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上有一段描寫安吉拉·卡特的文字,客觀中又帶幾分敬意,能幫我們較好地認識這位女作家。
安吉拉·奧利弗·斯達克,1940年生於南部的海濱城鎮伊斯特本,然後遷徙至北部的南約克郡鄉村,在外祖母身邊長大。少女時代,她飽受厭食症之苦。而後追隨父親的腳步到克萊伊登廣告公司任記者,並進布裏斯托大學專修英國文學。
卡特的作品是極富互文性語意交織的密網。這一點由她因為多處引注影射莎士比亞作品而著名的小說《明智的孩子》就可見一斑。卡特也饒有興致地處理、利用、改寫或者影射其他作為文學前輩的男作家的作品,如薩德侯爵(見《薩德式的女人》)和波德萊爾(見她的短篇小說《黑色維納斯》)。但她也著迷於口口相傳的老祖母講故事的傳統,在她的短篇小說集裏有很多改寫的童話和民間傳說,她的短篇小說集《染血的房間》涵蓋了對《小紅帽與大灰狼》、《藍胡子丈夫》和另外兩個對《美女與野獸》的改寫版本。
她有兩次婚姻,1960年她和保羅·卡特結婚。12年後離婚。1969年,安吉拉·卡特用毛姆文學獎獎金離開她的丈夫去日本。
旅居了兩年。她說,在東京,她“知道了對一個女人來說生活到底意味著什麽,並且成為一名激進分子”。她為《新社會》雜誌寫文章講述有關在東京的生活經驗,並在1974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煙火,九個世俗故事》,此外在1972年出版的《霍夫曼博士的地獄欲望機器》裏也有關於這段日本生活經曆的痕跡。她在東京的居留起止時間同那位用《符號的帝國》表述自己的日本生活經驗的羅蘭·巴特是平行的。
此後,她遊曆美國、亞洲和使她的法語和德語更加純熟的歐洲。
在70年代後期和整個80年代,她曆任多所大學的駐校作家,這些大學包括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美國布朗大學、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大學和位於北愛爾蘭的東英吉利大學。1977年,安吉拉·卡特和馬克·派爾斯結婚。
卡特是一名極為多產的小說家,同時她也為《衛報》、《獨立報》及《新政治家》雜誌撰寫了大量的文章,結集為《趕快走》。她曾把自己的很多短篇小說改編為廣播劇,並以畫家理查德·達德和作家羅納德·弗班克的生平原創了兩部廣播劇。她有兩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與狼為伴》及《魔幻玩具鋪》。她全力參與了這兩部影片的改編。一本名為《新奇的房間》的書,包攬了她編寫的電影劇本以及她的廣播劇劇本和她為基於維吉尼亞·伍爾夫的《奧蘭多》的歌劇撰寫的歌劇台本,一部名為《基督城謀殺案》的未拍攝的電影劇本(此劇的故事底本為真實事件,後來1994年導演彼得·傑克森用這一真實事件拍攝了影片《天國的造物》)。2003年出版的《欲望的易位構詞遊戲》是夏洛特·克羅夫茨對《新奇的房間》以及她另一部極具爭議的電視文獻片腳本《聖家族的相冊》的研究專著。
她的小說《馬戲團之夜》1984年獲英國曆史最悠久的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
1992年,51歲的安吉拉·卡特患癌症去世。
刊登在《衛報》周刊《觀察家》的她的訃告裏有這樣一段話:她反對狹隘。沒有任何東西處於她的範圍之外:她想切知世上發生的每一件事,了解世上的每一個人,她關注世間的每一角落,每一句話。她沉溺於多樣性的狂歡,她為生活和語言的增光添彩都極為顯要。
安吉拉·卡特在人們心中所占有的位置,是她最應得的榮耀。
1992年,薩爾曼·拉什迪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的一篇名為《安吉拉·卡特:一位善良的女巫,一個親愛的朋友》的悼文。他是這樣說的:我要重複一遍:安吉拉·卡特是位偉大的作家。我要重複這句話是因為盡管她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但在英國本土,在某種程度上說,她從沒得到該是她的那份兒。當然,和很多對她著迷,從她那裏蒙受啟發的讀者一樣,很多作家都清楚她是真正罕有的人物,她是真正的獨一,這個行星上再也不會有任何能與她相像的東西了。
2008年初,《泰晤士報》排了一個“戰後50位英國最偉大作家”的座次表,安吉拉·卡特位居第十,但以出生年月論遠近的話,她年齡最小,其餘的幾位泰鬥都是在青年時代經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作為當代最具獨創性、最富爭議的作家之一,在英國本土以及全世界都有大量的關於安吉拉·卡特的學術論文,它們是更加翔實、權威的。不過,翻譯這本書的直接的特權就是成為自己譯本的第一讀者,所以就厚著臉皮寫個讀後感,也算是介紹。
1.關於故事
安吉拉·卡特的作品裏總是充滿了隱喻、暗喻、借喻、指代、借用,她是從不肯以平淡白描手法老實地順著時序講樸實故事的。這本書也一樣,它是傳奇。
少女梅拉尼偷穿了母親的婚紗的隔日清晨收到了父母雙亡的死訊,收養她和弟弟妹妹這三個孤兒的舅舅是個體型龐大、性格粗暴的“藍胡子”,他有精巧的雙手,被稱為製造玩具的“大師”,但他粗暴、殘忍,他寵愛自己那些可用提繩操控的木偶,命令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崇拜”它們。瘦弱的舅母像是用鳥骨頭和軟紙做成的假人,她在自己的新婚夜突然再也無法開口說話,是一個健談的用紙和筆說話的“雌性行星”,每天忙碌地圍繞著“雄性恒星”旋轉。梅拉尼的弟弟喬納森則著迷於做帆船模型,他高度近視,也不看現實世界,他總是感覺“鹹味的海水衝洗著他站在甲板上的雙腳”,他走路的姿勢是海員的圓規步。作為三位孤兒裏歲數最大的一個,梅拉尼要照顧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家破而去職的老管家蘭道太太囑咐她“要做一位小母親”,可是寄居在舅舅家的梅拉尼發現,五歲大的妹妹被“渴望孩子但自己沒能有孩子”的舅媽收養了,而弟弟則擁有自己的世界,隻要求她“請你走開,我想接著做我的船”。不過,她並不是孤身一人,她發現了舅媽的小弟弟——紅頭發、髒乎乎的費因的“雄性吸引力”。十五歲的梅拉尼一直都在幻想“做愛”,然後她發現了“他”,雖然似乎直到最後她的自我——那個“她”還在莫辨裏掙紮,但“她”和“他”還是相愛了,“命運把他們推入了彼此的懷中”,可是他們卻並沒有“做愛”。是另一種比未成年人性愛更危險的生活方式——姐弟亂倫,引發了一場烈焰熊熊的火災,而逃出災難現場的梅拉尼和費因,對身陷火海的親人和他們自己的未來都隻有“慌亂的揣測”。
可是,我又覺得說是“傳奇”不恰當,因為“傳奇”這個詞太陳腐,太紅塵男女,太有關本土俠女的包頭巾和張大小姐的繡屏金鷓鴣了。
對舶來的作品還是規矩地用舶來的說法,這是一部“哥特式的成長童話”,一曲“屬於60年代的自我發現的歡歌”。2.關於人物
十五歲的梅拉尼脫光光了照鏡子,她看自己,發現自己很美,但她愛自己嗎?並不十分愛,至少不是直接地、毫無保留地認同。她害怕自己變胖,沒人要,然後到死都是處女。她擺姿勢,穿窗紗,穿母親的婚禮服,每時每刻她都在假想一個“丈夫”,是想到這個身體會討“丈夫”喜歡,她才愛自己的,不完整的自我,必須要通過別人來愛自己。
她的性幻想是奉獻性質的,她願意向未來的丈夫“展示她的腿”。
後來在荒廢的遊樂場,她真的得到了親吻,不過,她仍在觀看,她幻想自己是站在遠處的草地上,觀看“費因親吻他的小女孩”,然後她用電影的畫麵蓋住了真實發生的事情,“那樣的話,好像會很浪漫”。
雜誌、電影和小說所提供的大於在生活裏真實發生的。雖然這份美是用婦女雜誌的“浪漫”來定義的,並不純粹,但她仍然是個天生的唯美主義者。真實的舌頭讓她恐懼、惡心,她感到這是羞辱,這是對她的入侵。她逃脫了,發誓再也不和費因說話,可孤獨又讓她不得不背叛自己的誓言,然後幻想又蓋過了現實,她想,“可能親吻是我幻想出來的,他並沒有真的吻過我”。
她是個天真的勾引者。在費因的臥室裏,他們險些越軌,是的,“越軌”,用這個小報詞匯形容他們那場純潔動人而又危險的鬧劇再合適不過了。在費因發現他們是被操控的(是舅舅操控木偶的拉繩,也是欲望的拉繩)躲進了壁櫥以後,“沒人要”的梅拉尼手足無措地躺倒在地板上,想到他不要她,大概是因為她沒給他擦鞋!唉,可愛的梅拉尼,我是被她弄得哭笑不得。費因不得不糾正她,說這些你還太小,這是婦女雜誌教你的!
隻有在安慰哭泣的舅媽的時候,少女梅拉尼真正愛上了自己的身體,她發現了自己的力量,她要好好給她喂飯,讓她健康、有力,這是少有的歡欣時刻。然後是又一場災難。舅舅逼迫她扮演被天鵝強暴的琳達。可憐的小女孩又一次分裂了,因為分裂是她唯一的出路,即使是在扮演,被天鵝強奸也過於恐怖。而這個恐怖故事卻是強大的深入人心的神話,是繪畫和史詩的題材,是人類自我講述的堂而皇之的曆史。這是女作者的嘲諷和揭發,也是有史以來的女人的處境。
到了小說的結尾,又換上了褲裝的梅拉尼和洗得幹幹淨淨的費因真正相愛了,“莫名其妙地,她感覺他們的經驗並行了”。兩個純潔的孩子幸存了下來。梅拉尼終於直麵生活,但卻並不輕鬆——家務和孩子,普通人的生活。寫到這裏,我想起了和一位朋友的爭論,我們說到塞林格一篇小說的題目,“既有愛也有汙穢淒苦”,他說,這個題目翻譯得有問題,怎麽能是汙穢的呢,現在我好像又有了一項證據,想跟他說,你看,你看,就是汙穢的。可以是汙穢的,但也有愛。
當然,一味強調是女人這樣好像不太厚道,其實無論男女,真正自由的靈魂對於性別、年齡,乃至種族的界定都會感覺不安。卡爾維諾想聽到“分子的雷鳴”,蘭波說“生活在別處”,他要“過一切人的生活”。分裂或許像失眠一樣是專屬於發明了語言又被語言控製的人類的疾病,是我們擺脫了刀鐮火種的原始進入了文明世界的標誌。3.關於風格
最直接的感觸是坦率,卡特是用比喻的高手,但比喻隻用來形容狀態,乳頭、陰毛、陰莖,所有真實的,熱乎乎存在著的器官,都一概直呼其名,但讀來既無解剖學意義上的突兀,也沒有任何“細膩感官撩撥”的色情,甚至,在我個人的感覺,那充滿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慶色彩,好像是專為打破“哥特式”陰鷙的小手段。其他的還有細膩、繁複而動人的比喻;觀看、嗅聞、品嚐,全方位的感官體驗。神秘,梅拉尼的幻想無時無處不在,荒廢的遊樂場以及讓人總想加注解的那些引言和改寫,這是英倫風格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家常童話,故事都是發生在廚房、臥室,少有的幾次外出,家庭故事,食物和服裝有非凡意義,沒有禮物的聖誕節確實是殘忍的。等等。
張 靜
安吉拉·奧利弗·斯達克,1940年生於南部的海濱城鎮伊斯特本,然後遷徙至北部的南約克郡鄉村,在外祖母身邊長大。少女時代,她飽受厭食症之苦。而後追隨父親的腳步到克萊伊登廣告公司任記者,並進布裏斯托大學專修英國文學。
卡特的作品是極富互文性語意交織的密網。這一點由她因為多處引注影射莎士比亞作品而著名的小說《明智的孩子》就可見一斑。卡特也饒有興致地處理、利用、改寫或者影射其他作為文學前輩的男作家的作品,如薩德侯爵(見《薩德式的女人》)和波德萊爾(見她的短篇小說《黑色維納斯》)。但她也著迷於口口相傳的老祖母講故事的傳統,在她的短篇小說集裏有很多改寫的童話和民間傳說,她的短篇小說集《染血的房間》涵蓋了對《小紅帽與大灰狼》、《藍胡子丈夫》和另外兩個對《美女與野獸》的改寫版本。
她有兩次婚姻,1960年她和保羅·卡特結婚。12年後離婚。1969年,安吉拉·卡特用毛姆文學獎獎金離開她的丈夫去日本。
旅居了兩年。她說,在東京,她“知道了對一個女人來說生活到底意味著什麽,並且成為一名激進分子”。她為《新社會》雜誌寫文章講述有關在東京的生活經驗,並在1974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煙火,九個世俗故事》,此外在1972年出版的《霍夫曼博士的地獄欲望機器》裏也有關於這段日本生活經曆的痕跡。她在東京的居留起止時間同那位用《符號的帝國》表述自己的日本生活經驗的羅蘭·巴特是平行的。
此後,她遊曆美國、亞洲和使她的法語和德語更加純熟的歐洲。
在70年代後期和整個80年代,她曆任多所大學的駐校作家,這些大學包括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美國布朗大學、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大學和位於北愛爾蘭的東英吉利大學。1977年,安吉拉·卡特和馬克·派爾斯結婚。
卡特是一名極為多產的小說家,同時她也為《衛報》、《獨立報》及《新政治家》雜誌撰寫了大量的文章,結集為《趕快走》。她曾把自己的很多短篇小說改編為廣播劇,並以畫家理查德·達德和作家羅納德·弗班克的生平原創了兩部廣播劇。她有兩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與狼為伴》及《魔幻玩具鋪》。她全力參與了這兩部影片的改編。一本名為《新奇的房間》的書,包攬了她編寫的電影劇本以及她的廣播劇劇本和她為基於維吉尼亞·伍爾夫的《奧蘭多》的歌劇撰寫的歌劇台本,一部名為《基督城謀殺案》的未拍攝的電影劇本(此劇的故事底本為真實事件,後來1994年導演彼得·傑克森用這一真實事件拍攝了影片《天國的造物》)。2003年出版的《欲望的易位構詞遊戲》是夏洛特·克羅夫茨對《新奇的房間》以及她另一部極具爭議的電視文獻片腳本《聖家族的相冊》的研究專著。
她的小說《馬戲團之夜》1984年獲英國曆史最悠久的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
1992年,51歲的安吉拉·卡特患癌症去世。
刊登在《衛報》周刊《觀察家》的她的訃告裏有這樣一段話:她反對狹隘。沒有任何東西處於她的範圍之外:她想切知世上發生的每一件事,了解世上的每一個人,她關注世間的每一角落,每一句話。她沉溺於多樣性的狂歡,她為生活和語言的增光添彩都極為顯要。
安吉拉·卡特在人們心中所占有的位置,是她最應得的榮耀。
1992年,薩爾曼·拉什迪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的一篇名為《安吉拉·卡特:一位善良的女巫,一個親愛的朋友》的悼文。他是這樣說的:我要重複一遍:安吉拉·卡特是位偉大的作家。我要重複這句話是因為盡管她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但在英國本土,在某種程度上說,她從沒得到該是她的那份兒。當然,和很多對她著迷,從她那裏蒙受啟發的讀者一樣,很多作家都清楚她是真正罕有的人物,她是真正的獨一,這個行星上再也不會有任何能與她相像的東西了。
2008年初,《泰晤士報》排了一個“戰後50位英國最偉大作家”的座次表,安吉拉·卡特位居第十,但以出生年月論遠近的話,她年齡最小,其餘的幾位泰鬥都是在青年時代經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作為當代最具獨創性、最富爭議的作家之一,在英國本土以及全世界都有大量的關於安吉拉·卡特的學術論文,它們是更加翔實、權威的。不過,翻譯這本書的直接的特權就是成為自己譯本的第一讀者,所以就厚著臉皮寫個讀後感,也算是介紹。
1.關於故事
安吉拉·卡特的作品裏總是充滿了隱喻、暗喻、借喻、指代、借用,她是從不肯以平淡白描手法老實地順著時序講樸實故事的。這本書也一樣,它是傳奇。
少女梅拉尼偷穿了母親的婚紗的隔日清晨收到了父母雙亡的死訊,收養她和弟弟妹妹這三個孤兒的舅舅是個體型龐大、性格粗暴的“藍胡子”,他有精巧的雙手,被稱為製造玩具的“大師”,但他粗暴、殘忍,他寵愛自己那些可用提繩操控的木偶,命令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崇拜”它們。瘦弱的舅母像是用鳥骨頭和軟紙做成的假人,她在自己的新婚夜突然再也無法開口說話,是一個健談的用紙和筆說話的“雌性行星”,每天忙碌地圍繞著“雄性恒星”旋轉。梅拉尼的弟弟喬納森則著迷於做帆船模型,他高度近視,也不看現實世界,他總是感覺“鹹味的海水衝洗著他站在甲板上的雙腳”,他走路的姿勢是海員的圓規步。作為三位孤兒裏歲數最大的一個,梅拉尼要照顧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家破而去職的老管家蘭道太太囑咐她“要做一位小母親”,可是寄居在舅舅家的梅拉尼發現,五歲大的妹妹被“渴望孩子但自己沒能有孩子”的舅媽收養了,而弟弟則擁有自己的世界,隻要求她“請你走開,我想接著做我的船”。不過,她並不是孤身一人,她發現了舅媽的小弟弟——紅頭發、髒乎乎的費因的“雄性吸引力”。十五歲的梅拉尼一直都在幻想“做愛”,然後她發現了“他”,雖然似乎直到最後她的自我——那個“她”還在莫辨裏掙紮,但“她”和“他”還是相愛了,“命運把他們推入了彼此的懷中”,可是他們卻並沒有“做愛”。是另一種比未成年人性愛更危險的生活方式——姐弟亂倫,引發了一場烈焰熊熊的火災,而逃出災難現場的梅拉尼和費因,對身陷火海的親人和他們自己的未來都隻有“慌亂的揣測”。
可是,我又覺得說是“傳奇”不恰當,因為“傳奇”這個詞太陳腐,太紅塵男女,太有關本土俠女的包頭巾和張大小姐的繡屏金鷓鴣了。
對舶來的作品還是規矩地用舶來的說法,這是一部“哥特式的成長童話”,一曲“屬於60年代的自我發現的歡歌”。2.關於人物
十五歲的梅拉尼脫光光了照鏡子,她看自己,發現自己很美,但她愛自己嗎?並不十分愛,至少不是直接地、毫無保留地認同。她害怕自己變胖,沒人要,然後到死都是處女。她擺姿勢,穿窗紗,穿母親的婚禮服,每時每刻她都在假想一個“丈夫”,是想到這個身體會討“丈夫”喜歡,她才愛自己的,不完整的自我,必須要通過別人來愛自己。
她的性幻想是奉獻性質的,她願意向未來的丈夫“展示她的腿”。
後來在荒廢的遊樂場,她真的得到了親吻,不過,她仍在觀看,她幻想自己是站在遠處的草地上,觀看“費因親吻他的小女孩”,然後她用電影的畫麵蓋住了真實發生的事情,“那樣的話,好像會很浪漫”。
雜誌、電影和小說所提供的大於在生活裏真實發生的。雖然這份美是用婦女雜誌的“浪漫”來定義的,並不純粹,但她仍然是個天生的唯美主義者。真實的舌頭讓她恐懼、惡心,她感到這是羞辱,這是對她的入侵。她逃脫了,發誓再也不和費因說話,可孤獨又讓她不得不背叛自己的誓言,然後幻想又蓋過了現實,她想,“可能親吻是我幻想出來的,他並沒有真的吻過我”。
她是個天真的勾引者。在費因的臥室裏,他們險些越軌,是的,“越軌”,用這個小報詞匯形容他們那場純潔動人而又危險的鬧劇再合適不過了。在費因發現他們是被操控的(是舅舅操控木偶的拉繩,也是欲望的拉繩)躲進了壁櫥以後,“沒人要”的梅拉尼手足無措地躺倒在地板上,想到他不要她,大概是因為她沒給他擦鞋!唉,可愛的梅拉尼,我是被她弄得哭笑不得。費因不得不糾正她,說這些你還太小,這是婦女雜誌教你的!
隻有在安慰哭泣的舅媽的時候,少女梅拉尼真正愛上了自己的身體,她發現了自己的力量,她要好好給她喂飯,讓她健康、有力,這是少有的歡欣時刻。然後是又一場災難。舅舅逼迫她扮演被天鵝強暴的琳達。可憐的小女孩又一次分裂了,因為分裂是她唯一的出路,即使是在扮演,被天鵝強奸也過於恐怖。而這個恐怖故事卻是強大的深入人心的神話,是繪畫和史詩的題材,是人類自我講述的堂而皇之的曆史。這是女作者的嘲諷和揭發,也是有史以來的女人的處境。
到了小說的結尾,又換上了褲裝的梅拉尼和洗得幹幹淨淨的費因真正相愛了,“莫名其妙地,她感覺他們的經驗並行了”。兩個純潔的孩子幸存了下來。梅拉尼終於直麵生活,但卻並不輕鬆——家務和孩子,普通人的生活。寫到這裏,我想起了和一位朋友的爭論,我們說到塞林格一篇小說的題目,“既有愛也有汙穢淒苦”,他說,這個題目翻譯得有問題,怎麽能是汙穢的呢,現在我好像又有了一項證據,想跟他說,你看,你看,就是汙穢的。可以是汙穢的,但也有愛。
當然,一味強調是女人這樣好像不太厚道,其實無論男女,真正自由的靈魂對於性別、年齡,乃至種族的界定都會感覺不安。卡爾維諾想聽到“分子的雷鳴”,蘭波說“生活在別處”,他要“過一切人的生活”。分裂或許像失眠一樣是專屬於發明了語言又被語言控製的人類的疾病,是我們擺脫了刀鐮火種的原始進入了文明世界的標誌。3.關於風格
最直接的感觸是坦率,卡特是用比喻的高手,但比喻隻用來形容狀態,乳頭、陰毛、陰莖,所有真實的,熱乎乎存在著的器官,都一概直呼其名,但讀來既無解剖學意義上的突兀,也沒有任何“細膩感官撩撥”的色情,甚至,在我個人的感覺,那充滿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慶色彩,好像是專為打破“哥特式”陰鷙的小手段。其他的還有細膩、繁複而動人的比喻;觀看、嗅聞、品嚐,全方位的感官體驗。神秘,梅拉尼的幻想無時無處不在,荒廢的遊樂場以及讓人總想加注解的那些引言和改寫,這是英倫風格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家常童話,故事都是發生在廚房、臥室,少有的幾次外出,家庭故事,食物和服裝有非凡意義,沒有禮物的聖誕節確實是殘忍的。等等。
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