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舍利、兩國大動刀兵;止殺戮,唐僧拚死相阻。感動十方佛菩薩,如林刀劍變鮮花..三藏終詣靈鷲山,取得真經返東土..
且說唐三藏蒙如來許他“戴罪修行”,策杖孤征,先奔那釋迦牟尼發祥地迦毗羅衛城。不知何故,天漸失四季之分,潮濕炎熱,陰晴不定。三藏冒酷暑,淋驟雨,躦行趕路,正不知吃了多少苦辛!這一日來到梨波國都城,見城東廂樹蔭花木中有兩個孩童在打鬧:一個男童使竹竿,一個女童掄擀麵杖。兩個乒乒乓乓你追我攆,打個不停。未幾,女孩先被抽了一竹竿,疼得嚶嚶哭。轉過來回複男童一杖,便打得他號陶。聞聲從茅扉裏走出一個婦人,生得端莊,歎道:“什麽世道,小孩子也拈槍弄棒的!”收了兩個的棒棍,數落一番,從樹下折下兩枝花給他倆,兩個孩子破涕為笑,持著花去一廂玩耍去了。
三藏自語:“好個母親,卻會化解幹戈!”進城去,便聽得滿耳聲響:
那叮叮當當是鐵匠在鍛打兵器,打好的刀劍斧鉞掛滿鋪門首;吆吆喝喝是居民在街頭巷尾習武,有穿甲胄的校尉在教授指點。唐僧大惑不解,不知何故斯國如此黷武好戰?眼看天色已晚,尋著館驛,投了宿。那驛丞安置畢,道:
“你這和尚來得正好!近日眼看要有一場大戰,卻用得著你來念經,超度亡靈!”唐僧問:“貧僧正納悶,卻是要與何國交戰?”驛丞引他出門,指道:
“聖僧看那是什麽?”三藏望去,原來正南不遠有座寶塔在黑夜中熠熠閃光,驛丞道:“那是惠國寺,寺中寶塔供奉的是釋迦牟尼舍利子五十粒,光潔如王,端的珍奇!”唐僧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須索瞻仰這佛寶!”便求驛丞引他去看。驛丞道:“若是往日,去便去了,又不甚遠。目今卻不行了,有軍士宿衛,無國王旨令,誰也不能入寺登塔!”三藏不解,問究竟因為什麽。驛丞歎道:“正因這佛寶,眼下要引起一場劫難哩!”遂說與唐僧。
原來三年前梨波國民風不古,做官的鮮廉寡恥,以貪贓枉法、魚肉一方為榮耀;百姓家好逸惡勞,視吃酒賭錢、偷竊鬥毆為習慣。雖有寺院,卻少人信佛;枉有齋日,更無人勸善。那國王賢明,整日憂心忡忡,夙興夜寐,卻無力回天。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自羅奈國來個行商,向國王獻佛舍利子,隻說是他祖上所傳之物,聞國王大德,特來奉獻。國王喜悅,信以為真,厚加賜賞,那商人攜數車財帛而去。國王遂於惠國寺中建九級浮屠供奉。寶塔築成,將舍利子供於頂閣,那佛寶每夜放光,一城敬畏,都來皈依,念佛向善,蔚成風氣。遂使官吏清廉,庶民勤謹,盜賊絕跡,路不拾遺。皆賴舍利靈骨之功也!焉知前幾日羅奈國國君遣使來,說三年前他國中寶刹佛骨被盜,查訪多日,方知在此處,現來相討,限國王七日內將舍利子送回,不然將興師問罪。國王憂慮,問於百官。百官議來議去,道:“倘送還,使是認了盜寶之賬。且如此國寶。失之恐亂社稷!”國王也不想失去佛骨,遂決意備戰,傳令下去,趕製兵器,操練人馬,準備迎敵!
唐僧聞言,嗟籲無語,自去歇息了。次日清晨,背了包袱,去宮中求見國王,欲倒換關文。國王正與百官商議迎敵大事。原來羅奈國限期今日便到了!忽聞有東上僧人來此,驚喜道:“大唐離我國,山高水險,路途迢迢。
僧孤身來此,必是異人!”
便請入朝。
三藏進殿,拜倒在丹墀下。參拜畢,國王賜坐了。驗罷關文,國王交與唐僧,敘話道:“法師有何手段,能跋涉萬裏而安然無恙,抵達敝國?”唐僧道:“貧僧無甚法力。原先有三個徒弟擁護,他們皆法力非凡,一路上降妖伏怪。前些時因貧僧凡心未泯,遭菩薩懲戒,徒弟各去,隻剩下我孤家寡人一個,來投這朝聖拜佛路!”國王暗中有些失望,才要囑有司齋僧,忽聞報羅奈國派人來下戰書了!國王雖在意料之中,仍不免心慌意亂。怔了一陣,方召使者上殿。
須臾,使者到,高聲朗讀戰書。國王、百官聽羅奈國將驅十萬大軍,來奪佛骨,個個驚訝。國王道:“那使官,貴國素常不過三四萬將士,哪有十萬大軍?”使者冷笑道:“我家大王之公主夫婿是浮利國王,王後娘家兄長是阿群國君。每家借了三萬將士,不合十萬之數!”又道:“我王料你等必然賴我佛寶,不輕易送還,已於三日前親率大軍前來征伐。日夜兼程,眼下距斯城不過百餘裏。今夜將紮營於城外。倘明日清晨太陽出山之前,還不把舍利子送入我王帳中,定破城入宮,殺個雞犬不留!”說罷,揚長而去。
那使者才走,果有探馬來報,羅奈國大軍浩浩蕩蕩殺來,旌旗蔽日,塵埃遮天,迄通數十裏,不知有多少人馬!離城甚近矣!國王悲道:“我國軍民凡能上陣的,合一起才不過兩三萬之眾,如何敵得過他十萬大軍!如要迎敵,豈不是以卵擊石!”那宰相奏道:“大王勿憂!他能借兵,大王也能去借!”國王方思起王後之父是鄰邦國王的舅舅,公主婆母是毗國王後的姐姐。
所幸路途不遠,急修書,遣使贄禮去借兵馬!
那國王一陣忙亂畢,才看見唐僧還在階下未走,苦笑道:“唐長老,休怪寡人怠慢!”遂囑禦膳房設素齋款待。唐僧稱謝了,道:“貧僧有句話要問大王,祈恕冒昧!大王真要為佛骨與羅奈國爭戰麽?”國王道:“佛骨雖小,事關我國社稷安穩,決不能交還!”唐僧歎道:“隻怕是幹戈一起,生靈塗炭!”國王佛然不樂。百官道:“那和尚,這不關你事。還不領了齋走路!”唐僧哪有心受齋,道:“貧僧欲詣寶塔瞻仰我佛靈骨,盼大王恩準!
倘能如願,勝受百日齋供矣!”國王皺眉道:“大戰將臨,朕戎務繁冗,實在無心與你羅嗦,可速去!”三藏拜地不起:“貧僧曾發弘願,逢寺拜寺,遇佛禮佛。貴國有佛門至寶,焉能不謁!萬乞大王垂恩!”
國王被纏不過,畢竟是個有善根的,不是那無道昏君,便降一旨,叫惠國寺準他入寺。遂有小黃門引三藏離宮去惠國寺。果見寺院內外,戒備森嚴;那寶塔四匝更是守護得鐵桶一般。若無王旨,誰也休想登塔!
因三藏是資旨而來,任持親領祭塔。那塔層層有佛,唐僧一一拜過。至頂閣,住持開佛龕,見晶瑩舍利,毫光四溢,充盈塔寺!唐僧如睹如來靈相,欣喜若狂,熱淚滂沱!頂禮三拜,誓約道:“弟子唐三藏,承蒙佛祖不棄,得以續修功果,願效佛祖前世舍肉燃臂之舉,傾一己血肉之軀,遏止幹戈!”
拜畢下樓。住持道:“唐長老,休怪老憎多言,你區區一人,如何止息那千軍萬馬廝殺!豈不是螳臂擋車!快斷了此念,行你的路吧!不然,不是忤怒了君王,杖斃於囹圄,便是喪生於亂軍混戰之中,白送了性命!”唐僧悲道:
“法師說的是!然貧僧明知萬千大眾將慘死於兵戈,卻貪蟻生,枉為釋門弟子!”住持歎道:“或為大劫,非人力所能挽回!”
那唐僧不聽勸阻,辭別住持,離寺又去宮廷,求見國王。門吏道大王親駕巡視四關城防去了,先去了南關。唐僧遂奔南門,撲個空。又去西門,正撞上王駕。三藏匍匐在地,攔住輦車。警蹕的錦衣武士大怒:“叵耐野和尚,竟敢攔駕!”就要使金瓜擊頂!
忽聞輦內國王傳言:“且住手,問他有何事?”
便有扈從押唐僧至輦前,國王掀簾道:“唐長老參瞻佛骨否?”三藏道:
“是也,特來致謝!又有一言進與大王!”國王道:“又是勸寡人休戰?”
唐僧道:“正是。盼大王息爭鬥之心,速遣使迎迓羅奈國王,化幹戈為玉帛,兩家修和,商議佛骨或去或留,或平分共享。豈不勝似使刀弄槍,血流成河!”
國王冷笑道:“你出家之人,曉得什麽軍國大事!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那羅奈國王口出狂言,要滅我國,幾句好言語能易其誌!”唐僧道:“隻怕是大軍一至,城邑岌岌可危矣!”國王大笑道:“長老休長他人威風!朕已接報,援軍今宵便至,合計也有十萬人馬。明日定大敗來犯之敵,使佛寶永存我國,福佑萬世!”唐僧悲叫道:“大王,我佛為菩薩時,持戒、忍辱、慈悲,弘法教化近五十年,心力交瘁,終於娑羅雙林下涅槃,留下靈骨傳世。
旨在讓人睹骨起敬、生信,皈依向善。倘我輩為此大動幹戈,傷害無數生靈,豈不是舍本逐末,有違佛祖原旨!”
國王聞言大怒:“寡人許多道理不懂,要你訓誡!”叫侍從:“將這多嘴和尚與我趕出城去!”三藏不走。便有錦衣官架起來,拖著往城門走。三藏大哭、朝兩廂待兵器看熱鬧的軍民喊:“明日災禍將至矣!還不棄刀劍皈依!”那輦駕尚未走遠,有人報與國王。國王驚惱,怕唐僧擾亂軍心,喝:
“與我亂棒打出!”眾軍士得令,不分好歹,一陣棍棒。將三藏趕出城。將城門緊閉了。
三藏被逐出城,見田疇中有棵大菩提樹,便掙著行至樹下。日頭已西斜,唐僧又饑又渴,身上棒傷陣陣作痛,便解下包袱做枕頭,躺在樹下昏昏沉沉睡去。夜半,忽驚醒,看西方約五六裏遠處燈籠火把照耀,傳來人聲馬叫、以及刨地敲樁聲。三藏知是羅奈國大軍在安營紮寨,思忖:“這國王不聽我勸,或許羅奈國君不拒勸諫、從善如流。何不夤夜反去說服他止爭戰之心,並和議之門!”便攜了行李包袱,步履艱難去那軍營。至轅門外,正借燈火觀族族旗號尋國王大帳,彼伏哨拿了。以為是奸細,縛了去見羅奈國王。
那國王鞍馬勞頓,正枕戈和衣歇息,聞報即起身審訊。三藏自報鄉貫來曆,國王見他儒雅豐姿,非同常人,便令鬆綁。三藏遞上文牒與國王閱了。
國王詫異道:“取經之僧不去趕路,擅闖我營寨何為?”唐僧道:“貧僧才出梨波國。那國王也調遣了十萬大軍,要與大王決勝。隻怕明日烽火起時,玉石俱焚。不但難保佛骨無恙,還殃及千萬生靈無辜遭害!依貧僧之見,不如暫息嗔恚爭奪之心,遣使去那國中商議一應佛骨事宜!”國王怒曰:“他竊我佛寶,理應歸還。有何可商議的!”三藏道:“貧僧聞他國現今政通人和,國泰民安,佛寶有無量之功。倘悉數取走,豈不失佛門慈悲本旨?況向時貴國失盜,盜者非是他入,家賊也!卻來獻與梨波國。這國王不知,不為罪也!事已至今,盼大王以萬千生靈為重,息戰言和,貧僧願奔走勸說兩家和好,共享佛寶!”
國王嗬嗬大笑:“依我看你這廝貌似公允,其實叫那梨波國王買通了,來勸我罷戰,好分我佛寶,你也掙個官祿!真是癡心妄想!左右,將這利祿熏心之徒與我杖笞一百,轟出大營去!”便有宿衛軍士將唐僧按了,掀衣揭衫要打,卻道:“大王,這廝身上已有棒傷!”三藏悲道:“此乃是梨波國王所贈!盼大王再賜!”國王方知唐僧冤枉,沉吟片時,令改為杖笞二十。
眾人依數將唐僧打了,遠遠地丟在田間。三藏抬頭看離菩提樹不遠,負痛爬到樹下,哼哼卿卿呻喚,聲聲念叨要是孫悟空在多好!
卻道次日清晨,梨波國王在城頭上望見羅奈國將士於營寨前列陣,便親率大軍出城迎敵。那唐僧因夜裏風寒,躲在大樹洞裏打盹,被兵馬車輪聲驚動,探出頭,看兩軍以菩提樹為界,列陣完畢,兵馬被野,槍刀如林,準備廝殺。片時,一陣震天鼓聲後,那兩國國王橫戈走馬,先打個照麵,唇槍舌劍一番,皆不相服,遂回本陣,令擂鼓嗚角。三藏心驚道:“這是要掩軍破陣也!”果見兩方舞動纛旗,國王身先士卒,朝敵陣衝去。眾將士亦緊隨大王,持幹揮戈,呐喊如雷,朝對方殺去!隻見方圓數十裏,萬頭攢動,刃鋒寒天,一場血戰迫在眉睫!唐僧隻恨自己沒有回天神通!急得跳腳,卻也無奈!
唐僧正悲歎,猛見兩國兵卒已對殺起來,未幾,便見血濺如噴泉、腦瓜骨碌碌滾!又覷兩國國王正在近處廝殺,先戰一個回合,要打馬再鬥。唐僧不顧傷痛,狂奔過去,悲泣高叫:“兩位大王,貧僧求你們息戰則個!”梨波國王離唐僧略近,馬吃一驚,豎起前蹄,幾欲將國王掀下馬。國王怒不可遏:“這禿髡,欲害寡人不成!速速閃開,刀劍無眼!”那羅奈國王馬疾,飛馳過來,將三藏撞得連翻幾個筋鬥。兩國王又乒乒乓乓戰起來!四匝又有將士死傷。唐僧痛恨自己無能,跪在地上,抱頭痛哭。倏然間,忽思起昨日在城東廂所睹情景,遂高揚雙臂,仰麵大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藥師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音菩薩..南無十方菩薩摩訶薩!速來顯聖,止息殺戮!願借諸佛菩薩慈力,叫那人人手中兵器,化作花枝!親愛和睦,降臨斯土!”
那雙方大軍,踴躍奔騰,殺聲震天,隻淹得唐僧叫聲如蚊蚋微弱鳴叫。
然三藏為救眾生,不借舍身,一念虔誠,感動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發大慈悲,俱來相助,使大法力,一瞬間將那二十萬大軍手中幹戈,悉數化作鮮花!
刹那間,正騰挪呐喊、搏擊廝殺的將士俱怔住了,一片闃寂。原來手中刀槍劍乾、斧鉞槊鐧均不見,皆變成了茉莉、素馨、芙蓉、玉簪、薔薇、白蓮、優缽羅花、須曼那花..那血肉橫飛大戰場,翻作姹紫嫣紅花海洋!人人驚詫,持花不敢動彈。那兩國國王,畢竟知曉底細,撥馬朝唐僧馳去。三藏滿麵是淚,喜悅高叫:“諸佛菩薩顯靈矣!”兩國王敬憚,滾鞍下馬,拜倒在唐僧麵前,口稱:“活菩薩,寡人多有冒瀆!萬祈寬宥!就依菩薩之言,協商分享佛骨!”
雙方軍士方醒悟是唐三藏使大眾避免了一場生死劫難。人人揮花,熱淚盈眶,歡呼不已,簇擁三藏進城。兩國王遂入惠國寺,由三藏做中人,將靈骨舍利勻分了,皆大歡喜。又在佛前盟誓,兩國永世結好。唐僧甚慰。諸事完畢,兩國王爭著要供養唐僧。唐僧道:“貧僧有何德才?隻賴諸佛菩薩之力!——貧僧還要行路,就此告辭也!”兩國王苦留不住唐僧,便要贈他車馬侍從、金銀繒綾,三藏堅拒不受,隻領了一齋,辭別大眾而去。過西門時,向守城的軍士合十念聲“阿彌陀佛”,討了一枝優缽羅花,拈著出城去了。
卻道三年後一日,諸菩薩、羅漢、金剛、比丘、比丘尼..聞法堂鍾嗚磐響,俱聚於法堂獅子座下,東西敷座而坐。便見如來登座,大眾合十唱讚:
南無本師釋逝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微笑。大眾唱畢,傾耳聆聽,良久不見如來開講,正納悶間,忽聽如來笑道:“觀世音何在?”那日觀音菩薩自雨海來也在座下,即起身拜道:“弟子在!”如來道:“你解我意否?”
觀音道:“老佛嫌人不齊整,故此不講!”那文殊、普賢道:“師妹言差矣,今日人皆齊了!”如來頷首道:“知我意者,觀世音也!”開口道:“老僧委實在等一人,算算今日將至也。誰去迎他?”觀音笑道:“弟子願往!”
文殊畢竟智慧,叫道:“莫不是那金蟬子要來?”如來道:“非昔時金蟬子,已金蟬脫殼耳!”忽聽大猶羅漢沙悟淨拜道:“弟子..猛然間肚子疼,要去東司..”如來知他不願見唐僧,便慈悲道:“你既然不適,可回禪房歇息。”大猶羅漢聞言,忙謝恩離堂而去。
且說觀音引眾比丘,持香花幢蓋,迎出山門。俄頃,見山下一行路僧人,鶉衣百結,滿麵灰塵,正是唐三藏,步履艱難朝靈山行來,卻被巡山金剛攔住。觀音即遣比丘前去傳佛旨,那金剛恭敬作禮,讓唐僧進山。眼看近了,觀音笑道:“唐三藏,如何今日才來!”唐僧正拾級而行,忽聞笑聲,抬頭見是觀音,謊忙拜倒。觀音道:“休要多禮。我奉如來佛旨,迎你入寺哩!”
眾比丘遂拋花張幢,擁護三藏進寺院,入法堂。三藏誠惶誠恐,禮佛三匝,又拜倒在寶座前答話。如來道:“唐三藏,你還認得老鈉否?”三藏道:“如來時時在弟子心問,如何不識!”如來稱:“善哉!”問:“自彌河國後,你都行了哪些路程,可一一道來!”唐僧道:“弟子三年來孤行數萬裏,路上種種艱辛,不必細言,弟子誠心拜謁了佛祖誕生地迪毗羅衛城、得道之菩提伽那、常居說法之竹林、祇園、涅槃之娑羅雙林..巡行禮拜,愈增信心,雖數陷絕境,修持不懈,遂能化險為夷,平安詣達靈山!”
如來道:“善哉!”忽問:“你還記得十世前之事麽?”三藏懵懂不知。
如來道:“你去大殿外蓮池以水為鏡,看看自己容貌依舊否?”三藏遵旨,出殿去蓮他前,才要看覷,忽被如來使法力,將手一推,那唐僧便站不穩,跌進水裏,弄了一身淤泥,掙著爬上來,好不狼狽!如來已率大眾出堂,笑問:“你在池中觸及何物?那水上又有什麽?”唐僧恍然大悟,作偈雲:
泥中白藕出水蓮,出自淤泥而不染。
十世煩惱十世修,一朝徹悟入涅槃!那唐僧苦行多載,終究“一步圓融無礙地,三空參透見真如”!
如來大喜,複入大殿,囑迦葉引唐三藏去毗盧閣,傳他真經。三藏得了大乘經典,悲喜交加,放聲大哭。毗盧閣為之撼動。迎葉再三勸,方止了淚,回殿謝佛。如來道:“你半途雖有過愆,然梨波國舍生忘死救諸眾生,功行無量!又不避艱辛,孤行萬裏,終適靈山,實屬難得!老僧有心成全你得大功果,入佛聖位,我即著觀世音菩薩護你速去長安,將經籍交付唐王,再返靈山受我敕封!”三藏拜道:“弟子誠謝如來恩典!然弟子先母及無數冤魂,尚受地獄之苦,亟待超度;一國眾生,良莠不齊,善惡莫辨,須索教化。將真經輕付於帝王,隻恐高藏於樓閣,無濟於士庶。弟子願攜經回國,開場譯經,使大法廣播東土,叫人人生友愛心、絕貪欲念,積善混惡,禳災法禍,豈不勝似我一身榮耀!”如來讚道:“好個慈悲憫世弟子!老僧便允你在長安譯經弘法。二十年後,咱們師徒再會於靈山!”
如來遂著神象馱唐僧與經籍回長安。仍是觀音送出山門,笑道:”在長安譯經,休要學前輩鳩摩羅什,納妥生子嗬!”三藏微笑拜曰:“弟子不敢吞針1,焉能效尤!”辭別觀音菩薩。觀音立在石階上嫣然一笑,道:“二十1 吞針句——後奏時高僧羅什入長安譯經。皇帝待以國師之禮,賜美女十名,逼令受之,羅什曾聚弟子,當代吞針,謂無我神通,不可效仿。以此止誡眾人。
載後,我仍在此迎迓!”目送三藏遠那太宗皇帝夜間得一夢,知唐三藏將歸,即傳令宰相房玄齡率三公九卿、一應僧官翌日一早恭迎於西郊。神象午時降臨長安城西。三藏下了象背,卸下經卷,共是六百五十七部。眾官使華輦載了唐僧、經卷,前呼後擁人長安城。一城百姓拈香散花,擠在朱雀街上,爭先瞻仰三藏神采。塞街充衙,盛況空前!唐僧油然思起多年前為取經潛逃出城時情景。今非昔比,不禁感慨萬千!
那眾官將唐僧接入弘福寺。一寺僧人都來奉承,詢問西行經曆。三藏道:
“端的離奇曲折,容貧僧日後記載下來請諸位長老過引”翌年由三藏口授,弟子筆錄,果成十二卷《大唐西域記》,詳記一路見聞及諸國風土習俗、山川物產。至今傳世。此乃後話。
是日晡時,唐王召三藏入宮。撫慰之餘,忽問起當年隨行趙錢二校尉下落。三藏隻道兩人積勞成疾,途中暴亡。太宗信以為真,即傳旨厚恤其家眷。
敘說片時,又賜宴為三藏接風。席間唐王聞三藏一路所經艱厄困苦,十分欽佩;請教佛理經義,又聆其言辭雋永、見解警辟、愈加歎服。遂誠心請三藏臍身卿位,共謀朝政。三藏力辭道:“貧僧無所求,隻願開譯場翻經。還望陛下成全!”太宗皇帝慨然應允,著房玄齡在全國選通梵文曉經論高僧入譯場為“證義”、“綴文”1等,輔佐三藏;又備齊“筆受”、“書手”2一應人員;譯場所需一切用品亦由朝廷供給。
萬事鹹備,“譯主”三藏即開場譯經。先於弘福寺,後又移居慈恩寺翻經院。先後主持譯出各類經籍七十五部,計一千三百餘卷。使大乘經典在東土廣為流傳,皈依向善者日眾。太宗皇帝在世時,對法師極為推崇;三藏譯出《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後,他欣然作《大唐三藏聖經序》,褒讚法師取法、譯經功績。序雲:
..我僧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慎敏,早悟三空之功;長契神清,先包四忍之行。鬆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
超六塵而迥出,使千古而傳芳。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振理,廣彼前聞;裁偽續真,開茲後學。是以翹心淨土,法遊西域。乘危遠邁,策杖孤征..窮盡異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譯布中華,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聖教缺而複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千焰,共撥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回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綠波,飛塵不能染其葉..方冀真經傳布,並日月而無窮;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也歟!
三藏回長安第二十年早春,譯畢《大般若經》不久,於玉華寺溘然長逝。
據寺僧說法師寂滅時,曾聞天上一派仙樂,悠揚悅耳;又見半空祥雲藹靄,多時才散。一準是菩薩仙聖迎法師赴靈山成佛也!消息傳出,長安城中無人不信。
1988.5—1993.8 草稿
1993.9—1994.9 稿
1 證義、綴文——為譯主的高級助手,負責校勘譯文辭義與文稿潤色。
2 筆受、書手——為譯場一般工作人員,負責記錄譯主口授的譯文與謄清文稿。
1994.10—1995.9 二稿
1995.12—1996.3 三稿
後 記
八年前春天的一個清晨,窗外陽光明媚,丁香婆娑。我伏在書桌上寫下《新西遊記》的第一行字。時光流逝,轉瞬八載過去。唐三藏終於到達他心中的靈山。我呢?
書稿寫出後,有記者問我,是什麽觸發了我“突發奇想”,要重寫古典名著《西遊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麵的。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喜歡這部小說。上小學時就讀過少年版的《西遊記》,看得廢寢忘食。成年後重讀,感覺便不同了。我當然還是非常喜歡她;以至於愈喜歡,愈不能容忍她的缺點。小說一方麵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殘酷,卻又幻想“樂土明君”;歌頌孫大聖的反叛精神,又讓他“知悔皈依”..
《西遊記》思想性方麵的“問題”,或可歸之於原著者的“時代局限性”。
今人似不應苛求。但作品的最大不足還是在形象塑造上。在這方麵,《西遊記》與略先問世的《水滸傳》相比,不能不說是相形見絀。華師大古典文學教研室郭豫適、簡茂森教授指出: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但取經四眾中,唐僧和沙和尚這兩個藝術形象的塑造就比較差。
唐僧的精神麵貌和性格內容顯得比較貧弱..沙和尚形象就顯得更為蒼白模糊、缺乏鮮明的個性。..看來,編述神奇生動的故事,吳承恩是很擅長的。但比起施耐庵、曹雪芹在同一部小說裏塑造出成群的使人讀了不能忘記的鮮明的藝術形象來,《西遊記》在這方麵就遜色了。1《西遊記》還有一些明顯謬誤或敗筆,如書中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為《多心經》,並派生出“多心和尚”的故事;如石猴拜師學藝、師父須菩提麵目的不釋不道;再如唐僧與八戒喝子母河水懷孕、師兄弟之間無聊地插科打諢等等。
談一部古典名著的不足,並不是要否定她。而是為了豐富、完善她。吳承恩是在繼承《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西遊記平話》、《西遊記》雜劇等豐富的民間文學基礎上,創作出《西遊記》的2。真善美戰勝假醜惡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曆經艱難方取得真經,也是中國人的哲學。從這個意義上講,重寫不是“拋棄”,而是哲學上所謂的“揚棄”。這種雋永的題材是不應受時空限製的。中國文化是一條長川,莽莽蒼蒼從久遠流來,她不拒涓流,方成江河。
《西遊記》的最大特點是浪漫色彩濃鬱。《新西遊記》在保持神話色彩的基礎上,更側重於寫實,使諸佛菩薩、鬼怪皆有“人性”。這也是《新西遊記》的定位。
將神寫作凡人,希臘神話恐怕要算是最好的例證:萬神之王宙斯是個婚外戀專家;眾神也“有父母,有子女,有家譜..有一個和我們差不多的身1 索自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年版《西遊記·前言》。
2 據《中國文學史》第四卷,最晚自南宋起,便有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 把各種神話與取經故事“串聯”。並出現了猴行者的形象。在元代,取經故 事已經定型,有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的取經隊伍。據(永 樂大典》與朝鮮《樸通事諺解》提供的資料證明,元末明初曾有一本類似平 話的《西遊記》,“完全可以肯定,在吳承恩著《西遊記》之前,取經故事的主 要內容已基本具備”,”重要情節甲已定型,力吳承恩後來的創作提供了主 要的素材,打下了相當的基礎”。
體,有痛苦,會受傷”1。最著名的公案發生在珀琉斯的婚宴上,三位女神為爭題有“屬於最美者”的金蘋果,紛紛“賄賂”裁判特洛伊王子,最終導致了十年的特洛伊戰爭。神人的七情六欲、生生死死,成就了不朽的《荷馬史詩》。
中國的神靈呢?——他們高坐廟堂,不苟言笑。人們對其敬而遠之。國人不像希臘人那樣明確,”知道神是自己造出來的,他以自己編的神話為遊戲”2。國人自己造了神,又反過來讓神成為自己的精神枷鎖。曆代封建統治者也利用這一點,自稱“真龍天子”,讓天下百姓服服帖帖、心悅誠服地接受壓迫剝削。吳承恩應該是中國第一個正式將神“人化”的勇敢的作家。《西遊記》的批判矛頭直指道家的最高教主,描寫了玉帝、老君等神的昏庸、殘忍(誠如《中國文學史》所言,這是作者所處的封建社會統治者的真實寫照);該作的基調雖是“貶道揚佛”,但對佛教仍不乏諷喻筆墨,如借孫行者之口稱如來是妖怪的“外甥”;又寫阿儺、伽葉因索不到“人事”,便給唐僧假經,如來得知,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袒護索賄弟子,還講了向時自己“賤賣經文”的故事。替人念經一遍,米粒黃金即得數鬥,如來還嫌“忒賤賣了”。
吳承恩的諷刺鋒芒何其尖銳!
同時,吳氏又以熱情洋溢的筆墨歌頌孫悟空大鬧天宮、降妖珍魔的鬥爭精神。以至數百年後,毛澤東同誌也欣然寫下“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字澄清萬裏埃”的詩句,讚頌孫大聖;且希望借此反擊又重來的“妖霧”。
遺憾的是吳氏沒能像希臘神話那樣大規模地、深入地將諸神“人化”。
玉帝、老君除了前七回參與迫害孫大聖外,再沒什麽戲。如來的戲也極其有限。觀音等神除了言語上有些生活化情趣,亦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淺層描寫上。
同於明代產生、備受現代評論家讚譽的《水滸傳》當年卻命運多舛:明清兩朝,以“海盜”之罪名多次遭禁。禦用文人還寫了《蕩寇誌》,企圖抵消《水滸傳》的巨大影響。相比之下,《西遊記》便幸運得多:不僅未遭查禁,反而風行於世。即使在“文字獄”盛行的清代,也安然無恙。雖然吳氏對釋道兩教的批判達到相當的高度,但對一部神話小說,封建王朝還是比較放心的。民間呢?遍布中華大地的名山道場,並不因有諷刺兩教內容的《西遊記》的問世、傳播而香火稀少。善男信女照舊絡繹不絕地進入道廟梵宇,向三清四禦或諸佛菩薩頂禮膜拜。你“嗬祖”,我拜神。相安無事。這從一個側麵顯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正是這種兼收並蓄,造成了中國長篇神話小說的繁榮。從文學史上也可看到,自《西遊記》後,《封神演義》、《南遊記》等相繼問世,神佛越來越多進入小說,成為藝術形象,大大豐富了中國文學藝術寶庫。
《西遊記》中的取經僧唐三藏是有其生活原型的,他就是初唐時曆十五年、行五萬裏、出生入死孤征天竺的“文化使者”玄奘。但我們在吳氏《西遊記》中看到的唐三藏,成了孫行者的陪襯、一個自相矛盾的“愚氓”。作者與他取名“金蟬”是有寓意的,是想讓他像“金蟬脫殼”那樣一步步走向“圓滿”。但實際描寫上,唐僧給人的印象從出場到取經成功都是一副麵孔,精神世界一成不變。作者完全避開了苦行僧遭遇的各種艱苦。有時好像是剝1
2 參看丹納《藝術哲學》。
去了“聖僧”的神聖外衣,把三藏當凡人來寫:見了吃人的妖怪,成了膿包懦夫;見了變化成弱者的妖怪,便認敵為友。但類似的情節反複出現,使讀者覺得唐僧既愚蠢又虛假。有時又露出“高大全”的“聖僧”麵目,在女色麵前保持金蟬長老的“貞節”。試想一個怕妖魔怕得要死、軟弱無能的人,怎麽能在女妖麵前堅貞不屈呢?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新西遊記》本著推陳出新的宗旨,加強了對取經群體的刻畫描寫。首先唐僧名正言順地作為取經故事主角進入故事。同原著相比,他的精神世界得到較大豐富。他身上保留了一點“聖僧”的成份:他的孤身出關、獨闖八百裏沙漠,都具有傳奇色彩。他西行路上的寂寞、“內苦”則更多地表現他作為凡人的麵目。他有七情六欲,但在孫行者的幫助下,還是一次次地斬斷情緣,投西而去。在彌河國,三藏為了救襯紅成婚“破戒”,實際是一次“鳳凰涅■”。他心頭像孤女所獻的那盞佛燈一樣,一直有團風吹不熄、雨打不滅的光明,那便是與生俱來的對靈山的向往。
《西遊記》中簡單如同符號的沙僧得到全新的塑造。孫悟空、豬八戒在原來比較鮮活的基礎上,加深了作為“人”的性格深化。如行者最後沒有像原著那樣加升“大職正果”,做“鬥戰勝佛”,而是回了花果山。或可以將其看作一種消極的“出世”處理。但我以為這是他最合理的結局。他雖降生宮廷,究其本源還是林野之人。取經路上,他愈來愈看透了天上人間的“官官相護”、無處不在的傾軋爭奪。他不遺餘力地鬥魔珍妖,心態是比較複雜的,不可一言以蔽之。但他心底最想的並不是得道證果,而是重返故園。既然如此,還是順其自然,讓他回“泉清林秀”的花果山,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吧!
作為“配角”的諸怪在《西遊記》中數量很多。其中有些寫得比較生動,但多數概念、平麵。《新西遊記》寫作過程中,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便盡量賦與這些“人物”各自不同的特性。在編撰曲折故事的同時,注意表現他們的“人情”、“人性”,使其更真實可信。如對觀音、帝釋、玉麵狐女等,都用了不少筆墨。其中投注筆力最多的,大概要數如來佛了。
吳氏《西遊記》中,如來出場不多,主要有赴天宮鎮降孫大聖、靈山“造經傳極樂”、獅駝國收伏大鵬怪,以及故事結局時縱容弟子索賄的“驚人之筆”。對後者,諸多評論家認為是“對宗教虛偽性的揭露”。我倒覺得這恐怕還是吳承恩鞭靴封建統治者的“春秋”筆墨。這也符合吳氏貫穿全書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問題不在它的寓意底蘊,而是情節的設置是否應有其內在的合理性與必然性?《西遊記》第八回,如來說了一番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亟需教化後,主動提出要遣使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來靈山求取真經,好回去勸化眾生。是多麽的寬厚仁慈!但等到唐僧師徒曆盡幹辛萬苦來到雷音寺,他卻又說甚“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將一幕神聖的正劇變成了滑稽戲。看到此處,嘲諷效果有了,批判高度也達到了。但從人物性情發展脈絡來看,總覺得牽強,不夠自然。
也許,作者追求的便是這種戲劇性效果;吳氏眼中的社會現實,不乏口是心非的當權者,根本不需要什麽”‘鋪墊”,秉筆直書可也。即便是這樣,我對讓無辜的佛祖代人受過,在感情上仍無法接受。
稍有佛教常識的入都知道,釋迎牟尼本名喬答摩·悉達多,是古天竺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身為嗣君,錦衣玉食,墮歌盈耳,完全可以縱情享樂。
但他生性慈悲,為了尋求解脫人生諸苦的正道,毅然離開王宮,去荒野修行。
苦修六年後,他終於在菩提樹下得道,創立了博大精深、久傳不衰的佛教。
古往今來,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為了崇高的精神追求,放棄榮華富貴,年複一年地吃苦、求索。我無法不欽佩他那崇高的人格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便是出於對釋迦牟尼、對佛教的敬重,我在《新西遊記》開篇即寫了悉達多太子離家修行得道的過程。以後他在書中幾次出場,也都是一位笑容可掬、善解人意的長者形象。第五十一回,盤絲洞七姐妹赴靈山,請如來批準她們與唐僧結百年之好,他並未粗暴地加以嗬斥,而是說要看雙方是否有緣;七姐妹在寶刹歌舞,弄得眾弟子也手舞足蹈,不能自持,他也隻是笑道:“善哉!”該情節源於佛經上緊那羅歌女的故事1。生動他說明了莊嚴端肅的佛祖,也自有其可親可愛的一麵。三藏破戒後,行者代師父去靈山求情,如來慨然應允三藏“戴罪修行”。這不僅僅是由於前世有焰光菩薩為救陶女舍身破戒2的先例。即使沒有那故事,如來也會那麽做。因為佛教的宗旨是仁愛,是慈航普渡。如來此舉正體現出佛家博大寬廣的慈愛胸懷。
當我打完《新西遊記》最後一個字符,“策杖孤征”的唐三藏也終詣鷲嶺、功果圓滿時,我油然想起一首古老的偈頌:“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每個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靈山”,這不是輕易能達到的。
你也許會走得很苦,也許會跌筋鬥..但隻要你不泯滅一顆向善之心,持之以恒,孜孜追求,你也會像書中的唐三藏那樣:曆盡艱險,到達雷刹,取來真經!
海 誠
1996.3.29
1
2 分別見於北京科技出版社《佛經精華故事大觀》叢書之《天神故事》與《菩薩羅漢故事》。
且說唐三藏蒙如來許他“戴罪修行”,策杖孤征,先奔那釋迦牟尼發祥地迦毗羅衛城。不知何故,天漸失四季之分,潮濕炎熱,陰晴不定。三藏冒酷暑,淋驟雨,躦行趕路,正不知吃了多少苦辛!這一日來到梨波國都城,見城東廂樹蔭花木中有兩個孩童在打鬧:一個男童使竹竿,一個女童掄擀麵杖。兩個乒乒乓乓你追我攆,打個不停。未幾,女孩先被抽了一竹竿,疼得嚶嚶哭。轉過來回複男童一杖,便打得他號陶。聞聲從茅扉裏走出一個婦人,生得端莊,歎道:“什麽世道,小孩子也拈槍弄棒的!”收了兩個的棒棍,數落一番,從樹下折下兩枝花給他倆,兩個孩子破涕為笑,持著花去一廂玩耍去了。
三藏自語:“好個母親,卻會化解幹戈!”進城去,便聽得滿耳聲響:
那叮叮當當是鐵匠在鍛打兵器,打好的刀劍斧鉞掛滿鋪門首;吆吆喝喝是居民在街頭巷尾習武,有穿甲胄的校尉在教授指點。唐僧大惑不解,不知何故斯國如此黷武好戰?眼看天色已晚,尋著館驛,投了宿。那驛丞安置畢,道:
“你這和尚來得正好!近日眼看要有一場大戰,卻用得著你來念經,超度亡靈!”唐僧問:“貧僧正納悶,卻是要與何國交戰?”驛丞引他出門,指道:
“聖僧看那是什麽?”三藏望去,原來正南不遠有座寶塔在黑夜中熠熠閃光,驛丞道:“那是惠國寺,寺中寶塔供奉的是釋迦牟尼舍利子五十粒,光潔如王,端的珍奇!”唐僧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須索瞻仰這佛寶!”便求驛丞引他去看。驛丞道:“若是往日,去便去了,又不甚遠。目今卻不行了,有軍士宿衛,無國王旨令,誰也不能入寺登塔!”三藏不解,問究竟因為什麽。驛丞歎道:“正因這佛寶,眼下要引起一場劫難哩!”遂說與唐僧。
原來三年前梨波國民風不古,做官的鮮廉寡恥,以貪贓枉法、魚肉一方為榮耀;百姓家好逸惡勞,視吃酒賭錢、偷竊鬥毆為習慣。雖有寺院,卻少人信佛;枉有齋日,更無人勸善。那國王賢明,整日憂心忡忡,夙興夜寐,卻無力回天。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自羅奈國來個行商,向國王獻佛舍利子,隻說是他祖上所傳之物,聞國王大德,特來奉獻。國王喜悅,信以為真,厚加賜賞,那商人攜數車財帛而去。國王遂於惠國寺中建九級浮屠供奉。寶塔築成,將舍利子供於頂閣,那佛寶每夜放光,一城敬畏,都來皈依,念佛向善,蔚成風氣。遂使官吏清廉,庶民勤謹,盜賊絕跡,路不拾遺。皆賴舍利靈骨之功也!焉知前幾日羅奈國國君遣使來,說三年前他國中寶刹佛骨被盜,查訪多日,方知在此處,現來相討,限國王七日內將舍利子送回,不然將興師問罪。國王憂慮,問於百官。百官議來議去,道:“倘送還,使是認了盜寶之賬。且如此國寶。失之恐亂社稷!”國王也不想失去佛骨,遂決意備戰,傳令下去,趕製兵器,操練人馬,準備迎敵!
唐僧聞言,嗟籲無語,自去歇息了。次日清晨,背了包袱,去宮中求見國王,欲倒換關文。國王正與百官商議迎敵大事。原來羅奈國限期今日便到了!忽聞有東上僧人來此,驚喜道:“大唐離我國,山高水險,路途迢迢。
僧孤身來此,必是異人!”
便請入朝。
三藏進殿,拜倒在丹墀下。參拜畢,國王賜坐了。驗罷關文,國王交與唐僧,敘話道:“法師有何手段,能跋涉萬裏而安然無恙,抵達敝國?”唐僧道:“貧僧無甚法力。原先有三個徒弟擁護,他們皆法力非凡,一路上降妖伏怪。前些時因貧僧凡心未泯,遭菩薩懲戒,徒弟各去,隻剩下我孤家寡人一個,來投這朝聖拜佛路!”國王暗中有些失望,才要囑有司齋僧,忽聞報羅奈國派人來下戰書了!國王雖在意料之中,仍不免心慌意亂。怔了一陣,方召使者上殿。
須臾,使者到,高聲朗讀戰書。國王、百官聽羅奈國將驅十萬大軍,來奪佛骨,個個驚訝。國王道:“那使官,貴國素常不過三四萬將士,哪有十萬大軍?”使者冷笑道:“我家大王之公主夫婿是浮利國王,王後娘家兄長是阿群國君。每家借了三萬將士,不合十萬之數!”又道:“我王料你等必然賴我佛寶,不輕易送還,已於三日前親率大軍前來征伐。日夜兼程,眼下距斯城不過百餘裏。今夜將紮營於城外。倘明日清晨太陽出山之前,還不把舍利子送入我王帳中,定破城入宮,殺個雞犬不留!”說罷,揚長而去。
那使者才走,果有探馬來報,羅奈國大軍浩浩蕩蕩殺來,旌旗蔽日,塵埃遮天,迄通數十裏,不知有多少人馬!離城甚近矣!國王悲道:“我國軍民凡能上陣的,合一起才不過兩三萬之眾,如何敵得過他十萬大軍!如要迎敵,豈不是以卵擊石!”那宰相奏道:“大王勿憂!他能借兵,大王也能去借!”國王方思起王後之父是鄰邦國王的舅舅,公主婆母是毗國王後的姐姐。
所幸路途不遠,急修書,遣使贄禮去借兵馬!
那國王一陣忙亂畢,才看見唐僧還在階下未走,苦笑道:“唐長老,休怪寡人怠慢!”遂囑禦膳房設素齋款待。唐僧稱謝了,道:“貧僧有句話要問大王,祈恕冒昧!大王真要為佛骨與羅奈國爭戰麽?”國王道:“佛骨雖小,事關我國社稷安穩,決不能交還!”唐僧歎道:“隻怕是幹戈一起,生靈塗炭!”國王佛然不樂。百官道:“那和尚,這不關你事。還不領了齋走路!”唐僧哪有心受齋,道:“貧僧欲詣寶塔瞻仰我佛靈骨,盼大王恩準!
倘能如願,勝受百日齋供矣!”國王皺眉道:“大戰將臨,朕戎務繁冗,實在無心與你羅嗦,可速去!”三藏拜地不起:“貧僧曾發弘願,逢寺拜寺,遇佛禮佛。貴國有佛門至寶,焉能不謁!萬乞大王垂恩!”
國王被纏不過,畢竟是個有善根的,不是那無道昏君,便降一旨,叫惠國寺準他入寺。遂有小黃門引三藏離宮去惠國寺。果見寺院內外,戒備森嚴;那寶塔四匝更是守護得鐵桶一般。若無王旨,誰也休想登塔!
因三藏是資旨而來,任持親領祭塔。那塔層層有佛,唐僧一一拜過。至頂閣,住持開佛龕,見晶瑩舍利,毫光四溢,充盈塔寺!唐僧如睹如來靈相,欣喜若狂,熱淚滂沱!頂禮三拜,誓約道:“弟子唐三藏,承蒙佛祖不棄,得以續修功果,願效佛祖前世舍肉燃臂之舉,傾一己血肉之軀,遏止幹戈!”
拜畢下樓。住持道:“唐長老,休怪老憎多言,你區區一人,如何止息那千軍萬馬廝殺!豈不是螳臂擋車!快斷了此念,行你的路吧!不然,不是忤怒了君王,杖斃於囹圄,便是喪生於亂軍混戰之中,白送了性命!”唐僧悲道:
“法師說的是!然貧僧明知萬千大眾將慘死於兵戈,卻貪蟻生,枉為釋門弟子!”住持歎道:“或為大劫,非人力所能挽回!”
那唐僧不聽勸阻,辭別住持,離寺又去宮廷,求見國王。門吏道大王親駕巡視四關城防去了,先去了南關。唐僧遂奔南門,撲個空。又去西門,正撞上王駕。三藏匍匐在地,攔住輦車。警蹕的錦衣武士大怒:“叵耐野和尚,竟敢攔駕!”就要使金瓜擊頂!
忽聞輦內國王傳言:“且住手,問他有何事?”
便有扈從押唐僧至輦前,國王掀簾道:“唐長老參瞻佛骨否?”三藏道:
“是也,特來致謝!又有一言進與大王!”國王道:“又是勸寡人休戰?”
唐僧道:“正是。盼大王息爭鬥之心,速遣使迎迓羅奈國王,化幹戈為玉帛,兩家修和,商議佛骨或去或留,或平分共享。豈不勝似使刀弄槍,血流成河!”
國王冷笑道:“你出家之人,曉得什麽軍國大事!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那羅奈國王口出狂言,要滅我國,幾句好言語能易其誌!”唐僧道:“隻怕是大軍一至,城邑岌岌可危矣!”國王大笑道:“長老休長他人威風!朕已接報,援軍今宵便至,合計也有十萬人馬。明日定大敗來犯之敵,使佛寶永存我國,福佑萬世!”唐僧悲叫道:“大王,我佛為菩薩時,持戒、忍辱、慈悲,弘法教化近五十年,心力交瘁,終於娑羅雙林下涅槃,留下靈骨傳世。
旨在讓人睹骨起敬、生信,皈依向善。倘我輩為此大動幹戈,傷害無數生靈,豈不是舍本逐末,有違佛祖原旨!”
國王聞言大怒:“寡人許多道理不懂,要你訓誡!”叫侍從:“將這多嘴和尚與我趕出城去!”三藏不走。便有錦衣官架起來,拖著往城門走。三藏大哭、朝兩廂待兵器看熱鬧的軍民喊:“明日災禍將至矣!還不棄刀劍皈依!”那輦駕尚未走遠,有人報與國王。國王驚惱,怕唐僧擾亂軍心,喝:
“與我亂棒打出!”眾軍士得令,不分好歹,一陣棍棒。將三藏趕出城。將城門緊閉了。
三藏被逐出城,見田疇中有棵大菩提樹,便掙著行至樹下。日頭已西斜,唐僧又饑又渴,身上棒傷陣陣作痛,便解下包袱做枕頭,躺在樹下昏昏沉沉睡去。夜半,忽驚醒,看西方約五六裏遠處燈籠火把照耀,傳來人聲馬叫、以及刨地敲樁聲。三藏知是羅奈國大軍在安營紮寨,思忖:“這國王不聽我勸,或許羅奈國君不拒勸諫、從善如流。何不夤夜反去說服他止爭戰之心,並和議之門!”便攜了行李包袱,步履艱難去那軍營。至轅門外,正借燈火觀族族旗號尋國王大帳,彼伏哨拿了。以為是奸細,縛了去見羅奈國王。
那國王鞍馬勞頓,正枕戈和衣歇息,聞報即起身審訊。三藏自報鄉貫來曆,國王見他儒雅豐姿,非同常人,便令鬆綁。三藏遞上文牒與國王閱了。
國王詫異道:“取經之僧不去趕路,擅闖我營寨何為?”唐僧道:“貧僧才出梨波國。那國王也調遣了十萬大軍,要與大王決勝。隻怕明日烽火起時,玉石俱焚。不但難保佛骨無恙,還殃及千萬生靈無辜遭害!依貧僧之見,不如暫息嗔恚爭奪之心,遣使去那國中商議一應佛骨事宜!”國王怒曰:“他竊我佛寶,理應歸還。有何可商議的!”三藏道:“貧僧聞他國現今政通人和,國泰民安,佛寶有無量之功。倘悉數取走,豈不失佛門慈悲本旨?況向時貴國失盜,盜者非是他入,家賊也!卻來獻與梨波國。這國王不知,不為罪也!事已至今,盼大王以萬千生靈為重,息戰言和,貧僧願奔走勸說兩家和好,共享佛寶!”
國王嗬嗬大笑:“依我看你這廝貌似公允,其實叫那梨波國王買通了,來勸我罷戰,好分我佛寶,你也掙個官祿!真是癡心妄想!左右,將這利祿熏心之徒與我杖笞一百,轟出大營去!”便有宿衛軍士將唐僧按了,掀衣揭衫要打,卻道:“大王,這廝身上已有棒傷!”三藏悲道:“此乃是梨波國王所贈!盼大王再賜!”國王方知唐僧冤枉,沉吟片時,令改為杖笞二十。
眾人依數將唐僧打了,遠遠地丟在田間。三藏抬頭看離菩提樹不遠,負痛爬到樹下,哼哼卿卿呻喚,聲聲念叨要是孫悟空在多好!
卻道次日清晨,梨波國王在城頭上望見羅奈國將士於營寨前列陣,便親率大軍出城迎敵。那唐僧因夜裏風寒,躲在大樹洞裏打盹,被兵馬車輪聲驚動,探出頭,看兩軍以菩提樹為界,列陣完畢,兵馬被野,槍刀如林,準備廝殺。片時,一陣震天鼓聲後,那兩國國王橫戈走馬,先打個照麵,唇槍舌劍一番,皆不相服,遂回本陣,令擂鼓嗚角。三藏心驚道:“這是要掩軍破陣也!”果見兩方舞動纛旗,國王身先士卒,朝敵陣衝去。眾將士亦緊隨大王,持幹揮戈,呐喊如雷,朝對方殺去!隻見方圓數十裏,萬頭攢動,刃鋒寒天,一場血戰迫在眉睫!唐僧隻恨自己沒有回天神通!急得跳腳,卻也無奈!
唐僧正悲歎,猛見兩國兵卒已對殺起來,未幾,便見血濺如噴泉、腦瓜骨碌碌滾!又覷兩國國王正在近處廝殺,先戰一個回合,要打馬再鬥。唐僧不顧傷痛,狂奔過去,悲泣高叫:“兩位大王,貧僧求你們息戰則個!”梨波國王離唐僧略近,馬吃一驚,豎起前蹄,幾欲將國王掀下馬。國王怒不可遏:“這禿髡,欲害寡人不成!速速閃開,刀劍無眼!”那羅奈國王馬疾,飛馳過來,將三藏撞得連翻幾個筋鬥。兩國王又乒乒乓乓戰起來!四匝又有將士死傷。唐僧痛恨自己無能,跪在地上,抱頭痛哭。倏然間,忽思起昨日在城東廂所睹情景,遂高揚雙臂,仰麵大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藥師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音菩薩..南無十方菩薩摩訶薩!速來顯聖,止息殺戮!願借諸佛菩薩慈力,叫那人人手中兵器,化作花枝!親愛和睦,降臨斯土!”
那雙方大軍,踴躍奔騰,殺聲震天,隻淹得唐僧叫聲如蚊蚋微弱鳴叫。
然三藏為救眾生,不借舍身,一念虔誠,感動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發大慈悲,俱來相助,使大法力,一瞬間將那二十萬大軍手中幹戈,悉數化作鮮花!
刹那間,正騰挪呐喊、搏擊廝殺的將士俱怔住了,一片闃寂。原來手中刀槍劍乾、斧鉞槊鐧均不見,皆變成了茉莉、素馨、芙蓉、玉簪、薔薇、白蓮、優缽羅花、須曼那花..那血肉橫飛大戰場,翻作姹紫嫣紅花海洋!人人驚詫,持花不敢動彈。那兩國國王,畢竟知曉底細,撥馬朝唐僧馳去。三藏滿麵是淚,喜悅高叫:“諸佛菩薩顯靈矣!”兩國王敬憚,滾鞍下馬,拜倒在唐僧麵前,口稱:“活菩薩,寡人多有冒瀆!萬祈寬宥!就依菩薩之言,協商分享佛骨!”
雙方軍士方醒悟是唐三藏使大眾避免了一場生死劫難。人人揮花,熱淚盈眶,歡呼不已,簇擁三藏進城。兩國王遂入惠國寺,由三藏做中人,將靈骨舍利勻分了,皆大歡喜。又在佛前盟誓,兩國永世結好。唐僧甚慰。諸事完畢,兩國王爭著要供養唐僧。唐僧道:“貧僧有何德才?隻賴諸佛菩薩之力!——貧僧還要行路,就此告辭也!”兩國王苦留不住唐僧,便要贈他車馬侍從、金銀繒綾,三藏堅拒不受,隻領了一齋,辭別大眾而去。過西門時,向守城的軍士合十念聲“阿彌陀佛”,討了一枝優缽羅花,拈著出城去了。
卻道三年後一日,諸菩薩、羅漢、金剛、比丘、比丘尼..聞法堂鍾嗚磐響,俱聚於法堂獅子座下,東西敷座而坐。便見如來登座,大眾合十唱讚:
南無本師釋逝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微笑。大眾唱畢,傾耳聆聽,良久不見如來開講,正納悶間,忽聽如來笑道:“觀世音何在?”那日觀音菩薩自雨海來也在座下,即起身拜道:“弟子在!”如來道:“你解我意否?”
觀音道:“老佛嫌人不齊整,故此不講!”那文殊、普賢道:“師妹言差矣,今日人皆齊了!”如來頷首道:“知我意者,觀世音也!”開口道:“老僧委實在等一人,算算今日將至也。誰去迎他?”觀音笑道:“弟子願往!”
文殊畢竟智慧,叫道:“莫不是那金蟬子要來?”如來道:“非昔時金蟬子,已金蟬脫殼耳!”忽聽大猶羅漢沙悟淨拜道:“弟子..猛然間肚子疼,要去東司..”如來知他不願見唐僧,便慈悲道:“你既然不適,可回禪房歇息。”大猶羅漢聞言,忙謝恩離堂而去。
且說觀音引眾比丘,持香花幢蓋,迎出山門。俄頃,見山下一行路僧人,鶉衣百結,滿麵灰塵,正是唐三藏,步履艱難朝靈山行來,卻被巡山金剛攔住。觀音即遣比丘前去傳佛旨,那金剛恭敬作禮,讓唐僧進山。眼看近了,觀音笑道:“唐三藏,如何今日才來!”唐僧正拾級而行,忽聞笑聲,抬頭見是觀音,謊忙拜倒。觀音道:“休要多禮。我奉如來佛旨,迎你入寺哩!”
眾比丘遂拋花張幢,擁護三藏進寺院,入法堂。三藏誠惶誠恐,禮佛三匝,又拜倒在寶座前答話。如來道:“唐三藏,你還認得老鈉否?”三藏道:“如來時時在弟子心問,如何不識!”如來稱:“善哉!”問:“自彌河國後,你都行了哪些路程,可一一道來!”唐僧道:“弟子三年來孤行數萬裏,路上種種艱辛,不必細言,弟子誠心拜謁了佛祖誕生地迪毗羅衛城、得道之菩提伽那、常居說法之竹林、祇園、涅槃之娑羅雙林..巡行禮拜,愈增信心,雖數陷絕境,修持不懈,遂能化險為夷,平安詣達靈山!”
如來道:“善哉!”忽問:“你還記得十世前之事麽?”三藏懵懂不知。
如來道:“你去大殿外蓮池以水為鏡,看看自己容貌依舊否?”三藏遵旨,出殿去蓮他前,才要看覷,忽被如來使法力,將手一推,那唐僧便站不穩,跌進水裏,弄了一身淤泥,掙著爬上來,好不狼狽!如來已率大眾出堂,笑問:“你在池中觸及何物?那水上又有什麽?”唐僧恍然大悟,作偈雲:
泥中白藕出水蓮,出自淤泥而不染。
十世煩惱十世修,一朝徹悟入涅槃!那唐僧苦行多載,終究“一步圓融無礙地,三空參透見真如”!
如來大喜,複入大殿,囑迦葉引唐三藏去毗盧閣,傳他真經。三藏得了大乘經典,悲喜交加,放聲大哭。毗盧閣為之撼動。迎葉再三勸,方止了淚,回殿謝佛。如來道:“你半途雖有過愆,然梨波國舍生忘死救諸眾生,功行無量!又不避艱辛,孤行萬裏,終適靈山,實屬難得!老僧有心成全你得大功果,入佛聖位,我即著觀世音菩薩護你速去長安,將經籍交付唐王,再返靈山受我敕封!”三藏拜道:“弟子誠謝如來恩典!然弟子先母及無數冤魂,尚受地獄之苦,亟待超度;一國眾生,良莠不齊,善惡莫辨,須索教化。將真經輕付於帝王,隻恐高藏於樓閣,無濟於士庶。弟子願攜經回國,開場譯經,使大法廣播東土,叫人人生友愛心、絕貪欲念,積善混惡,禳災法禍,豈不勝似我一身榮耀!”如來讚道:“好個慈悲憫世弟子!老僧便允你在長安譯經弘法。二十年後,咱們師徒再會於靈山!”
如來遂著神象馱唐僧與經籍回長安。仍是觀音送出山門,笑道:”在長安譯經,休要學前輩鳩摩羅什,納妥生子嗬!”三藏微笑拜曰:“弟子不敢吞針1,焉能效尤!”辭別觀音菩薩。觀音立在石階上嫣然一笑,道:“二十1 吞針句——後奏時高僧羅什入長安譯經。皇帝待以國師之禮,賜美女十名,逼令受之,羅什曾聚弟子,當代吞針,謂無我神通,不可效仿。以此止誡眾人。
載後,我仍在此迎迓!”目送三藏遠那太宗皇帝夜間得一夢,知唐三藏將歸,即傳令宰相房玄齡率三公九卿、一應僧官翌日一早恭迎於西郊。神象午時降臨長安城西。三藏下了象背,卸下經卷,共是六百五十七部。眾官使華輦載了唐僧、經卷,前呼後擁人長安城。一城百姓拈香散花,擠在朱雀街上,爭先瞻仰三藏神采。塞街充衙,盛況空前!唐僧油然思起多年前為取經潛逃出城時情景。今非昔比,不禁感慨萬千!
那眾官將唐僧接入弘福寺。一寺僧人都來奉承,詢問西行經曆。三藏道:
“端的離奇曲折,容貧僧日後記載下來請諸位長老過引”翌年由三藏口授,弟子筆錄,果成十二卷《大唐西域記》,詳記一路見聞及諸國風土習俗、山川物產。至今傳世。此乃後話。
是日晡時,唐王召三藏入宮。撫慰之餘,忽問起當年隨行趙錢二校尉下落。三藏隻道兩人積勞成疾,途中暴亡。太宗信以為真,即傳旨厚恤其家眷。
敘說片時,又賜宴為三藏接風。席間唐王聞三藏一路所經艱厄困苦,十分欽佩;請教佛理經義,又聆其言辭雋永、見解警辟、愈加歎服。遂誠心請三藏臍身卿位,共謀朝政。三藏力辭道:“貧僧無所求,隻願開譯場翻經。還望陛下成全!”太宗皇帝慨然應允,著房玄齡在全國選通梵文曉經論高僧入譯場為“證義”、“綴文”1等,輔佐三藏;又備齊“筆受”、“書手”2一應人員;譯場所需一切用品亦由朝廷供給。
萬事鹹備,“譯主”三藏即開場譯經。先於弘福寺,後又移居慈恩寺翻經院。先後主持譯出各類經籍七十五部,計一千三百餘卷。使大乘經典在東土廣為流傳,皈依向善者日眾。太宗皇帝在世時,對法師極為推崇;三藏譯出《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後,他欣然作《大唐三藏聖經序》,褒讚法師取法、譯經功績。序雲:
..我僧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慎敏,早悟三空之功;長契神清,先包四忍之行。鬆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
超六塵而迥出,使千古而傳芳。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振理,廣彼前聞;裁偽續真,開茲後學。是以翹心淨土,法遊西域。乘危遠邁,策杖孤征..窮盡異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譯布中華,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聖教缺而複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千焰,共撥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回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綠波,飛塵不能染其葉..方冀真經傳布,並日月而無窮;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也歟!
三藏回長安第二十年早春,譯畢《大般若經》不久,於玉華寺溘然長逝。
據寺僧說法師寂滅時,曾聞天上一派仙樂,悠揚悅耳;又見半空祥雲藹靄,多時才散。一準是菩薩仙聖迎法師赴靈山成佛也!消息傳出,長安城中無人不信。
1988.5—1993.8 草稿
1993.9—1994.9 稿
1 證義、綴文——為譯主的高級助手,負責校勘譯文辭義與文稿潤色。
2 筆受、書手——為譯場一般工作人員,負責記錄譯主口授的譯文與謄清文稿。
1994.10—1995.9 二稿
1995.12—1996.3 三稿
後 記
八年前春天的一個清晨,窗外陽光明媚,丁香婆娑。我伏在書桌上寫下《新西遊記》的第一行字。時光流逝,轉瞬八載過去。唐三藏終於到達他心中的靈山。我呢?
書稿寫出後,有記者問我,是什麽觸發了我“突發奇想”,要重寫古典名著《西遊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麵的。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喜歡這部小說。上小學時就讀過少年版的《西遊記》,看得廢寢忘食。成年後重讀,感覺便不同了。我當然還是非常喜歡她;以至於愈喜歡,愈不能容忍她的缺點。小說一方麵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殘酷,卻又幻想“樂土明君”;歌頌孫大聖的反叛精神,又讓他“知悔皈依”..
《西遊記》思想性方麵的“問題”,或可歸之於原著者的“時代局限性”。
今人似不應苛求。但作品的最大不足還是在形象塑造上。在這方麵,《西遊記》與略先問世的《水滸傳》相比,不能不說是相形見絀。華師大古典文學教研室郭豫適、簡茂森教授指出: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但取經四眾中,唐僧和沙和尚這兩個藝術形象的塑造就比較差。
唐僧的精神麵貌和性格內容顯得比較貧弱..沙和尚形象就顯得更為蒼白模糊、缺乏鮮明的個性。..看來,編述神奇生動的故事,吳承恩是很擅長的。但比起施耐庵、曹雪芹在同一部小說裏塑造出成群的使人讀了不能忘記的鮮明的藝術形象來,《西遊記》在這方麵就遜色了。1《西遊記》還有一些明顯謬誤或敗筆,如書中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為《多心經》,並派生出“多心和尚”的故事;如石猴拜師學藝、師父須菩提麵目的不釋不道;再如唐僧與八戒喝子母河水懷孕、師兄弟之間無聊地插科打諢等等。
談一部古典名著的不足,並不是要否定她。而是為了豐富、完善她。吳承恩是在繼承《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西遊記平話》、《西遊記》雜劇等豐富的民間文學基礎上,創作出《西遊記》的2。真善美戰勝假醜惡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曆經艱難方取得真經,也是中國人的哲學。從這個意義上講,重寫不是“拋棄”,而是哲學上所謂的“揚棄”。這種雋永的題材是不應受時空限製的。中國文化是一條長川,莽莽蒼蒼從久遠流來,她不拒涓流,方成江河。
《西遊記》的最大特點是浪漫色彩濃鬱。《新西遊記》在保持神話色彩的基礎上,更側重於寫實,使諸佛菩薩、鬼怪皆有“人性”。這也是《新西遊記》的定位。
將神寫作凡人,希臘神話恐怕要算是最好的例證:萬神之王宙斯是個婚外戀專家;眾神也“有父母,有子女,有家譜..有一個和我們差不多的身1 索自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年版《西遊記·前言》。
2 據《中國文學史》第四卷,最晚自南宋起,便有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 把各種神話與取經故事“串聯”。並出現了猴行者的形象。在元代,取經故 事已經定型,有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的取經隊伍。據(永 樂大典》與朝鮮《樸通事諺解》提供的資料證明,元末明初曾有一本類似平 話的《西遊記》,“完全可以肯定,在吳承恩著《西遊記》之前,取經故事的主 要內容已基本具備”,”重要情節甲已定型,力吳承恩後來的創作提供了主 要的素材,打下了相當的基礎”。
體,有痛苦,會受傷”1。最著名的公案發生在珀琉斯的婚宴上,三位女神為爭題有“屬於最美者”的金蘋果,紛紛“賄賂”裁判特洛伊王子,最終導致了十年的特洛伊戰爭。神人的七情六欲、生生死死,成就了不朽的《荷馬史詩》。
中國的神靈呢?——他們高坐廟堂,不苟言笑。人們對其敬而遠之。國人不像希臘人那樣明確,”知道神是自己造出來的,他以自己編的神話為遊戲”2。國人自己造了神,又反過來讓神成為自己的精神枷鎖。曆代封建統治者也利用這一點,自稱“真龍天子”,讓天下百姓服服帖帖、心悅誠服地接受壓迫剝削。吳承恩應該是中國第一個正式將神“人化”的勇敢的作家。《西遊記》的批判矛頭直指道家的最高教主,描寫了玉帝、老君等神的昏庸、殘忍(誠如《中國文學史》所言,這是作者所處的封建社會統治者的真實寫照);該作的基調雖是“貶道揚佛”,但對佛教仍不乏諷喻筆墨,如借孫行者之口稱如來是妖怪的“外甥”;又寫阿儺、伽葉因索不到“人事”,便給唐僧假經,如來得知,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袒護索賄弟子,還講了向時自己“賤賣經文”的故事。替人念經一遍,米粒黃金即得數鬥,如來還嫌“忒賤賣了”。
吳承恩的諷刺鋒芒何其尖銳!
同時,吳氏又以熱情洋溢的筆墨歌頌孫悟空大鬧天宮、降妖珍魔的鬥爭精神。以至數百年後,毛澤東同誌也欣然寫下“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字澄清萬裏埃”的詩句,讚頌孫大聖;且希望借此反擊又重來的“妖霧”。
遺憾的是吳氏沒能像希臘神話那樣大規模地、深入地將諸神“人化”。
玉帝、老君除了前七回參與迫害孫大聖外,再沒什麽戲。如來的戲也極其有限。觀音等神除了言語上有些生活化情趣,亦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淺層描寫上。
同於明代產生、備受現代評論家讚譽的《水滸傳》當年卻命運多舛:明清兩朝,以“海盜”之罪名多次遭禁。禦用文人還寫了《蕩寇誌》,企圖抵消《水滸傳》的巨大影響。相比之下,《西遊記》便幸運得多:不僅未遭查禁,反而風行於世。即使在“文字獄”盛行的清代,也安然無恙。雖然吳氏對釋道兩教的批判達到相當的高度,但對一部神話小說,封建王朝還是比較放心的。民間呢?遍布中華大地的名山道場,並不因有諷刺兩教內容的《西遊記》的問世、傳播而香火稀少。善男信女照舊絡繹不絕地進入道廟梵宇,向三清四禦或諸佛菩薩頂禮膜拜。你“嗬祖”,我拜神。相安無事。這從一個側麵顯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正是這種兼收並蓄,造成了中國長篇神話小說的繁榮。從文學史上也可看到,自《西遊記》後,《封神演義》、《南遊記》等相繼問世,神佛越來越多進入小說,成為藝術形象,大大豐富了中國文學藝術寶庫。
《西遊記》中的取經僧唐三藏是有其生活原型的,他就是初唐時曆十五年、行五萬裏、出生入死孤征天竺的“文化使者”玄奘。但我們在吳氏《西遊記》中看到的唐三藏,成了孫行者的陪襯、一個自相矛盾的“愚氓”。作者與他取名“金蟬”是有寓意的,是想讓他像“金蟬脫殼”那樣一步步走向“圓滿”。但實際描寫上,唐僧給人的印象從出場到取經成功都是一副麵孔,精神世界一成不變。作者完全避開了苦行僧遭遇的各種艱苦。有時好像是剝1
2 參看丹納《藝術哲學》。
去了“聖僧”的神聖外衣,把三藏當凡人來寫:見了吃人的妖怪,成了膿包懦夫;見了變化成弱者的妖怪,便認敵為友。但類似的情節反複出現,使讀者覺得唐僧既愚蠢又虛假。有時又露出“高大全”的“聖僧”麵目,在女色麵前保持金蟬長老的“貞節”。試想一個怕妖魔怕得要死、軟弱無能的人,怎麽能在女妖麵前堅貞不屈呢?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新西遊記》本著推陳出新的宗旨,加強了對取經群體的刻畫描寫。首先唐僧名正言順地作為取經故事主角進入故事。同原著相比,他的精神世界得到較大豐富。他身上保留了一點“聖僧”的成份:他的孤身出關、獨闖八百裏沙漠,都具有傳奇色彩。他西行路上的寂寞、“內苦”則更多地表現他作為凡人的麵目。他有七情六欲,但在孫行者的幫助下,還是一次次地斬斷情緣,投西而去。在彌河國,三藏為了救襯紅成婚“破戒”,實際是一次“鳳凰涅■”。他心頭像孤女所獻的那盞佛燈一樣,一直有團風吹不熄、雨打不滅的光明,那便是與生俱來的對靈山的向往。
《西遊記》中簡單如同符號的沙僧得到全新的塑造。孫悟空、豬八戒在原來比較鮮活的基礎上,加深了作為“人”的性格深化。如行者最後沒有像原著那樣加升“大職正果”,做“鬥戰勝佛”,而是回了花果山。或可以將其看作一種消極的“出世”處理。但我以為這是他最合理的結局。他雖降生宮廷,究其本源還是林野之人。取經路上,他愈來愈看透了天上人間的“官官相護”、無處不在的傾軋爭奪。他不遺餘力地鬥魔珍妖,心態是比較複雜的,不可一言以蔽之。但他心底最想的並不是得道證果,而是重返故園。既然如此,還是順其自然,讓他回“泉清林秀”的花果山,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吧!
作為“配角”的諸怪在《西遊記》中數量很多。其中有些寫得比較生動,但多數概念、平麵。《新西遊記》寫作過程中,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便盡量賦與這些“人物”各自不同的特性。在編撰曲折故事的同時,注意表現他們的“人情”、“人性”,使其更真實可信。如對觀音、帝釋、玉麵狐女等,都用了不少筆墨。其中投注筆力最多的,大概要數如來佛了。
吳氏《西遊記》中,如來出場不多,主要有赴天宮鎮降孫大聖、靈山“造經傳極樂”、獅駝國收伏大鵬怪,以及故事結局時縱容弟子索賄的“驚人之筆”。對後者,諸多評論家認為是“對宗教虛偽性的揭露”。我倒覺得這恐怕還是吳承恩鞭靴封建統治者的“春秋”筆墨。這也符合吳氏貫穿全書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問題不在它的寓意底蘊,而是情節的設置是否應有其內在的合理性與必然性?《西遊記》第八回,如來說了一番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亟需教化後,主動提出要遣使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來靈山求取真經,好回去勸化眾生。是多麽的寬厚仁慈!但等到唐僧師徒曆盡幹辛萬苦來到雷音寺,他卻又說甚“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將一幕神聖的正劇變成了滑稽戲。看到此處,嘲諷效果有了,批判高度也達到了。但從人物性情發展脈絡來看,總覺得牽強,不夠自然。
也許,作者追求的便是這種戲劇性效果;吳氏眼中的社會現實,不乏口是心非的當權者,根本不需要什麽”‘鋪墊”,秉筆直書可也。即便是這樣,我對讓無辜的佛祖代人受過,在感情上仍無法接受。
稍有佛教常識的入都知道,釋迎牟尼本名喬答摩·悉達多,是古天竺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身為嗣君,錦衣玉食,墮歌盈耳,完全可以縱情享樂。
但他生性慈悲,為了尋求解脫人生諸苦的正道,毅然離開王宮,去荒野修行。
苦修六年後,他終於在菩提樹下得道,創立了博大精深、久傳不衰的佛教。
古往今來,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為了崇高的精神追求,放棄榮華富貴,年複一年地吃苦、求索。我無法不欽佩他那崇高的人格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便是出於對釋迦牟尼、對佛教的敬重,我在《新西遊記》開篇即寫了悉達多太子離家修行得道的過程。以後他在書中幾次出場,也都是一位笑容可掬、善解人意的長者形象。第五十一回,盤絲洞七姐妹赴靈山,請如來批準她們與唐僧結百年之好,他並未粗暴地加以嗬斥,而是說要看雙方是否有緣;七姐妹在寶刹歌舞,弄得眾弟子也手舞足蹈,不能自持,他也隻是笑道:“善哉!”該情節源於佛經上緊那羅歌女的故事1。生動他說明了莊嚴端肅的佛祖,也自有其可親可愛的一麵。三藏破戒後,行者代師父去靈山求情,如來慨然應允三藏“戴罪修行”。這不僅僅是由於前世有焰光菩薩為救陶女舍身破戒2的先例。即使沒有那故事,如來也會那麽做。因為佛教的宗旨是仁愛,是慈航普渡。如來此舉正體現出佛家博大寬廣的慈愛胸懷。
當我打完《新西遊記》最後一個字符,“策杖孤征”的唐三藏也終詣鷲嶺、功果圓滿時,我油然想起一首古老的偈頌:“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每個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靈山”,這不是輕易能達到的。
你也許會走得很苦,也許會跌筋鬥..但隻要你不泯滅一顆向善之心,持之以恒,孜孜追求,你也會像書中的唐三藏那樣:曆盡艱險,到達雷刹,取來真經!
海 誠
1996.3.29
1
2 分別見於北京科技出版社《佛經精華故事大觀》叢書之《天神故事》與《菩薩羅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