萬軍包圍,四麵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麵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像項羽這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受後人敬仰。
<strong>2、霍去病 </strong>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與李世民同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是一位少年將軍。多次以少勝多,立下赫赫功勞。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裏赴利,斬捕首虜過當”,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於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製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霍去病劇照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貝加爾湖或呼倫湖,也有人稱是杭愛山音譯)。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僅24歲(虛歲)。陪葬茂陵。
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璧。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strong>3、衛青</strong>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紅根正者
但考慮到其戰績有不盡完美之處,列於外甥之後
衛青,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係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幼為家奴,飽嚐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穀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
衛青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萬騎出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境)反擊匈奴,斬獲數千。二年春,與將軍李息等領兵出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闕(今內蒙古臨河西北),再折向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斬獲數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開辟其後出擊匈奴單於本部的基地,受封長平侯。五年春,率騎兵3萬出高闕六七百裏,夜襲右賢王,俘獲1.5萬人,拜大將軍,統領眾將。六年春、夏,兩次率六將軍、十餘萬騎出定襄(今和林格爾西北)擊漠南單於大本營,殲萬餘人(見河南漠南之戰)。
衛青劇照
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將軍、5萬騎出定襄奔襲匈奴,擊潰單於本部,追至掣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麵支脈)趙信城,燒匈奴積粟而還。是役斬獲近兩萬人,給匈奴以沉重打擊(見漠北之戰)。因功與霍去病並為大司馬。衛青一生七次率兵擊匈奴。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處世謹慎,奉法守職。漠北大戰後未再出征。
衛青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霍去病的舅舅,二者並稱“帝國雙璧”。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反敗為勝的新篇章,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曆代兵家所敬仰。雖然衛青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對士卒體恤較多,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衛青病逝,漢武帝為紀念他的彪炳戰功,嘉其陪葬茂陵東北,“起塚像盧山(陰山)”。諡號為“烈”。《諡法》雲: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衛青不愧是西漢傑出將領,司馬光評他“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是很恰當的。他的戰略戰術的成就,可以歸納為:善於在沙漠草原組織騎兵集團的進攻戰役;善於發揮騎兵的特長,實行遠程奔襲,捕捉戰機和包圍殲敵。在此之前,漢族名將中沒有人在沙漠草原地帶指揮過規模如此巨大而又獲得成功的戰役。衛青的戰略戰術運用,是極其有創造性的。
<strong>4、班超</strong>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以戰養戰的行家裏手;
以夷製夷政策的鼻祖;
恐怕是新疆分離主義者最痛恨的曆史人物。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鹹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於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於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
從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陸續平定莎車、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姑墨、焉耆等國,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抵達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還,十四年回到洛陽,拜射聲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動長達31年之久,平定內亂,外禦強敵,保護了西域的安全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
班超雕像
班氏三父子
班彪、班固、班超是班氏三父子,他們建功立業,青史載殊勳,炎黃子孫銘記於心。班彪,字叔皮,東漢史學家。東漢初任徐令,因病免官。他專力從事史學,以《史記》所記史實,止於漢武帝太初年間,乃收集史料,作《後傳》六十餘篇,為其子班固修《漢書》,奠定了基礎;班彪寫賦、論、書、記、奏,也頗有成就,功名傳千秋。
還原班超出使西域
班固,字孟堅,東漢史學家和文學家。初繼續完成其父所著《史記後傳》,後私撰漢史,漢明帝閱其稿,讚許有加,授予典校秘書。奉詔完成其父所著,曆20餘年,修成《漢書》。《漢書》中國曆史上第一部斷代史,無論在史學上還是文學上都有很高的價值。班固善作賦,其《兩都賦》,文辭淵雅,膾炙人口,古今傳誦。
班超,字仲升,班固之弟,東漢名將。班超從小不喜好文墨,嚐投筆歎曰:“大丈夫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乎?”東漢明章兩帝時,班超出使西域,屢立戰功,封定遠侯,青史載功勳。
<strong>5、孫臏</strong>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後裔。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
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穀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後逃往齊國,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給齊威王。時威王正圖與魏相爭,為此廣攬賢才,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任之為軍師。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趙攻魏屬國衛而命龐涓率軍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次年,趙求救於齊,齊出兵8萬救趙。孫臏以己初至齊國,尚無威望,且防龐涓警覺,僅以軍師身分坐鎮指揮。
孫臏
針對魏強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防務空虛,采取"批亢搗虛"、攻其必救的戰法,率軍先攻平陵(今山東定陶東北),示敵以弱,爾後直奔大梁,逼使龐涓倉促回救,而在其回軍必經之途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截擊,大敗魏軍,擒(一說"擒"為製服、戰勝)龐涓(見桂陵之戰)。二十七年,魏又因韓聯絡齊、宋,不赴逢澤(今開封南)之會而攻韓,韓求救於齊。齊再度以田?(一說田忌)、孫臏率軍救韓,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撲魏都大梁,待龐涓撤圍,即還師回齊。
孫臏劇照
然魏軍欲全殲齊軍而緊追不舍,孫臏因勢利導,以逐日減灶之法迷惑龐涓,誘其棄主力步兵,僅以輕車銳卒追趕,齊軍則以逸待勞,連車為壘,伏於馬陵(今範縣西南),大敗魏軍,殺龐涓(一說自殺),擄魏太子申(見馬陵之戰)。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反映了孫臏的軍事思想。認為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依據一定條件占據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強調攻城;認為隻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的運用、陣法的研究和將領的必備條件等均有闡述。
孫臏是軍事家孫武後代,曾與龐涓為同窗師從鬼穀子學習兵法,深諳《孫子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因嫉賢妒能,恐孫臏取代他的位置,騙孫臏到魏使用奸計,孫臏被處以髕刑。齊欣賞其兵法韜略後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被田忌善而客待。後通過田忌賽馬被引薦與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打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部分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漢墓中挖掘出土有《孫臏兵法》殘簡,現藏於臨沂金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其書有一萬一千餘字。
<strong>6、韋睿</strong>
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韋睿
韋睿(公元442-520年),字懷文,南朝梁武帝時的名將。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
韋睿畫像
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韋睿督軍北伐,攻拔北魏小峴城(今合肥東),隨即進軍合肥。魏將楊靈胤率眾5萬來,梁軍懼不敵,請求增兵。韋睿認為,兵貴齊心不在眾,應速與戰。遂列陣,待敵臨近,指揮猛衝,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戰艦圍攻,強弩齊發,魏軍大潰,梁軍入城,斬俘萬餘人。
毛澤東讀《韋睿傳》
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軍數十萬圍鍾離,韋睿與右衛將軍曹景宗奉命往救,率軍進屯邵陽州。隨即在敵營前,通宵達旦築成營壘,又激戰一整天,數次挫敗魏軍進攻。時值淮水暴漲,他遣將以小船載草,灌上膏油,焚燒敵橋,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鬥。在梁軍總攻下,魏軍大敗,溺死、被殺者各10多萬,被擒5萬。韋睿因功進爵為侯,任右衛將軍。
毛澤東在讀李延壽著《南史》卷五十八《韋睿傳》的批語中說:"(韋睿)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讚揚他會打仗,善於調查研究;讚揚他豁達大度,能團結幹部;讚揚他作風好,謙虛樸素,廉潔克己,等等,認為"我黨幹部應學韋睿作風"。
<strong>7、周瑜</strong>
年輕、能幹、人又帥,風流倜儻,萬人迷一個
其戰績與韋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
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翻開正史我們可以發現本傳中的周瑜好象毫無缺點,確實是個完美之人。周瑜除了符合我上麵說的三點外,從另一個角度說他的完美,可說他是一個有德;有才;又有風度和朝氣的人。
周瑜
先說德:他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性度恢弘眾將誠服。如說諸葛亮是高風亮節的話,周瑜在人品道德上也是無可挑剔的。
次說才:他弱冠征伐為東吳開國立下汗馬功勞;赤壁又力挽狂瀾立下頭功;後又親冒矢石為東吳開拓荊州,豐功偉績不去多提,單說當時人對他的評價吧,他的文武全才在時人眼中已萬眾矚目了。“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這些就是時人對周瑜才智的評價,而且說這些話的都是當時第一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認沒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說風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將,其雅量高至又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謠言流傳,非比那些凶凶武夫,是一個風雅超群的人物。隻一句“遙想公瑾當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麽心馳神往了。
周瑜
最後說說他的朝氣,周瑜如果僅具德,才,風度,和諸葛亮也就沒什麽區別了。(諸葛是名士風度)但他又獨具一種朝氣,一種銳意進取自信豪邁的英霸之氣。對自己人他是謙遜有禮的,但對敵人和挑戰他又表現出蔑視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劉備和周瑜在赤壁戰前相會時,當劉備說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的回答是多麽有氣勢,而劉備的拖延在後相比又是多麽的猥瑣。
周瑜的謀略也無不透出這種先發製人,銳意果敢的氣質,這就是我最羨慕的“英才天縱”了。但周瑜的豪邁和關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質區別,因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謀劃基礎上的,非比關羽之流無謂的狂傲換來的隻是身敗名裂,正因為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這種氣質和孫策相象,但孫策又是輕佻和嗜殺的,周瑜卻是從容嫻雅的,就象有人說的他的氣質是孫策和諸葛亮的結合,在周瑜身上剛和柔就這麽恰到好處的結合了。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讚歎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他稱不上完美又有誰能稱得上呢?用一句話形容周瑜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可謂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塊完美無瑕的美玉啊!
<strong>8、徐達</strong>
明初第一名將
嶽飛的異世知己,可惜直搗黃龍還是沒成功,敗陣而回,還落了個嶽武穆的下場,悲矣!
徐達(1332~1385)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農民起義軍,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克集慶(今南京)。繼又率部攻占鎮江(今屬江蘇)等地,為開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貢獻,授淮興翼統軍元帥。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身先諸將,衝鋒陷陣,擊敗陳友諒軍前鋒。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國。
二十五年,以大將軍率師出征,先占淮東,繼平浙西,連戰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蘇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同年十月,以征虜大將軍率師25萬北上,先取山東,旋師河南,然後揮軍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軍遠征漠北等地,戍守邊疆,被朱元璋譽為"萬裏長城"(《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一)。徐達長於謀略,治軍嚴整,戰功顯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徐達墓
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人。出生於一個世代種田的農民家庭,小時曾和朱元璋一起放過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濟世之誌”(《明太祖實錄》卷171)。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在郭子興起義軍中當小軍官的朱元璋回鄉招兵,他“仗劍往從”,從此開始了戎馬倥傯的軍事生涯。
投奔朱元璋後,徐達不僅作戰勇敢,而且“時時以王霸之略進”(李贄:《續藏書》卷3,《開國功臣徐公傳》),協助朱元璋收編了定遠的幾支地主武裝,攻占滁、和等地,被朱元璋授為鎮撫,“位諸宿將上”。此時,朱元璋隻不過是郭子興手下的一名首領,“諸將多太祖等夷,莫肯為下”,而徐達與湯和等人則“奉約束甚謹”(《鳳陽府誌》卷18,《人物誌》),幫助他逐步樹立威信。
徐達畫像
不久,郭子興與另一首領孫德崖發生衝突,拘捕了孫德崖,而孫之部眾則扣留了朱元璋。徐達挺身而出,到孫德崖軍中去做人質,換回朱元璋。直到郭子興釋放孫德崖後,他才被放出來。朱元璋因此對他非常感激,也更加信任。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執掌全軍大權,揮師南渡長江,攻占采石、太平,謀攻集慶(今江蘇南京),徐達“與常遇春皆冠軍,而達獨參與進止”(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卷8上,《徐達》),成為朱元璋最倚重的一員戰將。
此後,他統兵“廓江漢,清淮楚”,擊滅陳友諒勢力,升任總兵官、大將軍;又“電掃西浙”,攻占平江(今江蘇蘇州),消滅張士誠勢力;後受命為征虜大將軍,率師北伐,“席卷中原”,克複大都(今北京),“聲威所震,直達塞外”(《明太祖實錄》卷171),完成了推翻元朝、統一北方的重任。
盡避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慎有加,但仍然未能免除朱元璋對他的懷疑和猜忌。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徐達畢竟在政治上忠誠不二,經濟上不貪不占,生活上十分檢點,沒有任何把柄可抓,從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運。流傳極廣的所謂朱元璋賜蒸鵝而害死徐達的說法,正如趙翼所說的是“傳聞無稽之談”,“其時功臣多不保全,如達、基之令終已屬僅事”(《廿二史劄記》卷31,《明史立傳多存大體》),徐達和劉基是洪武朝少數得以獲終天年的大臣。
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逝,享年54歲。朱元璋追封他為中山王,賜諡“武寧”,賜葬於南京鍾山之陰,並親為之撰寫神道碑,讚揚他“忠誌無疵,昭明乎日月”。後複命“配享太廟,塑像祭於功臣廟,位皆第一”。
<strong>9、郭子儀</strong>
再造唐朝者
中國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理論實踐者
郭子儀(697-781),中唐名將,漢族,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累遷至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後,任朔方節度使,率軍收複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又平定仆固懷恩叛亂,並說服回紇酋長,共破吐蕃,朝廷賴以為安。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年八十五壽終,賜諡忠武,配饗代宗廟廷。
郭子儀塑像
郭子儀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六尺有餘,也就是現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亂爆發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任副元帥率唐軍及回紇等援軍收複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仆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采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
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忠勇愛國,寬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極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儀同為唐朝著名將領。他們曾經同在朔方鎮當將軍。可是兩個人的關係並不太好,互不服氣。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提升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儀刁難他,曾想調到別的方鎮去。這時朝廷要郭子儀挑選一位得力的大將,去平定河北。郭子儀出以公心,推薦了李光弼。李光弼卻認為郭子儀是借刀殺人,讓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從。臨行前對郭子儀說:“我赴死心甘,隻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兒女好嗎?”郭子儀聽到他冤枉自己的話後,流著熱淚對他說:“現在國難當頭,我器重將軍,才點你的將,願與你共赴疆場討伐叛賊,哪裏還記著什麽私忿呢?”李光弼聽了非常感動。兩人手扶手相對跪拜,前嫌盡釋。
郭子儀畫像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可是盜賊卻沒有抓到。人們懷疑是朝中宦官魚朝恩指使人幹的,魚朝恩一向嫉妒郭子儀,並向皇上屢進讒言,一再阻撓皇上任用郭子儀。郭子儀對於祖墓被毀的原因心裏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時,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儀哭奏道:“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賊,軍士摧毀別人墳墓的事,也是有的。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譴責,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滿朝的公卿大臣原來都很憂慮,怕郭子儀鬧出事端,聽了他的回奏後,都對他無限欽佩。郭子儀想到的是國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穩遠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儀功德越高,人們越尊重他。吐蕃、回紇稱他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將也很尊重他,因為他曾施恩於很多人。安慶緒的驍將田承嗣占據魏州後,蠻橫無理,飛揚跋扈。郭子儀派遣自己的—個部將去見他。田承嗣倒很規矩,還向郭子儀所在的方向遙望叩拜,指著自己的膝蓋對使者說:“我這雙膝蓋,不向別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現在要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將軍數十人,都是王侯顯貴,郭子儀頤指他們進退,他們就像奴仆一樣,聽從他的安排和指揮。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7月9日),郭子儀以85歲的高齡辭世。德宗沉痛悲悼,廢朝5日,下詔書高度評價和追念他。按律令規定一品官墳墓高1丈8尺,特下詔給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還到安福門臨哭送行。生前死後,哀榮始終。
<strong>10、李牧</strong>
戰國四大將之首;
又一位隻敗在自己人手裏的名將;
其對後世戍邊製度有重大影響。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曆史舞台的。
-約在趙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為一位富有韜略的邊將。他常居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根據實戰需要,他設置官吏僚屬,當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為軍費。他厚待戰士,每天宰殺數頭牛犒勞士卒;他注意提高戰鬥能力,每天教練士卒騎射;他有嚴格的防守措施,挑選派出人員偵探敵情、隨時發出報警信號。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這樣堅持數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精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李牧畫像
但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中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取代他。
新將領守邊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出戰多數失利,損失傷亡很重,邊民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趙王隻好再請李牧出守,李牧謝絕,堅稱有病,閉門不出。趙王再三勉強,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應允,於是李牧再度到了邊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數年一無所得。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請求一戰。於是李牧精選戰車1300乘,精騎1.3萬匹,勇士五萬人,射手10萬人,加緊演習戰術。同時放縱邊民畜牧,使民眾布滿原野,誘使匈奴人侵。
李牧
匈奴小鄙人馬侵入時,趙軍假裝敗走,並拋下數千民眾給敵人。匈奴單於貪得民眾財物,便率大軍入侵,李牧常設奇陣,用兩側包抄,痛擊敵人,大破匈奴10餘萬騎。接連又滅掉(衤詹)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於落荒而逃,以後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並戰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鬥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持在內。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優秀的將領。他的無辜被害,使後人無不扼腕歎恨。胡三省注《通鑒》時曾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係在一起:"趙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讚》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批判趙王遷而遷怒其母,未必妥當,但他的義憤填膺,與讀者的心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