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樓喊話的時候,負責聯絡易州方麵的傳令兵還不忘拿著木嵐交代的那兩麵古鏡,提醒著他的這位主官:“長官,這是易州方麵交代的傳訊法器,請你一定不要忘記!”


    “老木也真是的,這兩麵鏡子在手,讓人看著豈不成了個電母元君模樣?”


    嘀嘀咕咕地將古鏡接過,殷小樓也沒有什麽愛惜的意思,就著兩麵古鏡鏡紐上的杏黃絲繩,非常隨便地在銀犀帶上打了個結,就這麽胡亂掛了起來。看小說如此打扮,看著不像是位領兵道官,倒像是戴著銅鏡跳大神的角色。


    不管腰帶上的負重又增加了不少,殷小樓舉著望遠鏡,再次深深地看了一眼出現在地平線上的遼軍馬隊。


    除了沒有宋軍特有的範陽笠,那些身披墨漆皮甲,頭戴無翅兜鍪的遼人馬軍,渾身上下大概隻有那剃得半禿的小辮子頭,算是唯一屬於契丹原創的東西。


    也難怪在青埂書院的西域史課程裏,重點提到了耶律大石率北遼殘部西征後,打得那些自詡“一手持刀,一手拿先知聖訓”的天方諸國心驚膽戰,甚至在西遼滅亡後的許多年內都以“契丹”稱呼那個遠東大國了。


    不過,這也僅僅是對普通人而言罷了,從殷小樓的眼中望去,卻隻見一股血氣蔓延於這些馬軍周身。


    百戰精兵組成軍伍,血氣旺盛本來算不得什麽稀奇事情,但是殷小樓眼中所見,這股血氣卻是旺盛得到了有些離奇的地步。


    道海宗源傳承的這部兵家望氣術是很大路的貨色,就算在傳習過程中多少經過些許修正和完善,但論起那些號稱正宗的望氣之術來,未必比得上那些潛心於望天星、堪地輿之道的星占術算高人。


    但是這部望氣術的理論卻是別出一格——


    按照兵家的理論,所謂軍氣,說白了就是人氣。人之精神作用於內,血氣映照在外,便成了氣色。所謂風鑒之術,看的就是精神血氣而已,隻是個人的氣血再健旺,從宏觀上看去也嫌太過微弱,所以必須拿出醫家望聞問切的手段,有麵相,有手相,有摸骨,有太素脈訣,拿出解剖蚊子的功夫,體察到最細致入微之處。而百千人聚集,聚少成多,微觀轉為宏觀,始能映照於外,才有了可以直接進行觀望測算的軍氣存在。


    而在殷小樓的觀望中,這支遼人馬軍的軍氣卻是顯得格外詭異,隻有一片蠕蠕而動的赤氣盤旋在對方頭頂,卻沒有一點成形的意思。而且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那團赤氣卻是沒有尋常軍氣那樣群聚或散亂的模樣,反倒像是藏著什麽陰冷的捕食者,正在尋找四周有什麽可以填充饑餓肚腸的東西……


    就在殷小樓駐馬凝神的時候,一眾遼軍簇擁的國師普風照舊背著葫蘆,麵上帶著些似有所感的神秘笑容,平靜地望向前方。


    甚至在殷小樓的目光偶一掃過他身上時,他還微微點了點頭,像是要向數裏外的這位年輕道官致意。


    但是這個動作,放在殷小樓眼裏就是徹頭徹尾的挑釁了。


    可越到了這種時候,這個被同僚們當成海賊頭子的道官,反倒越沉靜下來,放下手中火石玻璃的望遠鏡,向著身旁的傳令兵一揮手:“傳我的命令,收起六甲箭,準備炎光箭,軟甲上的護身禁製時刻準備激活。這一次我們運氣好,遇見一條大魚!有多大?在南海,起碼是海魔級別、擁有祭司團的鯊化人魚群落,才值得這個待遇!”


    ……


    ………


    來自易州的道兵小隊與北遼馬軍相隔僅有數裏,遙遙對峙間,雪原間卻有另一隊人馬正緩緩靠近過來。


    這些騎手都是皮衣皮帽,甚至還有些人身上的皮衣不用牛羊皮革,更不見貂皮之類貴重物件,卻是半透明的魚皮,裏麵胡亂塞了些獸毛。但人人都生得格外粗壯,頭頂著金錢鼠尾,身邊除了弓袋就是刀槍,不管是生女真還是熟女真,起碼有百餘人!


    百餘女真族人是個什麽概念,在契丹對女真的幾場大戰中,遼國親貴率領的各帳軍馬被女真人衝得稀爛,創下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話。現在的女真人,連同他們收羅的渤海人、漢人甚至契丹人組成的仆從軍,隻要有百十人的規模,就能追著數倍於自己的遼國守軍滿地亂竄,不知多少遼國州縣就這麽輕易被女真人馬打破!


    當然,女真國草創至今,貴賤區分也是很明顯的,這支軍馬裏從上到下,除了帶隊的謀克之外,沒有幾個真正的完顏部親貴,都是禿答、兀勒、烏薩紮之類小部出身的戰士。


    對於這些小部之人,那個完顏家的謀克也懶得叫他們的名字,直接就是“烏薩紮家的小子”之類代號招呼。


    他倒也算是謹慎,知道自己帶的這批人馬不算精銳,隻是遮護大軍撒出來的哨探。如果用這點人馬搶城,那是根本不夠,但在野戰上,遼**馬也好,那些至今未見的宋人也罷,隻怕誰都留不住他們!


    公允地說,這個完顏家的謀克也算是謹慎了,遇見那個詭異的“兩軍對峙”場麵,居然還能按捺住躍躍欲試的情緒,先喝止了手下人:“阿裏罕、胡魯、撻不野,收攏好你們的人!遼狗明明有上千軍馬,為什麽對著那不到百人的宋軍,這樣的警戒提防,都不上前?看仔細兩邊的動靜,再收拾不遲!”


    他這裏喝止間,遼軍中也有了些微動靜,明明看見了那些天殺的“宋軍”就在數裏外,隻要一陣衝鋒,就能全殲了這小股人馬,可為什麽國師不肯下令?


    普風身旁那個姓耶律的遼將也有些不穩,頻頻回頭去看普風。


    這位大遼國師也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微笑道:“將軍莫要這般急切,貧僧的鼉龍陣圖尚未擺開,怎能叫大軍輕動,倒教這些南人看風色先逃了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魏野仙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盜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盜泉子並收藏魏野仙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