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當真是要放他們出去經曆些事才能成熟。


    天子欣慰地放下手中的書,叫人傳旨禮部,擬賞賜給周王,也給西北軍中——不光為他們這一年多來屢立戰功,這招撫之功中其實也該記上他們一筆。


    若非他們當初接納順義侯歸降,順義侯家中幾個忠孝的子弟也不會主動自請招撫,勸親故歸順大鄭。如今他們人雖都在關外做使節,他們的父親和新近入京的親族長輩都在,恩賞便加到他們的家人身上便是。


    加封誥、賜金銀酒食……再叫他們到宮中賜一回宴吧。


    周王長史獻書來時,說這書裏寫了些草原部落常用的佳肴,他們王府裏的廚子從宋三元那裏學到了正宗的做法,周王為孝敬父皇,便將那廚子也送上京來為宮中做菜。


    正好叫這些剛封賜的勳爵和太·祖時便投效大鄭,早已改了漢姓,卻還流有韃靼血脈的公侯們都來嚐嚐家鄉故裏的菜肴,以顯朝廷對他們的恩撫。


    也陪他嚐嚐皇長子送來的心意。


    此事自然是交待禮部備辦。三皇子聞說父皇要賜宴予本朝內蒙古出身的公侯勳貴,便主動向呂首輔請命:“這些韃靼王公歸順,皆有我兩位皇兄的功勞在其間,我做弟弟的也願學著兩位兄長,為我大鄭平定草原之亂盡一分心意。”


    他自從在禮部掛了名,便以禮部為重,不怎麽愛去經濟園做實務了。幸好那裏有去漢中上過學的幾位禦史、郎中主持,聖上也常派宮裏的管事太監過去盯著,使勳貴外戚不敢伸手,倒不曾因三皇子不在而耽誤過什麽事。


    呂首輔也知道這位三皇子目下無塵,偏愛清貴的禮部差使,便含笑應下:“殿下有意接手此宴,為陛下分憂,實乃殿下大孝。老臣與禮部上下自


    當盡力配合。”


    魏王含笑應道:“多謝老先生了。”


    他與呂閣老各自上奏,將這樁差使要了下來,而後便親自安排精膳司備宴。


    三皇子主持過幾個弟弟封王、結婚兩項大典,日常賜宴更不在話下,早做得駕輕就熟。給草原來的新貴賜宴除了要安排通事外,別的也沒有什麽不同的,他就依舊例吩咐了下去:


    既是賜宮宴,宴會便安在文華殿側殿,禮部安排賜宴禮儀,有四夷館通事陪伴那些剛進京受封的王公,從教坊挑選樂戶侍宴……


    唯到安排宴席菜色時,聖上欽點了草原菜色,而非慣用的宮菜,由一個周王府進獻的廚子主刀。安排的菜色也是以羊肉為主,看名字皆以燒烤為主,與京裏慣吃的蒸羊肉、湯羊肉大不相同,頗有異域風味。


    這是大皇兄為搏聖寵而獻上來的,還是父皇想念他大哥,特地將人要來的?


    這些年魏王在京中又是主持禮部,又要管經濟園,在禦前頗有寵愛,又深得六部堂官尊重,儼然已繼承了他大哥出京前的地位。可若他大哥再度複寵,回到朝中,隻怕父皇的心意也難免有所動搖。


    雖然當初桓王妃禦下不嚴,鬧出了“少年天子”那樣大不敬的話,可畢竟說話的隻是個宮女,牽連不到他大皇兄身上。如今尚是以儒家之禮治天下,講的是長幼尊卑……


    當今天下,也就隻有宋三元這個理學大家另立新學,不計較那些迂腐的儒家五倫,還辦女校,讓女子上學。


    可惜他竟被情所迷,跟著大皇兄的妻舅去了陝西,不然他在京裏,不為俗務分心,早已創出一家不遜北宋四子的學說,一變當今君臣父子的陳腐風氣了!


    好好兒的清流名士、理學大家竟被他大哥耽擱成了個循吏!


    連大皇兄獻上的這大廚和草原菜單,聽說都是從他家裏學來的——那必定就是大皇嫂那兄長出關做使者,吃慣了蒙古王公的菜色,他為了滿足桓淩的口腹之欲特地叫廚子學了這些羊肉菜。


    三皇子暗恨他大哥耽擱人才,無奈地拋下了對宋時的期待,安排精膳司郎中擬定菜單、依著菜譜采買肉類菜蔬,擬定在三日後開宴。


    賜大臣宴席,自不必父皇親自降臨,就由他與一位年高德劭的大長公主駙馬主持便是。


    三日後宮宴備好,旨意發下,滿朝蒙古草原出身的勳貴便都集到文華殿領賜。魏王與本朝輩份最長的懷德大長公主駙馬一並坐在上座主持,命人端上菜肴,犒賞這些外族出身,卻為大鄭大平安樂立下大功之臣。


    自太·祖北伐以來,就有無數深明大義的草原部族中人投效大鄭;今日西北戰事屢見成功,又有各部王公棄暗投明,主動獻上草場、牧民以歸順大鄭……


    不管他們是哪一族出身,以前是否曾與朝廷為敵,但自他們投效朝廷開始,聖上與朝廷便將他們一視同仁,有功必賞。


    魏王舉起自己桌上的酒杯,與底下人共祝聖上萬壽無疆,大鄭太平康樂,笑著道:“今日這場宴會,是聖上為獎勵諸位的忠順慎勤,特地做的西北草原上的吃食,一解諸位思鄉之情的。請諸位動筷,試試這些宮中做出的草原美食可合你們的口味!”


    他先舉筷,底下坐著的人才紛紛動筷,小心地夾著片得薄薄的羊肉、煮得嫩嫩的羊內髒、烤得酥黃香脆的黃油酥餅送入口中。


    原本縈繞在鼻端的香氣此時化在口中,鮮香而濃鬱的羊肉正合那些新歸順的草原人口味。而世居京裏的幾位公侯也都愛吃羊肉,家裏還有世仆會做烤肉,如今吃著宮宴上的烤肉味道,也覺得比自己家的好吃些。


    畢竟是宮宴,禦廚做出來的就是比他們家裏的仆人好。


    眾人舉杯連謝聖上恩遇,齊王與汪駙馬主持宴會,一麵吃著酒肉,恍惚間竟有幾分回歸草原的感覺。


    那些太·祖時代投奔大鄭的舊勳貴還好,新歸附的吃著有草原風味的烤肉,喝著蒸餾的清酒,又得一位皇子、一位輩份極高的駙馬溫言撫慰,心裏也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投奔大鄭的選擇實在做對了。


    令他們欣喜的還不止於此,酒到酣沉處,這座側殿外忽有人來通傳聖上駕臨此地,要諸人離座行禮。


    大鄭的天可汗不僅為他們這些歸順的異族賜宴,更親身來看他們!新歸順的王公激動得起身行禮,久居大鄭的舊族更是山呼陛下,連聲謝聖上賜宴之恩,主動請命為朝廷出戰。


    天子看著這滿堂胡人、回回人、韃靼人等外族子民都和大鄭人一樣穿著官袍、行著漢禮,心中也是一陣陣滿足,揮手道:“平身。朕今日賜宴,非為了用你們報效朕,隻是周王送來了正宗的蒙古菜譜與擅做蒙菜的廚子,朕念你們在大鄭日久,便想叫你們嚐嚐家鄉的味道。”


    這菜的味道如何,可是有你們記憶中的草原菜品之味?


    在京裏有比帳篷更好的住處,也有好廚子,你等既歸順大鄭,便安心在這裏住下來,與那些已改了漢姓的世襲勳貴一般,將京裏當作故鄉吧。


    天子如此關切,更叫順義侯等新附的草原王公感激涕零,將來大鄭受的恩賞、住的房舍、用的器物都狠狠誇了一遍。尤其這場宴飲,不光聖上親臨,還有皇子和駙馬主持,勳貴陪座……


    他們絞盡腦汁誇這宴會辦得好,誇到最後竟有些腦子不大好用的忘了聖上說過賜他們的是草原上的“家鄉菜”,說出了實話:“有許多都是在草原上、京裏都不曾見過、吃過的美食,聖上實在用心了。”尤其是那些餡餅、麵餅,他們在草原上吃的多半是筱麵、青稞、黃米、燕麥之類的粗糙糧食,就是大部族的王公也少有吃得上精羅白麵粉做的東西的。


    什麽?不是草原美食,難道大皇兄他……


    魏王眉頭連跳了幾下,按捺不住走到天子近前說道:“父皇,皇兄也是一片孝順之意……”


    這孩子,這點小事都要在意,還要拿他皇兄說話,未免不夠大氣。


    他沒理會魏王,擺了擺手,含笑說道:“你們以遊牧為生,上種糧食的少,自然少有這些精米細麵的東西。不過如今你們已歸附大鄭,那些草場交予我大鄭農戶打理,將來自然能產出好白麵。”


    這些菜以前或許不是草原特產,但等草原歸屬大鄭後,必定能成為草原部落百姓都能吃上的“家鄉菜”。


    殿內的蒙古人連聲感恩,也暗暗祈盼將來真能如大鄭皇帝所言,讓家鄉富庶起來。


    新泰帝微微頷首,擺擺手讓他們起身,又嘉勉幾句,便帶人離開了文華殿,回養心殿批奏章。這一趟卻是要乘輦而行,有些搖晃,天子到養心殿坐定後還有些暈,吃了幾口定神湯,閉著眼休息了起來。


    內侍窺著他的臉色勸道:“陛下莫不是累著了?奴婢這就去喚太醫——”


    天子搖搖頭,隻說歇一會兒便好,不許叫太醫來看。他用力按了按額頭,便有內侍上來小心翼翼地替他按摩太陽穴,擦上太醫院製的清涼油。涼意從太陽穴透入,讓他微微昏沉的頭腦清明了幾分,輕輕喟歎了一聲:“這藥朕記得也是宋時做的,從福建傳到京中,他在外這些年,倒是少進良藥了。”


    一旁侍候的王總管揣摩聖意,躬身應道:“可不是。奴婢還記得當年宋三元最怕蟲子,出門時身上都灑著薄荷花露,坐處留香。這些年他在外主持農事,聽說常常親自下田,卻不知那怕蟲的毛病改了不曾。”


    可憐一個風流名士,不能在館局裏做文章,到風景名勝辦詩會,如今提起他來,世人說多辦竟都興工業、種嘉禾的實務了。


    天子闔眼聽著他說話,並不攔他,卻是又提起了宋時的師兄:“他那師兄倒是愛在外麵跑,當年就曾向朕自請巡邊,如今去了草原,也算是遂他的心願了。這走到哪裏寫到哪裏的習慣也還未變。”


    隻是當初寫的是彈章,如今寫的是草原誌書了。


    “那時候朕聞說他父母早亡,還曾想過,他先父年紀與朕差不幾歲,朕……”


    “陛下!”幾位大內總管、殿前總管駭然跪了一地,勸他不要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語,連那按摩的小內侍也收了手,瑟瑟跪在椅後。


    新泰帝無視了滿地內侍,低聲道:“那時朕想著提拔他們,如今卻把他們派到西邊不能歸還。當時朕還想著自己的身子不好,要用心教導惠兒,後來怎麽竟就叫他去了漢中這麽些年……”


    他膝下雖已有許多孫兒承歡,卻又怎麽比得了自己一手帶大的長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做名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龍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龍章並收藏穿到古代做名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