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種後宮劇中,我們不難發現,皇上的佳麗三千爭寵鬥豔可謂是勾心鬥角,沒完沒了。那麽,古代皇帝如何選妃侍寢的呢?下麵,小編就從古代侍寢文化為你揭秘侍寢製度,一起看看吧!
<strong>1、【“羊車望幸”法】</strong>
來源:“羊車望幸”的發明者是晉武帝司馬炎同誌。史載司馬炎後宮宮女眾多,有粉黛近萬,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
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裏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裏他就在哪裏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
這個故事出自晉書卷三十一,因為這個故事,後人把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就稱為“羊車望幸”。
話說司馬炎三十歲那年,其父司馬昭死,他取代了父位,立即逼魏帝禪讓,自己登上了帝位,建立西晉。這位官二代出身的皇帝,在統一中國後覺得萬事大吉了,開始琢磨如何去好好享受一番了。晉武帝滅吳後,將其末代國君孫皓的後宮美女盡收名下,開創了後宮萬人的曆史紀錄。
由於後宮妃嬪數量太多,晉武帝最初也頭痛於到何處過夜。後來,發明了羊車,用羊車載著他在後宮的小路上漫遊,羊車停到誰的門前,就由誰來侍寢。
羊車望幸
妃嬪們都盼望皇帝的羊車在自己的門前停下。這時,便有聰明的女子顯示智慧了,她們用竹葉插在門前,把鹽汁灑在通往門口的小路上,引誘羊舐著鹽汁,順路走到門前,吃門上的竹葉,於是,車子就停了下來。
從此,羊車成了後宮的傳世寶物,為後人發揚光大。轉眼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也有乘羊車的嗜好。而潘淑妃因貌美而被選入宮中,卻不得寵。
選中者被拉去侍寢
但她是個很有心計的女子,就來個投羊所好,在門外的屋簷上插以青竹枝,地上灑以鹽汁。
羊車經過諸妃嬪房前,羊總在潘淑妃的門前停下來,舐地上的鹽水。
文帝見到潘淑妃,感歎地說,“羊都為你留連,何況人呢?”潘淑妃由此愛傾後宮。
二、【“投錢賭寢”法】
“投錢賭寢”的發明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同誌。
唐玄宗李隆基是出了名的風流皇帝,在開元、天寶年間,後宮美女多達四萬,真不知怎樣安排她們為他服務。
於是,玄宗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將一群妃嬪集中在一起,讓她們擲金錢投骰子,投中者中最優勝者,當夜侍寢。
私下裏宦官把“骰子”稱為銼角媒人。
投錢賭寢
<strong>三、【“蝶幸”、“螢幸”法】</strong>
玄宗不愧為一代風流皇帝,在選妃侍寢工作中也是不斷創新,不久又發明了“蝶幸”法、“螢幸”法、“香幸”法等。
春秋季節,玄宗令後宮妃嬪們在門前栽花,他追隨著一隻蝴蝶走,蝴蝶落在誰的門前,當晚便宿在該處,稱此法為“蝶幸”。
蝶幸
到了夏天,又使妃嬪們競相撲捉流螢,以先得螢蟲者受幸,稱之為“螢幸”法。向妃嬪發射香囊,以中者得幸,即為“香幸”法等等。
由於進禦的女子太多,玄宗難以一一記住她們的姓名和相貌,便又發明了一則風流辦法,將已進禦的宮女臂上,打上“風月常新”之印,再漬以桂紅膏,使印記牢固,經水洗不褪色。
自楊貴妃入宮後,“集三千寵愛在一身”。銼角媒人、蝴蝶和“風月常新”印都派不上用場,後宮女子隻得在七夕向牛郎織女訴幽情了。
<strong>四、【“風流箭中”法】</strong>
“風流箭中”法的發明者為唐敬宗李湛小同誌。別看這位小皇帝15歲即位,18歲就結束了,但得益於其先祖唐玄宗良好的風流基因的遺傳,早早熟諳男女之事。
敬宗他發明了一種風流箭,用意也是決定侍寢之事。用竹皮做弓,紙做箭,紙中間密貯龍麝末香。
後宮妃嬪們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濃香觸體,了無痛楚,夜中侍寢。當時宮中有俗語:“風流箭中的――人人願。”
風流箭中
<strong>五、【“托夢自薦”法】</strong>
聰明的嬪妃也會很巧妙地向皇帝自薦。而“托夢自薦”法的發明者是宋真宗妃子李宸妃。話說李宸妃原本是侍候章獻太後的一個小爆女。
有一次,宋真宗偶爾經過時想要洗手,李宸妃趕緊抓住這個機會,巴結地端起盥洗器具前去服待。
托夢自薦
皇上見她膚色潤美,就與她聊了起來。她趁機對宋真宗說,昨晚忽然夢見了一個羽衣之士,光著腳從天而降,對我說:給你生個兒子。
而此時的真宗正為沒有兒子而犯愁,聽了李宸妃的話之後,挺高興地說,我來成全你吧!
李宸妃因此而得幸,果然於隔年就生下了皇子。
<strong>六、【“姐妹引薦”法】</strong>
有時嬪妃之間也會相互引薦。曆史上利用“姐妹引薦”法得益的典型案例要數宋高宗趙構的生母韋妃了。
話說趙構生母韋氏,18歲時以處女之身被選進了端王(即後來的徽宗)府,成為端王趙佶寵妃鄭王妃(即後來的鄭皇後)的一名侍女。因長得高大豐壯、膚色發黃而難以勾起趙佶同誌的興趣。
不久她結識了一位同為服侍鄭王妃的喬氏宮女,這位喬氏妹妹呢,生得是身形優美、嬌小玲瓏、肌膚白嫩,不過在粉黛如雲的後宮,當時同樣沒有引起趙佶同誌的注意。她們兩人情同手足,因耐不住寂寞而搞起了同誌戀,並約定:“先貴無相忘”。
姐妹引薦
<strong>七、【“皇帝誤幸”法】</strong>
有時,帝王的糊塗加上寵妃的任性,會鬧出所謂誤幸之事。上麵提到的徽宗臨幸韋氏,可以說是在喬貴妃的幫助下借徽宗酒醉而成就了韋氏,也算是徽宗的誤幸之事。
然而,早在西漢時期,漢景帝也幹了一件類似的事情。
皇帝誤幸
話說有一夜,漢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願侍寢,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兒打扮一番去見景帝。
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辯,以為唐兒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纏倦之後,便使唐兒懷孕了。
<strong>八、【“以詞述怨”法】</strong>
有的嬪妃得到陪睡的機會純粹是歪打正著。“以詞述怨”說的是元順帝淑妃程一寧的事情。程一寧是元順帝時的七貴之一,是“位在皇後之下,而權則重於禁宮”的寵妃。
傳說,她是以歌哀怨宮詞得幸的。程一寧在得寵之前,怒憤頗多,時常在夜深人靜之際,登樓倚欄,唱出詞意哀怨的宮詞,唱得音語咽塞,情極悲愴。
有幾次,恰好被元順帝聽見。順帝深受感動,對人說:“聞之使人不能不淒愴,深宮中有人愁恨如此,誰得而知,蓋不遇者亦眾也。”於是,就駕車往程一寧的住所去了。
“以詞述怨”說的是元順帝淑妃程一寧的事情
<strong>九、【“鋪宮焚香”法】</strong>
明代後宮,每日天漸黑時,嬪妃所住的宮門前,都掛起兩隻紅紗籠燈。皇帝臨幸某宮,則該宮門上的燈卸下來,表示皇帝已選定寢宿的地方。於是,負責巡街的宦官,傳令其他各宮均卸燈寢息。失意的嬪妃們隻得滅掉希求寵幸的紅紗籠,明晚再重新掛上。
明代皇帝第一次臨幸嬪妃的住所,要鋪宮,由宦官將房間裝飾一新,該承幸的妃子也要有相應的裝飾。
明代皇帝第一次臨幸嬪妃
皇帝臨幸之所照例焚香,香氣異常,其用意有宮詞道出“參於鼻觀氣非清,脈脈遺芳媚寢情。
雨跡雲蹤易牽引,莫容輕露上空明。”一次,崇禎皇帝來到一間便殿,覺得有團異香浸入心脾,心怦怦直跳,問近侍這是什麽東西?
回答是:“聖駕臨幸之所,例焚此香。”崇禎歎息道:“這是皇父、皇兄所以活不長的原因啊!”於是,禁用此香。
<strong>十、【“翻牌懸燈”法】</strong>
清代嬪妃侍寢與各代不同,不再是皇帝親自登門。清代皇帝自有一套製度。每日晚膳時,決定哪一個妃子當晚侍寢。每個妃子都有一塊綠頭牌,牌麵上是該妃子的姓名。
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皇帝晚膳用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麵前。如果皇帝沒有興致,則說聲“去”。
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麵向上。太監拿過此牌,交給另一位太監,這位太監專門負責把將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寢所來。
出於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備心理,防止妃子中出現刺客,妃子必須裸體裹著被子到皇帝寢所。
翻牌子
清帝召幸妃嬪,照例在門前倒懸紅燈,在行宮也是這樣。宮女們入宮時梳辮子,一旦被召幸並獲得名號,就要把頭發盤上去。
實際上,皇帝打算跟哪個後妃、宮女發生性關係是很難受到“禮製”約束的,而且擁有絕對的自主權,當然還有所謂的“進禦製度”之外的實際做法,最主要的是召幸和行幸兩種。
拋繡球點女人
行幸的做法是像晉武帝司馬炎在“羊車”內讓嬪妃們陪侍,召幸就是皇帝把後宮裏的嬪妃叫到自己的寢宮裏侍寢。
唐代詩人王建的《宮詞》之四十五中就曾寫道:“叢叢洗手繞金盆,旋拭紅巾入殿門。眾裏遙拋新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皇帝向宮女群中拋擲橘子,搶到的人便可以承歡,也就是說得到陪侍皇帝的賞賜。有點拋繡球點女人的意思。
擲橘子選嬪妃也罷,拋繡球點女人也好,都不過是帝王們尋歡作樂的招數。有的宮廷受此啟發建立了翻牌子侍寢製度。但由於事關帝王們的喜厭好惡,再加上帝王們手中握有無限權力,因而這種翻牌子侍寢製度有時候也是形同虛設。
<strong>1、【“羊車望幸”法】</strong>
來源:“羊車望幸”的發明者是晉武帝司馬炎同誌。史載司馬炎後宮宮女眾多,有粉黛近萬,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
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裏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裏他就在哪裏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
這個故事出自晉書卷三十一,因為這個故事,後人把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就稱為“羊車望幸”。
話說司馬炎三十歲那年,其父司馬昭死,他取代了父位,立即逼魏帝禪讓,自己登上了帝位,建立西晉。這位官二代出身的皇帝,在統一中國後覺得萬事大吉了,開始琢磨如何去好好享受一番了。晉武帝滅吳後,將其末代國君孫皓的後宮美女盡收名下,開創了後宮萬人的曆史紀錄。
由於後宮妃嬪數量太多,晉武帝最初也頭痛於到何處過夜。後來,發明了羊車,用羊車載著他在後宮的小路上漫遊,羊車停到誰的門前,就由誰來侍寢。
羊車望幸
妃嬪們都盼望皇帝的羊車在自己的門前停下。這時,便有聰明的女子顯示智慧了,她們用竹葉插在門前,把鹽汁灑在通往門口的小路上,引誘羊舐著鹽汁,順路走到門前,吃門上的竹葉,於是,車子就停了下來。
從此,羊車成了後宮的傳世寶物,為後人發揚光大。轉眼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也有乘羊車的嗜好。而潘淑妃因貌美而被選入宮中,卻不得寵。
選中者被拉去侍寢
但她是個很有心計的女子,就來個投羊所好,在門外的屋簷上插以青竹枝,地上灑以鹽汁。
羊車經過諸妃嬪房前,羊總在潘淑妃的門前停下來,舐地上的鹽水。
文帝見到潘淑妃,感歎地說,“羊都為你留連,何況人呢?”潘淑妃由此愛傾後宮。
二、【“投錢賭寢”法】
“投錢賭寢”的發明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同誌。
唐玄宗李隆基是出了名的風流皇帝,在開元、天寶年間,後宮美女多達四萬,真不知怎樣安排她們為他服務。
於是,玄宗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將一群妃嬪集中在一起,讓她們擲金錢投骰子,投中者中最優勝者,當夜侍寢。
私下裏宦官把“骰子”稱為銼角媒人。
投錢賭寢
<strong>三、【“蝶幸”、“螢幸”法】</strong>
玄宗不愧為一代風流皇帝,在選妃侍寢工作中也是不斷創新,不久又發明了“蝶幸”法、“螢幸”法、“香幸”法等。
春秋季節,玄宗令後宮妃嬪們在門前栽花,他追隨著一隻蝴蝶走,蝴蝶落在誰的門前,當晚便宿在該處,稱此法為“蝶幸”。
蝶幸
到了夏天,又使妃嬪們競相撲捉流螢,以先得螢蟲者受幸,稱之為“螢幸”法。向妃嬪發射香囊,以中者得幸,即為“香幸”法等等。
由於進禦的女子太多,玄宗難以一一記住她們的姓名和相貌,便又發明了一則風流辦法,將已進禦的宮女臂上,打上“風月常新”之印,再漬以桂紅膏,使印記牢固,經水洗不褪色。
自楊貴妃入宮後,“集三千寵愛在一身”。銼角媒人、蝴蝶和“風月常新”印都派不上用場,後宮女子隻得在七夕向牛郎織女訴幽情了。
<strong>四、【“風流箭中”法】</strong>
“風流箭中”法的發明者為唐敬宗李湛小同誌。別看這位小皇帝15歲即位,18歲就結束了,但得益於其先祖唐玄宗良好的風流基因的遺傳,早早熟諳男女之事。
敬宗他發明了一種風流箭,用意也是決定侍寢之事。用竹皮做弓,紙做箭,紙中間密貯龍麝末香。
後宮妃嬪們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濃香觸體,了無痛楚,夜中侍寢。當時宮中有俗語:“風流箭中的――人人願。”
風流箭中
<strong>五、【“托夢自薦”法】</strong>
聰明的嬪妃也會很巧妙地向皇帝自薦。而“托夢自薦”法的發明者是宋真宗妃子李宸妃。話說李宸妃原本是侍候章獻太後的一個小爆女。
有一次,宋真宗偶爾經過時想要洗手,李宸妃趕緊抓住這個機會,巴結地端起盥洗器具前去服待。
托夢自薦
皇上見她膚色潤美,就與她聊了起來。她趁機對宋真宗說,昨晚忽然夢見了一個羽衣之士,光著腳從天而降,對我說:給你生個兒子。
而此時的真宗正為沒有兒子而犯愁,聽了李宸妃的話之後,挺高興地說,我來成全你吧!
李宸妃因此而得幸,果然於隔年就生下了皇子。
<strong>六、【“姐妹引薦”法】</strong>
有時嬪妃之間也會相互引薦。曆史上利用“姐妹引薦”法得益的典型案例要數宋高宗趙構的生母韋妃了。
話說趙構生母韋氏,18歲時以處女之身被選進了端王(即後來的徽宗)府,成為端王趙佶寵妃鄭王妃(即後來的鄭皇後)的一名侍女。因長得高大豐壯、膚色發黃而難以勾起趙佶同誌的興趣。
不久她結識了一位同為服侍鄭王妃的喬氏宮女,這位喬氏妹妹呢,生得是身形優美、嬌小玲瓏、肌膚白嫩,不過在粉黛如雲的後宮,當時同樣沒有引起趙佶同誌的注意。她們兩人情同手足,因耐不住寂寞而搞起了同誌戀,並約定:“先貴無相忘”。
姐妹引薦
<strong>七、【“皇帝誤幸”法】</strong>
有時,帝王的糊塗加上寵妃的任性,會鬧出所謂誤幸之事。上麵提到的徽宗臨幸韋氏,可以說是在喬貴妃的幫助下借徽宗酒醉而成就了韋氏,也算是徽宗的誤幸之事。
然而,早在西漢時期,漢景帝也幹了一件類似的事情。
皇帝誤幸
話說有一夜,漢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願侍寢,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兒打扮一番去見景帝。
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辯,以為唐兒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纏倦之後,便使唐兒懷孕了。
<strong>八、【“以詞述怨”法】</strong>
有的嬪妃得到陪睡的機會純粹是歪打正著。“以詞述怨”說的是元順帝淑妃程一寧的事情。程一寧是元順帝時的七貴之一,是“位在皇後之下,而權則重於禁宮”的寵妃。
傳說,她是以歌哀怨宮詞得幸的。程一寧在得寵之前,怒憤頗多,時常在夜深人靜之際,登樓倚欄,唱出詞意哀怨的宮詞,唱得音語咽塞,情極悲愴。
有幾次,恰好被元順帝聽見。順帝深受感動,對人說:“聞之使人不能不淒愴,深宮中有人愁恨如此,誰得而知,蓋不遇者亦眾也。”於是,就駕車往程一寧的住所去了。
“以詞述怨”說的是元順帝淑妃程一寧的事情
<strong>九、【“鋪宮焚香”法】</strong>
明代後宮,每日天漸黑時,嬪妃所住的宮門前,都掛起兩隻紅紗籠燈。皇帝臨幸某宮,則該宮門上的燈卸下來,表示皇帝已選定寢宿的地方。於是,負責巡街的宦官,傳令其他各宮均卸燈寢息。失意的嬪妃們隻得滅掉希求寵幸的紅紗籠,明晚再重新掛上。
明代皇帝第一次臨幸嬪妃的住所,要鋪宮,由宦官將房間裝飾一新,該承幸的妃子也要有相應的裝飾。
明代皇帝第一次臨幸嬪妃
皇帝臨幸之所照例焚香,香氣異常,其用意有宮詞道出“參於鼻觀氣非清,脈脈遺芳媚寢情。
雨跡雲蹤易牽引,莫容輕露上空明。”一次,崇禎皇帝來到一間便殿,覺得有團異香浸入心脾,心怦怦直跳,問近侍這是什麽東西?
回答是:“聖駕臨幸之所,例焚此香。”崇禎歎息道:“這是皇父、皇兄所以活不長的原因啊!”於是,禁用此香。
<strong>十、【“翻牌懸燈”法】</strong>
清代嬪妃侍寢與各代不同,不再是皇帝親自登門。清代皇帝自有一套製度。每日晚膳時,決定哪一個妃子當晚侍寢。每個妃子都有一塊綠頭牌,牌麵上是該妃子的姓名。
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將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皇帝晚膳用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麵前。如果皇帝沒有興致,則說聲“去”。
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麵向上。太監拿過此牌,交給另一位太監,這位太監專門負責把將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寢所來。
出於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備心理,防止妃子中出現刺客,妃子必須裸體裹著被子到皇帝寢所。
翻牌子
清帝召幸妃嬪,照例在門前倒懸紅燈,在行宮也是這樣。宮女們入宮時梳辮子,一旦被召幸並獲得名號,就要把頭發盤上去。
實際上,皇帝打算跟哪個後妃、宮女發生性關係是很難受到“禮製”約束的,而且擁有絕對的自主權,當然還有所謂的“進禦製度”之外的實際做法,最主要的是召幸和行幸兩種。
拋繡球點女人
行幸的做法是像晉武帝司馬炎在“羊車”內讓嬪妃們陪侍,召幸就是皇帝把後宮裏的嬪妃叫到自己的寢宮裏侍寢。
唐代詩人王建的《宮詞》之四十五中就曾寫道:“叢叢洗手繞金盆,旋拭紅巾入殿門。眾裏遙拋新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皇帝向宮女群中拋擲橘子,搶到的人便可以承歡,也就是說得到陪侍皇帝的賞賜。有點拋繡球點女人的意思。
擲橘子選嬪妃也罷,拋繡球點女人也好,都不過是帝王們尋歡作樂的招數。有的宮廷受此啟發建立了翻牌子侍寢製度。但由於事關帝王們的喜厭好惡,再加上帝王們手中握有無限權力,因而這種翻牌子侍寢製度有時候也是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