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府前殿尚未修好,後殿又有女眷,就把楊大人暫時安排在了花園小樓裏。那座小樓雖然不像正殿那樣大修大改,但因周王暫住其中,為了他住的方便,宋時裝修正殿時就叫人順便在樓裏裝了套上下水。


    在現代人的眼光裏,哪怕有紅漆雕花,矜貴到跟慈禧的一樣鋪著香灰的官房;哪怕洗手時有人用金盆跪著端到麵前;洗澡時有多少宮女伺候,能隨時加熱水,也不如一個現代衛浴室。


    加個帶鏡子的洗手池、一個衝水馬桶、一個淋浴器,幸福指數能提高好多。


    洗手池旁還擱著半透明的鴨蛋形熱製皂,能徹底潔淨手上油汙,再用流水衝洗,洗得更徹底、更幹淨。


    楊大人衝幹淨手,拿毛巾擦了擦,歎道:“早聽說宋大人的令尊修府衙時愛在屋裏修水道,上下水俱通,他做兒子的竟也是一樣的愛好。不過有這水喉果然方便,水竟還溫溫熱熱的,難不成是你們現提了熱水上去?”


    派來服侍他的小內侍應道:“這倒不是,宋大人使人在屋後裝了個二層高的水塔,塔上的水箱是個敞口的,如今正是夏日,白日裏水曬得久了自是溫熱,洗手洗臉都可不必另打熱水了。”


    那淋浴和浴缸又接到旁邊隔出的一個灶間上裝的水箱裏,灶裏燒好熱水倒進水箱,隔壁就能舒舒服服地放水沐浴。


    楊榮就是福建人,對宋時這福建考出來的狀元也算有半個鄉裏之誼,對他也曾多有關注。老家建安的親友更對宋時百般推崇,家中也裝了他們父子任上弄的“自來水”,是以他用上這水時倒也不像別人初用的那麽新奇。


    不過他曾聽說京裏有人學著裝了宋家這種自來水,冬日裏水管被凍破,水喉擰不出水,破處卻冒得到處都是水,是以不曾裝過。漢中雖然地氣溫暖,可也要過冬,總比不得廣西、福建那等冬日不結冰的地方,他給王府裝自來水,就不怕到冬天水管結冰,不能使用麽?


    還是說宋大人那管子有什麽特異處,能應對寒冬?


    他不禁有幾分好奇,叫人帶他去看水塔。


    說是水塔,其實隻是樓後一個高高的木架子上架了個陶水缸,陶管從缸下緣伸出,穿進牆裏。水箱上方緣著屋沿伸出個橫杆,下頭有麻繩吊著兩個圓形的滾輪,輪下方吊著個水桶,另一端的繩子係在木架上。


    給他引路的內侍便指著繩子說:“大人請看,這繩子就是提水用的。平日倒水時就把繩子解開,從井裏提來水倒進這桶裏。桶口這裏也穿了條繩子,水桶升上去後拉一下這繩子,水就流進這水缸裏了。”


    用這個滑輪比桔槔省力,也省地方,年小的內侍都能拉動滿滿一桶水。


    楊大人不曾見過滑輪組,聽他說得這麽好,倒有心試試,便叫他解下繩子,打些水過來試試。


    內侍滿口答應:“花園西北角就有水井,大人稍待,小的就去取水。”


    其實這小樓前就有防火的水缸,那小太監卻不從這缸裏舀水,而是要到園子角落的井裏取水。


    那口井的井台是完全封死的,是以楊榮初進園子時竟沒發現它是口井。井台石麵上豎著個黑沉沉的、鐵鑄的圓頂柱子,前麵伸出一個短管、後麵有個長把手。那小內侍過去喊了兩句,便有看園子的人提著桶到那東西前,握著長把手一壓,一股水流便從中湧出。


    楊榮心中猛地一動,大步走到井前,叫那管事先讓開,自己試著壓了一下。


    居然十分輕鬆。


    他以為這生鐵鑄的東西要費多大力氣才能壓上水來,卻不料以他的身體,隻用兩三分力氣便能輕易將把手壓到底。壓得快些,水流便一股接一股地噴湧出來,如山間清泉一般,很快便盛滿了一個水桶。


    他拿舀子舀起來嚐嚐,竟純是甘甜的井水味道,沒有絲毫鐵腥味。


    一個鐵疙瘩做的壓水器具,壓出的水竟不沾鐵腥味,這是如何做的?


    這念頭在他腦中轉了一瞬,很快又被更要緊的念頭覆住——若這壓出來的水不是倒進桶裏,而是直接在下方挖一道水渠引水到田間,豈不可以省卻許多澆地的力氣?


    西北邊陲少有河溪水渠之類,軍屯的土地多半也是要打井水澆地,軍中要用鐵鑄一個壓水器具又不似民間百姓那麽費力,回頭叫人多打些這種鐵水具給各地軍屯裝上,豈不也有利屯墾?


    他這些日子為著邊軍抓壯丁的事日夜操心,看見水井直接便想到灌溉,想到灌溉更想趕緊見見弄出這壓水器械的宋知府,仔細問問他是如何做出這東西的。


    桓淩這禦史與宋知府其實不相統屬,連周王也是鎮撫軍事來的,無事不能插手地方政務,可他這陝西巡撫卻是專管本省軍政兩項,叫知府來問政正是職分內的事。


    宋大人在調著花樣找理由到周王府蹭吃蹭住了一個月之後,終於可以不用編任何理由,大搖大擺地進王府了。


    他聽到上官傳喚之後,半點沒有尋常做地方官的見天使時的激動和緊張,大袖一揮,將這份喜悅傳遞給了同衙的幾位下屬:“今晚本官不能回來開會了,趙兄代我主持一天會議,有什麽問題明日再報與我知。”


    趙同知臉上每條皺紋裏都醞釀著欣喜的笑意,拱手應道:“大人隻管放心過去,咱們府裏今日又沒有什麽人命要案、水旱災荒的大事,下官自然都處理得來。”


    雖然沒有送瘟神那麽露骨,也和他前世旅行社員工聽說領導要出門的神色十分一致了。


    宋知府是個寬厚的領導,很能包容下屬這點小心思,隻當沒看見他的臉色,甩甩袖子一身輕鬆地直奔周王府。


    這一回有楊大人派去接他的軍士在,進門時他就可以負著手在一旁等著人迎接,不必再拿文書遮羞臉。坦坦蕩蕩地進了大門,便叫傳喚的士兵領進側麵花園裏,見著了正等著他來研究屯田問題的楊大人。


    楊榮直接把他指到水井旁,先問他井上的壓水泵是什麽,為何能把水提起來,能否以之澆地。


    宋時回到連襟府裏沒能見著心上人,卻叫領導扣下認真談起工作來,瞬間仿佛也有點理解下屬開晨會時看見他的心情了。


    好在他平常也是加完班之後才能到王府蹭飯,想想今天不過是換換辦公場所,待會兒吃飯時還能比平常更提前一點見著他師兄,也就感覺這趟跑得不虧了。


    他振奮精神,把袖子一網,上去壓水,讓楊大人看水壓泵上麵活塞浮動的情況,一邊給他講述這種手壓式水泵靠大氣壓強壓水的原理。


    他還有一本《大氣論》,裏麵寫到些大氣壓強方麵的基礎知識,回頭可以送給大人一本。


    “大人可還記得渴烏?”


    渴烏可隔山取水,是古代一大水利發明。應用起來便是將中通的竹管首尾相連,用漆過的麻布裹封竹管接口處,使其不漏水。而後將一頭浸入水中,另一頭管口點火燃燒,耗盡管裏的氧氣後,水麵的大氣壓就會將水擠到竹管另一端。


    《後漢書·宦者傳·張讓》中便有渴烏的描寫,章懷太子李賢為之作注,寫其原理就是“以氣引水上”幾個字,也就是虹吸效應。


    他上小學時就用虹吸效應給魚缸換過水,不過沒那麽講究,還要點火耗氧什麽的,而是直接對著管口嘬一口,把水引上來,效果也是一樣的。


    楊大人雖沒有過嘬水管的經驗,但《後漢書》的熟悉程度不遜於他,當即醍醐灌頂,臉上微露興奮之色,拊掌道:“正是!漢末十常侍人品雖不端,但畢嵐作的翻車、渴烏實在是惠及後人的良物。他當時用渴烏汲水灑地,咱們不也能用它汲水澆田麽?”


    他便把自己方才籌畫之事告訴宋時,又問他:“依宋大人所知,可否將一個渴烏置於井中,憑大氣壓力將井水壓入溝渠?”


    這個……得看水麵和溝底哪個高,反正沒有高度差是不會有虹吸效應的。


    他對楊大人這個不懂物理的純文科生自有一番同類間的憐愛,放緩聲音答道:“大氣壓在井水麵上的力還不足以灌溉,若要以井水灌田,未若在井中豎個水車。”


    水車?那麽小的井口中怎麽豎得起水車?


    楊大人腦中立刻浮現出漢中經濟中心那個巨大的臨江水車,再看看眼前小小的、被封住井台的八角井,實在不知什麽水車能建在這裏。


    宋時神秘地笑了笑:“口說無憑,下官在本縣裏建了幾個試驗田,其中也有幾塊是要引井水灌溉的,已是裝了那種井上用的水車,大人若有心思,何妨去看看?”


    他不是收容留民在經濟中心做事麽,怎麽又有什麽“是堰田”?難道是劃了漢中土地給外來流民做民屯?


    楊大人越發叫他勾起興致,追問道:“這‘堰田’莫不是你在漢中經濟中心旁邊開辟的?為何叫作‘堰田’,莫非是堰塞水泊而成?”


    不是堰田,是“試驗田”。


    是他在南方積累了些種田經驗,拿到北方來卻怕不合水土,所以撥出些田地來試種、驗證其法是否合適,故而叫“試驗田”。


    “你在隨父在任上讀書,竟還親事農桑?你這回到漢中為官,可帶了多少有經驗的老農來?”


    那道不曾,不過是他讀過《農經》,親自下過田,記得些東西罷了。


    楊大人詫異道:“你會安排人燒窯、做磚也就罷了,怎地又會種田?”


    他自做這巡撫以來,也巡查過許多地方,可別處地方官勸農耕桑也不過是下幾條令,他怎麽就懂得農事,還親力親為到這地步?這位宋三元做京官時是個除了編書、講學以外一應事體都不沾手的清華名士,怎地到地方上就搖身一變,成了比他父親還懂行的親民官?


    楊大人深沉地感歎道:“原以為你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想不到於農事一途,本官比起你來倒是個不通事務的迂腐書生了。”


    宋時可不敢在領導自嘲時附和,隻微微一笑:“大人過譽,下官隻是相信以行驗知之道,欲使知行合一罷了。今日天色已晚,改日大人撥出時間,隨下官去看看本地實驗田便知情況。”


    楊侍郎沒注意他悄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先進思想,點了點頭,欣然道:“原本是想喚你來問問你那經濟中心產出之物官營專售之事,想不到又說起了農事。不問不知,宋狀元的學識竟如此廣博,來日你那學校建起來後,若能教授‘大氣論’那等實學,本官都想來聽聽了。”


    宋時含笑應道:“官營之事由周王殿下、大人與桓禦史作主便是,下官也覺得那園中產出的東西該由官家經營,不可輕放給私人。甚至那買的、存的、用的人都該經過考核,不會用的、不會存的、不知其危險的不該賣他。


    “將來下官那書院建起來,要教實學,也要教教學生經濟園中產出的本質是何物,如何製造、使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做名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龍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龍章並收藏穿到古代做名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