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自己該知道什麽,但心機喬還是一秒上線,趁著溫篆被愧疚與歉意淹沒而放鬆警惕的空當,不著痕跡地一舉拿下,套出了真相。
——他未來的表姐夫其實是溫篆。
由於他和太子殿下的溝通是交給盡忠這個中間人去傳達的,出現了一些理解上的偏差。顧喬以為太子會先看信,再送信,說辭上不會出現太大紕漏。太子卻比他表現出來的要更加尊重人,誤以為那信真的是司徒容寫給未婚夫的情書,直接就轉交給了溫篆,導致言行不一,被看出了問題。
幸好,正常人根本猜不到奇奇怪怪的小世子和太子是靈魂互換了,溫篆自我完善了一個更加合理的說法:顧喬生氣了,不打算認他這個姐夫了。
通過這麽一次傳信,暴露了顧喬和聞道成互換之後的不少問題,顧喬決定就信息溝通方麵的計劃再和太子殿下商量完善一下,下一次也許就沒這麽幸運了。
不過這些都是放在後麵從長計議的事情,眼下要考慮的還是溫篆。對方此時正坐在顧喬對麵,一個勁兒變換花樣地道著歉,茶壺裏的水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真的很少見一向做事遊刃有餘的溫公子會有這般慌亂的時刻。
那一雙經常耍得周叔辯團團轉的老狐狸眼裏,寫滿了非常不符合溫篆人設的純良無害,他試圖用“柔弱、無辜又可憐”來打動自己容易心軟的小舅子。
顧喬:“……”這一套都是我玩剩下的了,真的,你還是再練練吧。
顧喬也是萬萬沒想到,他一直在苦苦尋覓的表姐夫,竟就這樣近在眼前。這事說來有點好笑,沒把溫篆列入參考範圍的時候,顧喬是怎麽看,都不覺得溫篆有他未來表姐夫的麵相。但是當他由“溫篆”這個結論反向逆推的時候,又覺得他未來的表姐夫隻可能是溫篆了,他是如此的明顯。
在《女將軍》裏,從始至終都沒有提過溫篆這個與顧喬並稱為雍畿雙童的第一才子,實在是太奇怪了。
以溫篆之能,不管未來他在哪裏做官,都不可能讓人忽視。
除非……他死了。
死在還沒有入朝為官的伴讀時期,死在話本裏的故事還沒有開始的時候。
如果沒有顧喬這個蝴蝶變數,自然也就不會有伴讀考試,沒了伴讀被定品的現狀,溫篆至死也就是個沒有頭銜的太子伴讀,還沒能成長起來就命喪黃泉,讓人扼腕的良才美玉。
溫篆見顧喬遲遲不說話,一張可愛圓潤的小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肅殺,心也被提到了喉嚨口。
該怎麽才能讓妻弟消氣呢?之前覺得先當朋友再坦白的那個他,腦子裏一定進了很多很多水。現在東窗事發,很可能是家人朋友一起沒的做了。
“我們一起診個脈吧。”顧喬卻在沉思許久後,突然沒頭沒尾地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
溫篆:“???”
溫篆有些蒙圈,甚至忍不住抬起手,輕輕掐了掐自己另外一隻手的手背,他不會是在做夢,或者是出現幻聽了吧?為什麽明明是道歉的事,突然就變成了一起看病?
顧喬是想先確認一下,溫篆未來到底是怎麽死的,是被殺,還是病弱,亦或者是和他之前一樣身體裏藏著□□。隻有一一調查清楚了這些,顧喬才好對症下藥,提前部署,爭取在未來保住溫篆的命。
檢查身體,就是計劃中一個不錯的開始。
顧喬沒辦法對溫篆解釋自己的做法,又不能像太子對周叔辯那樣武斷下令,最後隻能順杆爬地用了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想讓我原諒你,就陪我一起診脈!”
溫篆懂了,看顧喬的眼睛都不自覺地微微彎了起來,開始重新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彩。
容容的小表弟果然還是個孩子呢,竟然會怕看大夫,好可愛!
想得深遠一點,這大概就是在提前體驗如何帶孩子吧?他和容容婚後,為了孩子的教育考慮,肯定也得這般。容容遠在北疆駐守國門,他獨自一人在京城帶著孩子。小孩子肯定怕看大夫,他記得周叔辯小時候就沒少因為這個哭爹喊娘,為了安慰孩子,他這個當爹的是不是得努力哄著去滿足孩子的想法?
啊啊啊,不能再想了,越想越羞赧。他和容容的孩子……
但不管溫篆再如何意誌力驚人,他看向顧喬的眼神裏,還是帶上了莫名其妙的父性?母性?就差說一句,“你乖乖看大夫,阿爹給你買糖吃”。
“我有爹。”顧喬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溫篆,你沒在心裏想,你直接就說出來了。
“咳。”溫大公子還是要臉的,終於稍稍繃住,眼神裏恢複了一絲清明。他年紀也不大,其實還不甚明白什麽叫愛情,隻是也會下意識地憧憬一段像父母那般廝守終生、至死不渝的感情。在與司徒容的通信裏,他發現司徒容也是這般想的,兩人還沒見麵,就已經感覺到了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合拍。這感覺玄而又玄,又讓溫篆欲罷不能。
說句酸點的話,馬車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成,別說陪你一起診脈了,哪怕一起喝藥,我都奉陪到底!”溫篆被自己的妄想刺激得,當即就對小舅子立下了豪言壯語。
但他小舅子的反應卻和常人不同,隻是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道了句:“希望你能說到做到。”
顯國公府如今駐紮著好幾個大夫,有給顧老太太隨隨便便看中風的,也有給顧喬奶兄解厄精精細細看腿的,剩下的就都是醫毒雙絕的禦醫了。禦醫們什麽時候徹底祛除了小世子身體裏的餘毒,什麽時候才能重新回到宮裏。
太子殿下沒有很誇張地對禦醫們喊什麽“治不好人,你們就都給他陪葬”,但在太子的眼神裏,明晃晃地就是這麽表達的。
每天來給顧喬看診摸脈的是同一位禦醫——安大夫,這位老爺子年事已高,卻醫術精湛。他對國公府人少事少的安逸環境很是滿意,最近都有點不想回宮去麵對武帝那糟心的三宮六院了。
安大夫最拿手的莫過於解毒,太子幼時曾在安大夫的妙手回春下撿回過一條命,這才讓聞道成成為了武帝唯一還活著的嫡子。
具體是幾歲的事情,太子已經不記得了,隻從旁人口中知道過一二。這很奇怪,但他母後的解釋是,他當時重病,會忘記也很正常。
顧喬覺得很巧,因為小時候他有段時間的記憶也是一片空白,他阿娘也是這麽安慰他的,他太小了,不記得實屬正常。
兩個同樣失去過一小段童年記憶的人,互通有無了一下後得出結論,這好像真的蠻平常的。
安大夫在給顧喬看完診後,就皺起了眉。
溫娘比顧喬這個當事人還要緊張,一個勁兒地問:“怎麽了嗎?阿弟是有哪裏不好?我們能做什麽?我……”
顧喬:“……”我什麽時候就這麽自然而然地成你阿弟了?
“不是。”安大夫搖了搖頭,好一會兒才在溫篆密集的詢問中,插進話去,“正相反,世子一夜之間奇跡般地好了,好很多、很多。”明明昨日他早上來給世子診脈,小世子的脈搏還很虛弱,可以說是氣若遊絲,他還記得當時自己是如何激烈建議世子不要去參加殿試的,因為哪怕是坐著考,世子都很可能會因為體力不支而導致糟糕的結果。
具體有多糟糕,就要看命了。
沒想到,也不知道是他醫術不精,還是小世子的命就是這麽好,折騰了一日,世子不僅沒有發生他預想中的情況,反而還更健康了。
真是奇也怪哉,平生罕見。
顧喬則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對於靈魂互換規律的一些推測,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和太子殿下分享了。
診完顧喬的脈,就輪到了溫篆。
這回安大夫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但已經熟悉了安大夫套路的人,沒一個擔心的,結果也如安大夫的表情所示——什麽事也沒有。
溫篆身強體壯得一點都不像是一個文弱的書生該有的樣子。
這位溫大公子就是典型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好像手無縛雞之力,實則從小與周叔辯打到大,他雖不曾贏過,但也沒有輸過,能達成這種平局的局麵,除了溫篆異於常人的腦力,自然也得有一些武功底子作為依托。
事實上,以太子那樣文武雙全的課業安排,他身邊的伴讀就沒一個身體素質特別差的,幾乎都是騎射方麵的一把好手。
最笨的公主子聞添,也能在圍獵的時候,自己動手射個小兔子什麽的。
顧喬還沒有來得及和溫篆再說什麽,聞道成就也不是那麽大張旗鼓地到了,在麵對顧喬疑惑的表情時,公然逃課的太子給出了和溫篆一模一樣的答案:“今天師傅有事不上課。”
顧喬、溫篆:“……”騙子!!!
武帝自然第一時間知道了兒子連同伴讀溫篆一起,在本應該上課的時間去了顯國公府,不過這位雙標帝卻覺得兒子這是愛護伴讀,說不定三個學問都很好的人就此組了一個學習小組,湊在一起苦讀呢。
正在激烈討論中午應該吃什麽的三人,大概要讓武帝失望了。
顧喬想吃暖鍋,不管天氣多熱,好不容易湊齊了這麽幾個朋友,他早就想試一試大家圍坐在一起吃暖鍋的感覺了。
聞道成堅決不同意,為了顧喬的身體著想,要喝粥。
溫篆暗搓搓地想吃來自北疆的風味小食,目的就是秀一把恩愛,他曾和司徒容在信中很矯情地提及,真想和她感受一樣的水土風情。司徒容不解風情,把北邊一位名廚千裏迢迢給送了過來當做解決辦法。溫篆在內傷的同時,又會覺得這就是未婚妻關心他的表現,但沒辦法和別人秀,就很憋屈。如今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同樣知情的妻弟和太子。
三人爭執不下,最終就擺了滿滿一桌。
很快就跟著逃課而來的周叔辯驚喜萬分:“你們怎麽知道我要來?這些菜雖然少了點,但也勉強夠了。”
周叔辯的飯量和他健壯的體格成正比。
吃完飯,小心眼的太子就以“不要打擾顧喬修養”為名,把溫篆和周叔辯都給扔了出去,整個世界終於清靜了。
聞道成的本意是和好不容易對了板的小可愛聊些可愛的事情,沒想到小可愛嚴陣以待,要與他商量正事。
好比互換後的信息溝通。
也好比……
“我無法解釋為什麽,但我自從與您互換之後,就多了一種玄而又玄的預感。很多預感的事情,都一一被證實了。我現在覺得溫篆有可能會死。”顧喬選擇了對太子殿下開門見山,“您不相信我,我也能理解。我隻是想提前解釋一下,我接下來有可能會做一些奇怪的事情。”
顧喬剛剛往深裏想了一下,覺得這事真的挺可怕。太子一共八個伴讀,已經莫名其妙死了一個定北侯家的小侯爺,溫篆按照話本所示,也命不久矣……
所以,這會不會是什麽陰謀呢?下一個又會是誰?
在《女將軍》裏,周叔辯等人也是完全沒有姓名的。
但周叔辯是太子的姨表弟,聞添是太子的姑表弟,更不用說學問僅次於溫篆的謝漣等人,都不應該是在未來籍籍無名之輩。
最可怕的是,無論顧喬怎麽回想,他都想不起來話本裏屬於太子的結局了。
甚至連話本裏有沒有提過太子這個人,都變成了兩可之事。
顧喬覺得,也許這就是老天讓他知道《女將軍》這個話本的意義,讓他竭力去扭轉所有的遺憾!
“這聽起來確實荒謬。”聞道成毫不客氣的開口,搭配顧喬才十二的年紀,怎麽聽都像是小孩子的異想天開。
顧喬微微垂頭:“您說的對。”
但他真的沒有其他辦法去解釋了,他不想騙太子,又沒有辦法把話本的存在說出來。他已經試過了,每當他想和別人說《女將軍》的時候,他都會突然失去聲音,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來。
天機不可泄露,大抵如此。
聞道成話鋒一轉,對顧喬笑著道:“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連靈魂互換都發生了,還有什麽是不荒謬的呢?”
顧喬不可思議的抬頭,怔怔的看向了他的太子殿下,全大啟最好的太子殿下。
聞道成直接上手,捏臉捏了個痛快。
雖他不可能一下子就真的全信了顧喬,但心裏對未來至少是多了一些防備的。而一旦顧喬的預感成真,就說明了已經有人在一步步地對他動手了。有別於那個通過謀殺三公主和十皇子等手段來誣陷他但手段生澀的人,這個不斷暗中對他身邊人下手,隻做事不說話的也許才更可怕。
太子之位,危機四伏,自古以來就很少有太子能夠一直穩坐其位。
親兄弟都有可能會為了皇位打得頭破血流,更遑論太子和那些皇子還隻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退一萬步說,哪怕顧喬真的預感錯了,他們隻是提前防犯,也不會損失什麽。
“不過,這些都是我該想的事情,你現在還是要以養病為主。”聞道成壓倒了顧喬,讓這個不聽話的小孩躺在了床上,他在顧喬身體裏的時候幾乎每天都需要午睡,“否則你現在連文華堂都來不了。”
顧喬連連點頭,決定先以爭取能去文華堂報到為目標,他可是要保護太子殿下的人!
顧喬的生活裏就這麽又多了一個表姐夫,好像多了一個娘。顧喬表示壓力很大,他回敬過去的手段就是哪怕溫篆沒事,也堅持讓溫篆三不五時地就檢查號脈,喝點補湯。
溫篆覺得這是與他的“孩子”同甘共苦,喝得不要太開心。
除此以外,顧喬還沒去正式上課呢,就已經把未來的“同事”都認了個遍。太子伴讀們在這隨後的一段日子裏,頻頻登門,十分友善。
起因還是溫篆來對顧喬噓寒問暖。
溫篆來,偶爾就會帶上和他關係不錯的謝漣、蘇肅等人。
周叔辯心中的警惕雷達立刻響了起來,覺得自己不能輸,也見天地往顯國公府裏跑,偶爾也肯定要帶上聞添、錢多,嚴防死守著自己未來勳貴小團體的成員被溫篆騙了去。
哪怕溫篆是顧喬未來的表姐夫也不行,他和司徒容還沒結婚呢!
再說,再說……
“你和你姐說說唄,看我怎麽樣?”周叔辯積極和顧喬自薦,無師自通了通過聯姻來加強自己和小夥伴關係的神奇手段。
周叔辯就是這麽矛盾,別人不能搶自己死對頭溫篆的未婚妻,但他覺得他可以。
可惜,顧喬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因為:“我阿姊是個顏控。”
“何為顏控?”
“就是喜歡長得好看的人。”顧喬又委婉地補充了一句,“每個人對美的審美是不一樣的。”
周叔辯一直到離開了才反應過來,顧喬這話是在說他不好看啊!他怎麽不好看了?從小每一個見過他的人,都會誇他濃眉大眼,虎頭虎腦,長大之後也是長相周正,頗為英武,他怎麽就不好看了???
周叔辯左思右想,最終還是順著顧喬委婉的話得出了一個結論——不是他不好看,而是司徒容審美有問題,她隻喜歡溫篆那樣的小白臉!
嗬,女人!
莫名其妙地,周叔辯就給自己整了一段短暫的相思未果的戀情,一副看破人世滄桑的樣子,前朝才喜歡小白臉呢,未來終將是他這樣真爺們的天下!
溫篆聽到消息後,笑眯眯的啥也沒說。
隻是沒過幾天,周三公子他娘就拐彎抹角聽來了一個驚天八卦,她兒子開竅了,想要娶親了!雖然現在說這些還有點早,但相看起來怎麽著也要個一兩年,再準備準備,真結婚的時候兒子也就大了,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的黃金年齡。
莫名其妙地,周叔辯小小年紀,就陷入了汪洋大海一般的相親隊伍裏,每天變得異常忙碌,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
天知道他比十四歲的太子表哥還要小一點呢!
***
顧喬還沒能銷假去上課,十皇子的棺槨就先進了京,武帝稍微好了一點的心情,再一次因為這種“黑人發人送黑發人”的局麵而跌破了曆史最低。
朝中人人自危,做事說話都謹小慎微,生怕哪裏惹到武帝不快,烏紗不保。
隨十皇子一起回來的還有李淑妃。
但也就隻有李淑妃了。
李淑妃比較聰明的一點就在於此,她不會在武帝下旨之前,就把還在病中的女兒帶回京城,畢竟三公主是戴罪之身,並不會因為她受傷了而有所改變。
武帝見李淑妃這麽知情識趣,反而動了惻隱之心,想把三公主叫回來。
當然,這事武帝也不能完全自說自話地就做決定,至少他得去先和太子聊一聊,試探一下太子對於三公主是個什麽態度,畢竟當初想捅太子的是十皇子,三公主並沒有那麽喪心病狂。現在十皇子死了,三公主還在病中,接回京城也好治療。
哪怕找再多的理由,武帝心中也還是沒什麽底氣,他知道他毫無緣由地就愛同情弱者的毛病又犯了。但那是他的女兒啊,他能怎麽辦呢?
沒想到太子這回這麽好說話。
“好啊,就讓三姐回來吧。”太子如是說,好像完全沒覺得這是一個多大的事。
但反倒是李淑妃真心不想讓女兒回來,一方麵是擔心她在京中還有危險,另外一方麵也是在考慮太子的心情。她們現在算是微妙地和太子暗中有了合作,李淑妃多了解太子那記仇的小心眼啊,她可不覺得太子這是真的同意了。
三公主自己也不想回來,她不想見到任何人,因為她傷的地方有些特別,她隻想一輩子躲在暗處,讓那些傷到她的人付出代價!
而現在能夠幫她且最能信得過的,是太子。
這真的有些諷刺。
但莫名地,三公主在這事上確實更信太子一些,她也就暫時並不想破壞了與太子之間這來之不易的虛假和平。
勸說武帝的理由是現成的——三公主要養病,還要留在庵裏為太後與十皇子祈福。
同樣一套宮鬥用法,武帝卻反而不是那麽滿意:“她當初那麽對安邦,安邦都能不計前嫌,她怎麽就這麽小氣?連祈福的時候都不願意帶上太子?她這個姐姐是怎麽當的?!”
李淑妃:“……”她可是聽說太子也沒帶上她的兩個孩子啊。
大家都是玩宮鬥的,誰看不透誰那點小心思啊,也就武帝看不破了。一樣的套路,一樣的做法,武帝給出的反應卻不盡相同。
不得不說,他真的很偏心。
李淑妃也隻能打碎了牙和血吞,不得不認。
十皇子年紀太小,早早夭折,按照傳統,葬禮並沒有大辦,哪怕他出生便已經和其他兄弟一樣被封了王。
武帝怕觸景生情,連葬禮都沒有出席,他唯一為十皇子做的,隻是給他的這個王銜加了諡號,平。
平安的平,武帝不求兒子下一世有何作為,隻求他能平安喜樂,長命百歲。
朝臣沒一個敢在這個時候和文化不高的武帝講,“平”在諡號裏,可不是什麽美諡,倒也不是惡諡,但……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武帝並不太重視這個早早去世的小兒子。
不過想來也是,武帝已經死過那麽多兒子了,在孩子長大之前,他真的很難投入感情。
一直到顧喬能上課的時候,武帝才漸漸從這種低氣壓裏走出來,帶給他改變的,是後宮又有嬪妃誕下了小皇子。
有人死去,有人新生。
武帝越看顧喬是越順眼了,雖然這隻是個巧合,但事實擺在那裏——在顧喬入宮來上課的第一天,健健康康的小皇子就誕生了,就像是帶來了所有的美好。
於是,隻上了一會兒課的眾人,就被武帝放假了。
他帶著一眾兒子女兒去看剛出生的皇子了。
第二日,顧喬又接到了一個消息,在這個夏天即將走向最炎熱的時候,武帝終於心情大好,決定舉辦皇子公主們每年夏天最期盼喜歡的活動——避暑。
不隻皇子公主們要去,伴讀們也要跟著一起走。
課業就這樣先暫停了,大家收拾東西,準備一同前往避暑行宮。
避暑的行宮是前朝所建,武帝並沒有在這方麵大興土木的興趣,很多都直接沿用了前朝的。前朝喜好奢華浮誇,明明很好的東西,隻用了、看了一次,就被閑置在了那裏。武帝自帶一些奇奇怪怪的摳門本能,大概實在是小時候窮怕了,哪怕當了皇帝也喜歡廢物利用。前朝的園林,前朝的行宮,能用的都被武帝翻新修葺了一下就用上了。
舉朝上下,無不在誇讚著武帝的勤儉節約,簡直感動大啟。
武帝做事總是說走就走,沒過幾天,顧喬就跟著太子一眾人去了行宮,見識到了與後建的皇宮截然不同的奢靡生活。
大啟的皇宮是自己建的,因為前朝的皇宮已經被末帝一把大火給燒了個幹幹淨淨。
也因此,大啟的皇宮堪稱曆史之最,最小的最,用料不錯,卻整體以簡單實用為主,橫向對比其他宮殿,雍畿的皇宮就顯得過於素淡了。
當然,在沒有見過什麽世麵的顧喬看來,皇宮已經很美輪美奐了。
等真正見到了前朝的行宮,顧喬才明白他以前真的是太糟蹋美輪美奐這個詞了。這座簷牙高啄、仿若麗宮的行宮,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名師之作。
皇子公主們雖然是來避暑的,但讀書學問並不會就此停擺。
在短暫的休息過後,他們就在行宮複課了。這裏有和文華堂一樣作用的勤為徑,供皇子公主們讀書所用。宮殿的名字就叫勤為徑,取義於“書山有路勤為徑”,是太祖親自定下的名,鼓勵自己的子孫後代努力學習,永不懈怠。
避暑行宮實在是太招眼漂亮了,第一天的課上得索然無味,每一個人的心都不在學問上麵。
一個二個的化身下課積極分子,根本坐不住。
顧喬在這點上就特別佩服太子,永遠端正地坐在最前麵,不會被這些旁騖所吸引,就反正特別厲害。
然後……
一張畫好了棋盤的簡易小紙,就悄悄被滑到了顧喬的桌上。正中間天元之上,是太子殿下已經提前點好的第一步棋。意思十分明顯:開小差下棋嗎,朋友?
顧喬:“……”
作者有話要說: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個太子伴讀天團:小喬:十全九美,白切黑。
周叔辯:太子表弟,心善力大,腦子不好。
聞添:這也是太子表弟,公主子,目前看來好像沒什麽怪癖。
錢多:嚴重偏科,喜歡給漂亮姑娘寫詞,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溫篆:學問好,長的好,就是有點戀愛腦。
謝漣:狂放不羈愛跳舞。
蘇肅:這是一個來自四川的靈魂廚師。
無名氏:平日裏不苟言笑,私下裏的表情卻比誰都豐富。
——他未來的表姐夫其實是溫篆。
由於他和太子殿下的溝通是交給盡忠這個中間人去傳達的,出現了一些理解上的偏差。顧喬以為太子會先看信,再送信,說辭上不會出現太大紕漏。太子卻比他表現出來的要更加尊重人,誤以為那信真的是司徒容寫給未婚夫的情書,直接就轉交給了溫篆,導致言行不一,被看出了問題。
幸好,正常人根本猜不到奇奇怪怪的小世子和太子是靈魂互換了,溫篆自我完善了一個更加合理的說法:顧喬生氣了,不打算認他這個姐夫了。
通過這麽一次傳信,暴露了顧喬和聞道成互換之後的不少問題,顧喬決定就信息溝通方麵的計劃再和太子殿下商量完善一下,下一次也許就沒這麽幸運了。
不過這些都是放在後麵從長計議的事情,眼下要考慮的還是溫篆。對方此時正坐在顧喬對麵,一個勁兒變換花樣地道著歉,茶壺裏的水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真的很少見一向做事遊刃有餘的溫公子會有這般慌亂的時刻。
那一雙經常耍得周叔辯團團轉的老狐狸眼裏,寫滿了非常不符合溫篆人設的純良無害,他試圖用“柔弱、無辜又可憐”來打動自己容易心軟的小舅子。
顧喬:“……”這一套都是我玩剩下的了,真的,你還是再練練吧。
顧喬也是萬萬沒想到,他一直在苦苦尋覓的表姐夫,竟就這樣近在眼前。這事說來有點好笑,沒把溫篆列入參考範圍的時候,顧喬是怎麽看,都不覺得溫篆有他未來表姐夫的麵相。但是當他由“溫篆”這個結論反向逆推的時候,又覺得他未來的表姐夫隻可能是溫篆了,他是如此的明顯。
在《女將軍》裏,從始至終都沒有提過溫篆這個與顧喬並稱為雍畿雙童的第一才子,實在是太奇怪了。
以溫篆之能,不管未來他在哪裏做官,都不可能讓人忽視。
除非……他死了。
死在還沒有入朝為官的伴讀時期,死在話本裏的故事還沒有開始的時候。
如果沒有顧喬這個蝴蝶變數,自然也就不會有伴讀考試,沒了伴讀被定品的現狀,溫篆至死也就是個沒有頭銜的太子伴讀,還沒能成長起來就命喪黃泉,讓人扼腕的良才美玉。
溫篆見顧喬遲遲不說話,一張可愛圓潤的小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肅殺,心也被提到了喉嚨口。
該怎麽才能讓妻弟消氣呢?之前覺得先當朋友再坦白的那個他,腦子裏一定進了很多很多水。現在東窗事發,很可能是家人朋友一起沒的做了。
“我們一起診個脈吧。”顧喬卻在沉思許久後,突然沒頭沒尾地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
溫篆:“???”
溫篆有些蒙圈,甚至忍不住抬起手,輕輕掐了掐自己另外一隻手的手背,他不會是在做夢,或者是出現幻聽了吧?為什麽明明是道歉的事,突然就變成了一起看病?
顧喬是想先確認一下,溫篆未來到底是怎麽死的,是被殺,還是病弱,亦或者是和他之前一樣身體裏藏著□□。隻有一一調查清楚了這些,顧喬才好對症下藥,提前部署,爭取在未來保住溫篆的命。
檢查身體,就是計劃中一個不錯的開始。
顧喬沒辦法對溫篆解釋自己的做法,又不能像太子對周叔辯那樣武斷下令,最後隻能順杆爬地用了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想讓我原諒你,就陪我一起診脈!”
溫篆懂了,看顧喬的眼睛都不自覺地微微彎了起來,開始重新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彩。
容容的小表弟果然還是個孩子呢,竟然會怕看大夫,好可愛!
想得深遠一點,這大概就是在提前體驗如何帶孩子吧?他和容容婚後,為了孩子的教育考慮,肯定也得這般。容容遠在北疆駐守國門,他獨自一人在京城帶著孩子。小孩子肯定怕看大夫,他記得周叔辯小時候就沒少因為這個哭爹喊娘,為了安慰孩子,他這個當爹的是不是得努力哄著去滿足孩子的想法?
啊啊啊,不能再想了,越想越羞赧。他和容容的孩子……
但不管溫篆再如何意誌力驚人,他看向顧喬的眼神裏,還是帶上了莫名其妙的父性?母性?就差說一句,“你乖乖看大夫,阿爹給你買糖吃”。
“我有爹。”顧喬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溫篆,你沒在心裏想,你直接就說出來了。
“咳。”溫大公子還是要臉的,終於稍稍繃住,眼神裏恢複了一絲清明。他年紀也不大,其實還不甚明白什麽叫愛情,隻是也會下意識地憧憬一段像父母那般廝守終生、至死不渝的感情。在與司徒容的通信裏,他發現司徒容也是這般想的,兩人還沒見麵,就已經感覺到了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合拍。這感覺玄而又玄,又讓溫篆欲罷不能。
說句酸點的話,馬車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成,別說陪你一起診脈了,哪怕一起喝藥,我都奉陪到底!”溫篆被自己的妄想刺激得,當即就對小舅子立下了豪言壯語。
但他小舅子的反應卻和常人不同,隻是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道了句:“希望你能說到做到。”
顯國公府如今駐紮著好幾個大夫,有給顧老太太隨隨便便看中風的,也有給顧喬奶兄解厄精精細細看腿的,剩下的就都是醫毒雙絕的禦醫了。禦醫們什麽時候徹底祛除了小世子身體裏的餘毒,什麽時候才能重新回到宮裏。
太子殿下沒有很誇張地對禦醫們喊什麽“治不好人,你們就都給他陪葬”,但在太子的眼神裏,明晃晃地就是這麽表達的。
每天來給顧喬看診摸脈的是同一位禦醫——安大夫,這位老爺子年事已高,卻醫術精湛。他對國公府人少事少的安逸環境很是滿意,最近都有點不想回宮去麵對武帝那糟心的三宮六院了。
安大夫最拿手的莫過於解毒,太子幼時曾在安大夫的妙手回春下撿回過一條命,這才讓聞道成成為了武帝唯一還活著的嫡子。
具體是幾歲的事情,太子已經不記得了,隻從旁人口中知道過一二。這很奇怪,但他母後的解釋是,他當時重病,會忘記也很正常。
顧喬覺得很巧,因為小時候他有段時間的記憶也是一片空白,他阿娘也是這麽安慰他的,他太小了,不記得實屬正常。
兩個同樣失去過一小段童年記憶的人,互通有無了一下後得出結論,這好像真的蠻平常的。
安大夫在給顧喬看完診後,就皺起了眉。
溫娘比顧喬這個當事人還要緊張,一個勁兒地問:“怎麽了嗎?阿弟是有哪裏不好?我們能做什麽?我……”
顧喬:“……”我什麽時候就這麽自然而然地成你阿弟了?
“不是。”安大夫搖了搖頭,好一會兒才在溫篆密集的詢問中,插進話去,“正相反,世子一夜之間奇跡般地好了,好很多、很多。”明明昨日他早上來給世子診脈,小世子的脈搏還很虛弱,可以說是氣若遊絲,他還記得當時自己是如何激烈建議世子不要去參加殿試的,因為哪怕是坐著考,世子都很可能會因為體力不支而導致糟糕的結果。
具體有多糟糕,就要看命了。
沒想到,也不知道是他醫術不精,還是小世子的命就是這麽好,折騰了一日,世子不僅沒有發生他預想中的情況,反而還更健康了。
真是奇也怪哉,平生罕見。
顧喬則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對於靈魂互換規律的一些推測,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和太子殿下分享了。
診完顧喬的脈,就輪到了溫篆。
這回安大夫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但已經熟悉了安大夫套路的人,沒一個擔心的,結果也如安大夫的表情所示——什麽事也沒有。
溫篆身強體壯得一點都不像是一個文弱的書生該有的樣子。
這位溫大公子就是典型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好像手無縛雞之力,實則從小與周叔辯打到大,他雖不曾贏過,但也沒有輸過,能達成這種平局的局麵,除了溫篆異於常人的腦力,自然也得有一些武功底子作為依托。
事實上,以太子那樣文武雙全的課業安排,他身邊的伴讀就沒一個身體素質特別差的,幾乎都是騎射方麵的一把好手。
最笨的公主子聞添,也能在圍獵的時候,自己動手射個小兔子什麽的。
顧喬還沒有來得及和溫篆再說什麽,聞道成就也不是那麽大張旗鼓地到了,在麵對顧喬疑惑的表情時,公然逃課的太子給出了和溫篆一模一樣的答案:“今天師傅有事不上課。”
顧喬、溫篆:“……”騙子!!!
武帝自然第一時間知道了兒子連同伴讀溫篆一起,在本應該上課的時間去了顯國公府,不過這位雙標帝卻覺得兒子這是愛護伴讀,說不定三個學問都很好的人就此組了一個學習小組,湊在一起苦讀呢。
正在激烈討論中午應該吃什麽的三人,大概要讓武帝失望了。
顧喬想吃暖鍋,不管天氣多熱,好不容易湊齊了這麽幾個朋友,他早就想試一試大家圍坐在一起吃暖鍋的感覺了。
聞道成堅決不同意,為了顧喬的身體著想,要喝粥。
溫篆暗搓搓地想吃來自北疆的風味小食,目的就是秀一把恩愛,他曾和司徒容在信中很矯情地提及,真想和她感受一樣的水土風情。司徒容不解風情,把北邊一位名廚千裏迢迢給送了過來當做解決辦法。溫篆在內傷的同時,又會覺得這就是未婚妻關心他的表現,但沒辦法和別人秀,就很憋屈。如今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同樣知情的妻弟和太子。
三人爭執不下,最終就擺了滿滿一桌。
很快就跟著逃課而來的周叔辯驚喜萬分:“你們怎麽知道我要來?這些菜雖然少了點,但也勉強夠了。”
周叔辯的飯量和他健壯的體格成正比。
吃完飯,小心眼的太子就以“不要打擾顧喬修養”為名,把溫篆和周叔辯都給扔了出去,整個世界終於清靜了。
聞道成的本意是和好不容易對了板的小可愛聊些可愛的事情,沒想到小可愛嚴陣以待,要與他商量正事。
好比互換後的信息溝通。
也好比……
“我無法解釋為什麽,但我自從與您互換之後,就多了一種玄而又玄的預感。很多預感的事情,都一一被證實了。我現在覺得溫篆有可能會死。”顧喬選擇了對太子殿下開門見山,“您不相信我,我也能理解。我隻是想提前解釋一下,我接下來有可能會做一些奇怪的事情。”
顧喬剛剛往深裏想了一下,覺得這事真的挺可怕。太子一共八個伴讀,已經莫名其妙死了一個定北侯家的小侯爺,溫篆按照話本所示,也命不久矣……
所以,這會不會是什麽陰謀呢?下一個又會是誰?
在《女將軍》裏,周叔辯等人也是完全沒有姓名的。
但周叔辯是太子的姨表弟,聞添是太子的姑表弟,更不用說學問僅次於溫篆的謝漣等人,都不應該是在未來籍籍無名之輩。
最可怕的是,無論顧喬怎麽回想,他都想不起來話本裏屬於太子的結局了。
甚至連話本裏有沒有提過太子這個人,都變成了兩可之事。
顧喬覺得,也許這就是老天讓他知道《女將軍》這個話本的意義,讓他竭力去扭轉所有的遺憾!
“這聽起來確實荒謬。”聞道成毫不客氣的開口,搭配顧喬才十二的年紀,怎麽聽都像是小孩子的異想天開。
顧喬微微垂頭:“您說的對。”
但他真的沒有其他辦法去解釋了,他不想騙太子,又沒有辦法把話本的存在說出來。他已經試過了,每當他想和別人說《女將軍》的時候,他都會突然失去聲音,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來。
天機不可泄露,大抵如此。
聞道成話鋒一轉,對顧喬笑著道:“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連靈魂互換都發生了,還有什麽是不荒謬的呢?”
顧喬不可思議的抬頭,怔怔的看向了他的太子殿下,全大啟最好的太子殿下。
聞道成直接上手,捏臉捏了個痛快。
雖他不可能一下子就真的全信了顧喬,但心裏對未來至少是多了一些防備的。而一旦顧喬的預感成真,就說明了已經有人在一步步地對他動手了。有別於那個通過謀殺三公主和十皇子等手段來誣陷他但手段生澀的人,這個不斷暗中對他身邊人下手,隻做事不說話的也許才更可怕。
太子之位,危機四伏,自古以來就很少有太子能夠一直穩坐其位。
親兄弟都有可能會為了皇位打得頭破血流,更遑論太子和那些皇子還隻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退一萬步說,哪怕顧喬真的預感錯了,他們隻是提前防犯,也不會損失什麽。
“不過,這些都是我該想的事情,你現在還是要以養病為主。”聞道成壓倒了顧喬,讓這個不聽話的小孩躺在了床上,他在顧喬身體裏的時候幾乎每天都需要午睡,“否則你現在連文華堂都來不了。”
顧喬連連點頭,決定先以爭取能去文華堂報到為目標,他可是要保護太子殿下的人!
顧喬的生活裏就這麽又多了一個表姐夫,好像多了一個娘。顧喬表示壓力很大,他回敬過去的手段就是哪怕溫篆沒事,也堅持讓溫篆三不五時地就檢查號脈,喝點補湯。
溫篆覺得這是與他的“孩子”同甘共苦,喝得不要太開心。
除此以外,顧喬還沒去正式上課呢,就已經把未來的“同事”都認了個遍。太子伴讀們在這隨後的一段日子裏,頻頻登門,十分友善。
起因還是溫篆來對顧喬噓寒問暖。
溫篆來,偶爾就會帶上和他關係不錯的謝漣、蘇肅等人。
周叔辯心中的警惕雷達立刻響了起來,覺得自己不能輸,也見天地往顯國公府裏跑,偶爾也肯定要帶上聞添、錢多,嚴防死守著自己未來勳貴小團體的成員被溫篆騙了去。
哪怕溫篆是顧喬未來的表姐夫也不行,他和司徒容還沒結婚呢!
再說,再說……
“你和你姐說說唄,看我怎麽樣?”周叔辯積極和顧喬自薦,無師自通了通過聯姻來加強自己和小夥伴關係的神奇手段。
周叔辯就是這麽矛盾,別人不能搶自己死對頭溫篆的未婚妻,但他覺得他可以。
可惜,顧喬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因為:“我阿姊是個顏控。”
“何為顏控?”
“就是喜歡長得好看的人。”顧喬又委婉地補充了一句,“每個人對美的審美是不一樣的。”
周叔辯一直到離開了才反應過來,顧喬這話是在說他不好看啊!他怎麽不好看了?從小每一個見過他的人,都會誇他濃眉大眼,虎頭虎腦,長大之後也是長相周正,頗為英武,他怎麽就不好看了???
周叔辯左思右想,最終還是順著顧喬委婉的話得出了一個結論——不是他不好看,而是司徒容審美有問題,她隻喜歡溫篆那樣的小白臉!
嗬,女人!
莫名其妙地,周叔辯就給自己整了一段短暫的相思未果的戀情,一副看破人世滄桑的樣子,前朝才喜歡小白臉呢,未來終將是他這樣真爺們的天下!
溫篆聽到消息後,笑眯眯的啥也沒說。
隻是沒過幾天,周三公子他娘就拐彎抹角聽來了一個驚天八卦,她兒子開竅了,想要娶親了!雖然現在說這些還有點早,但相看起來怎麽著也要個一兩年,再準備準備,真結婚的時候兒子也就大了,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的黃金年齡。
莫名其妙地,周叔辯小小年紀,就陷入了汪洋大海一般的相親隊伍裏,每天變得異常忙碌,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
天知道他比十四歲的太子表哥還要小一點呢!
***
顧喬還沒能銷假去上課,十皇子的棺槨就先進了京,武帝稍微好了一點的心情,再一次因為這種“黑人發人送黑發人”的局麵而跌破了曆史最低。
朝中人人自危,做事說話都謹小慎微,生怕哪裏惹到武帝不快,烏紗不保。
隨十皇子一起回來的還有李淑妃。
但也就隻有李淑妃了。
李淑妃比較聰明的一點就在於此,她不會在武帝下旨之前,就把還在病中的女兒帶回京城,畢竟三公主是戴罪之身,並不會因為她受傷了而有所改變。
武帝見李淑妃這麽知情識趣,反而動了惻隱之心,想把三公主叫回來。
當然,這事武帝也不能完全自說自話地就做決定,至少他得去先和太子聊一聊,試探一下太子對於三公主是個什麽態度,畢竟當初想捅太子的是十皇子,三公主並沒有那麽喪心病狂。現在十皇子死了,三公主還在病中,接回京城也好治療。
哪怕找再多的理由,武帝心中也還是沒什麽底氣,他知道他毫無緣由地就愛同情弱者的毛病又犯了。但那是他的女兒啊,他能怎麽辦呢?
沒想到太子這回這麽好說話。
“好啊,就讓三姐回來吧。”太子如是說,好像完全沒覺得這是一個多大的事。
但反倒是李淑妃真心不想讓女兒回來,一方麵是擔心她在京中還有危險,另外一方麵也是在考慮太子的心情。她們現在算是微妙地和太子暗中有了合作,李淑妃多了解太子那記仇的小心眼啊,她可不覺得太子這是真的同意了。
三公主自己也不想回來,她不想見到任何人,因為她傷的地方有些特別,她隻想一輩子躲在暗處,讓那些傷到她的人付出代價!
而現在能夠幫她且最能信得過的,是太子。
這真的有些諷刺。
但莫名地,三公主在這事上確實更信太子一些,她也就暫時並不想破壞了與太子之間這來之不易的虛假和平。
勸說武帝的理由是現成的——三公主要養病,還要留在庵裏為太後與十皇子祈福。
同樣一套宮鬥用法,武帝卻反而不是那麽滿意:“她當初那麽對安邦,安邦都能不計前嫌,她怎麽就這麽小氣?連祈福的時候都不願意帶上太子?她這個姐姐是怎麽當的?!”
李淑妃:“……”她可是聽說太子也沒帶上她的兩個孩子啊。
大家都是玩宮鬥的,誰看不透誰那點小心思啊,也就武帝看不破了。一樣的套路,一樣的做法,武帝給出的反應卻不盡相同。
不得不說,他真的很偏心。
李淑妃也隻能打碎了牙和血吞,不得不認。
十皇子年紀太小,早早夭折,按照傳統,葬禮並沒有大辦,哪怕他出生便已經和其他兄弟一樣被封了王。
武帝怕觸景生情,連葬禮都沒有出席,他唯一為十皇子做的,隻是給他的這個王銜加了諡號,平。
平安的平,武帝不求兒子下一世有何作為,隻求他能平安喜樂,長命百歲。
朝臣沒一個敢在這個時候和文化不高的武帝講,“平”在諡號裏,可不是什麽美諡,倒也不是惡諡,但……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武帝並不太重視這個早早去世的小兒子。
不過想來也是,武帝已經死過那麽多兒子了,在孩子長大之前,他真的很難投入感情。
一直到顧喬能上課的時候,武帝才漸漸從這種低氣壓裏走出來,帶給他改變的,是後宮又有嬪妃誕下了小皇子。
有人死去,有人新生。
武帝越看顧喬是越順眼了,雖然這隻是個巧合,但事實擺在那裏——在顧喬入宮來上課的第一天,健健康康的小皇子就誕生了,就像是帶來了所有的美好。
於是,隻上了一會兒課的眾人,就被武帝放假了。
他帶著一眾兒子女兒去看剛出生的皇子了。
第二日,顧喬又接到了一個消息,在這個夏天即將走向最炎熱的時候,武帝終於心情大好,決定舉辦皇子公主們每年夏天最期盼喜歡的活動——避暑。
不隻皇子公主們要去,伴讀們也要跟著一起走。
課業就這樣先暫停了,大家收拾東西,準備一同前往避暑行宮。
避暑的行宮是前朝所建,武帝並沒有在這方麵大興土木的興趣,很多都直接沿用了前朝的。前朝喜好奢華浮誇,明明很好的東西,隻用了、看了一次,就被閑置在了那裏。武帝自帶一些奇奇怪怪的摳門本能,大概實在是小時候窮怕了,哪怕當了皇帝也喜歡廢物利用。前朝的園林,前朝的行宮,能用的都被武帝翻新修葺了一下就用上了。
舉朝上下,無不在誇讚著武帝的勤儉節約,簡直感動大啟。
武帝做事總是說走就走,沒過幾天,顧喬就跟著太子一眾人去了行宮,見識到了與後建的皇宮截然不同的奢靡生活。
大啟的皇宮是自己建的,因為前朝的皇宮已經被末帝一把大火給燒了個幹幹淨淨。
也因此,大啟的皇宮堪稱曆史之最,最小的最,用料不錯,卻整體以簡單實用為主,橫向對比其他宮殿,雍畿的皇宮就顯得過於素淡了。
當然,在沒有見過什麽世麵的顧喬看來,皇宮已經很美輪美奐了。
等真正見到了前朝的行宮,顧喬才明白他以前真的是太糟蹋美輪美奐這個詞了。這座簷牙高啄、仿若麗宮的行宮,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名師之作。
皇子公主們雖然是來避暑的,但讀書學問並不會就此停擺。
在短暫的休息過後,他們就在行宮複課了。這裏有和文華堂一樣作用的勤為徑,供皇子公主們讀書所用。宮殿的名字就叫勤為徑,取義於“書山有路勤為徑”,是太祖親自定下的名,鼓勵自己的子孫後代努力學習,永不懈怠。
避暑行宮實在是太招眼漂亮了,第一天的課上得索然無味,每一個人的心都不在學問上麵。
一個二個的化身下課積極分子,根本坐不住。
顧喬在這點上就特別佩服太子,永遠端正地坐在最前麵,不會被這些旁騖所吸引,就反正特別厲害。
然後……
一張畫好了棋盤的簡易小紙,就悄悄被滑到了顧喬的桌上。正中間天元之上,是太子殿下已經提前點好的第一步棋。意思十分明顯:開小差下棋嗎,朋友?
顧喬:“……”
作者有話要說: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個太子伴讀天團:小喬:十全九美,白切黑。
周叔辯:太子表弟,心善力大,腦子不好。
聞添:這也是太子表弟,公主子,目前看來好像沒什麽怪癖。
錢多:嚴重偏科,喜歡給漂亮姑娘寫詞,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溫篆:學問好,長的好,就是有點戀愛腦。
謝漣:狂放不羈愛跳舞。
蘇肅:這是一個來自四川的靈魂廚師。
無名氏:平日裏不苟言笑,私下裏的表情卻比誰都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