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經濟製度的創新機製,它們並沒有跟在英國後麵亦步亦趨,而是接受了現代化的思想精髓,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新興產業。
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領導權,不僅依靠著煤和鐵,也與英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研究發明息息相關。同樣,德國和美國的發展也與國家對教育和科技的重視緊密相連。
其次,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使其所占市場份額相對減少了。當然對於象英國這樣已經形成工業化規模的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困難。但當時的情況是,哪個國家在新興工業部門占據優勢,它就可以開拓新興市場並獲得高額利潤。由於慣性力量,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的研發方麵落後於美國和德國,因此英國新興產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很低。
另外,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英國本土投資隻占30%,其他70%的資金投在國外。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長此以往,便製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而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外部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種製約經濟發展的力量。正如保羅肯尼迪指出的,英國依賴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一種戰略弱點。
當然,英國逐漸被美德兩國反超的原因還有教育落後,企業精神喪失,以及英國人追求寧靜、安逸,貪圖享受,反對變革的貴族文化傳統。實際上,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往往在處於優勢地位後,多少都會產生一種惰性,隻是這點在英國反映得更加明顯。法國人把英國工業家工作時間之短以及周末休假之長當做笑柄;美國人指望英國人的守舊而從中漁利;德國人則說:“假如我們再有一百年的和平,我們將會置英國於死地。”
英國作為一個小國卻能成為世界最強國。關鍵在於它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抓住創新的機會,創造出新型的政治、經濟製度和新的生產方式。所以,如果將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逐漸落後下去的原因總結一下:歸根結底,是英國文化中固有的保守因素阻礙了英國工業的不斷創新,在處於領先地位之後。英國所做的隻是對舊體製和舊技術修修補補,從而使英國在麵對世界性競爭時處於被動局麵。換句話說,當一個國家喪失創新能力的時候,它就要衰落下去了。
是的,陳文強率團來英國,不是來學習的,而是應邀來為英皇加冕捧場的,來表示友好態度的。和德國走得近,但也要表現得有一定的限度,免得招致協約國的聯合打壓。
就在海圻和海容艦停靠在普利茅斯等待海上大校閱的時候。陳文強已經率領著代表團乘車趕到了倫敦,與英國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進行了會見。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是英國曆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長期擔任政府領導職務,其政治主張和治國之策對英國有著深遠的影響。1880到1914年間,英國各種社會問題突出,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迫切需要政府推進社會立法以解決這些問題。
在自由黨政府中,阿斯奎斯是推動這一時期英國社會立法進步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張進行社會立法改革,在擔任內政大臣、財政大臣和首相期間,籌劃和提出了一係列的社會福利立法和勞工立法法案,並努力使法案在議會獲得通過成為法律。阿斯奎斯的社會立法成就對英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盡管如此。陳文強依然對這位首相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而且認為他並不是一個傑出的家夥。他明明知道勞合?喬治和溫斯頓?丘吉爾很有能力,但他卻把一撥平庸之輩擺在這兩人之上,因為他更喜歡同他本人一樣的人。
而在會見過程中。陳文強幾次裝作無意地偷偷觀察著現在出任內政大臣的丘吉爾,但似乎並沒有什麽能讓他引起特別的注意。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似乎是個辯證法的兩個方麵,可以互相轉化。丘吉爾現在確實還沒有什麽值得炫耀的成就,也許對工人遊行罷工時采取的毫不手軟的態度值得說一下。但此時他正因此而受到指責呢!
此時,英財政大臣勞合?喬治剛剛發表了暗示英國不惜因摩洛哥問題與德國一戰的演說,表示一旦發生戰爭,將履行英法協約規定的義務,打算“冒一切危險以保護它在世界列強中的威信和地位”,並進行了相應的海軍作戰動員。而俄國因為尚未作好戰爭準備,勸法國見好就收,最好不要擴大事態。
德國因為本身的原因,也沒做好開戰的準備,與法國開始進行談判,籠罩在歐洲的戰雲稍有彌散的意味,緊張的形勢有所緩解。
但是英國和德國的矛盾卻進一步加深了,據說,德國上下對英國的惱怒達到了極點。德皇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候所說的“大多數德國人都反對英國人”在這時看來已經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略顯保守了。而英國也不再把德國僅僅當成是假想敵,而是真正的敵人來認真對付。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方麵自然關心中德是否會結成軍事聯盟的事情。陳文強對此明確表示,中德雙方隻是商業、經濟和技術方麵的合作,共和國政府目前並沒有與任何一個國家結成軍事聯盟的計劃。但是,他也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似是提醒,也似是威脅。
“被逼上絕路的時候,為了生存,很多人會把靈魂出賣給魔鬼也在所不惜”,英國外長格雷爵士聽到此話,微微皺了皺眉,揣測著陳文強的意圖。是的。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這位年輕的國務卿先生在表達一種期望,希望列強不要對新共和國逼迫太緊,否則會有極為意外的事情發生。當然。與德結盟就是其中之一。
盡管中國還不強大,但再興起一次義和團似的排外事件,對英國的經濟商業利益絕對會構成極大的傷害,也會打破列強在中國的平衡,使英國在中國的地位受到挑戰。
弱者並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也有自己的反抗方式,這就是陳文強所要表達的意思。
…………
會見結束後,陳文強等人返回了使館。這次會見純粹是禮貌式的,沒有達成任何有意義的協議。那種外交式的重申友誼,相互尊重,在陳文強眼中看來,一錢不值。
不過,這也不出乎他的預料。英國自然是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中國順利崛起,自然是希望帝國的影響長盛不衰。隻是基於中國與美德兩國的關係不斷升溫,才不得不做出某種善意的姿態。而且。歐洲的緊張局勢,也使得英國的注意力有所偏移,與德國開始的軍備競賽也牽扯了英國的大部分精力。
接著,陳文強攜夫人又拜見了即將加冕的喬治五世和他的王後,並獻上了賀禮。據陳文強的觀察,喬治五世舉止很詼諧,脾氣應該很暴躁,但他的王後瑪麗公主卻顯得很有才幹。
當時的英國人普遍認為,喬治五世是一位“水手國王”。因為這四個字準確抓住了他性格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即:喬治五世早年受的是當海軍職業軍人而不是當國王的訓練。至於舉止詼諧,那是早年在艦艇上生活留下的。
眾所周知,英國王室曆來與各個歐洲王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喬治五世的家族也是如此。其家族源自德國柯堡。自從維多利亞女皇與其表兄來自德國柯堡家族的王子阿爾伯特於1840年結婚後。德國柯堡的血脈就開始在英國王室中傳承了。
伴隨著政治的需要,維多利亞養育的五男四女,三十七個孫子、八十個重孫在政治家們的牽線搭橋下就成了德國、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臘、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的國王或王後。一張驚人的皇家親屬國際網就這樣被織成,這張網上的一絲一縷都和女王相連。可以說維多利亞女王不僅是柯堡家的祖母,也是歐洲的祖母。
喬治五世的歐洲親戚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兩位大國君主——德皇威廉二世(其母為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沙皇尼古拉二世(其母為喬治五世生母亞曆山大王後的妹妹)。前者是出了名的橫,後者是出了名的背。
據此,陳文強不無惡意地揣想,這種近親繁殖的後果,普遍使王室後裔具有有限的智慧和脆弱的性格,要知道這些缺陷在危害國家的程度上不亞於狂妄的野心。
其實,喬治五世雖然與眾同不的是他那有名的高嗓門,而且脾氣非常暴躁,但這僅是表麵現象,但他心眼並不壞。當然,這不是陳文強關心的事情,也沒有感受到喬治五世的好心眼能給中國帶來什麽益處。雖然,喬治五世對東方的客人表現得很親熱,並邀請他同乘第一艘校閱艇觀看海上校閱,可這依然沒使陳文強改變多少心中的想法。
保守而短視的英國人無法給予中國更多的幫助,衰退正在繼續,但英國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世界老大的光環,讓英國人看起來有些傲慢,而且相對於中國來說,英國人在亞洲已經有了戰略******——日本。
所以,相對於美德兩國的慷慨,英國就顯得很是吝嗇,雖然他們也很想繼續增大在中國的投資,但開出來的條件往往讓陳文強很難接受。
索然無味,虛與委蛇,這種感覺讓陳文強很是難熬,幸好,喬治五世的加冕儀式很快便來到了。
1911年6月21日,海圻艦與各國前來參加受閱慶典的軍艦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已按預定計劃,全部在斯匹赫德水域集結完畢。是日,各國率艦將軍及艦長均接到英方請柬,獲邀出席英王加冕典禮。程璧光艦長及隨員同車前往倫敦。應邀出席典禮的中國要員還有共和國政府特派專使陳文強,駐英大使劉玉麟等。
這一天,雖然天公不作美,在受封加冕的英王喬治五世的日記裏被記載為“陣雨,陰暗,天空散布雲層”,且“涼風刺骨”,但整個倫敦城仍張燈結彩,成了歡樂的海洋。
加冕儀式象征著君主製傳統的繼續。室外空中的陰雲和室內昏暗的色彩與前來參加加冕儀式的人們鮮豔華麗的禮服、製服、珠寶飾物形成鮮明對比。上午八時,威斯敏斯特教堂已擠滿了準備在這裏逗留一天的人們。大街上擠滿了成千上萬的人,他們需要等上幾個小時,為的隻是皇家的隊伍經過時能看上一眼。
上午10時30分,英王喬治五世和瑪麗王後同乘由八匹乳酪色高頭大馬牽引的四****彩車,離開白金漢宮,前往位於坎特伯雷教區的西敏寺接受加冕。不過半小時的路程,沿途所經街市派出五萬部隊擔任警衛,數十萬群眾一起湧上街頭,夾道歡呼,爭睹新王與王後之風采。
兩日後,喬治五世國王偕王後便在斯匹赫德水域校閱多國艦艇編隊。據英方宣稱,此次校閱參與國之多,艦艇之眾,軍容之盛,為英國曆史之最。
當三艘校閱艇駛出樸次茅斯港口時,英國皇家海軍旗艦首先施放禮炮一響,接著,所有參閱艦艇按規定時間間隔,同時鳴炮二十一響。霎時,隆隆炮聲響徹碧海,滾滾硝煙彌漫藍天。
英王乘坐校閱艇一一校閱軍艦,每到一艦,該艦樂隊高奏英國國歌和本國國歌,官兵肅立致敬。一俟奏樂完畢,官兵們一齊揮動軍帽,三呼“hurrah!”(萬歲!)喬治五世國王與瑪麗王後神情怡然,頻頻揮手含笑答禮。(未完待續。)
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領導權,不僅依靠著煤和鐵,也與英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研究發明息息相關。同樣,德國和美國的發展也與國家對教育和科技的重視緊密相連。
其次,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使其所占市場份額相對減少了。當然對於象英國這樣已經形成工業化規模的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困難。但當時的情況是,哪個國家在新興工業部門占據優勢,它就可以開拓新興市場並獲得高額利潤。由於慣性力量,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的研發方麵落後於美國和德國,因此英國新興產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很低。
另外,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英國本土投資隻占30%,其他70%的資金投在國外。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長此以往,便製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而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外部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種製約經濟發展的力量。正如保羅肯尼迪指出的,英國依賴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一種戰略弱點。
當然,英國逐漸被美德兩國反超的原因還有教育落後,企業精神喪失,以及英國人追求寧靜、安逸,貪圖享受,反對變革的貴族文化傳統。實際上,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往往在處於優勢地位後,多少都會產生一種惰性,隻是這點在英國反映得更加明顯。法國人把英國工業家工作時間之短以及周末休假之長當做笑柄;美國人指望英國人的守舊而從中漁利;德國人則說:“假如我們再有一百年的和平,我們將會置英國於死地。”
英國作為一個小國卻能成為世界最強國。關鍵在於它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抓住創新的機會,創造出新型的政治、經濟製度和新的生產方式。所以,如果將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逐漸落後下去的原因總結一下:歸根結底,是英國文化中固有的保守因素阻礙了英國工業的不斷創新,在處於領先地位之後。英國所做的隻是對舊體製和舊技術修修補補,從而使英國在麵對世界性競爭時處於被動局麵。換句話說,當一個國家喪失創新能力的時候,它就要衰落下去了。
是的,陳文強率團來英國,不是來學習的,而是應邀來為英皇加冕捧場的,來表示友好態度的。和德國走得近,但也要表現得有一定的限度,免得招致協約國的聯合打壓。
就在海圻和海容艦停靠在普利茅斯等待海上大校閱的時候。陳文強已經率領著代表團乘車趕到了倫敦,與英國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進行了會見。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是英國曆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長期擔任政府領導職務,其政治主張和治國之策對英國有著深遠的影響。1880到1914年間,英國各種社會問題突出,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迫切需要政府推進社會立法以解決這些問題。
在自由黨政府中,阿斯奎斯是推動這一時期英國社會立法進步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張進行社會立法改革,在擔任內政大臣、財政大臣和首相期間,籌劃和提出了一係列的社會福利立法和勞工立法法案,並努力使法案在議會獲得通過成為法律。阿斯奎斯的社會立法成就對英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盡管如此。陳文強依然對這位首相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而且認為他並不是一個傑出的家夥。他明明知道勞合?喬治和溫斯頓?丘吉爾很有能力,但他卻把一撥平庸之輩擺在這兩人之上,因為他更喜歡同他本人一樣的人。
而在會見過程中。陳文強幾次裝作無意地偷偷觀察著現在出任內政大臣的丘吉爾,但似乎並沒有什麽能讓他引起特別的注意。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似乎是個辯證法的兩個方麵,可以互相轉化。丘吉爾現在確實還沒有什麽值得炫耀的成就,也許對工人遊行罷工時采取的毫不手軟的態度值得說一下。但此時他正因此而受到指責呢!
此時,英財政大臣勞合?喬治剛剛發表了暗示英國不惜因摩洛哥問題與德國一戰的演說,表示一旦發生戰爭,將履行英法協約規定的義務,打算“冒一切危險以保護它在世界列強中的威信和地位”,並進行了相應的海軍作戰動員。而俄國因為尚未作好戰爭準備,勸法國見好就收,最好不要擴大事態。
德國因為本身的原因,也沒做好開戰的準備,與法國開始進行談判,籠罩在歐洲的戰雲稍有彌散的意味,緊張的形勢有所緩解。
但是英國和德國的矛盾卻進一步加深了,據說,德國上下對英國的惱怒達到了極點。德皇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候所說的“大多數德國人都反對英國人”在這時看來已經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略顯保守了。而英國也不再把德國僅僅當成是假想敵,而是真正的敵人來認真對付。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方麵自然關心中德是否會結成軍事聯盟的事情。陳文強對此明確表示,中德雙方隻是商業、經濟和技術方麵的合作,共和國政府目前並沒有與任何一個國家結成軍事聯盟的計劃。但是,他也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似是提醒,也似是威脅。
“被逼上絕路的時候,為了生存,很多人會把靈魂出賣給魔鬼也在所不惜”,英國外長格雷爵士聽到此話,微微皺了皺眉,揣測著陳文強的意圖。是的。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這位年輕的國務卿先生在表達一種期望,希望列強不要對新共和國逼迫太緊,否則會有極為意外的事情發生。當然。與德結盟就是其中之一。
盡管中國還不強大,但再興起一次義和團似的排外事件,對英國的經濟商業利益絕對會構成極大的傷害,也會打破列強在中國的平衡,使英國在中國的地位受到挑戰。
弱者並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也有自己的反抗方式,這就是陳文強所要表達的意思。
…………
會見結束後,陳文強等人返回了使館。這次會見純粹是禮貌式的,沒有達成任何有意義的協議。那種外交式的重申友誼,相互尊重,在陳文強眼中看來,一錢不值。
不過,這也不出乎他的預料。英國自然是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中國順利崛起,自然是希望帝國的影響長盛不衰。隻是基於中國與美德兩國的關係不斷升溫,才不得不做出某種善意的姿態。而且。歐洲的緊張局勢,也使得英國的注意力有所偏移,與德國開始的軍備競賽也牽扯了英國的大部分精力。
接著,陳文強攜夫人又拜見了即將加冕的喬治五世和他的王後,並獻上了賀禮。據陳文強的觀察,喬治五世舉止很詼諧,脾氣應該很暴躁,但他的王後瑪麗公主卻顯得很有才幹。
當時的英國人普遍認為,喬治五世是一位“水手國王”。因為這四個字準確抓住了他性格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即:喬治五世早年受的是當海軍職業軍人而不是當國王的訓練。至於舉止詼諧,那是早年在艦艇上生活留下的。
眾所周知,英國王室曆來與各個歐洲王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喬治五世的家族也是如此。其家族源自德國柯堡。自從維多利亞女皇與其表兄來自德國柯堡家族的王子阿爾伯特於1840年結婚後。德國柯堡的血脈就開始在英國王室中傳承了。
伴隨著政治的需要,維多利亞養育的五男四女,三十七個孫子、八十個重孫在政治家們的牽線搭橋下就成了德國、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臘、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的國王或王後。一張驚人的皇家親屬國際網就這樣被織成,這張網上的一絲一縷都和女王相連。可以說維多利亞女王不僅是柯堡家的祖母,也是歐洲的祖母。
喬治五世的歐洲親戚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兩位大國君主——德皇威廉二世(其母為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沙皇尼古拉二世(其母為喬治五世生母亞曆山大王後的妹妹)。前者是出了名的橫,後者是出了名的背。
據此,陳文強不無惡意地揣想,這種近親繁殖的後果,普遍使王室後裔具有有限的智慧和脆弱的性格,要知道這些缺陷在危害國家的程度上不亞於狂妄的野心。
其實,喬治五世雖然與眾同不的是他那有名的高嗓門,而且脾氣非常暴躁,但這僅是表麵現象,但他心眼並不壞。當然,這不是陳文強關心的事情,也沒有感受到喬治五世的好心眼能給中國帶來什麽益處。雖然,喬治五世對東方的客人表現得很親熱,並邀請他同乘第一艘校閱艇觀看海上校閱,可這依然沒使陳文強改變多少心中的想法。
保守而短視的英國人無法給予中國更多的幫助,衰退正在繼續,但英國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世界老大的光環,讓英國人看起來有些傲慢,而且相對於中國來說,英國人在亞洲已經有了戰略******——日本。
所以,相對於美德兩國的慷慨,英國就顯得很是吝嗇,雖然他們也很想繼續增大在中國的投資,但開出來的條件往往讓陳文強很難接受。
索然無味,虛與委蛇,這種感覺讓陳文強很是難熬,幸好,喬治五世的加冕儀式很快便來到了。
1911年6月21日,海圻艦與各國前來參加受閱慶典的軍艦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已按預定計劃,全部在斯匹赫德水域集結完畢。是日,各國率艦將軍及艦長均接到英方請柬,獲邀出席英王加冕典禮。程璧光艦長及隨員同車前往倫敦。應邀出席典禮的中國要員還有共和國政府特派專使陳文強,駐英大使劉玉麟等。
這一天,雖然天公不作美,在受封加冕的英王喬治五世的日記裏被記載為“陣雨,陰暗,天空散布雲層”,且“涼風刺骨”,但整個倫敦城仍張燈結彩,成了歡樂的海洋。
加冕儀式象征著君主製傳統的繼續。室外空中的陰雲和室內昏暗的色彩與前來參加加冕儀式的人們鮮豔華麗的禮服、製服、珠寶飾物形成鮮明對比。上午八時,威斯敏斯特教堂已擠滿了準備在這裏逗留一天的人們。大街上擠滿了成千上萬的人,他們需要等上幾個小時,為的隻是皇家的隊伍經過時能看上一眼。
上午10時30分,英王喬治五世和瑪麗王後同乘由八匹乳酪色高頭大馬牽引的四****彩車,離開白金漢宮,前往位於坎特伯雷教區的西敏寺接受加冕。不過半小時的路程,沿途所經街市派出五萬部隊擔任警衛,數十萬群眾一起湧上街頭,夾道歡呼,爭睹新王與王後之風采。
兩日後,喬治五世國王偕王後便在斯匹赫德水域校閱多國艦艇編隊。據英方宣稱,此次校閱參與國之多,艦艇之眾,軍容之盛,為英國曆史之最。
當三艘校閱艇駛出樸次茅斯港口時,英國皇家海軍旗艦首先施放禮炮一響,接著,所有參閱艦艇按規定時間間隔,同時鳴炮二十一響。霎時,隆隆炮聲響徹碧海,滾滾硝煙彌漫藍天。
英王乘坐校閱艇一一校閱軍艦,每到一艦,該艦樂隊高奏英國國歌和本國國歌,官兵肅立致敬。一俟奏樂完畢,官兵們一齊揮動軍帽,三呼“hurrah!”(萬歲!)喬治五世國王與瑪麗王後神情怡然,頻頻揮手含笑答禮。(未完待續。)